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粤文 | 马茂军

文化   2024-12-04 09:02   四川  

书名:全粤文
主编:马茂军
出版社:岭南古籍出版社
书号:978-7-8077-5009-3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册数:145册
中图法分类号:I211


前  言

馬茂軍

巍巍五嶺,泱泱南海。珠江奔流,文脉長在。

五羊携穗,始皇鑿渠。陸賈出使,南粤湛如。

瓊海明珠,絲路花語。通商口岸,交流大使。

康樂出鎮,山水披圖。冼妃氣概,各族仰戴。

九齡風度,曲江章采。直指人心,慧能禪經。

流播天下,曹溪泠泠。韶州余靖,忠誠耿耿。

南疆一柱,爲梁爲棟。一代文宗,教澤韓江。

除害興利,文動四方。眉州東坡,不辭惠州。

風流學士,西湖蕩舟。東坡餘韵,荔枝緋紅。

南園五子,詩滿羊城。白沙童心,救國康梁。

唯我中山,光復中華。泱泱華夏,惟粤有才。

改革開放,執其牛耳。文明之光,永慕襟懷。

世人目我廣東乃荒蠻之地,史料也多稱廣東古代是『百越』之地、『化外之地』、『瘴癘之鄉』,或是『刀耕火種』『人畜不蕃』的地方。然距今十二萬九千年以前,嶺南就出現了早期古人(馬壩人)。商周時期,廣東先民已經與中原地區發生了經濟文化往來。春秋戰國時期,嶺南與吴、越、楚國關係密切,交往頻繁,歷史上楚庭、南武城的傳説,反映出這一時期嶺南與楚、越的關係。《國語·楚語上》也有『撫征南海』的記載,可見當時嶺南與楚國有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互動。

一些專家學者認爲,廣東在先秦時期没有青銅時代,也没有進入奴隸社會。但是考古發掘的羅陽春秋時期的墓葬群中的水晶陪葬品,銀崗窑址發現的筒瓦,都是貴族宫廷的用品。博羅出土的青銅器和墓葬也證明,廣東歷史上經歷過青銅時代和相對應的奴隸社會。

五嶺的阻隔,古代嶺南雖然和中原的溝通,不像長江流域與黄河流域那麼密切,但是,也較少受到中原頻繁戰亂的影響,經濟發展穩定。而以農爲本,以水稻爲首的農業文明,也撑起了富庶的嶺南文明。同時,嶺南得天獨厚,具有漫長的海岸綫和很早開放的港口,成爲中國最早的對外開放的地區和經濟開放的前沿,也成爲中國社會商品經濟和商品意識發達的地區。明清時期,廣州甚至成爲中國唯一的對外港口。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粤海關和十三行建立,乾隆年間准許外國人在十三行一帶開設『夷館』,方便外國人經商和生活居住,廣東成爲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這片熱土,成爲中外文化交流的前沿陣地,彙聚了强大的内在動能,源源不斷地推動中國社會從農業文明走向商業文明的近代化和現代化的歷程。嶺南已然成爲推動中國社會走向近代文明、現代文明的策源地。嶺南也是新思想新意識的摇籃,康有爲、梁啓超、孫中山,就是這一片熱土的代表性人物。

文學方面,嶺南文風經過漫長時期的演化,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與科舉考試密切相關,一是與經學相結合,二是强調事功。東漢時期,嶺南文學家有陳元、楊孚。陳元北上設館於洛陽,傳授春秋左氏學,被譽爲『嶺海之儒宗』。楊孚提倡孝治天下,着重强調中國的孝文化,得到漢和帝的采納。作爲博物學家的楊孚,還寫出了我國第一部地區性博物志《异物志》。晋代文學家有黄整、王範,南朝陳有劉删。

唐代,張九齡异軍突起,成爲嶺南第一個有全國影響的重要詩人,詩歌成就可以比肩北方詩人。唐代出現了慧能這樣的禪宗大師,開創了禪宗南宗,有傳法著作《壇經》,爲中國思想界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影響至深至遠。宋代,廣東出現了林巽、馮元、王大寶等一批經學大師。南宋時期,名臣崔與之與弟子李昴英在廣州創立了菊坡學派,主張經世致用,重要門生有陳大震、張鎮孫、李春叟、何文季等。

明代,隨着商貿經濟的發展,廣東的文化格外繁榮,文人結社成爲一時風氣。元朝至正十八年(一三五八),十多位青年詩人在廣州南園創立南園詩社,流風所及,明代廣東先後出現『南園前五子』『南園後五子』的文人社團。孫蕡、黄哲、王佐、李德、趙介,人稱『南園前五先生』『南園前五子』。明嘉靖年間,歐大任、梁有譽、黎民表、吴旦、李時行五人因追慕『南園前五先生』 而重結南園詩社,被稱爲『南園後五先生』『南園後五子』。明末,在陳子壯的發起下,黎遂球、曾道唯、高賫明、謝長文、區懷年、蘇興裔、梁佑逵等十二人,再結南園詩社,復興南粤詩壇,被稱爲『南園後勁』。明代嶺南文學家還有黎貞、丘濬、倫文叙、梁儲、黄佐、唐胄、翁萬達、黄衷等。詩社文人,寄情山水,詩酒風流,明代南園文風一直綿綿不絶。明代很多文人同時是經學大師,大儒陳獻章受到嶺南慧能南宗禪思想啓發,提出了以『自然爲宗』『學貴自得』,開啓明代心學先河,創立了『江門學派』。明朝於萬曆十三年(一五八五)將陳獻章從祀孔廟,追謚文恭。陳獻章的主要門生有湛若水、林光、張詡、賀欽、鄒智、陳茂烈、何維柏、葉夢熊、陳吾德等。湛若水創立『甘泉學派』,成爲理學一大門派,與王陽明的『陽明學』被時人並稱爲『王湛之學』。湛若水大建書院,在全國各地創辦書院近四十所;廣收門徒,弟子多達數千人,湛若水的主要門生有吕懷、何遷、洪覺山、唐樞、蔣信、郭棐等。明代嶺南的理學家還有霍韜、黄佐、王漸逵、陳建、楊起元、薛侃等。

