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采薇书院腾讯会议分享·2020年9月25日】
1970年代叶嘉莹先生在哈佛燕京研究室
那后来我们就想到要出老师的一些手稿。2014年叶先生过九十岁生日的时候,南开大学联合了中央文史馆在南开大学二主教一楼大厅举办了“叶嘉莹手稿著作暨影像展”,我当时在南开上学,展览的事情就交给我来做,搜集材料和布展的工作我都参与了,那我当时就接触到老师的一些手稿。那些手稿大多都是已经发表过的作品,所以手稿我以前也没有看见过,那大概也是我第一次看见那些手稿,当然也不多,也比较零散。后来我离开天津以后,我就想到那些手稿比较有价值,另外最近我看到包括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上海人民出版社在内的其他一些出版社也乐于出版近代、现当代名人的手稿,比如中华最近出版的《沈祖棻诗学词学手稿二种》,当然那是未刊稿,印得很漂亮也很受欢迎,于是我就想到手稿近来受到出版界、图书界和读者的欢迎,就想到也可以出叶先生的手稿。加上我自己现在在采薇阁,也是从事编辑出版的工作,有这种便利的条件,就想起来要做这件事。首先当然是要先搜集资料,我们就联系叶先生本人,联络了南开大学迦陵学舍,为我们提供了手稿扫描的电子版,然后我们再编辑制作,直到最近,巴蜀书社已经完成了整部书的审稿,这部书大概有一千多页,我们把它做成十二册八开彩色,按手稿原大印刷,开卷醒然,既漂亮又留真的一部特别的书,现在市场上这种书我想是不多的,加上“叶先生”这个大的IP,加上我们精良的制作,未来如果再加上好的宣传和销售的话,这部书在市场上还是应当会有很好的反响。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部书的内容,以及我这篇《前言》写了些什么,当然也联系我们的工作,大家平时写作出版说明,这种选题是很少的,但这也是一个类型的选题,它是手稿,是名人的手稿,而且我是以学生的口吻来写介绍自己老师作品的文字,怎么把握声吻、口气,要写哪些内容,我自己也是颇费了一番斟酌和考量的,所以我也给大家简单讲一下我写作这篇《前言》的过程,以及我有哪些心得与体会。这篇《前言》与我以前所写其他的一些关于老师的文字或者传记都不一样,因为从来没有人写过老师的手稿,我在这篇《前言》里所谈的是我在《叶嘉莹传》里完全没有写到的。现在关于老师的评论、研究,包括专书、学位论文等等也很多,还有很多媒体的报道、宣传,但是我想我所写的一方面是我内心真正的感受,另外这是一个全新的题目,所以我在《前言》里所说的,是从来没有人说过的话,是我自己以前也没有说过的话,所以我觉得可以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部书都是叶先生的手稿,主要包括两部分,它的时间跨度很长,不像中华书局去年出版的沈祖棻先生的手稿,沈先生也是近现代非常有名的女词人、女学者,她的《诗学词学手稿二种》是未刊稿,而且是毛笔写的,所以那部书所承载的是另外一种意义。而我们现在所整理的叶先生的这些手稿时间跨度很长,从1938年到2008年这七十年间的手稿,主要包括前后两种类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叶先生高中、大学时代属于民国时期的习作的手稿,就是她做学生的时候写的交给老师评阅的课堂作业,这些手稿从1938年她上高中时期,到1943年大二、大三时期她跟她的老师顾随先生学习受业的时候所写的这些课堂的习作,这些习作里有古文,有诗词曲等各体的作品。
在此以后,自1950年代中期三十岁开始,在亲戚朋友的邀约之下,叶先生陆续发表一些短文和著作,1960年代才开始有真正的专书专著,比如她当时在台湾因为要教“杜甫诗”,所以编写了《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然后她到美国去,因为哈佛当时要有研究计划,她就写了王国维,所以关于王国维她有一本专书,这是1970年代中后期,1978年完成了这本专书,最早是在香港中华书局出版的。就是说从1950年代开始,老师就有论著发表,1980、1990年代是她学术最鼎盛的时期,论文和专书都发表出版的最多。2000年八九十岁以后,年岁越来越高,名声越来越大,社会活动也越来越多,所出版的就多是一些讲稿或者杂文了。可是叶先生本人对自己的手稿并不十分重视,她平生论著文字一经写完,整理排印发表以后,她就不再好好保存了,所以她平生大部分的手稿都没有保存下来。现在保存下来的这些手稿是因为其他的一些因缘,我稍后会谈到。因此我们所整理的这部《叶嘉莹手稿集》,除了早年习作之外的第二部分,就是从目前所见到最早的1978年所写的《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后叙》到2008年这三十年间,老师所写的论文以及杂文的这些手稿。
