明經解·第一輯 | 李聖華 祁飛

文化   2024-11-24 09:01   四川  

主編:李聖華 祁飛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书号:978-7-5402-6058-3
出版时间:2021年04
册数:1300
中图法分类号:Z126.274.8

前言

李聖華

經學自兩漢興起,歷晋唐之承接,宋元明之變革,至清代復盛。明人經學著述浩如煙海,今傳世數量,尚無準確統計。檢《中國古籍總目》等書目,粗略計之,《易》《詩》《書》《春秋》《三禮》著述存八百餘種,其中《易》解最多,次爲《春秋》解;《樂經》《孝經》著述約一百五十種;《四書》著述五百餘種,通計一千四百餘種。小學類著述二百餘種,合計一千七百餘種。以明人《詩》學著述爲例,可考者逾六百種,今存百餘種。一代有一代之學。明人經學,雖存在埽除章句,離經談道,經義流爲帖括,道學流爲語録,拘牽附會,破碎支離之弊,然近三百年間,學者輩出,傳承有緒,名著不乏,成就固上不如宋,下不及清,終不可輕也。

自清初以來,學者談説明代經學,批評之辭居多。綜觀之,大抵有四端:一曰明人科舉盛而經學衰;二曰不以漢學爲宗,空疏説經;三曰元不及宋,明不及元,每况愈下;四是明人好講學,以講章爲經學,致經學之衰。

明清易代,黄宗羲、顧炎武等人痛定思痛,反思亡國之由,以復興經學爲己任,批評科舉害道。宗羲《惲仲升文集序》云:『舉業盛而聖學亡。舉業之士,亦知其非聖學也,第以仕宦之途寄跡焉爾,而世之庸妄者,遂執其成説以裁量古今之學術,有一語不與之相合者,愕眙而視曰:「此離經也,此背訓也。」于是《六經》之傳注,歷代之治亂,人物之臧否,莫不各有一定之説。此一定之説者,皆膚論瞽言。』(《南雷文案》卷一,清康熙間刻本。)顧炎武《日知録》卷七《九經》云:『今乃去經習傳,尤爲乖理。苟便己私,用之干禄,率天下而欺君負國,莫甚于此。經學日衰,人材日下,非職此之由乎?』卷十八《四書五經大全》云:『自永樂中,命儒臣纂修《四書大全》,頒之學官,而諸書皆廢。……當日儒臣奉旨修《四書五經大全》,頒餐錢,給筆札,書成之日,賜金遷秩,所費于國家者不知凡幾。將謂此書既成,可以章一代教學之功,啓百世儒林之緒,而僅取已成之書,抄謄一過,上欺朝廷,下誑士子。唐宋之時,有是事乎?豈非骨鯁之臣,已空于建文之代!而制義初行,一時人士,盡棄宋元以來所傳之實學,上下相蒙,以饕禄利,而莫之問也。嗚呼!經學之廢,實自此始。』卷十六《十八房》言:『八股盛,而《六經》微;十八房興,而《廿一史》廢。』卷十七《北卷》又言:『而八股之外,一無所通者,比比也』,『欲令如前代之人,參伍諸家之注疏,而通其得失,固數百年不得一人,且不知《十三經注疏》爲何物也。』(清康熙三十四年潘耒遂初堂刻本)宗羲于明人講學,雖嫌其『襲語録之糟粕,不以《六經》爲根柢,束書而從事于遊談』(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鮚埼亭集》卷十一,清姚江借樹山房刻本),然大抵持肯定之論,《明儒學案序》云:『有明事功文章,未必能越前代,至于講學,余妄謂過之。』(《明儒學案》上册,沈芝盈點校,中華書局,一九八五年,第七頁)其友人呂留良則極力攻講章,《程墨觀略論文》三則其二云:『今不特儒者絶于天下,即文章、訓詁皆不可名學,獨存者異端耳。昔所謂文章,蘇、王之類也;訓詁,則鄭、孔之類也。今有其人乎?故曰不可名學也。而有自附于訓詁者,則講章是也。儒者正學,自朱子没,勉齋、漢卿僅足自守,不能發皇恢張。再傳盡失其旨,如何、王、金、許之徒,皆潛畔師説,不止吴澄一人也。自是講章之派,日繁月盛,而儒者之學遂亡,惟異端與講章觭互勝負而已』,『永樂間纂修《四書大全》,一時學者爲靖難殺戮殆盡,僅存胡廣、楊榮等苟且庸鄙之夫主其事,故所摭掇多與傳注相繆戾,甚有非朱子語而誣入之者。蓋襲《通義》之悮,而莫知正也。自餘《蒙引》《存義》《淺説》諸書紛然雜出,拘牽附會,破碎支離』,『此余謂講章之説不息,孔孟之道不著也。腐爛陳陳,人心厭惡。良知家挾異端之術,窺群情之所欲流,起而决其籬樊。聰明向上之士,喜其立説之高,而自悔其舊説之陋,無不翕然歸之。隆萬以後,遂以背攻朱注爲事,而禍害有不忍言者。識者歸咎于禪學,而不知致禪學者之爲講章也。』(《呂晚村先生文集》卷五,清雍正三年呂氏天蓋樓刻本)

黄、顧、呂反思明人經學之衰,亦是沿明季錢謙益等人之論。明末學者俛思當世學術之弊,指斥經義淪爲帖括,講道淪爲俗學,欲『窮經學古』、『反經正學』。錢謙益言辭甚鋭,《新刻十三經注疏序》云:『我太祖高皇帝設科取士,專用程朱。成祖文皇帝詔諸儒作《五經大全》,于是程朱之學益大明。然而再變之後,漢唐章句之學或幾乎滅熄矣』,『宋之學者,自謂得不傳之學于遺經,埽除章句,而胥歸之于身心性命。近代儒者,遂以講道爲能事,其言學愈精,其言知性知天愈眇,而窮究其指歸,則或未必如章句之學,有表可循,而有坊可止也。漢儒謂之講經,而今世謂之講道。聖人之經,即聖人之道也。離經而講道,賢者高自標目,務勝于前人,而不肖者汪洋自恣,莫可窮詰,則亦宋之諸儒埽除章句者導其先路也』,『儒林與道學分,而古人傳注、箋解、義疏之學,轉相講述者,無復遺種,此亦古今經術升降絶續之大端也。經學之熄也,降而爲經義;道學之偷也,流而爲俗學。胥天下不知窮經學古,而冥行擿埴,以狂瞽相師,馴至于今,輇材小儒敢于嗤點《六經》,呰毀《三傳》。』(《牧齋初學集》卷二十八,明崇禎十六年瞿式耜刻本)《蘇州府重修學志序》云:『自儒林、道學之歧分,而經義帖括之業盛,經術之傳漫非古昔。然而勝國、國初之儒者,其舊學猶在,而先民之流風餘韻,猶未泯也。正嘉以還,以勦襲傳訛相師,而士以通經爲迂。萬曆之季,以繆妄無稽相誇,而士以讀書爲諱。馴至于今,俗學晦蒙,繆種膠結,胥天下爲夷言鬼語,而不知其所從來。』(《牧齋初學集》卷二十八)《贈别方子玄進士序》云:『夫今世學者,師法之不古蓋已久矣。經義之敝,流而爲帖括;道學之弊,流而爲語録。是二者源流不同,皆所謂俗學也。俗學之弊,能使人窮經而不知經,學古而不知古,窮老盡氣,盤旋于章句佔畢之中。此南宋以來之通弊也』,『馴至于今,人自爲學,家自爲師,以鄙俚爲平易,以杜撰爲新奇。』(《牧齋初學集》卷三十五)張溥《五經注疏大全合纂序》亦云:『經學之不明,講説害之也。予心惻焉,意欲廢講説而專存經解』,『本朝專以經學取士,流爲科舉,其學遂荒。』(《七録齋古文近稿》卷二,明崇禎九年刻本)

《明史·儒林傳序》云:『經學非漢唐之精專,性理襲宋、元之糟粕,論者謂科舉盛而儒術微,殆其然乎?』乾嘉經學大盛,學者論明代經學,多責其不宗漢學、空疏淺陋。《四庫全書總目·古周易訂詁提要》云:『明人經解,空疏者多。』《四庫全書總目·尚書疑義提要》云:『明人經解,冗濫居多。』阮元《擬國史儒林傳序》云:『終明之世,學案百出,而經訓家法,寂然無聞。』(《揅經堂一集》卷二,清道光間阮氏文選樓刻本)皮錫瑞《經學歷史》將經學史分爲十期,以宋爲第八期『經學變古時代』,元、明爲第九期『經學積衰時代』,清爲第十期『經學復盛時代』。其論『經學積衰時代』,大略言:『名爲明經取士,實爲荒經蔑古之最。明時所謂經學,不過《蒙》《存》《淺》《達》之流。即自成一書者,亦如顧炎武云:「明人之書,無非盗竊。」弘治以後,經解皆隱没古人名字,將爲己説而已。其見于《四庫存目》者,新奇謬戾,不可究詰。《五經》掃地,至此而極』,『明人又株守元人之書,于宋儒亦少研究。如季本、郝敬,多憑臆説,楊慎作僞欺人,豐坊造《子貢詩傳》《申培詩説》以行世,而世莫能辨,是明又不及元也』,『元、明人之經説,惟元趙汸《春秋屬詞》,義例頗明。孔廣森治《公羊》,其源出于趙汸。明梅鷟《尚書考異》,辨古文之僞,多中肯綮,開閻若璩、惠棟之先,皆鐵中錚錚,庸中佼佼者也』,『元以宋儒之書取士,《禮記》猶存鄭注,明並此而去之,使學者全不睹古義,而代以陳澔之空疏固陋,《經義考》所目爲兔園册子者。故經學至明爲極衰時代。』皮氏因作論斷:『論宋、元、明三朝之經學,元不及宋,明又不及元。』(清光緒思賢書局刻本)