清代嶺南文人在全國的地位逐步提高。廣東出現了以『嶺南三大家』屈大均、陳恭尹、梁佩蘭和『嶺南七子』爲代表的一批文人,包括程可則、王邦畿、方殿元、方還、方朝、張維屏、梁鼎芬、宋湘、黄香鐵等,嶺南文壇與中原、江浙文壇三足鼎立。『嶺南三大家』的詩作在清代文壇享有極高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居于重要地位。清代,隨着廣東經濟文化的發展,嶺南文壇甚至對北方學術流派産生了整合和集大成的想法。清代嶺南文人很多是學者、理學家。陳澧爲『東塾學派』的代表性人物,其著作《漢儒通義》主張打破漢宋門户之見。『東塾學派』的主要弟子還有梁鼎芬、桂文燦、廖廷相、陳伯陶、陶福祥、温仲和、黄紹昌等。同時出現了以朱次琦、簡朝亮、康有爲爲代表的『九江學派』。清代嶺南的理學名家有馮成修、勞潼、曾受一、鄭之僑、胡方等;著名學者有陳昌齊、馮龍官、曾釗、李黼平、林伯桐、侯康、徐灝、黄培芳等。

近代以來,西學對中國傳統學人産生巨大震撼和影響。隨着西學的傳入、經濟的繁榮,嶺南地區更是人才濟濟,大家林立,出現了很多開風氣的代表人物,如領導全國潮流的康有爲、梁啓超這樣的大政治家、大文學家。粤東還出現了黄遵憲、丘逢甲等得風氣之先的人物。鄭觀應、康有爲、梁啓超、容閎等提倡西學,主張變法圖强,興辦新式學校,改革教育。康有爲在廣州創辦『萬木草堂』,提倡變法思想,培養維新變法人才。重要門生有梁啓超、麥孟華、徐勤等。何子淵、丘逢甲等也積極創辦和推廣新式教育。

據學者統計,從西漢到近代,廣東境内有籍貫可考的、有文集行世的文學家近一千八百人。



下面來看《全粤文》編纂的必要性。從省級行政區來看,除了極個别經濟不發達地區,幾乎都在熱火朝天地編修地方文化叢書,如《岭南文庫》《湖湘文庫》《山東文獻集成》《江蘇文庫》《巴蜀全書》《浙學未刊稿叢編》《山西文華》《中州文獻集成》《天津文獻集成》《八閩文庫》《雲南叢書》《廣西歷代文獻集成》《朔方文庫》等。地市級叢書數量更爲可觀,據不完全統計,已經啓動地方叢書編纂的地市數量已經過百,遠遠超過明清兩代之和,如《廣州大典》《金華叢書》《衢州文獻集成》《寧海叢書》《紹興叢書》《台州文獻叢書》《無錫文庫》《泰州文庫》《鎮江文庫》《常熟文庫》《全椒古代典籍叢書》《遵義叢書》等。衆多地方文獻叢書的編纂,體現出地方各級政府對地方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爲了編纂廣東大型文獻叢書《全粤文》,我們成立了課題組、編委會。

我與嶺南文獻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一九九五年。那一年我從大西北的陝西師大博士畢業,來到華南熱土華南師大古籍所工作。古籍所當時正熱火朝天地編纂《嶺南叢書》,當時華南師大古籍所挂着廣東省高校古籍整理研究中心的牌子,所以古籍所同仁鍾賢培、汪松濤、鄧光禮、關步勛、陳憲猷、譚赤子都在從事嶺南文獻的相關整理工作,我也自然地投入其中。我當時應廣東人民出版社和廣東炎黄文化研究會的邀請,撰寫廣東古代文學史和張九齡評傳。後來,廣東古代文學史寫了數萬字,限於學力,最終没有完成。在以後的工作中,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散文研究工作。

而在這期間,中山大學陳永正教授正以精衛填海之心,啓動了《全粤詩》的編輯工作。當時想,陳先生這個工作是何其難矣,但是經過數十年的努力,陳先生和杨權先生的《全粤詩》終於完成了,這極大地鼓舞了我。我後來申請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歷代古文選本的整理與研究』,一開始我以爲,歷代的古文選本只有三四百本,隨着資料普查工作的開展,發現有一千七百種之多,再後來,發現還遠遠不止這個數。可見古籍整理、文獻整理是一項層出不窮的工作。近年來,隨着這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的完成,又想起了《全粤文》的整理工作。機緣巧合,碰到了采薇閣的王强先生和嶺南古籍出版社的社領導,隨之又重新燃起了我做《全粤文》這樣的大工程、大項目的雄心壯志。歲月催人老,歲月也催人進。雖然我不知道這個工作個人最終能不能够全部完成,但是,我相信,這個重大工程終究會完成的,哪怕是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付出。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先做第一輯一百四十五本的第一期工程,也能起到抛磚引玉的效應。在此感謝王强先生、嶺南古籍出版社的社領導肖風華先生,没有他們的支持,這個重大的工程是不可能啓動的,同時感謝本書責編陳其偉 、周驚濤、傅揚先生。

本叢書通盤考察全粤文文獻典籍,包括清代中期廣州府内所轄南海、番禺、順德、東莞、從化、龍門、香港、澳門等地,以及廣州府外的潮州、惠州、韶州、南雄、肇慶、高州、廉州、雷州、瓊州等地的粤人文集及詩文評類,共七百餘種。通過對古代和近代全粤文進行全面搜集和總體考察,提供學界全粤文著者的基本資料與文集的整體概貌;以叢刊的形式整理出版文集,作爲研究全粤文的基本文獻;對全粤文所包含的思想體系與理論體系進行探究;建立全粤文文獻典籍數據庫。