那我的《前言》就要分别介绍这两部分,那怎么来介绍呢?这部书与老师之前所出版的作品都完全不一样,那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呢?比如今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刚刚出版了老师的《迦陵杂文集二辑》,就是到现在,老师还一直有写作,还有新的著作,还不是讲稿,就是老师一直还有“新著”推出,那我们现在所整理的这部书当然不算“新著”,反而都是一些“旧稿”,所以开篇我就要点出来这部书的特色,或者它的意义价值在哪里。既然老师还在不断地有“新著”推出,再出版这些“旧稿”有什么意思呢?所以“新著”和“旧稿”正是相对而言的。这部手稿集当然都是“旧稿”,像1938年老师高中时代的作业,这当然是“旧稿”,早已是陈年的往事了,然后1978到2008这三十年的论文杂文也都已经发表过了,当然也都是“旧稿”了。整部《叶嘉莹手稿集》十二册,从内容上来说,都是一些“旧稿”。那这些“旧稿”有什么特别值得出版的意义和价值呢?我从前常常和大家说的,撰写出版说明,你对于历史上或者现当代一些非常有影响力,有名望的,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这些人物,不需要去详细介绍生平,因为现在一百度什么都有,不需要你去罗列她平生有哪些经历,在哪些学校任教,得到了什么荣誉,因为这些都是世俗一般的认识,大家随时都能轻易了解到的,你不需要去浪费笔墨。所以我开篇就是简单的一句话,很平实地把作者这个人物带出来,我就说:“叶嘉莹先生是当今世界极负盛名的中国古典文学教授、学者、诗人”,一句话简介,后面就再没有介绍老师的生平了。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而且老师出版的书这么多,大家对她的生平故事包括家庭生活都有很多的了解,所以我不需要去介绍这些。然后我就简单介绍了一下老师生平著作出版的历史,从1954年老师就有著作出版,那个时候她三十岁,写了一本小书叫《夏完淳》,1954年到现在是六十六年将近七十年,所以老师著作的出版已经有七十年的历史了。而且出版著作的数量和种类,综计各种版本,我大致估算在百种以上,其实应该不止一百种,如果计算各种出版社的前后版次印次,可能两百种都有,所以就非常多了。而且到今年还有“新著”推出,所以我说老师是“笔耕不辍,老而弥笃”。
叶先生历年著作书影
那我们现在要出的七十年的“旧稿”的价值,我想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首先我也指出来,现在也有很多出版社出版名人的手稿,也有很多名人出版了自己的手稿,但是我说我们出版叶先生的手稿,不是因为老师现在天下闻名,久为世重,不是说只是因为她是一个名人,所以我们就把这些手稿拿出来,好像没有人看见过,让读者觉得这是很珍秘,很宝贵的东西,然后就见猎心喜,这只是世俗一般的趣味。所以我说这些手稿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不光是对于作者有特殊的意义,而且对于读者也有特殊的价值。对于作者来说,我觉得这些手稿之所以能保存下来,肯定是它们对于叶先生本人来说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老师这么长久的七十年的生活,她其他很多手稿都早已散失了,今天能够留存下来的这些手稿,其实对于老师生平的著作来说,只是“流落人间者,泰山一毫芒”而已,只是一点点,但是这一点点为什么保存下来,其他的为什么没有保存下来,这些保存下来的手稿肯定有其值得保存的意义,这些七十年间的手稿当然会勾起作者就是叶先生本人对她撰写各种手稿的因缘、往事以及她与师弟友朋之间的心谊的种种回忆,那么这些手稿对于作者来说当然是有特殊意义的;另外对于读者来说,手稿都是第一次面世,老师的其他很多著作在七十年间都陆续整理出版了,大家从各种出版社出版的著作中都能看见,有各种版本,有繁体有简体,有竖排有横排,你可以反复地看反复地读,这些内容大家都知道了。