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屐痕心迹
丛书名:中华诗词存稿
书号: 978-7-5068-7431-1
作者:罗 辉 著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册数:1册
开本:16开
中图法分类号:I227
作者简介
罗辉,男,1950年4月出生,湖北大冶人。1966年7月高中毕业,1968年回乡做木匠;1977年7月华中工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工农兵学员毕业;1977年8月至1978年9月,大冶县农机修造厂工作;1980年12月华中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1982年11月至1884年6月,黄石市弹簧厂工作,任副厂长;1984年7月至1986年6月,黄石市科委工作,任副主任;1986年7月至1997年11月,黄石高等专科学校(现为湖北理工学院)工作,任党委书记、校长;1997年12月至1998年5月,湖北省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任校长;1998年6月至2002年6月,襄樊市(现为襄阳市)人民政府工作,任市长;2002年7月至2007年12月,湖北省财政厅工作,任厅长;2008年元月至2012年12月,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任副主任。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业方面的著作有《齿轮叶轮类木模制造》《机械弹簧制造技术》《实用产品设计经济分析——产品设计经济学》《成本工程》《企业资本运筹学》《动态股权制》《再造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制度与管理革命》《公共部门管理会计》等。2010年步入诗坛,曾任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长;现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湖北省荆门聂绀弩诗词研究基金会理事长。诗词曲联方面的著作有《新修康熙词谱》《常用词牌新谱》《新白香词谱》《常用曲牌新谱》《中华诗韵大辞典》《诗词格律与创作》《联律与联谱》《四时吟草》《流光情寄鹧鸪天》《一声酬唱清如水》《一路行吟集》等。此外,还发表了《诗学“三命题”刍议》等多篇诗学论文。
前言
游目骋怀天地间
——关于“游”与“诗”关系的思考
罗 辉
“游”与“诗”的关系是传统诗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从历代诗坛的著名诗人或民间诗客,到自古以来的采风传统与创作实践,从“在心为志”到“发言为诗”,无论是“缘情”还是“缘政”,在许多情况下都直接或间接离不开一个“游”字。拙作《屐痕心迹》,书名中的“屐痕”两字就与“游”相连,而“心迹”两字则与“诗”相连,说明这本诗集的题材直接或间接与一个“游”字相关。所以,趁其付梓之际,笔者拟结合自身的创作实践,围绕“游”与“诗”的关系谈一点切身体会,以求教于当代诗学界的诸位专家学者。
(一)
索句追踪问事由,原来心迹系于游。
诗怀有待江山助,气象万千迎入眸。
——《感悟游与诗》
中国古代诗学心理研究表明,“物感”说是在古代创作经验感悟的基础上,对艺术生产规律的探索认识。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云:“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又云“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文心雕龙·诠赋》还认为:“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辞必巧丽。”