明人經學,確實存在錢謙益所言『離經而講道』,士人窮經一生而不知經,學古終身而不知古,顧炎武所言士人爲八股拘役,棄實學,不知古義爲何物,呂留良所言『拘牽附會,破碎支離』之弊。然一代有一代之學,討論明代經學成就得失,考章學術,辨明源流,應全面考察,既不離于經學史發展歷程,又不一味剿襲前人評説。如何較全面認識明人經學成就得失,筆者認爲有必要關注以下方面:

一者,以通變論,入于『變古』。皮錫瑞《經學歷史》稱宋爲『經學變古時代』,云:『據王應麟説,是經學自漢至宋初,未嘗大變,至慶曆始一大變也』,『宋人不信注疏,馴至疑經;疑經不已,遂至改經、删經,移易經文,以就己説。』其實,不惟宋爲『變古』,元、明亦然,不盡信漢唐注疏,説經尚于義理論議。經學轉而爲理學,理學與經學漸趨合一。顧炎武《與施愚山書》謂至宋人始有理學之名,前此理學即經學也,惜後世不本于《五經》,已自異于經學(《亭林文集》卷三,清康熙間刻本)。錢謙益《新刻十三經注疏序》所言經學降而爲經義,道學流而爲俗學,亦此意。然明人本于《五經》,精研義理、訓詁者何嘗少也,不拘于制義者又何嘗少也。就主流而言,明人理學仍是經學。明人經學,相較于漢唐之學,入于『變古』。

二者,以家法論,主于義理。兩千年經學史,因解經家法不同,學者旨趣各異,用意有别,遂區爲兩大端:一是重師承,尚訓詁考據;二是重道統,尚義理詮解。訓詁考據,漢學肇其始,漢、清兩代最盛。義理詮解,宋人大開其端,元、明承之。明人非不事訓詁考據,而長于義詮;清人非不留心義理,而重于訓詁考據。明初官學承元制,有所增益。洪武開科定制,《四書》主于朱子《章句集注》,《易》主于程《傳》、朱子《本義》,《書》主于蔡沈《傳》,《春秋》主于《三傳》及胡安國《傳》,《禮記》主于陳澔《集説》,兼用古注疏。永樂間纂《四書五經大全》,《周易大全》取材于董楷《周易傳義》,附録董真卿《周易會通》、胡一桂《周易本義附録纂疏》、胡炳文《周易本義通釋》;《書傳大全》本于陳櫟《尚書集傳纂疏》、陳師凱《書蔡傳旁通》;《詩經大全》取劉瑾《詩傳通釋》,略變其例;《春秋大全》全用汪克寬《胡傳纂疏》,稍汰其冗;《禮記大全》以陳澔《集説》爲主,採諸儒説補之;《四書大全》,則取倪士毅《四書輯釋》,略有增删。《四書五經大全》存在甄擇未精,考訂未深,大全『不全』之弊。明人治經依之,于所取用諸家,或沿承增補,或駁詰訂訛。大抵沿承增補居主,糾繆訂正居次。清初以來,學者推尊漢學,遂詆宋、元、明經學爲不醇,爲蕪雜,爲空疏,爲冗濫。然家法不同,專求義理或淪于空疏、臆斷,專求訓詁考據或淪于穿鑿、冗贅,俱不免瑣碎割裂之弊。訓詁考據未必皆高于義理,後世一味稱揚漢學、清學,貶宋學、明學,實蹈于門户之訟,不能自拔。如皮錫瑞持此門户之見,《經學歷史》盛贊清人『尊崇經學』、『經學昌明』,批評宋、元、明『空衍義理,横發議論,與漢、唐注疏全異』。劉師培亦推尊漢學、清學,《經學教科書序例》云:『宋明説經之書,喜言空理,不遵古訓,或以史事説經,或以義理説經,雖武斷穿鑿,亦多自得之言』,『漢儒去古未遠,説有本源』,『蓋漢學者,《六經》之譯也』,『若夫六朝、隋唐之注疏,兩宋、元明之經説,其可供參考之資者頗不乏,是在擇而用之耳。』(寧武南氏校印本)則稍爲折衷矣。

三者,以流變論,明代經學凡歷數變。明初名家如汪克寬、宋濂、張以寧、趙汸、梁寅、陳謨、朱右、錢宰、劉三吾等,多元時名儒,或仕于明,或徵召修訂禮樂諸書。其傳人方孝孺、石光霽等承師説,能自成家,故明初經學盛于一時。永樂而後,老成凋零,纂修《四書五經大全》稱一時盛事,第考據未深,摭取未廣,嫌于倉促。士人如參酌《大全》,不廢本經與古傳注,未嘗非佳事。然朝廷以《大全》取士,士人困于帖括,或以講章爲經學,以類書爲策符,古義少人問津,蹈于空疏,遂有經學之衰。此爲一變。弘正以後,學者反思其弊,或取徑宋儒,或取徑漢人,或兼取漢宋,研討古傳注,各爲其説。此又一變。隆萬以後,學者各行其説,以破前人藩籬爲尚,以勝前人之説爲高,又雜入佛道,解經不事依傍,信胸率口。此又一變。萬曆中葉至啓禎間,學者反思空談性理之弊,昌明漢唐之學。如黄輝《重刻十三經註疏序》云:『經不能無傳也,傳不能無訓詁也。……自箋解繁與訓詁絶,士徒目飽耳食,義愈淺,用愈卑……吾今而後,知漢儒之善説經也。……近復稍稍薄宋矣,乃意在百家、二氏,獨奈何?大司成某曰:「必求諸經,近莫若注疏。即注疏不盡然,然漢可導焉。」』(《明文海》卷二百十五,清涵芬樓抄本)錢謙益《新刻十三經注疏序》云:『誠欲正人心,必自反經始。誠欲反經,必自正經學始。』(《牧齋初學集》卷二十八)張溥《五經注疏大全合纂序》云:『予心惻焉,意欲廢説而專存經解。』(《七録齋古文近稿》卷二)此又一變。士人爲帖括所限,然或及第後反本經學,或棄科舉業而專攻經學,故科舉之害經學,不可一概而論。

四者,以流派風尚論,明代經學繁複變化。學者喜各建一幟,如宋濂、方孝孺等人沿承宋元北山四先生一脈,可稱北山後派。王陽明及其傳人,倡良知之説,而不廢説經,可稱陽明一派。陽明一派又有越中、江右、南中、泰州等支流之别。歸有光講學安亭,婁堅、唐時升等人傳其文章,復傳其學,可稱嘉定一派。吴中王鏊、吴寬、張獻翼等人傳浙西博雅之學,可稱吴中一派。顧憲成、高攀龍講學東林,可稱東林一派。劉宗周以慎獨爲宗,率衆講學,可稱蕺山一派。黄道周治《五經》,門人亦廣,可稱漳海一派。張溥、張采等人先立江南應社,繼倡立復社,以治經爲尚,可稱太倉一派。有明經學,流派横出,承各標己説,漢學家法不顯。清代經學,有崇漢之派,有尚宋之派,有兼採漢宋之派,復有非漢非宋之派。明代經學,以尚宋爲主,亦有漢學之派、兼採漢宋之派及非漢非宋之派。更有南北之别,吴中、越中、齊魯、巴蜀、中原、關中、嶺南、江右、滇黔之異。如吴中、越中之學,即可見浙東專門與浙西博雅之别。浙東專門之學,講學爲尚,沿宋元之統,傳北宋二程、南宋朱陸呂三家,弊在闊言性理而淪于空疏。浙西博雅之學,綜會爲嗜,兼取漢宋,訓詁、義理並有,弊在撮述叢雜而不能深入。

五者,以大家名家論,明代經學有名家而無大家。黄宗羲《明文案序上》論明文云:『某嘗標其中十人爲甲案,然較之唐之韓、杜,宋之歐、蘇,金之遺山,元之牧菴、道園,尚有所未逮。葢以一章一體論之,則有明未嘗無韓、杜、歐、蘇、遺山、牧菴、道園之文,若成就以名一家,則如韓、杜、歐、蘇、遺山、牧菴、道園之家,有明固未嘗有其一人也。』(《南雷文定》卷一,清康熙間刻本)明代經學亦然,求其如董仲舒、鄭玄、馬融、孔安國、朱熹、呂祖謙、王應麟成就一家者,未嘗有其人,而以一經論之,明代未嘗無名家,宋濂、汪克寬、梁寅、梅鷟、郝敬、陳第、劉宗周、黄道周等皆是。故《明史·儒林傳序》云:『至專門經訓,授受源流,則二百七十餘年間,未聞以此名家者。』