目前學者對粤文的整理,主要有影印和標點排印兩種方式。粤文的影印主要依托大型叢書的影印出版,如《廣州大典》收録國内外各公藏機構現存的四千六十四種廣州府内粤人文集,是迄今爲止最爲全面的廣州歷史文化史料著作的集成。《清代稿鈔本》影印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和中山大學圖書館所藏兩千餘種稿本、鈔本及部分珍稀刻印本,其中有大量嶺南文人的詩文。《東莞歷代著作叢書》第一輯《歷代莞人三十二種著作》收録東莞地區三十二種重要文獻;《東莞歷史文獻叢書》收録明清東莞文獻凡一百九十九種。這對搶救整理地方文獻、保護本土地方歷史文化遺産方面有重要意義。

已經整理出版的標點本。這類以《廣東地方文獻叢書》和《嶺南叢書》的整理本爲代表。如《廣東地方文獻叢書》收録陳獻章撰、關步勛選注《陳白沙詩文選》(一九九四年),張九齡撰、劉斯翰校注《曲江集》(一九八六年),梁啓超《梁啓超詩文選》(一九八三年),梁廷楠等撰、楊偉群校點《南越五主傳及其它七種》(一九八二年)等。而《嶺南叢書》則收録張家玉撰、楊寶霖點校《張家玉集》(一九九二年),李昴英撰、楊芷華點校《文溪存稿》(一九九四年),張維屏撰、陳憲猷標點《張南山全集》(一九九五年),范端昂撰、湯志岳校注《粤中見聞》(一九九八年),陳鏸勛撰、莫世祥校注《香港雜記》(一九九六年),林光撰、羅邦柱點校《南川冰蘖全集》(二〇〇四年)等。

目前學界對粤文研究最爲全面的是陳永正《嶺南文學史》一書,系統梳理嶺南文學的發展脉絡。此外,任建敏《從『理學名山』到『文翰樵山』——十六 世紀西樵山理學變遷研究》(二〇一二年)認爲以西樵山爲中心的學術活動有一個從道學到文學的轉變過程。王美偉《明末清初嶺南士僧交游與文學》(二〇一二年)探討士僧交游對文人思想及文學創作的影響。李嬋娟《明清之際嶺南文學世家的倫理處境與家學傳承——以番禺王邦畿家族爲考察中心》(二〇一六年)指出番禺王家在明清易代之際,展現出樹立雅正的文學範式以傳承家族理想、宣揚嶺南文學傳統的良苦用心。而周松芳《嶺南文學與江南文學的淵源——從明初嶺南仕宦與宋濂等的交游談起》(二〇一二年)、李艷《明代嶺南文人結社研究》(二〇一四年)、高建旺《明代廣東作家和明代廣東文學研究》(二〇〇六年)則整體性地揭示嶺南地域文學的特點及其對地區文化發展産生的作用和意義。

廣府内的粤文構成嶺南文學的主體,並對中國文學史産生重要影響,學界對陳獻章、屈大均等嶺南名家進行重點關注。如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一九九八年)認爲陳獻章與薛瑄雖爲道學家,他們却有不同於其前人宋濂、方孝孺式的道學家的文學觀。孫學堂《陳獻章與晚明文學思潮》(二〇〇六年)指出以陳獻章爲代表的心學思想階段性地向文學思想滲透,直接改造着人們的精神世界,在晚明文學思潮的發展過程中起着最爲關鍵的推動作用。而郭預衡《中國散文史》(一九九一年)則認爲屈大均之文多儒者之言,而鄙薄文人之文,内容多爲故國之思以及明志之念。鄔國平、王鎮遠《清代文學批評史》(一九九五年)認爲屈大均散文『以唐宋大家爲歸』,表現出尚理兼自然的特點。毛慶耆《屈大均文藝思想的内容》(一九九七年)、王富鵬《論屈大均的散文創作》(二〇〇七年)、江露方《屈大均散文研究》(二〇一三年)等,探討屈大均文藝思想、美學品格及學術理念,指出其繼承了先秦、兩漢古文的優良傳統,『貫徹着作者一切以儒學爲旨歸的思想,並通過散文表達了作者心中積鬱的遺民情思』,爲後世散文的創作提供新思路。

此外,鍾東《明末嶺南李待問生平與文學》(二〇〇五年)、李嬋娟《嶺南明遺民薛始亨生平事迹考論》(二〇一二年)、於梅舫《以『文學』總會四科:『四科説』與陳澧構築新經學之抱負》(二〇一六年)、李福標《論温汝能〈粤東文海〉之編刻》(二〇二〇年)、張圓《黎遂球詩文研究》(二〇一五年)、張頌彬《鄺露詩文研究》(二〇一五年)等,則對其他嶺南名家的文學創作進行詳細考論。

學界也對廣府外的粤文進行研究,探討相關粤文作者、鄉約思想、文學内涵、學術傳承關係。如朱則傑《讀清初廖燕〈二十七松堂文集〉三題》(二〇〇四年)、鄭焕隆《周光鎬事迹編年》(一九九九年)、楊明《明儒薛侃鄉約思想的教化意藴及實踐特色》(二〇一八年)、黎大偉《明儒楊起元生平及思想研究》(二〇一二年)、王格《楊起元的學派與信仰》(二〇一八年)等。

綜上,全粤文作爲嶺南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界已有一定關注,並在文獻影印和點校整理方面付出巨大努力。不過已有的影印叢書基本以廣州府内的文集爲主,未囊括廣州府外各地的文獻典籍。故大量廣州府外文集尚待影印,且亟需系統全面地對全粤文進行文獻彙輯。更爲重要的是,目前研究論文大多集中在部分名家上,對其他非名家研究不足,對廣州府外文集進行影印會爲學界提供一個更爲宏闊的視野。此外,全粤文的序跋尚未得到全面整理,文獻數據庫也有待進一步補充,這些皆是本項目進一步探討、發展或突破的空間。



本書是迄今爲止對全粤文最系統深入的整理,具有集大成的意義。全粤文數量衆多,其中既有流傳甚廣的名家之書,更有大量少爲人知又有獨特價值的文集。本書將全粤文彙爲一編,影印出版,以存其貌,使其廣爲世人所知、學界所用。