显然,刘勰的“物感”说与“游”密切相关,“游”是感物生情的重要途径,正如王夫之《姜斋诗话》所云:“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游历诗学表明,在“游”的过程中所见之“物”,往往成为诗词创作的源泉;诗人主观之“情”亦是对客观之“物”的反映;“物、情、辞”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往往表现为:物引发情,物是情的客观媒介;情融于物,情是物的主观反映;辞饱含情,辞是情的表现形式。其实,自有诗以来,可以说“游”与“诗”的关系就形影不离、相伴始终。据有人统计,一部《诗经》不重复的字只有2000多个,其中,“草名106种,木名74种,鸟名39种,兽名67种,昆虫名29种,鱼名20种,器皿名300余种,食物性植物44种。”这些数字就雄辩地告诉人们,若是没有“游”,这么多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的名称又怎么能跃然纸上呢?至于说屈原辞赋如何得“江山之助”,詹锳先生在《文心雕龙义证》中写道:“楚于山则有九嶷南岳之高,于水则有江汉沅湘之大,于湖则有云梦洞庭之巨浸,其间崖谷洲渚,森林鱼鸟之胜,诗人讴歌之天国在焉。故《湘君》一篇,言地理者十九,虽作者或有意铺陈,然使其不遇此等境地以为文学之资,将亦束手而无所凭借矣。”从此以后,为得“江山之助”,历代诗坛都很盛行游历之风,重视游历对诗词创作的促进作用。有研究表明,从战国时期的游士到汉代的游学、游谒,再到唐代文人的漫游以及宋代文人的游宦,进而再到元代文人盛行的游历,历代文人都与游历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是元代文人对游历与诗歌的关系的思考和论述,更是形成了独具元代特色的游历诗学,在古代诗学中具有独特价值。元代前期的重要诗人戴表元就提出了“学诗先学游”与“游益广,诗益肆 ”的诗学主张。他在《刘仲宽诗序》中写道:“余少时喜学诗,每见山林江湖中有能者,则以问之,其法人人不同。有一老生云:子欲学诗乎?则先学游。游成,诗当自异。……身又辗转,更涉世故,一时同学诗人,眼前略无在者,后生辈因复推余能诗。余故不自知其何故也。然有来从余问诗,余因不敢劝之以游。及徐而考其诗,大抵其人之未游者,不如已游者之畅;游之狭者,不如游之广者肆也。”戴表元结合自身的创作经历,提出了不同于当时江西诗派所谓“无一字无来处”、推崇从书本中撷取诗料的做法,主张诗人走向自然,走入社会去获得诗学营养,感发创作灵感。戴氏还认为,对诗人来说,游历是一种审美体验,诗的境界与游的广度与深度有直接关系。诗人游历所接触的山川风物、风土人情等越广阔越深刻,诗的气韵就越畅达,境界就越开阔。当代社会,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已经蔚然成风。诗人自必是游人,但游人不一定都是诗人。对于诗人或广大诗词爱好者来说,深入理解戴氏“学诗先学游”这一诗学主张的精髓很有必要。从一般意义上的旅游而言,几乎不存在何谓“学游”的问题。但是,从学诗或“采风”的意义上讲,“学游”的内涵却相当丰富。从本质上讲,诗人之“游”与非诗人之“游”的最大区别,前者是内在之“心游”;而后者是外在之“身游”。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心游”与“身游”的区别在于心理效应不同。明代谢榛《四溟诗话》指出:“诗有天机,待时而发,触物而成,虽幽寻苦索不得也。”对诗家而言,其“天机”在心,由“心游”产生的“物感”,待时而发,其间犹如苏轼所说的“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这亦是成语“一囊诗草”的内在缘由。再说,“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的诗学传统,又让“游”与“事”发生关联。其表现或是“游”的客体所蕴涵的历史之“事”,或是“游”的主体所从事的现实之“事”,这些“事”又必然成为“学诗”与“学游”的对象,融入游历诗词的创作之中。显然,诗词题材有“大我”与“小我”之分。所谓“大我”是指诗词的题材关乎政治、政事、社会、经济、民生、集体等诸方面;所谓“小我”,是指诗词的题材只涉及“小我”自身的情感。当然,存在决定意识,“小我”不能脱离“大我”而生存,所以,所谓“小我”题材亦势必不可能脱离“大我”,必然有意或无意留下“大我”的痕迹。