六者,明自有學,明人經學可稱明學。明學與漢學、宋學、清學竝立,不當一味以漢學、清學標准衡論宋學、明學得失。乾嘉而後,漢宋之爭日熾,惠棟、戴震傳人各標門户,江藩作《國朝漢學師承記》爲漢學護法,方東樹作《漢學商兑》爲宋學護法。有調和漢、宋者,更有跳出漢、宋,獨標『清學』者。龔自珍《與江子屏牋》云:『大著讀竟,其曰《國朝漢學師承記》,名目有十不安焉,改爲《國朝經學師承記》,敢貢其説。夫讀書者,寔事求是,千古同之。此雖漢人語,非漢人所能專,一不安也。本朝自有學,非漢學。有漢人稍開門徑而近加邃密者,有漢人未開之門徑,謂之漢學,不甚甘心,不安二也。瑣碎餖飣,不可謂非學,不得爲漢學,三也。漢人與漢人不同,家各一經,經各一師,孰爲漢學乎?四也。若以漢與宋爲對峙,尤非大方之言,漢人何嘗不談性道?五也。宋人何嘗不談名物訓詁?不足概服宋儒之心,六也』,『本朝别有絶特之士,涵詠白文,創獲于經,非漢非宋,亦惟其是而已矣,方且爲門户之見者所擯,九也。國初之學,與乾隆初年以來之學不同,國初人即不專立漢學門户,大旨欠區别,十也。』(《龔定盦全集》文集補編卷四,清光緒二十三年萬本書堂刻本)龔氏厭棄漢宋之訟及藉漢宋立門户,不喜將清儒之學比作漢宋附庸,故昌言『清學』,推尊兼容並蓄、經史不分、經世致用之學。錢穆贊稱龔氏開啓風氣之功,以爲清儒因政治威劫鮮談政治,乾嘉經學一趨于訓詁考索,嘉道以還士大夫乃稍稍發爲政論,『而定菴則爲開風氣之一人』(《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十章《龔定菴》,臺灣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八年,第六九一頁)。筆者嘗撰《重估明代學術價值,建構『明學』研究新體繫》(《鄭州大學學報》二○○五年第五期),以爲明代經學在經學史上最易被忽視。明學與漢學、清學顯有差異,宜重新審視明人經學探求,而非全盤接受清儒否定之説。明代經學成就得失,確有待重估。

近代以來,經學史撰著大都不離于皮氏之説,所貴者能例舉明人之説,尋其源流,嘗試披沙揀金。馬宗霍《中國經學史》綜述明人經學大端,今沿所臚列,略作補贅,以見明人經學之大概。

《易》學。馬氏云:『明人于《易》,言數者入道家,而不出陳、邵;言理者近釋氏,而不越程、朱。其有覺宋《易》不合,去而爲漢《易》者,則有熊過之《周易象旨决録》、陳士元之《易象鈎解》,而胡居仁《易象鈔》、錢一本《像象管見》、吴桂森《周易像象述》、魏濬《易義古象通》、朱謀㙔《周易象通》,亦皆以象爲主。于是于數理外,專言象者,又自爲一派,即來知德《周易集注》,當時推爲絶學者,雖不以象名,實亦取《繫辭》中錯綜其數以論易象也。他若陳祖念之《易用》、張次仲《周易玩辭困學記》,又欲舍象數而專主辭。此雖似宗羲理,要亦與談空理者稍别矣。』(《民國叢書》本,上海書店,一九八九年,第一三四—一三五頁)今按:《五經》傳注,以《易》最多。明人亦然,今存二百五十餘種。自秦漢以來,解《易》區爲二途,曰義理之學,曰象數之學。論者或主變占,而不言義理;或尚玄虛,而不言象數。唐宋而後,象數又雜入道家,義理則歸于實。明人解《易》,不喜變占,而尚言義理。談説義理,大抵不出程朱範圍,然不喜玄虛。其不滿于宋儒之説者,或主漢《易》,或專言象。梁寅《周易參義》二十卷、趙汸《周易文詮》四卷、朱升《周易旁注》十二卷、前圖二卷、薛瑄《讀易録》一卷、王恕《玩易意見》二卷、胡居仁《易象鈔》十八卷、童品《周易古文羽義》十二卷、鍾化明《讀易鈔》十四卷、崔銑《讀易餘言》五卷、金賁亨《學易記》五卷、梅鷟《古易考原》三卷、葉良佩《周易叢義》十六卷、薛甲《易象大旨》八卷、熊過《周易象旨决録》七卷、《讀周易象旨私識》一卷、歸有光《易經淵旨》二卷、姜寶《周易傳義補疑》十二卷、陳士元《易象鈎解》四卷、《易象彙解》二卷、孫應鼇《淮海易談》四卷、來知德《周易集注》十六卷、《易注雜説》一卷、《易學六十四卦啓蒙》一卷、潘士藻《讀易述》十七卷、唐鶴徴《周易象義》四卷、錢一本《像象管見》九卷、郝敬《周易正解》二十卷、高攀龍《周易孔義》三卷、朱謀㙔《周易象通》八卷、吴桂森《周易像象述》六卷、曹學佺《周易可説》七卷、《總論》一卷、《易經通論》十二卷、魏濬《易義古象通》八卷、《總論》一卷、劉宗周《易衍與易圖説》合一卷、黄道周《易本象》四卷、《易象正》十二卷、來集之《讀易隅通》二卷、《卦義一得》二卷、張次仲《周易玩辭困學記》十五卷,各有所得。可留意者,尚有陽明一派及泰州學人《易》學撰著數種,如王畿《大象義述》三卷、季本《易學四同》八卷、《别録》四卷、李贄《易因》六卷、焦竑《易筌》六卷、附録一卷等。劉師培《經學教科書》論『宋元明之《易》學』,稱宋元以來,言《易》者或宗程《傳》,或宗朱子《本義》,或參合程朱之説,『自是以外,有以心學釋《易》者』(今按:舉證高攀龍《易簡説》等),『有據圖象説《易》者』(今按:舉證黄道周《三易洞璣》等),『至明代輯《大全》(胡廣等選),而漢《易》盡亡。惟王夫之《周易稗傳》,尚爲徵實』。論『近儒之《易》學』,又言『明末之時,言《易》學者咸知闢陳、邵之圖』。廖名春等撰《周易研究史》謂:『明初至清初爲宋《易》發展時期,分義理、象數二派。崔銑《讀易餘言》五卷較有價值,以程《傳》爲主,兼採王弼、吴澄之説,與朱子《本義》頗有異同,大旨舍象數而闡義理;蔡清《易經蒙引》以發明朱子《本義》爲主,然所論實多與《本義》不同。明代中期,陽明心學崛起,學者以心解易,或入于禪。李贄《九正易因》、唐鶴徵《周易象義》不乏見解。楊爵《周易辨録》、張獻翼《讀易紀聞》、潘士藻《洗心讀易述》、逯中立《周易劄記》、陳祖念《易用》等沿義理派宋《易》,有可取之處,然創見爲少。』(湖南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第三二二—三三一頁)鄭萬耕《易學源流》論『理學派《易》學向氣學派轉化』,稱明代理學派《易》學,從明初開始,即存有分岐,後逐步尖鋭,至明中葉形成理學與氣學爭論高峰,推動理學派向氣學派轉化。理學派中人物,從薛瑄經蔡清至羅欽順、黄佐,逐漸從理本論中分化出來,成爲氣本論倡導者。論『心學派《易》學發展』,稱明代心學流行,心學派《易》學經湛若水、季本、王畿闡發,及禪宗中人物解説,完成心學本體論體繫,一度成爲明代學術思想主流。論『來知德象數之學』,稱來氏爲明中葉象學解《易》之表率,汲取理學派觀點,總結象學,爲象數之學發展開闢新徑,當時推爲絶學(沈陽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第一八四、一九○、二○四頁)。

《書》學。馬氏云:『明人于《書》,李維楨謂:「今之解《書》者,有古義,有時義。高皇帝御注《洪範》,命劉三吾等爲《書傳會選》,後有《直指》《輯注》《會通》《纂義》《疏意》《書繹》數十家,是爲古義,而經生科舉之文不盡用。自《書經大全》布在學官,獨重蔡氏注,經生習之。其主蔡氏而爲之説者,坊肆所盛行亦數十家,皆便科舉之文,是爲時義。」此言足括有明一代之《書》學。其與蔡氏異者,惟袁仁《尚書砭蔡編》、馬明衡《尚書疑義》、陳泰交《尚書注考》,然皆從蔡《傳》中條摘,不能自成家也。若梅鷟《尚書考異》《尚書譜》,辨正古文之僞;陳第《尚書疏衍》,又篤信古文,力排梅氏。兩家立説雖不同,但既非蔡學,又與李氏所謂古義者殊,則信能别樹矣。』今按:明初《書》學,承宋元之緒,猶尊古注疏。自《書經大全》流行,士人專習蔡《傳》,其辯亦以蔡《傳》爲矢的。時義流行,古注疏不爲世所重,然學者不盡棄之。梅鷟《尚書考異》五卷、《尚書譜》不分卷,辨古文之僞,雖間有誤説,實多精見,如皮錫瑞所言『開閻若璩、惠棟之先』。陳第《尚書疏衍》篤信古文,不無考據之功。劉師培《經學教科書》論『宋元明之《書》學』,稱《書傳大全》以蔡《傳》爲主,頒爲功令,『惟馬明衡(《尚書疑義》)、王樵(《尚書日記》)、袁仁(《尚書砭蔡編》),稍糾蔡《傳》之訛,以王夫之《書經稗疏》爲最精(夫之作《尚書引義》,亦多精語)』,陳第《尚書疏衍》『篤信僞古文』,『師心自用』,黄道周《洪範明義》『雖疏于考古,亦足爲參考之資』。劉起釪《尚書學史》稱李維楨所言『古義』、『時義』二派確實占領明代《書》學『幾乎全部學壇』,但真正代表『明代學術性研究』者乃疑辨一派。又稱:據《明史·藝文志》載,明代《尚書》著作八十八部,而《經義考》所著録倍之。屬于明代『時義』一派數十家,已不能確知。『時義』著録,無一例外,皆恪遵蔡《傳》。其反蔡或異于蔡『古義』之作,『主要有劉三吾、馬明衡、袁仁、陳泰交四家』。梅鷟《尚書考異》《尚書譜》爲明代疑辨成就最高者,標誌《尚書》疑辨史進入一重要階段。繼之有鄭曉《尚書考》、歸有光《尚書敘録》、羅敦仁《尚書是正》、吴炯《書經質疑》、郝敬《尚書辨解》等書。疑辨風氣下,猶有抱殘守缺者出護僞古文,著者二人,即陳第、朱朝瑛(中華書局,一九八九年,第二九三—二九四、二九八、三二七、三三二頁)。明人《書》學著述,今存約九十種,時義可置而勿論,劉三吾等纂《書傳會選》六卷、徐善述《書經直指》六卷、黄諫《書傳集解》十二卷、袁仁《尚書砭蔡編》一卷(删:《尚書蔡注考誤》一卷)、梅鷟《尚書考異》五卷、《尚書譜》不分卷、馬明衡《尚書疑義》六卷、王樵《尚書日記》十六卷、《書帷别記》四卷、姚舜牧《書經疑問》十二卷、郝敬《尚書辨解》十卷、《尚書别解》八卷、曹學佺《書傳會衷》十卷、陳泰交《尚書注考》一卷等,各有可觀。