對嶺南文學在宏觀層面的研究,有利於嶺南文學史乃至中國文學史的深層梳理和學術建構。這項文獻整理工作,有利於展開全面深入的理論研究,對粤文的源流、發生、發展、成熟、演變等文學本質問題,以及其與文學思潮、流派形成、經典形成、社會政治間的互動關係等,進行理論探索,推進嶺南文學史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本書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和社會價值。全粤文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哲學等重要領域,是嶺南人文精神的主要載體,也是嶺南古代文明的重要載體和呈現。本書的出版既有助於深層次揭示嶺南的文學變革,也有助於探討數千年來嶺南的社會變革、文化變革,促進未來建設有嶺南特色的精神文明。

本書以歷代編纂、刊刻的粤文文集爲整理對象,以期展現全粤文的歷史發展情况,傳承古代文明。

(一)粤文文獻的收藏遍及亞洲及歐美。課題组通過調查,逐册翻閲記録,重新核驗已披露的館藏文獻,發掘整理新發現的館藏文獻,考述其遞藏情况及文本形態。最終詳細著録現存粤文文集信息,編纂全粤文總目,爲學界提供豐富詳實的第一手資料。

(二)全粤文文獻典籍七百餘種,其中,唐宋元明約二十種,明代一百三十餘種,清代四百一十餘種,民國約一百餘種;此外,尚有歷代詩文評類四十餘種。其中,大部分爲廣府内的粤文文集。本書从中精選出一百四十種影印出版。

(三)在全文粤整理出版的基礎上,可以全粤文爲主要關注對象,探索粤文文集中的思想資料。重點以『地域群體』這一複合研究視角,重視粤地學術與粤地文學的關係研究,以點帶面對粤文進行研究,提升嶺南古文研究的理論高度和深度;進而將粤文置於廣闊的時代、文學史、文化史背景下,找到其在歷史與文化史上的坐標進行全面觀照。

(四)當前爲數字化時代,形成種種相關的電子數據庫勢在必行。可在本書出版的基礎上建立系統全面的全粤文影像庫,如全粤文叢刊影像庫、全粤文版本影像庫,以及集全粤文總目、作者、時代、區域分布等于一體的綜合類數據庫等。

由於長期以來對詩學詩教的重視,對古文文體相對冷落。這一情况也存在於嶺南文學的研究領域。學界注重粤詩詞的整理與研究,並已出版《全粤詩》,而忽略粤文的探討。本書的出版,可略彌補學界重詩輕文之現象,是本項目的預期目標之一。詩以言志,文以载道。散文作爲思想、記述、思考的載體,《全粤文》具有豐厚的内容和底藴,完成這一工作,必將爲嶺南的文化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凡例

本書根據《廣東歷代著者要録》收録廣東歷代著者的『文集』。

(一)收録書名爲『文集(文鈔、文稿、文存、文粹、文編)』的文獻。

(二)詩文别集輯録文集的部分。

(三)收録部分廣東地方的文章總集。

(四)傳統經、史、子部著作及現代學術著作暫時不收。

(五)收録著者的地理範圍包括廣州府、潮州府、惠州府、韶州府、南雄府、肇慶府、高州府、廉州府、雷州府、瓊州府。




總目録


第一册

崔清獻公集五卷附録一卷 宋 崔與之 撰 清 伍元薇 伍崇曜 輯 清道光同治南海伍氏粤雅堂刻嶺南遺書本 一

見面亭遺集一卷 宋 張鎮孫 撰 清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一三七

湛甘泉先生文集三十五卷(一) 明 湛若水 撰 明萬曆八年刻本 二五七

第二册

湛甘泉先生文集三十五卷(二) 明 湛若水 撰 明萬曆八年刻本 一


第三册

湛甘泉先生文集三十五卷(三) 明 湛若水 撰 明萬曆八年刻本 一


第四册

湛甘泉先生文集三十五卷(四) 明 湛若水 撰 明萬曆八年刻本 一


第五册

湛甘泉先生文集三十五卷(五) 明 湛若水 撰 明萬曆八年刻本 一


第六册

湛甘泉先生文集三十五卷(六) 明 湛若水 撰 明萬曆八年刻本 一


第七册

五嶺文集二卷附録一卷 明 鄺元樂 撰 清道光十二年鄺氏明德堂刻本 一

篁莊遺稿(選)一卷 明 歐陽建 撰 清咸豐三年刻本 二二九

羅司勳文集八卷外集一卷附録一卷(一) 明 羅虞臣 撰 清康熙五十年羅氏刻本 二八三

第八册

羅司勳文集八卷外集一卷附録一卷(二) 明 羅虞臣 撰  清康熙五十年羅氏刻本 一

第九册

天山草堂存稿六卷首一卷(一) 明 何維柏 撰 清沙滘何氏祠堂鈔本 一


第一〇册

天山草堂存稿六卷首一卷(二) 明 何維柏 撰 清沙滘何氏祠堂鈔本 一

百可亭摘稿七卷(一) 明 龐尚鵬 撰 明萬曆二十七年龐英山刻本 一七九


第一一册

百可亭摘稿七卷(二) 明 龐尚鵬 撰 明萬曆二十七年龐英山刻本 一


第一二册

知鴻堂文集二卷 明 陳詩 撰 清道光三十年刻本 一

蓮鬚閣文鈔十八卷(存十七卷)(一) 明 黎遂球 撰 清鈔本 一九七


第一三册

蓮鬚閣文鈔十八卷(存十七卷)(二) 明 黎遂球 撰 清鈔本 一


第一四册

翁山文鈔十卷文外十八卷(一) 清 屈大均 撰 清康熙刻本 一

第一五册

翁山文鈔十卷文外十八卷(二) 清 屈大均 撰 清康熙刻本 一


第一六册

翁山文鈔十卷文外十八卷(三) 清 屈大均 撰 清康熙刻本 一


第一七册

天山草堂稿三卷(存二卷) 清 李文燦 撰 清刻本 一


第一八册

咸陟堂文集二十五卷二集八卷賦一卷(一) 清 釋成鷲 撰 清康熙耕樂堂刻本(前集二十五卷)配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一