在游历诗词中,有所谓“山水诗”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山水诗“是歌咏山川景物的诗,是以山河湖海、风露花草、鸟兽虫鱼等大自然的事物为题材,描绘出它们的生动形象,艺术再现大自然的美,表现作者审美情趣的诗歌。”但是,正如该定义落脚处所言,“表现作者审美情趣”这句话又回归到诗“言志”“抒情”的源头。清代学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云:“夫文贵有内心,诗家亦然,而于山水诗尤要。盖有内心,则不惟写山水之形胜,并传山水之性情,兼得山水之精神。探天根而入月窟,冥契真诠,立跻圣城矣。”纵观历代众多的山水诗词,其中有些看似无人,其实有人,作者或关乎“大我”或牵涉“小我”的情与志总是或明或暗地孕育其中。哪怕是一幅山水画或一张山水照片,因为绘画或摄影的人是有情感的,所以画面或影象中势必包含着作者的情与志。无字的山水画或山水照况且如此,又何况有字的山水诗呢?鉴于传统诗词言志抒情的固有特性,那些脱离作者而独立存在的山水诗词,个中自然饱含着许多与作者相关的信息。当然,若是不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亦能从作品或者读者的角度来理解山水诗词,这也许是现代心理研究所发现的“共情”使然。因为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欣赏大自然,是人类共同的认知情感与审美情趣,作者亦然,读者同样亦然。2018年7月4日,《光明日报》刊登了赵刚评论波兰当代著名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荣获本年度布克国际奖的著作《云游派》的文章《生命的意义在于旅行》,其结束语为:“托卡尔丘克向人们展示,促使人类不断旅行的,是人类的游牧天性。”也许正是缘于这种天性相通,才导致诗情与共,使得“山水诗”的创作与鉴赏古往今来长盛不衰。传统诗词作为艺术产品,“诗言志”这一诗学命题回答了“生产什么”的问题。但“如何生产”呢?可以说“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特别是对游历诗词创作而言,内在之“心游”则是引出心中之“志”,进而“发言”成为“诗”的一种重要途径。王闿运《论诗法》认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无所感则无诗,有所感而不能微妙则不成诗。”这里,王氏的诗学主张不仅提出了不能缺少“感”,而且还提出了需要“感”的质量要求,“感”的质量不够,也不能成诗,至少不能成为好诗。这里,亦包含着“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相辅相成的关系。现实的游历诗词创作实践表明,对于有些“应制”诗作,若是只凭网上的资料,写出来的诗稿总觉得心理不踏实,完全印证著名诗人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联诗句的深刻涵义。戴表元关于“身历而知之”与“未尝身历而知之”的区别,同样涉及到“物感”的质量问题。笔者还有这样的经历,那就是凭借游历现场的灵感写成的诗句,若是离开现场后一旦丢失,大多数情况下很难回忆出来。这也可能是“物感”的现场力度——即“诗有天机”的一种表现形式吧!反之,那些游历当时写出的诗稿,日后再来阅读或修改时,凝固在诗作中的“物感”却常常能让当时“心游”的场景浮现眼前。笔者在整理这本与“游”有关的诗词集时,就经常沉浸在这样的场景之中。而对于很多未曾留下诗稿的游历,可以说早已淡忘了。这也许是“心游”与“身游”两者迥异的一种外在表现吧!(二)
人禀七情何处生?举头极目问长庚。
相邀山水披肝胆,激起心潮照月明。