可是这些手稿保留的是那种最原始的写作、创作的状态,对于读者来说,这些手稿之中有能够反映叶先生的学问才华、品格修养乃至志意理念的内容,从手稿这种最原始的形态去看,读者之所得应该比那些铅印的字或者现在电脑激光打印的字,所得的感触和体会要更多,因为手稿上反映的细节真的是太丰富太饱满了。所以对于读者来说,手稿能够反映老师的学问才华、品格修养乃至志意理念,而且反映的程度,反映的方式,反映的视角是不一样的,就是手稿反映得更加“深微切近”。
因为阅读手稿,真的是以最近的距离,现场的视角,而且这些手稿对于我们来说真的都是历史,尤其是1938年、1940年代的习作,完全都是另一个时代的陈迹了,如果没有保存下来,早都应该在历史中消逝了,但现在居然就保存了下来,而且居然因为种种的因缘,还能够整理出版出来,能够化身千万,让天下现在的人和千百年以后的人都能看见,这也是古人所说的一种“大事因缘”了。读者能够直接面对手稿,近距离相当于用显微镜、放大镜去看的时候,那真的是“深微”,而且对于作者这个人的感受,那真的是“切近”。所以我是从这一点来说,手稿集出版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而且是老师其他任何著作所没有的,就是手稿所反映的“深微切近”。后面我就简单地介绍这部书是怎么编成的,我就写了手稿典藏的历史和成书的经过。比如手稿是如何保存的?我就提到本来叶先生对自己的手稿是不重视的,之所以保存,是因为对她有特殊的意义:早年的习作,并不是因为叶先生觉得那是自己写的,就很重视,或者她觉得自己将来要成名,就特意保存起来,那绝对是浅之视乎我的老师了,她绝对没有自矜她自己的这些少年的习作的意思,而是因为这些习作的上面都有她所崇敬景仰的师长的评改,她所重视的是老师对她的评语。所以叶先生也曾经说过一件事情,就是她早年其实还写过一本杂剧,可是那本杂剧交给顾先生以后,她就去上海结婚了,然后去了南京,国民党败退以后,她就去了台湾,所以那篇手稿没有保存下来,那也是她创作的唯一的一本杂剧。当叶先生1974年回国以后,顾先生早已不在了,顾先生自己的著作都已经在文革的动乱中散失无存了,叶先生就感到非常悲痛。她也记得当年还交过一本杂剧给老师,那连老师自己的著作都没能保存下来,她的那本杂剧当然就更没有保存下来了,但是她并没有觉得那本杂剧没能保存下来就很可惜,她是觉得那是她平生唯一写的一本杂剧,可是在离散之后,居然没有能够得到老师一句的评语,这是她平生很大的一个遗憾,所以叶先生所重视的,是老师对她的评价。早年的习作之所以保存下来,是因为她要保存她和老师之间的师弟的因缘,和她对老师的那种永久的怀念。
而论著的那些手稿之保存下来,我等会儿也会提到,就是因为她和四川大学历史系的缪钺先生的一段相知相得的学术的因缘,缪先生对她特别地欣赏,而很多论著都是在缪先生的坚持之下写出来的,所以她把那些手稿也保存下来了。所以叶先生保存这些手稿,并没有想流传出版的意思,而都是因为师友的种种因缘,她认为值得纪念的,她才保存下来的,而且只是作为她个人的一种纪念保存下来的。直到2014年前后,老师过九十岁生日的时候,台北、天津、温哥华陆续举办了她手稿著作的展览,大家才看到老师的这些手稿。至于出版的经过,本来叶先生并没有出版自己手稿的意愿,因为都是一些旧稿,学生时代的习作并不是正式的作品,对于她个人比较有意义,对于读者而言,那不是正式的著作,后面的论著早都已经发表了,也没有出版的必要,所以她都没有想过要出版。可是我们总觉得这些手稿有特殊的意义,所以是在我们的建议之下,叶先生同意而且委托采薇阁来策划出版这部《叶嘉莹手稿集》。
我《前言》的第一段就是写老师著作出版的历史,手稿特殊的意义,典藏和成书的经过。我们在获得全部五十五种手稿的扫描档之后,在王总的带领下,以最快的速度编辑制作排版,然后交付到出版社审稿,目前已经到了最后的出版的阶段了。巴蜀书社也把这部书当成重点图书,为了郑重其事,正在设计最后的封面,因此我们还在等待出版社的封面。那这部书在今年年底是肯定可以印刷出版的,而且按照我们当初的计划,因为今年是叶先生九十六岁的寿诞,作为老师寿诞的献礼,我们把这部书出版出来,也有特殊的意义。今年年底,大家能够看到成书,市场上也能够买到这部书,这是这部书大致的情况。