第一九册

咸陟堂文集二十五卷二集八卷賦一卷(二) 清 釋成鷲 撰 清康熙耕樂堂刻本(前集二十五卷)配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一

第二〇册

咸陟堂文集二十五卷二集八卷賦一卷(三) 清 釋成鷲 撰 清康熙耕樂堂刻本(前集二十五卷)配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一

第二一册

咸陟堂文集二十五卷二集八卷賦一卷(四) 清 釋成鷲 撰 清康熙耕樂堂刻本(前集二十五卷)配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一

第二二册

東谿文選一卷羅浮集一卷 清 劉世重 撰 清康熙二十四年刻本 一

續刻心喜集三卷(存一卷) 清 衛藹倫 撰 清鈔本 九五

阮齋文鈔四卷 清 勞孝輿 撰 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二六五


第二三册

東臯草堂文集十卷 清 韓海 撰 清刻本 一


第二四册

蕉鹿草堂遺稿一卷嶺南文獻徵存一卷 清 尹廷煦 撰 清鈔本 一

荷經堂文鈔三卷 清 勞潼 撰 清道光十七年刻本 二九

㢸亭遺文四卷 清 梁泉 撰 清道光八年刻本 二二七


第二五册

敬學軒文集十二卷 清 龍廷槐 撰 清道光二十二年刻本 一


第二六册

攜雪齋文鈔三卷 清 温汝适 撰 清道光三年刻光緒二十一年補刻本 一


第二七册

雁山文集四卷 清 吴應逵 撰 清道光十年粤東省城西湖街汗青齋刻本 一


第二八册

潘資政公遺稿一卷 清 潘進 撰 清光緒六年潘氏家藏刻本 一

漁石初稿二卷 清 張璐 撰 清道光刻本 一八七


第二九册

臨谿文集四卷首一卷 清 黄大榦 撰 清道光刻本 一

瑞谷文鈔一卷 清 黄芝 撰 清同治十一年刻本 一八九

守經堂集一卷 清 吴蘭修 撰 清咸豐四年刻本 二四七

古嘯齋駢體文鈔二卷 清 李兆槐 撰 清刻本 二七一


第三〇册

嘯葉軒文鈔二卷 清 何朝昌 撰 清同治十二年旾藻堂刻本 一

感遇堂外集四卷 清 陳曇 撰 清咸豐二年鄺齋刻本 二五五

維心亨室文集一卷 清 陸殿邦 撰 清光緒十四年刻本 四三九


第三一册

緑蘿書屋遺集四卷附録一卷 清 羅文俊 撰 清光緒二十三年穗城刻本 一

羅蘿邨文稿一卷附行述一卷 清 羅文俊 撰 羅崇禧 編 清鈔本 二八七

枕葄樓各體文存稿四卷 清 陳際清 撰 清道光三十年樓西别墅刻本 四一一


第三二册

敝帚齋文鈔二卷 清 廖卓然 撰 清咸豐五年敝帚齋刻本 一

心遠小榭文集三卷 清 梁松年 撰 清光緒十一年鳳浦梁氏刻本 七九


第三三册

典三賸稿二卷雜箸一卷 清 周寅清 撰 清同治十年省城龍藏街萃文堂刻本 一

第三四册

存誠齋文集十四卷 清 何曰愈 撰 清同治五年皖江藩署刻本 一

劍光樓文鈔一卷 清 儀克中 撰 清光緒八年學海堂刻本 四一五

寶硯樓文鈔四卷 清 黄承謙 撰 清咸豐七年刻本 四二七

第三五册

樂志堂文集十八卷續集二卷(一) 清 譚瑩 撰 清咸豐吏隱園刻本 一


第三六册

樂志堂文集十八卷續集二卷(二) 清 譚瑩 撰 清咸豐吏隱園刻本 一


第三七册

寸莛齋散體文六卷駢體文三卷 清 陳勤勝 撰 清咸豐八年刻本 一

磨甋齋文存一卷 清 張杓 撰 清光緒十年刻本 四一九


第三八册

燔餘集一卷 清 朱次琦 撰 清鈔本 一

東岸草堂文鈔一卷 清 廖亮祖 撰 清光緒三年東岸草堂刻本 一七

東塾集六卷附一卷 清 陳澧 撰 清光緒十八年菊坡精舍刻本 一三一


第三九册

舊時文一卷 清 陳澧 撰 清稿本 一

半村草堂文鈔一卷 清 黎如瑋 撰 清鈔本 三〇七


第四〇册

劬書室遺集十六卷(一) 清 金錫齡 撰 清光緒二十一年刻本 一


第四一册

劬書室遺集十六卷(二) 清 金錫齡 撰 清光緒二十一年刻本 一

睫巢文薈一卷 清 潘定桂 撰 清稿本 一九一

鉛刀集四卷首一卷 清 徐台英 撰 清光緒九年刻本 二二七


第四二册

宛湄書屋文鈔十一卷(一) 清 李光廷 撰 清光緒四年端溪書院刻本 一


第四三册

宛湄書屋文鈔十一卷(二) 清 李光廷 撰 清光緒四年端溪書院刻本 一

用晦草堂駢文一卷 清 李樹恭 撰 清鈔本 二〇三


第四四册

小南海遺文一卷 清 徐同善 撰 清光緒刻本 一

羅文恪公遺集四卷 清 羅惇衍 撰 清刻本 五三


第四五册

鋤月山房文鈔二卷 清 何仁山 撰 清光緒十六年豫章臬署刻本 一

何淡如孝廉文鈔一卷 清 何又雄 撰 清光緒二十三年婁善慶堂鈔本 三三一


第四六册