——《感悟游与诗》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云:“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这里所说的“情”与“志”,大体是一个意思,可以用“情志”一词来表达,其源均为“物感”。当然,对于“大我”题材的诗作,其所言之“情志”,更体现为理性之“志”,即政治理想与道德情操;而对于“小我”题材的诗词创作,其所言之“情志”,更体现为感性之“情”,即荀子所说的“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荀子·正名》)。陆机《文赋》适应魏晋六朝诗歌创作的繁荣以及个体意识的觉醒,提出“诗缘情”这一诗学命题;唐代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又提出“诗缘政”这一诗学命题。从字面上看,“诗缘情”与“诗缘政”中的“缘”字,不同于“诗言志”中的“言”字,后者说的是写什么的问题,而前者说的是“为什么写”的问题。至于说“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所谓“哀乐”当然是“情志”的范畴,当“事”属于“大我”范畴时,“缘事”必然“缘政”;当“事”属于“小我”范畴时,“缘事”自必“缘情”了。对于游历诗词创作而言,诗人游目骋怀,“随物宛转”及“与心徘徊”始终成为“游与诗”关系的诗学心理主轴。其中,“随物宛转”或“情以物兴”,是以物为主体,以心服从于物。相反,“与心徘徊”或“物以情观”,却是以心为主,用心去驾驭物。在诗人“心游”的过程中,“睹物兴情”的起点往往表现为物我对峙,而吟稿成型又往往表现为物我交融。正如当代学者童庆炳所言:“对于诗人来说,从对物理境的观察,转入到心理场的体验,是他创造的必由之路。刘勰提出的‘随物以宛转’到‘与心而徘徊’,其旨义是诗人在创作中要从对外在世界物貌的随顺体察,到内心世界情感印象步步深入的开掘,正是体现了由物理境深入心理场的心理活动规律。”这段话也可以看成是从诗学心理的角度,来解读“游”与“诗”的关系,说明游历诗词创作的心路历程,往往表现为通过“随物宛转”或“情以物兴”与“与心徘徊”或“物以情观”两者之间的循环往复,不断丰富作者审美体验,进而生成情景相融的诗词意境的过程。根据笔者个人的体会,“小我”题材的游历诗词与 “大我”题材的游历诗词创作,如何“从物理境转入心理场”似有一定差别。认识这些差别,对加强自身的诗学修养很有必要。下面,先围绕“小我”题材的游历诗词创作,谈点一孔之见。显然,创作“小我”题材的游历诗词,其所言之志或所抒之情更多地体现为感性特征,所以,在游历过程中创作这一类题材的诗词,如果是“自发”的随机创作,则多是“随物宛转”或“情以物兴”在先,“与心徘徊”或“物以情观”在后,也就是说诗者事先并无创作的动机,只是在某个“物感”的作用下,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出现苏轼所说的“不能不为之”的“自发性”,然后,再在“心”的引领下,通过内心的审美体验,托情于物,生成情景相融的诗意;如果是“自觉”的有意创作,又多是“与心徘徊”或“物以情观”在先,“随物宛转”或“情以物兴”在后,也就是说诗人一开始就有一定的创作意愿,进而在“心游”的引领下,通过内心的审美体验,寻物托情,营造意象,生成情景相融的诗家语,并将原有的创作意图付诸实践。对于修改诗稿的过程,亦可看成是“自觉性”创作过程的不断重复。例如,1995年5月,笔者在“黄石高等专科学校”(现已经升格更名为“湖北理工学院”)工作,“五一”假期与友人一同在学校旁边的磁湖泛舟,写下了小令《画堂春·磁湖泛舟》:“一湖春水碧连天,清波满目漪涟。丝绦袅袅不争妍,送别云烟。 莫虑打磨明镜,等闲落下归帆。轻歌短棹唱回还,浪静风恬。”又如,2001年5月,笔者在襄樊市(今更名为襄阳市)政府工作,赴河南鲁山县学习考察旅游时,夜宿石人山宾馆时写的七律《鲁山石人山》:“石月山花座上宾,灵泉流入半仙村。梦中蝴蝶飞长岭,户外雄鸡唱茂林。晓镜方知玄鬓瘦,暮峰尤觉白云深。竹林煮酒邀明月,绿草苍松不自矜。”还如,2005年6月,笔者在湖北省财政厅工作,在黄石海观山宾馆开会时写的小令《唐多令·黄石海观山》:“何处望江流?海观山上楼。水无言、千载悠悠。但有落红归此地,犹守望、散花洲。 渔父写春秋,烟波垂钓钩。鳜鱼肥、无饵无忧。西塞风光飞白鹭,千帆过、傲矶头。”这些与“游”有关的诗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看似无我,其实都是忙中偷闲之“小我”,在忙碌之余的一种身心放松。从创作动机来说,都是“自发”的偶然为之。