这部书总共分为十二册,早年的习作手稿都在第一册,其中大部分是首度面世,第二册到第十二册的论著手稿则大多已经发表过了。我以前也写过老师的传记,关于她各个时期的作品我也有过一些介绍和评论,我如果再重复自己在传记里说过的话,那就一点也没有意思。那我要介绍这些手稿,我该怎么来写呢?我想就从形式上来写,因为这部书的形态是手稿,而不是一般的著作,所以我接下来就从形式上来介绍老师早年的习作和其后的论著,然后也要介绍内容,因为毕竟这部书所收的只是老师一小部分的作品,叶先生平生写了那么多文字和论著,大部分手稿都已经没有了,所以也要从内容上来介绍老师早年的习作和后面论著的手稿。但是我不想写些陈词滥调,别人写过的或者我自己写过的,我都不预备再写了。所以我就写老师的手稿关于书法方面的意义,因为早年的习作手稿确实大部分都是毛笔写的,这一点是从来没有人说过的,可是该怎么说呢?因为叶先生是学者,她不是书法家,她从来也不以为自己的字写得好。因此我就写老师早年在家里或者在学校,是怎么临帖怎么习字的,她虽然以后都没有练字,没有立志要成为书法家,但是我要写她早年在传统教育和文化氛围中习字的经历。
其实我整篇《前言》大家看到我是在写自己的老师,但其实我笔下,不光是带着师生的这种感情,另外也一直蕴藏着一层底蕴,就是我都是在向传统致敬,这是我想表达的更深一层的意思。我觉得以我自己来说,我跟老师已经完全是两个时代的人了,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如果不是因为老师很长寿,我们彼此之间有这种因缘,她在八十多岁的时候还能够收我为徒,我们还能有十年的师生的缘分,如果我只是去看她的书,那我觉得很难有那种更深层次的精神上的沟通了。叶先生是怎么来的?不是说叶嘉莹天才盖世,就在历史上冒出来了,不是这样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文化长流里的一滴水,她的出现,她的成就,都是因为自己文化里有那么广博深厚的底蕴和渊源,她才能取得自己的成就。所以余英时在写纪念他自己的老师钱穆先生的文章里就说过一句话,他说“钱先生一生所发挥的是整个中国的学术传统,而不是他个人的私见”,我觉得说得非常对。就是说一个人,你要把她放到历史文化的长流和脉络之中去看待,才知道她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说只是宣扬这一个人,钱穆也好,余英时也好,钱钟书也好,他们都是有家学、历史的种种传承,才出现这样的人物的。不管你在历史上属于哪一个层次,是第一流还是二流三流,所有的人都是在自己历史文化的长流之中的。而我们采薇阁现在所做的出版的工作,其实就是延续传统文化的历史和长流,包括这部《叶嘉莹手稿集》,同样是这种努力。所以我在《前言》里所写的,不是止是赞美老师的话,我是要表彰她所接受的那种教育和传统,跟今天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东西我们今天还可以借鉴,还可以重来的,以后如果还能够出现像叶先生这样的人物,也未始是没有可能的,我们不能让历史就完全成为历史了,所以我对未来也还有所希望。我在写这篇《前言》的时候,种种的意思,款款的深情,都不是单独为了赞美老师,而是为了致敬她所承载的那个文化的长流,教育和历史的传统。我以为老师小的时候习字的经历非常重要,我自己小的时候大约在1991年前后,我母亲也送我去学书法,不是学校,而是有点像私塾的地方,是在我小学门口一位老师的家里,我现在还非常清楚地记得,她当时带我去,那位老师就坐在方桌的这一边,我母亲坐在方桌的这一边,我就坐在旁边,她就介绍我,说我儿子到您这里来学书法,而且当时我们学习是很私塾的那种方式,很多小孩子在一起学,然后老师就手拿一把戒尺,我们就临摹老师写好的字,但是必须一笔下来就是一笔,不能像画画一样地描摹,当老师发现你描的时候就会用戒尺打你的手,我觉得我还接触到一点传统教育的流风余韵。我想叶先生小的时候在家里或在学校,她虽然没有专门去练习书法,但练字在当时肯定是一门必备的功课,为什么以前的学者的书法都写得那么好,因为他们完全没有别的书写的工具,他只能拿毛笔来写字,所以他写字就真的是写字。