尺岡草堂遺文四卷 清 陳璞 撰 清光緒十五年息廬刻本 一

紅豆山房文一卷 清 何振 撰 清光緒六年刻本 三一一


第四七册

清修閣文稿四卷續編一卷 清 張品楨 撰 清光緒宣統刻本 一


第四八册

劉光禄遺稿二卷 清 劉錫鴻 撰 清光緒刻本 一

寸心草堂文鈔初編一卷 清 李欣榮 撰 清光緒四年海幢寺經坊刻本 二七五


第四九册

不慊齋漫存七卷(一) 清 徐賡陛 撰 清光緒八年南海官署刻本 一


第五〇册

不慊齋漫存七卷(二) 清 徐賡陛 撰 清光緒八年南海官署刻本 一


第五一册

渭南紅杏軒駢體序一卷 清 吕元勳 撰 清光緒二年省城西湖街裕文堂刻本 一

希古軒外集二卷 清 周鈞鏊 撰 清光緒十年刻本 一六五

希古堂文甲集二卷乙集六卷(一) 清 譚宗浚 撰 清光緒十六年羊城刻本 三四一

第五二册

希古堂文甲集二卷乙集六卷(二) 清 譚宗浚 撰 清光緒十六年羊城刻本 一

第五三册

晦木軒稿一卷 清 桂壇 撰 清光緒二十三年刻本 一

碧蘿仙館文編二卷 清 何祖濂 撰 清鈔本 六七

張工部遺文一卷 清 張嘉澍 撰 清光緒十二年修梅書屋刻本 二二五


第五四册

悟徹草堂文鈔一卷 清 莫迺縉 撰 清光緒二十五年刻本 一

頤巢類稿一卷 清 陶邵學 撰 清宣統三年刻民國八年粤東省城學院前翰元樓補刻本 六一

康工部文一卷 清 康有爲 撰 清鈔本 一七三

小雅樓遺文二卷 清 鄧方 撰 清光緒二十六年廣州刻本 一九一

晋專宋瓦室類稿五卷 清 桂坫 撰 清光緒二十四年刻本 二六七

第五五册

文行集六卷補一卷(一) 清 衛廷珙 輯 清乾隆映雪軒刻本 一


第五六册

文行集六卷補一卷(二) 清 衛廷珙 輯 清乾隆映雪軒刻本 一


第五七册

文行集六卷補一卷(三) 清 衛廷珙 輯 清乾隆映雪軒刻本 一


五八册

文行集六卷補一卷(四) 清 衛廷珙 輯 清乾隆映雪軒刻本 一

第五九册

文行集六卷補一卷(五) 清 衛廷珙 輯 清乾隆映雪軒刻本 一


第六〇册

文行集六卷補一卷(六) 清 衛廷珙 輯 清乾隆映雪軒刻本 一


第六一册

文行集六卷補一卷(七) 清 衛廷珙 輯 清乾隆映雪軒刻本 一


第六二册

文行集六卷補一卷(八) 清 衛廷珙 輯 清乾隆映雪軒刻本 一


第六三册

文行集六卷補一卷(九) 清 衛廷珙 輯 清乾隆映雪軒刻本 一


第六四册

文選拾遺八卷 清 朱銘 輯 清光緒十八年刻本 一

散文鈔一卷 清 佚名 輯 清鈔本 二三三

文章雜鈔一卷 清 佚名 輯 清鈔本 三〇三


第六五册

粤東文海六十六卷(一) 清 温汝能 輯 清嘉慶十八年文畬堂刻本 一


第六六册

粤東文海六十六卷(二) 清 温汝能 輯 清嘉慶十八年文畬堂刻本 一


第六七册

粤東文海六十六卷(三) 清 温汝能 輯 清嘉慶十八年文畬堂刻本 一


第六八册

粤東文海六十六卷(四) 清 温汝能 輯 清嘉慶十八年文畬堂刻本 一


第六九册

粤東文海六十六卷(五) 清 温汝能 輯 清嘉慶十八年文畬堂刻本 一


第七〇册

粤東文海六十六卷(六) 清 温汝能 輯 清嘉慶十八年文畬堂刻本 一


第七一册

粤東文海六十六卷(七) 清 温汝能 輯 清嘉慶十八年文畬堂刻本 一


第七二册

粤東文海六十六卷(八) 清 温汝能 輯 清嘉慶十八年文畬堂刻本 一


第七三册

粤東文海六十六卷(九) 清 温汝能 輯 清嘉慶十八年文畬堂刻本 一


第七四册

粤東文海六十六卷(十) 清 温汝能 輯 清嘉慶十八年文畬堂刻本 一


第七五册

粤東文海六十六卷(十一) 清 温汝能 輯 清嘉慶十八年文畬堂刻本 一


第七六册

粤東文海六十六卷(十二) 清 温汝能 輯 清嘉慶十八年文畬堂刻本 一


第七七册

粤東文海六十六卷(十三) 清 温汝能 輯 清嘉慶十八年文畬堂刻本 一


第七八册

粤東文海六十六卷(十四) 清 温汝能 輯 清嘉慶十八年文畬堂刻本 一


第七九册

粤東文海六十六卷(十五) 清 温汝能 輯 清嘉慶十八年文畬堂刻本 一


第八〇册

粤東文海六十六卷(十六) 清 温汝能 輯 清嘉慶十八年文畬堂刻本 一


第八一册

粤東文海六十六卷(十七) 清 温汝能 輯 清嘉慶十八年文畬堂刻本 一


第八二册

國朝嶺南文鈔十八卷(一) 清 陳在謙 輯 清道光學海堂刻本 一


第八三册

國朝嶺南文鈔十八卷(二) 清 陳在謙 輯 清道光學海堂刻本 一


第八四册

嶺南文存一卷 清 佚名 輯 清刻本 一

嶺南文獻軌範補遺六卷(一) 明 楊瞿崍 輯 明刻本 一四一


第八五册

嶺南文獻軌範補遺六卷(二) 明 楊瞿崍 輯 明刻本 一


第八六册

嶺南文獻軌範補遺六卷(三) 明 楊瞿崍 輯 明刻本 一