第一首词的“感物”之情,是那一湖风平浪静的春水让人产生的联想;第二首诗的“感物”之情,是石人山的景物与传说让人浮想联翩;第三首词的“感物”之情,则是站在海观山眺望长江两岸风物引起的遐想,包括海观山对岸“散花洲”这个十分特殊的地名所蕴涵的哲理。与此同时,诗人同游山水时,相互之间的一唱一和又成为古今诗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类寓于“游”中的诗词唱和,既各自表达了个人对山水形胜的审美体验,体现了天性相通、诗情与共的一面,又内涵着诗人“小我”的个性情感,还是诗人“小我”之间情感沟通的一种特别形式。从诗学心理的角度讲,“唱者”既可能是“自发”为之,也可能是“自觉”为之;但从“和者”的角度看,肯定是“自觉”为之,必定是用“心”猎“物”,用象造境,用辞步韵,投桃报李。例如,2014年12月,时任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的李文朝带队前往云南临沧采风,他欣然作词《水调歌头·临沧》:临近澜沧水,横断叠青山。西南茶马丝路,空碧彩云闲。风雨三千岁月,崖画光鲜依旧,举世叹奇观。原始群居处,世外觅桃源。 赏林海,登雪岭,改洪川。漫湾百里,湖景长卷映晴烟。滇缅交通门户,南亚黄金口岸,协力建家园。孔雀开屏地,幸福满人间。
表达了对临沧山山水水的赞美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许。笔者《水调歌头·临沧步韵赠诗友》:流碧双江水,滴翠四周山。冬日南寻佳境,七彩不偷闲。借问佤乡千古,谁解先民万苦,胜迹粲然观。崖画悬天地,追梦赴沧源。 绿油油,金灿灿,米粮川。晴光照眼,望中垂柳绿丝烟。三角梅枝招展,炮仗花姿奇幻,随处似春园。一路行吟客,诗意绕林间。
既是吟咏山水,表达对临沧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热爱,同时也蕴涵着笔者一同采风的喜悦心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从接受诗学的角度看,笔者认为诗词(特别是山水诗)的接受有三种维度,一是作品与作者相结合的维度;二是以作品为主的维度;三是作品与读者相结合的维度。对阅读那些不知作者创作背景的山水诗,基于天性与共、诗情与共的诗学理念,当然也可以从后两个维度来解读与鉴赏。(三)
美人香草一同行,浪迹江湖问仄平。
水色山光明日月,大风缘政又缘情。
——《感悟游与诗》
唐代学者孔颖达疏《毛诗正义》明确提出了“诗缘政”这一重要的诗学命题,认为“风、雅之诗,缘政而作,政既不同,诗亦异体。”其实,比较“风、雅之诗”,屈原《离骚》等著名诗篇更是“缘政而作”。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所云,以“香草美人”意象系统为代表的荆楚山川风物,的确表明屈原辞赋取得“江山之助”,进而揭示了“游”与“诗”之间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无论“小我”题材游历诗词的创作,还是对“大我”题材游历诗词的创作都是同样重要的。清代廖景文《罨画楼诗话》云:“诗贵得江山之助。王荆公居钟山,每饭已,必跨驴一至山中,或舍驴遍过野人家,所云‘独寻寒水渡,欲趁夕阳还’,‘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也。苏子瞻谪黄州,布衣芒屦,出入阡陌,每数日,辄一泛江上。晚贬岭外,无一日不游山。故其胸次洒落,兴会飞舞,妙诣入神。我辈才识远逊古人,若踞蹐一隅,何处觅佳句来?”笔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完全赞成廖氏推崇“诗贵得江山之助”的观点。从游历诗学来说,所谓“江山之助”既包括自然景物之助,也包括社会境况之助,即凭借一个“游”字,走近自然,深入社会,让诗人催生“物感”,不断丰富审美体验,进而激发出创作灵感,经过意象组合与意境营造,最终转化为情景相融的诗词作品来。屈原作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诗歌在继承《诗经》所开创的比兴手法的基础上,“贵得江山之助”,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史上影响深远的“香草美人”比兴传统,也为书写“大我”题材诗词树立了一座伟大的丰碑。