而且我觉得我那个时候九十年代直到现在,儿童青少年去学书法练字,其实有一种不好的趋势,就是大家的观念都认为自己子女的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抱着争胜、比赛、获奖的心思,我自己当时练字,后来也去参加过一些比赛,我觉得这种风气是违背传统书法教育的初衷和本旨的。真正的教习书法是起什么作用呢?大家有空可以去看一看王阳明《传习录》里有一篇非常凝练的讲童蒙教育的文字《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其中讲到儿童小的时候生长发育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样培养,而且是从品格修养方面来培养,通过“六艺”,诗书、诵读、练字等等来培养儿童的品格和修养。而不是说让小孩子学一门才艺,可以当特长生,可以加分,可以参加比赛,可以获奖,可以成名,可以当网红,绝对不是这种意思。你家长在培育自己的子女有这种心思的时候,那已经落入下乘了。儿童小的时候是不接受拘检的生活的,他在萌生在滋长,一般也都比较顽皮,你怎么通过种种艺术的门类,传统的教育来熏陶培养他呢?其实都是培养他的品格和修养。所以宋明理学的程明道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他说“某写字时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他说我写字的时候不是为了练书法,不是为了求字好,我写字的时候,只是内心有一份敬意,只是在学习写这个字,为什么大家看到很多人写的书法最后落款的时候写上“某某某学书”两个字呢?“学”就是表示你内心一种虔敬,一种敬畏,因为这个字是文化的一种代表,你写这个字,你心中有一种敬畏,尤其像叶先生小的时候还要给远在抗战后方的父亲写家书,上面要写父亲的名讳啊,那你写的时候,中国古代所说的“天地君亲师”,天、地,君,皇帝,相当于神灵一样的,亲是你的亲长,师是你的老师,这都是你内心要心存敬畏的。小孩子如果小的时候你就培养他心存敬畏,让他对自己的文化,对自己的历史,对他应该心存敬畏的这些,培养他一种“敬”的品格和修养,那对于他以后,不管他做任何事情,从事任何职业,所培养出来的那种心灵的品质,是非常沉潜,也非常深厚的。所以大家现在去看老师早年所写的这些习作,都是毛笔工楷,一笔一划写出来的,你说她内心不是“敬”吗?你不“敬”你能够那样写字吗?如果你写的字跟鬼画符一样,很随意很潦草,那说明你对这个字没有感情,没有敬重之心嘛。
所以我觉得传统的书法教育真的是培养人心灵方面的一种品格和修养,这是真正的书法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而且我还特别强调了一点,就是老师平生工作非常忙碌,后来没有时间练字,另外也要看个人的性之所近,有的人觉得字写得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把字写好很有成就感,但有的人就不是很在意,像叶先生她就不是很在意书法字写得好还是不好,所以她大学时代还有毛笔写的习作,后来她平生就很少再一亲笔砚,再很少用毛笔写字了。像我自己我还觉得我小的时候练过,后来断断续续还写过,但是老师在大学以后,到现在就再也没有用毛笔写字了,也从来没有用毛笔给人题字,她觉得自己没有在这方面下功夫。但是尽管是这样,她不是一位书法家,她早年的习作手稿也没有书法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我就要强调,她早年临帖练字,对于她后来为人为学,包括她今天的成就,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这种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我刚才所说的中国传统启蒙和书法教育对于人的品格的塑造,所以我在《前言》里说了几句话,我说:“先生早年习作手稿虽然并无书法艺术上之价值,但却反映出她在传统教育与文化氛围中所涵濡出来的古典的教养”,我用的是“涵濡”两个字,因为传统的教育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是一种言传身教,不是很生硬的像现在老师教学生,有很多班规、学规、校风啊,那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所以我说那是“涵濡”出来的。