嶺南即事十集十卷(一) 清 佚名 輯 清光緒二十八年粤東學院前麟書閣刻本 一八七

第八七册

嶺南即事十集十卷(二) 清 佚名 輯 清光緒二十八年粤東學院前麟書閣刻本 一

第八八册

飯顆山房文鈔五卷(存一卷) 清 郭紹康 撰 清鈔本 一

止齋文鈔二卷 清 馬福安 撰 清光緒十二年刻本 八七

面城樓集鈔四卷(一) 清 曾釗 撰 清光緒廣州刻本 二六九


第八九册

面城樓集鈔四卷(二) 清 曾釗 撰 清光緒廣州刻本 一

求慊齋文集八卷駢文一卷 清 黄榮康 撰 清光緒稿本 一三一


第九〇册

東涯集十七卷(一) 明 翁萬達 撰 明嘉靖刻本 一


第九一册

東涯集十七卷(二) 明 翁萬達 撰 明嘉靖刻本 一


第九二册

東涯集十七卷(三) 明 翁萬達 撰 明嘉靖刻本 一


第九三册

弘覺忞禪師北遊集六卷 明 釋道忞 撰 明萬曆至清乾隆嘉興刻大藏經本 一

蕭同野集二卷 明 蕭端蒙 撰 陳子龍 輯 明崇禎平露堂刻皇明經世文編本 一八三

林忠宣公全集十七卷(一) 明 林熙春 撰 清康熙八年刻乾隆五十七年城南書莊補刻本 二六三

第九四册

林忠宣公全集十七卷(二) 明 林熙春 撰 清康熙八年刻乾隆五十七年城南書莊補刻本 一

第九五册

林忠宣公全集十七卷(三) 明 林熙春 撰 清康熙八年刻乾隆五十七年城南書莊補刻本 一

第九六册

唐曙臺集一卷 明 唐伯元 撰 清 范鄗鼎 輯 清康熙五經堂刻廣理學備考本 一

玉簡山堂集九卷 明 陳一松 撰 清光緒二十二年陳元焯刻創垂堂叢書本 五三

第九七册

明農山堂彙草文三十四卷(一) 明 周光鎬 撰 一九一四年周燿南鉛印本 一

第九八册

明農山堂彙草文三十四卷(二) 明 周光鎬 撰 一九一四年周燿南鉛印本 一

第九九册

明農山堂彙草文三十四卷(三) 明 周光鎬 撰 一九一四年周燿南鉛印本 一

第一〇〇册

薛中離先生全書二十卷首一卷 明 薛侃 撰 一九一五年公昌印務局鉛印本 一

第一〇一册

潮州耆舊集十四種三十七卷(一) 清 馮奉初 輯  清道光二十九年諸城李氏愛吾鼎齋刻本 一

第一〇二册

潮州耆舊集十四種三十七卷(二) 清 馮奉初 輯 清道光二十九年諸城李氏愛吾鼎齋刻本 一

第一〇三册

潮州耆舊集十四種三十七卷(三) 清 馮奉初 輯  清道光二十九年諸城李氏愛吾鼎齋刻本 一

第一〇四册

登雲山房文稿四卷 清 温訓 撰 清道光三年番禺潘氏刻光緒二十四年補刻本 一

蔚園文稿四卷(存二卷) 清 陳衍虞 撰 陳廣澤 輯 清道光鳳城鐵巷世馨堂刻陳氏家集本 三〇三

第一〇五册

蓮山續文稿三卷 清 陳衍虞 撰 陳廣澤 輯  清道光鳳城鐵巷世馨堂刻陳氏家集本 一

第一〇六册

四餘偶録文集二卷 清 楊仲興 撰 清宣統二年嘉應楊氏矩園刻本 一

忠孝堂文集一卷書札一卷 清 吴六奇 撰 清鈔本 一三五


第一〇七册

梅峰文存二卷時文一卷 清 廖道傳 撰 清鈔本 一

實事求是齋文鈔一卷 清 楊懋建 撰 清稿本 八七

何少詹文鈔三卷 清 何如璋 撰 温廷敬 輯  一九二六年補讀書廬鉛印茶陽三家文鈔本 一〇一

林太僕文鈔二卷 清 林達泉 撰 温廷敬 輯  一九二六年補讀書廬鉛印茶陽三家文鈔本 二二七

邱太守文鈔一卷 清 邱晋昕 撰 温廷敬 輯 一九二六年補讀書廬鉛印茶陽三家文鈔本 三〇五

第一〇八册

澄廬文選不分卷 民國 鄒魯 撰 一九四八年正中書局鉛印本 一


第一〇九册

澄廬文集續編不分卷 民國 鄒魯 撰 一九三五年至一九三六年國立中山大學鉛印本 一

層冰文略六卷 民國 古直 撰  一九三五年中華書局聚珍仿宋影印層冰堂五種本 四一九

第一一〇册

文學論文集(一)不分卷 民國 曾覺之等 撰  一九三五年中華書局鉛印新中華叢書文藝彙刊本 一

潮州文概四卷 民國 翁輝東 輯 一九三三年中國仿古印書局鉛印本 一一五

第一一一册

絅齋先生文集十二卷(存十一卷)(一) 明 葉春及 撰 明萬曆二十二年序刻本 一

第一一二册

絅齋先生文集十二卷(存十一卷)(二) 明 葉春及 撰 明萬曆二十二年序刻本 一

第一一三册

葉絅齋集一卷 明 葉春及 撰 陳子龍 輯 明崇禎平露堂刻皇明經世文編本 一

續刻楊復所先生家藏文集八卷(一) 明 楊起元 撰  明萬曆崇禎楊見晙寫刻本 八一  

第一一四册

續刻楊復所先生家藏文集八卷(二) 明 楊起元 撰  明萬曆崇禎楊見晙寫刻本 一

第一一五册

楊貞復稿一卷 明 楊起元 撰 清 俞長城 輯  清康熙三十八年刻可儀堂一百二十名家制義本 一

韓文恪公文集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一) 明 韓日纘 撰  清康熙八年刻本 六七