如果说十五《国风》、小大《雅》皆缘“政”而作,属于“大我”题材的诗作,可能尚存争议的话,那么,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是缘于“政”的“大我”题材诗作,则不会有任何异议。所以,可以用“大风”来代表“大我”题材的诗作。屈原追求“美政”理想,其诗歌既有言内之意,又有言外之旨,是作者“发愤以抒情”(《九章·惜诵》)的产物,亦是“大风”缘政又缘情的光辉典范。继承与弘扬屈原诗学传统,深刻理解“诗贵江山之助”的诗学内涵,发挥好“游”在“大我”题材诗词创作中的作用,对不断提高“大我”题材诗词创作的艺术水平很有理论与实际意义。根据笔者的创作体会,创作“大我”题材的游历诗词创作,无论是“游”的客体(即空间或时间)所蕴涵的历史故事,还是“游”的主体所从事的现实工作或所思考的现实问题,都会自觉不自觉或有意无意地影响诗词意象的选择与诗词意境的营造。与此同时,传统诗学特别重视诗品与人品的统一,强调学习与践行君子人格的重要性。范仲俺《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等名言,早已深深植根于历代诗人的心灵深处,并一直影响乃至支配着诗家“游”时的心理活动与审美体验。对于“大我”题材诗词的“自发性”创作而言,尽管创作不是诗人的预定目标,但诗人在学习参观考察等“游”的过程中,必然会“睹物兴情”“情以物兴”“物以情观”“目既往还,心亦吐纳”,进而让心中之情与志不可不发,于是某种“大我”题材的诗词创作或打下腹稿,或跃然纸上。对于“大我”题材诗词的“自觉性”创作而言,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游”,不但是作者获得“物感”的前提,也是诗人不断提高“大我”题材诗词创作水平的现实需要,还是成为一名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诗人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传统诗词的“教化”功能,亦让诗人在创作“大我”题材诗词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大我”意识,将著名诗人白居易关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念发扬光大,让诗家之“游”与“大我”题材诗词创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现代艺术心理学表明,“发泄情感的规律是自身的规律而不是艺术的规律”(苏珊·朗格《哲学新解》),艺术所需要的情感是诗意情感,而不是自然的、征兆性的情感。所以,“诗贵得江山之助”是有前提与基础的。积极心理诗学告诉我们,将自然之情转化为诗学之情,需要经过三度审美转换。首先,是在积极心理的引领下,将“随物宛转”而生的“物感”,即自然之情,经过“与心徘徊”的艺术“过滤”,转换成沁人心脾的诗情。这也正如清代学者周济所言:“学词先以用心为主,遇一事,见一物,即能沉思独往,冥然终日,出手自然不平。”(《介存斋论词杂著》)周氏所谓“用心为主”,充分说明审美体验的重要性。这亦可能是戴氏关于“学诗先学游”诗学主张的内在要义。但是,止步于内心的审美体验,即“情以物兴”还远不够,更为重要的还有下述两步:一是在积极形象思维的支配下,经过“物以情观”实现情感的对象化,即将诗意之情托付于某个“物象”,进而形成若干意象组合;二是在积极修辞的作用下,生成情景交融的诗家语。上述三度审美转换,也就是明代学者谢榛的诗学观点:“观则同于外,感则应于内。当自用其力,使内外如一,出入此心而无间也,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四溟诗话》)笔者切身体会到,在借力“江山之助”的同时,认识与掌握上述三度审美转换,是创作“大我”题材诗词不可或缺的诗学理论基础。