“涵濡”出来是什么东西呢?我说那是一种“古典的教养”。为什么我说老师和我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为什么大家一看叶先生眉宇、风神、声吻、仪态之间,跟我们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一看就知道修养比我要好得多,境界比我要高得多,为什么呢?我以为是她早年所接受的和我完全不同的那种传统的教育所涵濡出来的古典的教养,而且我认为这种教养是非常宽泛的一种人格的培养,而不是知识或者规矩的学习,那种教养是非常沉潜,非常深厚的,所以在她以后成长乃至整个人生岁月之中,随时随地都能表现出来。因此我又说“这种教养之沉潜深厚,又化生为先生日后为人为学的精诚的态度,乃至于她在举手投足之间都处处流露出来的儒雅的风仪。”我说的是“涵濡”,我说的是“化生”,就是说传统的教育不是追求功利的价值,而是对整体的人格和整个的人生有积极的塑造和影响。“为人为学的精诚的态度”,就是小的时候写字培养的一种“敬”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是不管你以后从事什么职业,做哪一门学问,都需要的一种品格和修养,这是可以有益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和成就的。另外大家都觉得老师和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觉得她是贵族,言谈举止之间都有一种旧时代的风范,有儒雅的风仪,我觉得这也跟她早年所接受的教育,包括书法的教育有关。后面我还提到一点,就是老师后来虽然没有练字,没有书法上的造诣,但是她对于中国书法掌握了一种精髓,中国书法的精髓是什么呢?其实不光是书法,其他一切中国艺术的门类,到最后,到最高,都是要天人合一,心道合一,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中国一切的艺术,包括诗书画,都是要跟人的学问、品格、道德、修养、境界结合在一起,才能反映其造诣和价值的。大家一定要去看一看余英时先生给《张充和诗书画选》所写的序言,张充和先生是诗书画三绝,余先生和她非常相熟,就给她的《诗书画选》写序,当然不止是赞美,余先生也写到张充和诗书画的成就是如何造成的,也是因为她早年所接受的那种古典的教育,而其核心就是天人合一,心道合一。
就是一切学问、艺术的造诣都要和你人格的品质和修养结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其价值的。所以我觉得叶先生早年肄习书法,一个是在品格修养方面受到了书法教育的好处,另外就是她掌握了书法的精髓,她写过一句诗就是“人向字中看”,人怎么向字中看,因为这个字表现了你的学问,表现了你的品格,表现了你的修养。大家要去看叶先生早年的习作,从形式上去看,不是欣赏书法的价值,她那些毛笔工楷的习作,反映的是传统教育与文化氛围的意义与价值。
时间有限,后面我就简单讲一下。后面就是老师的论著手稿,大部分都已经发表过了,我在《叶嘉莹传》里大多也都提到过了,而且这些论著都是圆珠笔、钢笔写的,那书法形式上也没什么好说的,况且这些手稿都是断续的,有的甚至是残缺的,那我写些什么呢?当你没有办法零零散散地去写,不知道写些什么的时候,就要跳出去,像写诗一样,不妨“出门一笑对长江”,把你整个要写的笼络在一起,就是“七情万象强牢笼”(皆钱钟书先生语,见《槐聚诗存》),来写她整体的一个特色,就是叶先生文章整体的好处和特色在哪里。老师的论文大家都认为是写得非常好的,包括很多老先生,像我一会儿要说到的川大的缪钺先生,还有北大的邓广铭先生,他们对于叶先生的文章都非常地欣赏。