第一一六册

韓文恪公文集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二) 明 韓日纘 撰  清康熙八年刻本 一

第一一七册

韓文恪公文集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三) 明 韓日纘 撰  清康熙八年刻本 一

第一一八册

韓文恪公文集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四) 明 韓日纘 撰  清康熙八年刻本 一

第一一九册

研栰齋文集三卷 清 趙希璜 撰 清嘉慶四年安陽縣署刻本 一

四益堂文稿一卷 清 葉樹蕃 撰 清末民初鈔本 二九九


第一二〇册

唐丞相曲江張先生文集二十卷附録一卷 唐 張九齡 撰 明 丘濬 編  明成化九年蘇鞾刻本 一

第一二一册

劉希仁文集一卷附録一卷 唐 劉軻 撰 清 伍元薇 伍崇曜 輯  清道光二十五年南海伍氏粤雅堂校刻嶺南遺書本 一

柴舟别集一卷 清 廖燕 撰 清鈔柴舟全集本 七一

二十七松堂文集十六卷(一) 清 廖燕 撰  日本文久二年柏悦堂刻本 一三七

第一二二册

二十七松堂文集十六卷(二) 清 廖燕 撰 日本文久二年柏悦堂刻本 一

第一二三册

雙栢廬集五卷(一) 清 胡定 撰 清乾隆二十八年清遠堂刻本 一


第一二四册

雙栢廬集五卷(二) 清 胡定 撰 清乾隆二十八年清遠堂刻本 一


第一二五册

昨夢齋文集四卷 清 彭泰來 撰 清同治四年刻本 一

小潛樓文集四卷 清 袁梓貴 撰 清光緒元年南海孔昭仁刻本 二八五


第一二六册

殷粟齋集二十六卷(存二卷) 清 張啓煌 撰 清鈔本 一

心亭亭居文存一卷 清 林召棠 撰 清鈔本 三〇一

海門文鈔一卷 清 李符清 撰 清嘉慶三年鏡古堂刻本 四五五


第一二七册

小羅浮草堂文集九卷首一卷附識一卷(一) 清 馮敏昌 撰 清道光二十六年欽州佩弦齋刻本 一

第一二八册

小羅浮草堂文集九卷首一卷附識一卷(二) 清 馮敏昌 撰 清道光二十六年欽州佩弦齋刻本 一

第一二九册

小羅浮草堂文集九卷首一卷附識一卷(三) 清 馮敏昌 撰 清道光二十六年欽州佩弦齋刻本 一

第一三〇册

字山草堂文稿十卷附録一卷 清 林朱赞 撰 一九三三年西湖路蔚興印刷場鉛印本 一

第一三一册

賜書堂集鈔六卷 清 陳昌齊 撰 清嘉慶刻本 一


第一三二册

陳清端公文集十卷(一) 清 陳璸 撰 清同治七年廣州富文齋刻本 一


第一三三册

陳清端公文集十卷(二) 清 陳璸 撰 清同治七年廣州富文齋刻本 一


第一三四册

筠谿文集三十卷(一) 明 鍾芳 撰 明嘉靖二十七年鍾允謙刻本 一


第一三五册

筠谿文集三十卷(二) 明 鍾芳 撰 明嘉靖二十七年鍾允謙刻本 一


第一三六册

筠谿文集三十卷(三) 明 鍾芳 撰 明嘉靖二十七年鍾允謙刻本 一


第一三七册

筠谿文集三十卷(四) 明 鍾芳 撰 明嘉靖二十七年鍾允謙刻本 一


第一三八册

海忠介公文集八卷 明 海瑞 撰 明崇祯六年刻本 一


第一三九册

邱文莊公集十卷(一) 明 邱濬 撰 清 賈棠  焦映漢  王贄  選定 清康熙四十七年邱氏可繼堂重刻邱海二公文集合編本 一

第一四〇册

邱文莊公集十卷(二) 明 邱濬 撰 清 賈棠  焦映漢  王贄  選定 清康熙四十七年邱氏可繼堂重刻邱海二公文集合編本 一


第一四一册

太子少保王忠銘先生文集天池草重編二十六卷(一) 明 王弘誨 撰 清康熙刻本 一

第一四二册

太子少保王忠銘先生文集天池草重編二十六卷(二) 明 王弘誨 撰  清康熙刻本 一

第一四三册

太子少保王忠銘先生文集天池草重編二十六卷(三) 明 王弘誨 撰  清康熙刻本 一

第一四四册

筠心堂文集十卷外集三卷(一) 清 張岳崧 撰 清道光二十四年刻本 一


第一四五册

筠心堂文集十卷外集三卷(二) 清 張岳崧 撰 清道光二十四年刻本 一

半湖山館集一卷 清 馮儒重 撰 清稿本 二六一

白鶴軒文集不分卷 清 韓錦雲 撰 一九三一年海南書局鉛印海南叢書本 三九三

推荐语


1、本书是迄今为止对全粤文最系统深入的整理,具有集大成的意义。全粤文数量众多,其中既有流传甚广的名家之书,更有大量少为人知又有独特价值的文集。本书将全粤文汇为一编,影印出版,以存其貌,使其广为世人所知、学界所用。

2、本书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全粤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哲学等重要领域,是岭南人文精神的主要载体,也是岭南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和呈现。本书的出版既有助于深层次揭示岭南的文学变革,也有助于探讨数千年来岭南的社会变革、文化变革,促进未来建设有岭南特色的精神文明。

3、全粤文文献典籍七百余种,其中,唐宋元明约二十种,明代一百三十余种,清代四百一十余种,民国约一百余种;此外,尚有历代诗文评类四十余种。其中,大部分为广州府内的粤文文集。本书从中精选出一百四十种影印出版。

采薇阁书店
文化传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