鉴于“大我”题材的诗词创作,其所言之“志”是彰显理性的“大我”之志,所以,作为诗人之“小我”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努力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创作包括游历诗词在内的“大我”题材诗词,只有不断夯实思想政治与诗学理论这两个基础,才能将戴氏关于“游益广,诗益肆”的诗学主张落到实处。就笔者的创作实践而言,由于工作的原因,屐痕心迹遍及中外很多地方,镌刻在心中的情与志,亦通过诗词这种形式来表达。所以,笔者的许多游历诗词不是出于个人“浅斟低唱”的需要,而是“小我”融入“大我”后,自身情绪情感催促下的产物。古往今来的诗词创作实践表明,作者是自己作品的第一个忠实读者。诗词创作的过程,亦是作者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笔者不赞成当代诗坛流传的所谓“传世说”的创作理念——即认为诗词创作的目的旨在传世,而极力主张“当下说”的创作理念——即一路行吟在当下,诗词创作首先是“当下”的需要。这里,笔者就以出国考察期间写的诗词为例。一首是2002年10月赴日本学习考察期间写的《日本旅怀》:“白霜又冷樱花树,红叶犹牵两地山。沧海无边存史册,黑云有故起波澜。当闻虎啸生忧虑,莫醉莺歌戒妄谈。借得东风催骏马,雄关漫道卷浮岚。”另一首是2012年8月赴法国考察期间写的《水调歌头·巴黎塞纳河畔感怀》:“薄暮夕阳晚,疏雨霁光明。塞纳河边揽胜,遐迩早知名。凝视高低景物,细数兴衰岁月,逝水有涛声。剪影金穹顶,青史寄叮咛。 登铁塔,穿宫殿,话军营。蓦然回首东望,往事愤填膺。八猰齐侵乱噬,一火狂烧无道,断壁卧京城。故国蒙奇耻,大海濯长缨。”应该说出访期间并没有写诗的任务,但作为一名诗词爱好者,由于“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所以“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诗品序》),有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将心中的话写下来。“位卑未敢忘忧国”,这种言志抒情的方式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利色彩,只是作为一名“小我”那挥之不去的家国情怀,自将融化在诗的字里行间。孔颖达疏《毛氏正义》提出“诗缘政”这一重要的诗学理论时,还明确提出“非君子不能作诗”的诗学主张。如果将“学诗先学游”与“生命的意义在于旅行”等理念结合起来理解,那么,作为一名诗人或诗词爱好者,大力弘扬君子文化,努力践行君子人格,在创作“大我”题材游历诗词的过程中不断升华自身的诗品与人品,必然会成为矢志不渝的终生追求。
五绝
访古刹
深山归鸟噪,寄语问高僧。
何以尘难染?常闻棒喝声。
(1985年10月)
乘江轮过小孤山
寂寞小孤山,何时有笑颜?
凝眸剪秋水,梦里玉盘圆。
(1994年10月)
谷城承恩寺
碧水灵泉细,山深草木幽。
铜钟鸣万里,银烛照三秋。
(1998年11月)
雨中观荷
骤雨打青荷,珍珠千万多。
静观莲子意,恰似恋清波。
(2002年6月)
深山寄语
红叶众山秋,清溪一叶舟。
晚霞迎远客,归鸟入明眸。
(2003年11月)
于内蒙古格根塔拉草原
蓝天绿草肥,骏马彩旗飞。
篝火思乡曲,客心随月归。
(2004年10月)
冬 晨
红梅斗雪开,一缕暗香来。
晨练人行早,霜风亦壮怀。
(2005年元月)
秭归兴山行
昭君塞北行,屈子楚风鸣。
天地生人杰,千秋日月明。
(2005年7月)
奥克兰旅途
千里霁光明,彩虹迎客情。
白云肥绿草,潋滟水波清。
(2005年7月)
新疆达坂城
飞歌达坂城,万里慕名行。
人面桃花处,无声胜有声。
(2005年9月)
新疆旅途偶怀
荆楚龙船调,敖包相会歌。
情深大江浅,落叶守霜柯。
(2005年9月)
日本洞爷湖
玉鉴照高旻,刀光剑影深。
望中难问及,谁解这般心?
(2005年10月)
日本旅怀
大海烹明月,涛花又沸腾。
魂牵东渡佛,但愿有传灯。
(2005年10月)
秋山寄语
黄昏对远山,青眼望中连。
红叶秋风劲,催人直向前。
(2005年11月)
从北京到伊斯坦布尔
登机夜正阑,着陆晓星残。
谁料时差故,赚回半日闲?
(2007年5月)
中华诗词存稿书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