《詩》學。馬氏云:『明人于《詩》,莫不推衍朱子,或申或補,罔或違之。其有主毛《序》抑朱《傳》者,則有袁仁《毛詩或問》、呂柟《毛詩説序》。而朱謀㙔《詩故》,確宗漢訓;何楷《詩經世本古義》,旁摭史傳;季本《説詩解頤》,不襲前人;李先芳《讀詩私記》,折衷衆説;陳第《毛詩古音考》,發明古音之例,亦異乎朱《傳》者也。』今按:馬氏讀《四庫提要》,舉證頗精。季本作《説詩解頤》四十卷,錢謙益《與卓去病論經學書》斥曰:『若近代之儒,膚淺沿習,繆種流傳。嘗見世所推重經學,遠若季本,近則郝敬,踳駁支蔓,不足以點兔園之册,而當世師述之。』(《牧齋初學集》卷七十九)皮錫瑞責曰『如季本、郝敬,多憑臆説』。《四庫提要》論云:『是書凡《總論》二卷、《正釋》三十卷、《字義》八卷。大抵多出新意,不肯剽襲前人,而徵引該洽,亦頗足以自申其説。凡書中改定舊説者,必反覆援據,明著其所以然』,『如斯之類,皆足于舊説之外,備説《詩》之一解。雖間傷穿鑿,而語率有徵,尚非王學末流以狂禪解經者比也。存此一編,使知姚江立教之初,其高足弟子研求經傳、考究訓詁乃如此,亦何嘗執《六經》注我之説,不立語言文字哉!』季本以陽明高弟子、講學名家,勤于研治《五經》,雖移私意于經,但不肯蹈襲前人,又非蘄勝于前人,固有所得。錢謙益、皮錫瑞以漢唐注疏衡論之,自有不滿。何楷《詩經世本古義》二十八卷,《四庫提要》論云:『其論《詩》,專主《孟子》知人論世之旨。依時代爲次,故名曰《世本古義》』,『楷乃于三千年後,鈎棘字句,牽合史傳,以定其名姓時代』,『然楷學問博通,引援賅洽。凡名物訓詁,一一考證詳明,典據精確,實非宋以來諸儒所可及』,『百餘年來,人人嗤點其書,而究不能廢其書,職是故矣。』明人詩學著述逾六百種,今存百餘種,時義居三之一,可置而勿論。季本、何楷二書外,朱善《詩解頤》四卷、陸深《儼山詩微》二卷、袁仁《毛詩或問》一卷、黄佐《詩經通解》二十五卷、李先芳《讀詩私記》五卷、朱謀㙔《詩故》十卷、陳第《讀詩拙言》一卷、郝敬《毛詩原解》三十六卷、馮復京《六家詩名物疏》五十五卷、曹學佺《詩經剖疑》二十一卷、《詩經質疑》十四卷、萬時華《詩經偶箋》、張次仲《待軒詩記》八卷、朱朝瑛《讀詩略記》不分卷,及李鼎、王思任編《詩經古注》十卷,各有可觀。朱子解《詩》不信《小序》,又疏于據考,明人推衍朱子,然多信《小序》,且不廢訓詁考據。劉師培《經學教科書》論『宋元明之《詩》學』,云:『惟何楷《詩經世本古義》、王夫之《詩經稗説》(又有《詩廣傳》,亦多新義),詳于名物訓詁,以朱謀㙔《詩故》爲最精,雖間傷穿鑿,然折衷漢詁,與游談無根者不同。』明人確宗漢訓者,非僅朱謀㙔數家。郝敬、朱朝瑛等人皆信《小序》,與朱子異。郝敬作《九經解》,黄宗羲稱其明代窮經『巨擘』(《明儒學案(修訂本)》卷五十五《諸儒學案下三》,第一三一三頁)。郝敬解《詩》,有《毛詩原解》三十六卷、《毛詩序説》八卷。《談經》卷三《毛詩》不贊同朱熹之説,如云:『朱元晦詆《小序》,世代名氏,皆爲妄語。凡《序》云美某人、刺某事,必責詩中有某名、某事爲徵,不然即斥爲鑿空。若辭類他人他事,即以他人他事代之,惟以切直爲主。作詩如此,但可謂之記事文字,淺率甚矣,何稱爲「主文而譎諫」乎?如《二南》,文王詩也,未嘗一字及文王;《關雎》《葛覃》,大姒詩也,未嘗一字及大姒。若盡責名與事爲徵,則雖《二南》諸詩,亦鑿空矣。按辭徵事,以校他書,考制度則可,言《詩》則不可。』又,『朱子詆前人師説爲鑿空,抑不知己之改作又何所據,猶之鑿空耳。第如朱説淺率,其鑿空易;如古《序》深遠,其鑿空難。』(明崇禎間刻、增修本)《毛詩序説題辭》云:『《詩》自朱《傳》行,而古《序》塵庋閣矣。朱子未改古《序》之先,譏古《序》爲鑿;既改古《序》之後,人疑朱《傳》爲猜。然譏古《序》而不求所以是,疑朱《傳》而不辨所以非,人誰適從?……余取古《序》、朱《傳》,參兩爲《毛詩序説》。舍《詩》説《序》者,《序》志而《詩》則辭也』,『古《序》得其含蓄,朱《傳》主于切直,反以含蓄爲鑿空,三百古《序》,無一足解頤者矣。』(《毛詩序説》,《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第五八册,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五年,第五一七頁)朱朝瑛尊《小序》首句,稱呂祖謙説《詩》可採。《論小序》二則其一云:『《小序》最爲近古,雖不出于作者之自爲,大抵採詩者㩀所聞而記其略也。後人增益,或失其初旨耳。觀亡詩六篇,僅存首語,則首語作于未亡之前,其下作于既亡之後明矣』,『至晦翁之釋《詩》,又因後人之失其傳,並初辭而廢之,是猶飯與砂同棄,蕭與蘭並焚矣』,『《集傳》既廢《小序》,惟以己意揣摹,于是舉諸刺詩,半屬其人自爲』,『故三百篇之中,《集傳》所得者,《國風》十之五,《小雅》十之七,《大雅》《頌》十之九。而後人好異,乃欲盡舉而易之,則又過矣。』其二云:『《詩》之有美刺,猶《春秋》之有褒貶也』,『晦翁與東萊論辨淫奔之詩,終不能合。晦翁之義雖正,東萊之説亦未爲非也。』

《春秋》學。馬氏云:『明人于《春秋》,大抵範圍于胡《傳》。其好爲議論者,益持苛説,彌用推求,巧詆深文,尤失筆削之微旨。其明攻胡氏者,惟有張以寧《胡傳辨疑》《春王正月考》、陸粲《胡氏傳辨疑》、袁仁《胡傳考誤》、楊于庭《春秋質疑》。而湛若水《春秋正傳》、熊過《春秋明志録》、高拱《春秋正旨》、王介之《春秋四傳質》,則又並他家而攻之。餘如王樵《春秋輯傳》之主朱子,高攀龍《春秋孔義》之宗仲尼,馮時可《左氏釋》之發明本傳訓詁,亦自爲一家者也。』今按:明人治《春秋》,分兩大端,一主義理詮辯,一主史實考據。明代史學特盛,學者研《春秋》,能考據史實,多辨《春秋胡氏傳》之誤。明人又好論議辯駁,經生家言不必論,學者言春秋史事,抉發隱微,闡説義理,明以論斷。故馬氏曰『推求』、『深文』云云。今存撰著二百餘種,大都討論《左傳》《春秋胡氏傳》及《春秋》總義,間及《公羊》《穀梁》二傳,而專門研討《公羊》《穀梁》之家則鮮見也。劉師培《經學教科書》論『宋元明之《春秋》學』,稱馮時可《左氏釋》『以訓詁爲宗』,明人薈萃舊説者有王樵《輯傳》、朱朝瑛《讀春秋略記》,『雜採《三傳》,旁及宋儒之説,語鮮折衷耳』。明人撰著,如汪克寬《春秋胡氏傳纂疏》三十卷、趙汸《春秋集傳》十五卷、張以寧《春秋春王正月考》一卷、《辨疑》一卷、石光霽《春秋書法鈎玄》四卷、陳喆《春秋胡氏傳集解》、童品《春秋經傳辨疑》一卷、湛若水《春秋正傳》三十七卷、袁仁《春秋胡傳考誤》一卷、陸粲《春秋胡氏傳辨疑》二卷、《左傳附注》五卷、《後録》一卷、朱睦㮮《春秋諸傳辨疑》四卷、熊過《春秋明志録》十二卷、高拱《春秋正旨》一卷、趙恒《春秋録疑》十六卷、王樵《春秋輯傳》十三卷、《春秋宗旨》一卷、《春秋凡例》二卷、黄洪憲《春秋左傳釋附》二十七卷、姚舜牧《春秋疑問》十二卷、楊于庭《春秋質疑》十二卷、高攀龍《春秋孔義》十二卷、魏時應《春秋質疑》十二卷、卓爾康《春秋辯義》三十八卷、首八卷、附二卷、傅遜《春秋左傳注解辯誤》二卷、《補遺》一卷、《古器圖》一卷、郝敬《春秋非左》二卷、黄道周《春秋表記問業》一卷、《春秋坊記問業》一卷、劉城《春秋左傳地名録》二卷、附《春秋外傳、國語地名録》一卷、張溥《春秋書法解》、王介之《春秋四傳質》十二卷等,各有可觀。《四庫提要》論張以寧《春王正月考》云:『撰《胡傳辨疑》最辨博,惟《春王正月考》未就。寓安南逾半歲,始卒業。今《胡傳辨疑》已佚,惟此書存』,『以寧獨徵引《五經》,參以《史》《漢》,著爲一書,决數百載之疑案,可謂卓識』,『然大綱既得,則細目之少疏,亦不足以病矣。』石光霽爲以寧高弟子,不愧師傳。《四庫提要》論其《春秋書法鈎玄》云:『今《辨疑》已佚,賴光霽能傳其説。是編所引以寧之言爲最多,尚可見其梗概。』講學家治《春秋》,季本《春秋私考》三十六卷頗具典型。錢謙益《跋季氏春秋私考》詆諆云:『近代之經學,鑿空杜撰,紕繆不經,未有甚于季本者也。本著《春秋私考》,于惠公仲子,則曰隱公之母;盗殺鄭三卿,則曰戍虎牢之諸侯使刺客殺之。此何異于中風病鬼,而世儒猶傳道之,不亦悲乎』,『季于《詩經》《三禮》皆有書,其鄙倍略同。有志于經學者,見即當焚棄之,勿令繆種流傳,貽誤後生也。』(《牧齋初學集》卷八十三)《四庫提要》引此説,論云:『本不信《三傳》,故釋經處謬戾不可勝舉』,『夫孫復諸人之棄《傳》,特不從其褒貶義例而已;程端學諸人之疑《傳》,不過以所記爲不實而已。未有于二千餘年之後,杜撰事蹟,以改易舊文者。蓋講學家之恣横,至明代而極矣。』平實而論,《春秋私考》考據疏略,然亦有見解。

《三禮》學。馬氏云:『至于《三禮》,本徵實之學,漢唐注疏,無以上之。然《周禮》自宋王荆公作《新義》,學者多推尋于文句之間,由考證漸變爲論辨。且自朱申以後,苟趣簡易,以敘官爲無用而删之,經遂有目無綱。自俞廷椿、丘葵以後,竄亂五官以補冬官之闕,經遂更無完簡。沿及明代,彌逐頹波,破碎支離,益非其舊。若何喬新、陳鳳梧、舒芬諸人,率各以己意更定。王應電作《周禮傳詁》《圖説》《翼傳》,自謂覃研十數載,因顯探微,因細繹大,非諸儒之《周禮》,然仍不免有所割裂。柯尚遷《周禮全經釋原》亦然,惟王志長《周禮注疏删翼》恪遵古本耳。《儀禮》至明亦成絶學,張鳳翔《禮經集注》,間出新義,多所未允。朱朝瑛《讀儀禮略記》,取材頗儉,益無以立也。《禮記》則有徐師曾《禮記集注》,以陳澔《集説》爲未得經義,故别採先儒舊説以爲之,但于《三禮》未能融合,僅隨文生義,説亦多誤。黄道周《周禮記解》五篇,其義主于格正君心,又不能盡以章句訓詁繩之矣。』今按:洪武初開禮局,徵天下名儒修禮書,梁寅等人被徵。其時宋濂諸子,亦精研禮學。永宣以後,承平日久,以禮爲用,研討爲疏。嘉靖帝入承大統,大禮議起,議禮諸臣多有撰著,兼能考證、論辯。終明之世,《三禮》少見專門名家。既爲徵實之學,明儒專注義理詮解,而非訓詁考據,考據則嫌于疏陋。不本于考證而爲論辯,失據常有之,《儀禮》研治尤疏。迨清初,汪琬、顧炎武、徐乾學、萬斯同等人勤于研討,開清代禮學興盛之先。明人《三禮》著述,今存約百五十種。時義可置而勿論,黄潤玉《儀禮戴記附注》四卷、外卷一卷、戴冠《禮記集説辨疑》一卷、劉績《三禮圖》二卷、徐師曾《禮記集注》三十卷、何喬新《周禮集注》七卷、《周禮明解》十二卷、《儀禮明解》十八卷、湛若水《二禮經傳測》六十八卷、《纂議》一卷、魏校《周禮沿革傳》、王應電《周禮傳》五卷、《翼傳》二卷、《圖説》二卷、《非周禮辨》一卷、《經傳正訛》一卷、柯尚遷《周禮全經釋原》十二卷、張鳳翔《儀禮經集注》十七卷、姚舜牧《重訂禮記疑問》十二卷、郝敬《周禮完解》十二卷、《儀禮節解》十七卷、《禮記通解》二十二卷、王志長《周禮注疏删翼》三十卷等,各有可觀。劉師培《經學教科書》論『宋元明之禮學』,稱黄道周《表記》《坊記》諸書『爲引古證今之作』;『以王夫之《禮記章句》爲最精』;『明人説《周禮》者,若柯尚遷(《全經釋原》)、王應電(《周禮傳》),咸改亂古經,横行新解』(寧武南氏校印本),此亦一家之説。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云:『凡茲所舉,皆明儒經學之較可稱者,然固不可于舉業中求之也。説者謂《五經大全》一出,應舉窮經,應分爲兩事,理或然歟?』李維楨稱『今之解《書》者,有古義,有時義』。今就傳存明人《五經》著述言,時義頗多,發明殊少,雖間有可採,實不足與窮經之書並列經解之林。

明人《四書》撰著,馬宗霍《中國經學史》未撮述,此略説大概。劉師培《經學教科書》論『宋元明之《論語》學(附《孟子》《學》《庸》)』,稱元明以降,説《論語》《孟子》者,『咸以朱子爲宗』;説《大學》《中庸》者,『多主朱子。惟王柏、高攀龍復考定《大學》,而方孝孺、王守仁則主復《大學》古本,與朱子不同』;『自程朱以《學》《庸》《論》《孟》爲《四書》,而蔡模作《集疏》,趙順孫作《纂疏》,吴真子作《集成》,陳櫟作《發明》,倪士毅作《輯釋》,詹道傳作《纂箋》,明代《大全》(胡廣等選)本之,宋學盛行,而古説淪亡矣』。今按:朱子之學,萃于《四書集注》。《集注》集理學大成,朱子傳人累有撰述,大抵輔翼《集注》。洪武間定舉式,《四書》主于《章句集注》。永樂間纂《四書大全》,掇採倪士毅《四書輯釋》,略有增删。因科舉推挽,家絃户誦。明人《四書》撰著數量甚巨,今存逾五百種,幾與《五經》撰著相等。其間多時義之作,無甚可觀。其古義撰著,大旨接緒朱子,或詮解朱説,推闡義理,或補《四書集注》訓詁名物之闕,訂正訛誤,多有發明。駁詰朱子者亦有其人,終未之顯。曹端《四書詳説》不分卷、季本《四書私存》三十八卷、薛應旂《四書人物考》四十卷、呂柟《四書因問》六卷、高拱《問辨録》十卷、羅汝芳《四書答問》六卷、陳士元《論語類考》二十卷、孫應鰲《四書近語》六卷、姚舜牧《四書疑問》十卷、顧憲成《四書講義》一卷、高攀龍《四書講義》一卷、劉宗周《論語學案》十卷等,各有可觀。《四庫提要》論呂柟《四書因問》云:『所説多因《四書》之義推而證諸躬行,見諸實事』,『皆開示親切,不徒爲訓詁空談。柟文集佶屈聱牙,純爲僞體。而其解《四書》,平正篤實乃如此。蓋其文章染李夢陽之派,而學問則宗法薛瑄。二事淵源各别,故一人而如出兩手也。』論陳士元《論語類考》云:『是編皆考證《論語》名物典故,分十八門,又分子目四百九十有四。朱子以後解《四書》者,如真德秀、蔡節諸家,主于發明義理而已,金履祥始作《論語孟子集注考證》,後有杜瑛《論語孟子旁通》、薛引年《四書引證》、張存中《四書通證》、詹道傳《四書纂箋》,始考究典故,以發明經義。今杜、薛之書不傳,惟金氏、張氏、詹氏書尚傳于世。三人皆篤信朱子,然金氏于《集注》之承用舊文偶失駁正者必一一辨析,張氏、詹氏皆于舛誤之處諱而不言,其用意則小異。士元此書大致遵履祥之例,于《集注》不爲苟同。每條必先列舊説,而蒐討諸書,互相參訂,皆以「元案」二字列之。凡一切杜撰浮談,如薛應旂《四書人物考》稱「有若字子有」之類,悉爲糾正。較明代諸家之書,殊有根柢。特以專考《論語》,不備《四書》,故不及應旂書之盛傳,實則有過之無不及也。』又論陳士元《孟子雜記》四卷云:『名以「雜記」,實則經解居多。其所援引,亦皆謹嚴有體,不爲氾濫之卮言。』論劉宗周《論語學案》十卷云:『宗周講學,以慎獨爲宗,故其解「爲政以德」及「朝聞道」章,首揭此旨。其傳雖出姚江,然能救正其失。其解「多聞擇善,多見而識」章……其針砭良知之末流,最爲深切。其解「性相近」章……雖與朱子之説稍異,然亦頗分明不苟。蓋宗周此書,直抒己見,其論不無純駁,然要皆抒所實得。』

綜觀明代經學,承宋元之緒,經解重義理之詮,兼及訓詁考據。既主理詮,疑經、删經,風習與宋儒相類。承襲朱子爲多,獨拔者能不拘一説,尚于求是及世用,自有樹立。宋元經解,敷繹義理,務于平實,明人則好標新奇,討論《四書》,常求于《四書集注》之外,參以己意,推闡發揮。訓詁考據不精,而好標新奇,遂不免浮説、杜撰、支離。時義之作,應科舉之用,襲《四書五經大全》之説,輾轉相承,剿襲雷同。明人經解,古義與時義,應舉與窮經,判然有别。明學雖有其弊,然皮錫瑞《經學歷史》謂『經學至明爲極衰時代』,終非公論。

彙輯歷代或一代經解,纂成一編,清人爲著。先是康熙間,徐乾學助納蘭性德編刻《通志堂經解》一千八百六十卷,收歷代經解一百三十八種。道光間,編刻《皇清經解》一千四百卷,阮元主其事,彙輯顧炎武、閻若璩、胡渭、萬斯大、毛奇齡、江永、秦蕙田、全祖望、杭世駿、齊召南、惠棟、莊存與、盧文弨、王鳴盛、錢大昕、程瑤田、戴震、段玉裁、王念孫、阮元、焦循、江藩、王引之、張惠言、郝懿行等七十家著述,得一百八十三種。咸豐七年,書版以兵火燬失過半。咸豐十年,兩廣總督勞崇光等捐資補刻數百卷,增刻馮登府七種八卷。同治九年,廣東巡撫李福泰刊許鴻磐《尚書劄記》四卷,附《皇清經解》後。光緒間,王先謙纂輯其餘爲《皇清經解續編》。有明一代,崇尚經學,未如清人備至。明末經學復古日興,張溥有志纂輯三書:一曰《古解》,收周迄唐經解;二曰《通解》,收宋元經解;三曰《國朝經解》,專收明人經解。惜不能就,《五經注疏大全合纂序》云:『然訪之著作之家,山澤之中,巖廊之上,亦有其人。或《五經》彬彬,一人兼之;或竟其生平,止專一家。大都便制舉者必陋,務明經者必深。采其最長,著之曰《國朝經解》,亦以見明興有人,經學未絶也』,『然才識庸短,家無藏書,即終歲經營,度非二十年之力不就,白首可期,成書無日,又自悼懼,不遑寢食。』(《七録齋古文近稿》卷二)《通志堂經解》《清經解》諸編盛行于世,《明經解》終未有成。今北京燕山出版社斥資編刊《明經解》,誠爲盛事。張溥欲于明人經學著述中『採其最長』以成《明經解》一編,茲編意在網羅文獻,供學者研討之用,故略作甄選,庶幾見一代『明經有人,經學未絶』,至于精麤並存,則取實録之意也。


總目録

第一册

周易參義(一)十二卷 明 梁寅 撰 清康熙十九年納蘭成德刻通志堂經解本 一

第二册

周易參義(二)十二卷 明 梁寅 撰 清康熙十九年納蘭成德刻通志堂經解本 一

第三册

周易參義(一)卷一至卷三 明 梁寅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四册

周易參義(二)卷四至卷十二 明 梁寅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五册

周易文詮(一)卷一 明 趙汸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六册

周易文詮(二)卷二至卷四 明 趙汸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太易鈎玄 三卷 明 鮑恂 撰 鈔本 五九七

第七册

周易傳義大全(一)序至卷四 朱子圖説一卷 綱領一卷 明 胡廣等 輯 

明永樂十三年内府刻本 一

第八册

周易傳義大全(二)卷五至卷十二 明 胡廣等 輯 明永樂十三年内府刻本 一

第九册

周易傳義大全(三)卷十三至卷十九 明 胡廣等 輯 明永樂十三年内府刻本 一

第十册

周易傳義大全(四)卷二十至卷二十四 明 胡廣等 輯 明永樂十三年内府刻本 一

第十一册

周易傳義大全(一)序至卷四 朱子圖説一卷 綱領一卷 明 胡廣等 輯 

明正統五年余氏雙桂書堂刻本 一

第十二册

周易傳義大全(二)卷五至卷十二 明 胡廣等 輯 

明正統五年余氏雙桂書堂刻本 一

第十三册

周易傳義大全(三)卷十三至卷十九 明 胡廣等 輯 

明正統五年余氏雙桂書堂刻本 一

第十四册

周易傳義大全(四)卷二十至卷二十四 明 胡廣等 輯 

明正統五年余氏雙桂書堂刻本 一

第十五册

周易傳義大全(一)序至卷五 明 胡廣等 輯 明嘉靖五年朝鲜活字本 一

第十六册

周易傳義大全(二)卷六至卷十二 明 胡廣等 輯 明嘉靖五年朝鲜活字本 一

第十七册

周易傳義大全(三)卷十三至卷十八 明 胡廣等 輯 明嘉靖五年朝鲜活字本 一

第十八册

周易傳義大全(四)卷十九至卷二十四 明 胡廣等 輯 明嘉靖五年朝鲜活字本 一

第十九册

周易傳義大全(一)序至卷四 明 胡廣等 輯 朝鮮刻本 一

第二十册

周易傳義大全(二)卷五至卷十二 明 胡廣等 輯 朝鮮刻本 一

第二十一册

周易傳義大全(三)卷十三至卷十九 明 胡廣等 輯 朝鮮刻本 一

第二十二册

周易傳義大全(四)卷二十至卷二十四 明 胡廣等 輯 朝鮮刻本 一

第二十三册

周易圖釋 十二卷 明 劉定之 撰 清乾隆至咸豐間永新劉氏刻劉文安公全集本 一

玩易意見 二卷 明 王恕 撰 清光緒二十二年長沙重刻惜陰軒叢書本 三四五

第二十四册

易經蒙引(一)序至卷二 明 蔡清 撰 明敖鯤刻本 一

第二十五册

易經蒙引(二)卷三至卷五 明 蔡清 撰 明敖鯤刻本 一

第二十六册

易經蒙引(三)卷六至卷九 明 蔡清 撰 明敖鯤刻本 一

第二十七册

易經蒙引(四)卷十至卷十二 明 蔡清 撰 明敖鯤刻本 一

第二十八册

易經蒙引(一)序至卷四 明 蔡清 撰 明刻本 一

第二十九册

易經蒙引(二)卷五至卷九 明 蔡清 撰 明刻本 一

第三十册

易經蒙引(三)卷十至卷十五 明 蔡清 撰 明刻本 一

第三十一册

易經蒙引(四)卷十六至卷十九 明 蔡清 撰 明刻本 一

第三十二册

易經蒙引(五)卷二十至卷二十四 明 蔡清 撰 明刻本 一

第三十三册

蔡虛齋先生易經蒙引(一)序至卷四 明 蔡清 撰 明 葛寅亮 評定 

明虎林施長庚刻本 一

第三十四册

蔡虛齋先生易經蒙引(二)卷五至卷九 明 蔡清 撰 明 葛寅亮 評定 

明虎林施長庚刻本 一

第三十五册

蔡虛齋先生易經蒙引(三)卷十至卷十五 明 蔡清 撰 明 葛寅亮 評定 

明虎林施長庚刻本 一

第三十六册

蔡虛齋先生易經蒙引(四)卷十六至卷十九 明 蔡清 撰 明 葛寅亮 評定 

明虎林施長庚刻本 一

第三十七册

蔡虛齋先生易經蒙引(五)卷二十至卷二十四 明 蔡清 撰 明 葛寅亮 評定 

明虎林施長庚刻本 一

第三十八册

易經精藴 二十四卷 明 朱綬 撰 明嘉靖間刻本 一

第三十九册

易大象説 一卷 明 崔銑 撰 明金聲玉振集本 一

周易説翼 三卷 明 呂柟 撰 清鈔本 五五

周易議卦 二卷 明 王崇慶 撰 清鈔本 二六七

周易議卦 二卷 明 王崇慶 撰 

一九二○年景印清道光木活字刻學海類編本 三二七

第四十册

易学本原啓蒙意見 四卷 闕卷四 明 韓邦奇 撰 明刻本 一

第四十一册

易占經緯 四卷 明 韓邦奇 撰 明嘉靖二十七年金城刻本 一

第四十二册

蓮谷先生讀易索隱 六卷 明 洪鼐 撰 明嘉靖二十六年順裕堂刻本 一

古易考原 三卷 明 梅鷟 撰 一九二六年上海涵芬樓景續道藏本 三一五

第四十三册

學易記 五卷 明 金賁亨 撰 明嘉靖刻本 一

學易記 五卷 明 金賁亨 撰 清光緒二十二年長沙刻惜陰軒叢書本 二二七

易箋問 一卷 明 舒芬 撰 明萬曆四十八年刻梓溪文鈔本 四二三

第四十四册

易學四同(一)序至卷三 明 季本 撰 明嘉靖四十年刻本 一

第四十五册

易學四同(二)卷四至卷八 别録 卷一 明 季本 撰 明嘉靖四十年刻本 一

第四十六册

易學四同(三)别録 卷二至卷四 明 季本 撰 明嘉靖四十年刻本 一

第四十七册

讀易記 三卷 明 王漸逵 撰 明刻本 一

第四十八册

易經存疑(一)序至卷二 明 林希元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四十九册

易經存疑(二)卷三至卷五 明 林希元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五十册

易經存疑(三)卷六至卷八 明 林希元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五十一册

易經存疑(四)卷九至卷十二 明 林希元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五十二册

陳紫峰先生周易淺説(一)序至卷三 明 陳琛 撰 清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一

第五十三册

陳紫峰先生周易淺説(二)卷四至卷五 明 陳琛 撰 清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一

第五十四册

古文周易傳義約説(一)序至卷六 明 方獻夫 撰 明嘉靖二十年刻本 一

第五十五册

古文周易傳義約説(二)卷七至卷十二 明 方獻夫 撰 明嘉靖二十年刻本 一

易象解 四卷 明 劉濓 撰 清道光十六年愛蓮齋抄本 一八三

易學象數舉隅 二卷 明 汪敬 撰 明嘉靖十八年汪奎刻本 三六三

第五十六册

易圖識漏 一卷 明 黄芹 撰 明正德刻本 一

周易會占 一卷 明 程鴻烈 撰 清順治三年李際期宛委山堂刻説郛本 一二七

讀易備忘 四卷 明 黄潛翁 撰 明嘉靖活字本 一四三

周易不我解 二卷 存卷一 明 徐體乾 撰 明萬曆間刻本 六三一

第五十七册

周易義叢(一)序至卷三 明 葉良珮 撰 明萬曆間刻本 一

第五十八册

周易義叢(二)卷四至卷六 明 葉良珮 撰 明萬曆間刻本 一

第五十九册

周易義叢(三)卷七至卷九 明 葉良珮 撰 明萬曆間刻本 一

第六十册

周易義叢(四)卷十至卷十二 明 葉良珮 撰 明萬曆間刻本 一

第六十一册

周易義叢(五)卷十三至卷十六 明 葉良珮 撰 明萬曆間刻本 一

第六十二册

古易世學(一)卷一至卷五 明 豐坊 撰 明鈔本 一

第六十三册

古易世學(二)卷六至卷九 明 豐坊 撰 明鈔本 一

第六十四册

古易世學(三)卷十至卷十七 明 豐坊 撰 明鈔本 一

第六十五册

周易辯録 四卷 明 楊爵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六十六册

易象大旨 八卷 明 薛甲 撰 明嘉靖四十年刻本 一

第六十七册

周易象旨决録 七卷 明 熊過 撰 明嘉靖四十一年熊迥刻本 一

第六十八册

胡子易演 十八卷 存卷九至卷十六 明 胡經 撰 明鈔本 一

第六十九册

新刊松莊蔡先生易經聚正(一)卷三至卷四 卷七 缺卷一至卷二 卷五至卷六

明 蔡元偉 撰 明隆慶三年功崇堂刻本 一

第七十册

新刊松莊蔡先生易經聚正(二)卷八至卷十 明 蔡元偉 撰 

明隆慶三年功崇堂刻本 一

大象義述 一卷 明 王畿 撰 明萬曆間刻本 三六五

第七十一册

易疑 二卷 圖説一卷 繫辭下傳一卷 説卦傳一卷 序卦傳一卷 雜卦傳一卷 明 陳言 撰 

明萬曆四十六年刻本 一

第七十二册

易象鈎解 四卷 明 陳士元 撰 明嘉靖三十年序刻本 一

易象鈎解 四卷 易象彙解二卷 明 陳士元 撰 

清道光十三年應城吴毓梅刻歸雲别集本 二六七

第七十三册

易象鈎解 四卷 易象彙解二卷 明 陳士元 撰 民國湖北先正遺書本 一

易象彙解 二卷 明 陳士元 撰 明萬曆刻本 三三一

第七十四册

今文周易演義(一)序至卷六 首一卷 明 徐師曾 撰 

明隆慶二年吴江同川董漢策刻本 一

第七十五册

今文周易演義(二)卷七至卷十二 明 徐師曾 撰 

明隆慶二年吴江同川董漢策刻本 一

第七十六册

周易傳義補疑(一)序至卷六 明 姜寶 撰 明萬曆十四年古之賢新安郡齋刻本 一

第七十七册

周易傳義補疑(二)卷七至卷十二 明 姜寶 撰 

明萬曆十四年古之賢新安郡齋刻本 一

第七十八册

淮海易談 四卷 明 孫應鰲 撰 明隆慶間刻本 一

易經繹(一)卷一 明 鄧元錫 撰 明萬曆三十二年刻五經繹本 三四七

第七十九册

易經繹(二)卷二至卷五 明 鄧元錫 撰 明萬曆三十二年刻五經繹本 一

第八十册

易學義林(一)卷一至卷三 明 顏鯨 撰 日本江户寫本 一

第八十一册

易學義林(二)卷四至卷六 明 顏鯨 撰 日本江户寫本 一

第八十二册

易學義林(三)卷七至卷十 明 顏鯨 撰 日本江户寫本 一

第八十三册

周易古今文全書(一)古文二卷 明 楊時喬 編輯 明萬曆二十年刻本 一

第八十四册

周易古今文全書(二)今文 序至卷二 明 楊時喬 編輯 明萬曆二十年刻本 一

第八十五册

周易古今文全書(三)今文 卷三至卷四 明 楊時喬 編輯 明萬曆二十年刻本 一

第八十六册

周易古今文全書(四)今文 卷五至卷六 明 楊時喬 編輯 明萬曆二十年刻本 一

第八十七册

周易古今文全書(五)今文 卷七至卷八 明 楊時喬 編輯 明萬曆二十年刻本 一

第八十八册

周易古今文全書(六)今文 卷九 論例 卷一 明 楊時喬 編輯 

明萬曆二十年刻本 一

第八十九册

周易古今文全書(七)論例 卷二 易學啓蒙 序至卷一 明 楊時喬 編輯 

明萬曆二十年刻本 一

第九十册

周易古今文全書(八)易學啓蒙 卷二至卷三 明 楊時喬 編輯 

明萬曆二十年刻本 一

第九十一册

周易古今文全書(九)易學啓蒙 卷四至卷五 明 楊時喬 編輯 

明萬曆二十年刻本 一

第九十二册

周易古今文全書(十)傳易考二卷 附龜卜考一卷 明 楊時喬 編輯 

明萬曆二十年刻本 一

第九十三册

周易集注(一)序至卷四 首二卷 明 來知德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九十四册

周易集注(二)卷五至卷十 明 來知德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九十五册

周易集注(三)卷十一至卷十六 明 來知德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九十六册

讀易紀聞 六卷 明 張獻翼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九十七册

讀易韻考 七卷 明 張獻翼 撰 明萬曆間刻本 一

第九十八册

葉八白易傳(一)序至卷八 明 葉山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九十九册

葉八白易傳(二)卷九至卷十六 明 葉山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一○○册

圖書考 一卷 明 張綸 撰 明隆慶四年刻本 一

大易床頭私録 不分卷 明 董懋策 撰 明末董章憲刻本 五九

易學(一)卷一至卷四 明 沈一貫 撰 明萬曆間刻本 二五七

......

第一二三○册

慧眼山房説書(三)卷十六至卷二十 明 陳天定 撰 明 林儒等 校 明末刻本 一

第一二三一册

四書經正録(一)三十二卷 明 張雲鸞 撰 明崇禎四年刻本 一

第一二三二册

四書經正録(二)三十二卷 明 張雲鸞 撰 明崇禎四年刻本 一

第一二三三册

四書經學考(一)序至卷九 明 徐邦佐 陳鵬霄 撰 明崇禎元年徐氏刻本 一

第一二三四册

四書經學考(二)卷十 補遺一卷 續考六卷 明 徐邦佐 陳鵬霄 撰 

明崇禎元年徐氏刻本 一

第一二三五册

四書十一經通考(一)序至卷六 明 顧夢麟 撰 明崇禎十七年刻本 一

第一二三六册

四書十一經通考(二)卷七至卷十三 明 顧夢麟 撰 明崇禎十七年刻本 一

第一二三七册

四書十一經通考(三)卷十四至卷二十 明 顧夢麟 撰 明崇禎十七年刻本 一

第一二三八册

四書説約(一)序至卷三 明 顧夢麟 撰 明崇禎十三年織簾居刻本 一

第一二三九册

四書説約(二)卷四至卷七 明 顧夢麟 撰 明崇禎十三年織簾居刻本 一

第一二四○册

四書説約(三)卷八至卷十 明 顧夢麟 撰 明崇禎十三年織簾居刻本 一

第一二四一册

四書説約(四)卷十一至卷十四 明 顧夢麟 撰 明崇禎十三年織簾居刻本 一

第一二四二册

四書説約(五)卷十五至卷十七 明 顧夢麟 撰 明崇禎十三年織簾居刻本 一

第一二四三册

四書説約(六)卷十八至卷二十 明 顧夢麟 撰 明崇禎十三年織簾居刻本 一

第一二四四册

四書大全辨(一)四十二卷 明 張自烈 編 清順治間刻本 一

第一二四五册

四書大全辨(二)四十二卷 明 張自烈 編 清順治間刻本 一

第一二四六册

四書大全辨(三)四十二卷 明 張自烈 編 清順治間刻本 一

第一二四七册

四書大全辨(四)四十二卷 明 張自烈 編 清順治間刻本 一

第一二四八册

四書大全辨(五)四十二卷 明 張自烈 編 清順治間刻本 一

第一二四九册

四書大全辨(六)四十二卷 明 張自烈 編 清順治間刻本 一

第一二五○册

四書大全辨(七)四十二卷 明 張自烈 編 清順治間刻本 一

第一二五一册

四書大全辨(八)四十二卷 明 張自烈 編 清順治間刻本 一

第一二五二册

四書大全辨(九)四十二卷 明 張自烈 編 清順治間刻本 一

第一二五三册

四書大全辨(十)四十二卷 明 張自烈 編 清順治間刻本 一

第一二五四册

四書大全辨(十一)四十二卷 明 張自烈 編 清順治間刻本 一

第一二五五册

四書大全辨(十二)四十二卷 明 張自烈 編 清順治間刻本 一

第一二五六册

太玄本旨 九卷 明 葉子奇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一二五七册

皇極經世書傳(一)序至卷四 明 黄畿 撰 明嘉靖三十三年黄佐刻本 一

第一二五八册

皇極經世書傳(二)卷五至卷八 明 黄畿 撰 明嘉靖三十三年黄佐刻本 一

第一二五九册

皇極經世觀物外篇釋義 四卷 明 余本 撰 

明嘉靖間青州府刻四十四年杜思重修本 一

第一二六○册

皇極圖韻 一卷 明 陳藎謨 撰 明崇禎五年石經草堂刻本 一

中菴籤易 一卷 明 盧翰 撰 明萬曆間刻本 一二七

蘭易 二卷 蘭史一卷 明 馮京 輯 清蔣氏别下齋抄本 二一九

洪範圖解 不分卷 明 韓邦奇 撰 明正德十六年王道刻本 二六九

第一二六一册

洪範淺解(一)序至卷五 明 程宗舜 撰 明嘉靖間朱靖刻本 一

第一二六二册

洪範淺解(二)卷六至卷十一 明 程宗舜 撰 明嘉靖間朱靖刻本 一

第一二六三册

弇州山人左逸短長 一卷 短長一卷 明 王世貞 撰 明刻本 一

孔子家語 八卷 明 何孟春 注 明正德十六年張公瑞刻本 一七七

第一二六四册

孔子家語 八卷 明 何孟春 注 明嘉靖二年高應禎刻本 一

孔子家語 八卷 明 何孟春 注 明永明書院刻本 三二三

第一二六五册

孔子家語 八卷 明 何孟春 注 明刻本 一

第一二六六册

標題句解孔子家語 三卷 明 何孟春 注 明永明書院刻本 一

標題句解孔子家語 三卷 明 何孟春 注 明刻本 二八五

第一二六七册

標題句解孔子家語 三卷 明 何孟春 注 日本慶長四年刻本 一

第一二六八册

駢雅 七卷 明 朱謀㙔 撰 一九二○年上海博古齋景印張氏刻借月山房彙鈔本 一

駢雅 七卷 明 朱謀㙔 撰 民國間南昌刻豫章叢書本 一二七

駢雅 七卷 明 朱謀㙔 撰 日本江户鈔本 三四一

第一二六九册

增修埤雅廣要(一)序至卷十二 明 牛衷 撰 明天順元年蜀府刻本 一

第一二七○册

增修埤雅廣要(二)卷十三至卷二十七 明 牛衷 撰 明天順元年蜀府刻本 一

第一二七一册

增修埤雅廣要(三)卷二十八至卷四十二 明 牛衷 撰 明天順元年蜀府刻本 一

第一二七二册

增修埤雅廣要(一)序至卷十二 明 牛衷 撰 明萬曆三十八年孫弘範刻本 一

第一二七三册

增修埤雅廣要(二)卷十三至卷二十六 明 牛衷 撰 

明萬曆三十八年孫弘範刻本 一

第一二七四册

增修埤雅廣要(三)卷二十七至卷四十二 明 牛衷 撰 

明萬曆三十八年孫弘範刻本 一

第一二七五册

赤雅 三卷 明 鄺露 撰 清光緒二至七年仁和葛氏刻嘯園叢書本 一

赤雅 三卷 明 鄺露 撰 

一九二一年上海古書流通處景印清鮑氏刻知不足齋叢書本 一六三

赤雅 三卷 明 鄺露 撰 清乾隆五十九年石門馬氏大酉山房刻龍威秘書本 三二九

赤雅 不分卷 明 鄺露 撰 清趙氏小山堂鈔本 四九三

第一二七六册

通雅(一)序至卷六 首三卷 明 方以智 撰 清康熙五年姚文燮浮山此蔵軒刻本 一

第一二七七册

通雅(二)卷七至卷十七 明 方以智 撰 清康熙五年姚文燮浮山此蔵軒刻本 一

第一二七八册

通雅(三)卷十八至卷三十 明 方以智 撰 清康熙五年姚文燮浮山此蔵軒刻本 一

第一二七九册

通雅(四)卷三十一至卷四十一 明 方以智 撰 

清康熙五年姚文燮浮山此蔵軒刻本 一

第一二八○册

通雅(五)卷四十二至卷五十二 明 方以智 撰 

清康熙五年姚文燮浮山此蔵軒刻本 一

第一二八一册

通雅(一)卷一至卷十 首三卷 明 方以智 撰 清光緒十一年桐城方氏刻本 一

第一二八二册

通雅(二)卷十一至卷二十五 明 方以智 撰 清光緒十一年桐城方氏刻本 一

第一二八三册

通雅(三)卷二十六至卷四十 明 方以智 撰 清光緒十一年桐城方氏刻本 一

第一二八四册

通雅(四)卷四十一至卷五十二 刊誤補遺一卷 明 方以智 撰 

清光緒十一年桐城方氏刻本 一

第一二八五册

通雅(一)序至卷四 首三卷 明 方以智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一二八六册

通雅(二)卷五至卷十一 明 方以智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一二八七册

通雅(三)卷十二至卷十九 明 方以智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一二八八册

通雅(四)卷二十至卷二十八 明 方以智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一二八九册

通雅(五)卷二十九至卷三十六 明 方以智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一二九○册

通雅(六)卷三十七至卷四十四 明 方以智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一二九一册

通雅(七)卷四十五至卷五十二 明 方以智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一二九二册

通雅(一)序至卷六 首三卷 明 方以智 撰 日本立教館刻本 一

第一二九三册

通雅(二)卷七至卷十七 明 方以智 撰 日本立教館刻本 一

第一二九四册

通雅(三)卷十八至卷三十 明 方以智 撰 日本立教館刻本 一

第一二九五册

通雅(四)卷三十一至卷四十一 明 方以智 撰 日本立教館刻本 一

第一二九六册

通雅(五)卷四十二至卷五十二 明 方以智 撰 日本立教館刻本 一

第一二九七册

六藝流别(一)卷一至卷八 明 黄佐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一二九八册

六藝流别(二)卷九至卷十四 明 黄佐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一二九九册

六藝流别(三)卷十五至卷二十 明 黄佐 撰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一

第一三○○册

小四書 名物蒙求 一卷 性理字訓 一卷 歷代蒙求 一卷 史學提要 二卷 

宋 方逢辰等 撰 明 朱升 編 清康熙三十二年恆德堂刻雍正十一年重修本 一



推荐语


1、经部文献在传统四部分类中占据着首要的位置,其政治与学术意义都最为重大。

2、经学是研究儒家经典的学术,是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集大成者。自宋学兴起后,经学研究进入以“理”为万物的本源,兼顾佛道之说的境况。清代则以朴学相对,形成了校勘考据的面貌。而明代时期的经学研究,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时至今日,关于明代经学的深入研究并不多,更多的是以王阳明心学为主。

3、本书以朱彝尊《经义考》为线索,结合相关研究著作,搜罗古籍目录,集千种明代经学相关书籍,汇编为明经解第一辑。这些文献,将会对明代经学相关研究,以及明代思想史、社会史等等研究,提供宝贵的参考价值。

采薇阁书店
文化传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