邓先生自己有一本名著《稼轩词编年笺注》,邓先生是历史学家,但他把稼轩词笺注得非常好,可是他认为自己的《笺注》并没有从文学和艺术上去阐发稼轩词的意义,因此还不够典雅,不够高妙。他说他看了叶先生所写的稼轩词的论文以后,他觉得叶先生实在是写得好,所以你就看到这些老辈的先生,他们的品格、风范和修养,就是古代唐诗里边所说的“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不会说看到别人好,甚至别人比自己还好,就去嫉妒,就不去表扬,不是如此的,我看到别人好,而且那种好是我所没有的,正是我所欠缺的,那一定会把这个人表彰出来。所以邓先生在他《稼轩词编年笺注》的前言里就说了,大家要看稼轩词,除了看我这本笺注,还要去看叶先生的论文。这些老先生看见好的,就一定会表彰,一定会发扬,所以如果你是真的有造诣,有成就,也不必担心得不到认可,学术文化也还是自有公评的。而我认为像缪先生、邓先生之所以如此欣赏老师所写的论文,就是因为老师的论文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她精力非常弥满,而且文气非常贯串。我以为这在女性之中是非常少见的,女性一般是比较感性的,她们写一些诗词、散文、随笔可能可以写得好,但是论文,你要体大思精,你要逻辑谨严,这其实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但是叶先生她就做到了。所以我后面就从这一点来概括老师论文的特色,而且既然是手稿,我就还要结合形式来说,那这些论文形式上有什么可说的呢?最初当王总和我看到这些手稿的时候,就为了如何设计排版颇费了一番斟酌,因为叶先生平生写作的时候,她对于形式上的东西真是非常地不重视,非常地不在意,比如纸,她随便用什么纸都可以写,而且可以横着写,可以竖着写,可以繁体写,可以简体写,而且字迹非常潦草,笔势非常连贯。因为老师平生真的非常忙碌,她主要的精力都用在教书了,她真的没有时间,而且她还要做家庭主妇,还要洗碗,还要做饭,还要买菜,所以她一旦有一点时间来写作的时候,你说她还去管这个纸,是横竖写,还是繁简写,还是我要工工整整地写,她没有时间,所以她只能写得快。本来这些形式上的东西都是很死板的,没有意义的,你说她用什么纸,这有什么意义呢?或者她用简体还是繁体,这有什么意义呢?或者她字迹很潦草,笔势很连贯,这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本来都只是一些形式,没有意义,但是在没有意义的形式之中,你要把它提炼出意义来。就是老师的手稿为什么是这样的?一方面就是我刚才说的老师工作生活的背景,另外就是老师的禀赋和才华,她确实写得快,文思非常敏捷,文气非常滂沛。后面我就举出四点原因,来说明老师是怎么做到文思敏捷,文气滂沛,精力弥漫,文气贯串的。大家可以去看这篇《前言》,我就不多说了,总之我就总结了四点原因来说老师文章的特色和成就。
然后关于手稿的内容方面我也写了两段,也是分习作和论著来写的。习作在内容上,我主要是说老师早年习作都有抗战沦陷的时代背景,当时老师在习作中对抗战也有叙写,表示年轻的学生不甘心祖国沦亡的那种热情,还包括早年能够反映出她贯穿一生的性格、志意和理念的这样一些作品,我也有提到。而我自己特别有感触的,我花了很大笔墨来写一段当年的往事。因为叶先生最珍视的是顾随先生当年批改的她习作的手稿,现存有十五张手稿,我们这部书里都收录了。我在这其中只举了一处例证,因为这些手稿曾经有人整理发表过,而且叶先生自己也写过回忆性的文字,我只讲了一点我所体会的,而且我认为这一点如果我不说出来,这部手稿集的读者,不管是现在的读者,还是千百年以后的读者,大概都不会注意和了解的。那我要把这件往事写出来,好让今天的读者和千百年以后的读者都能了解到,就是当年在1940年代,老师和学生之间通过课堂习作,能够在心灵、精神、感情、思想上,达到多么精微美妙、高层次的一种交流。像我自己从小到大也有很多老师,但是要说真正跟你的老师有心灵、精神、感情、思想上很高层次的精微的交流的,几乎是没有的。可是我觉得在我读叶先生的这张手稿的时候,我感到她当年跟自己的老师之间居然有这么精微美妙的一种交流,我就内心之中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向往,所以我就一定要把这件事情特别写出来,标举在这里,引领读者用这种视角来看老师早年习作的这些手稿。那是1942到1945年,就是叶先生跟随顾先生受业的时代,顾先生要创作一本杂剧,这本杂剧是根据《聊斋》里“连琐”的故事改编的。
就是一个书生去赶考,住在荒郊野外,夜里就听到有人吟诗,这个女鬼连琐就吟诗:“元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帏”,“元夜”她说的就是刚刚过去的七月的中元,七月半鬼节,鬼就上来了,因为她是很孤独很凄冷的一个女鬼,所以她就念这两句诗。那这个书生读书也会作诗,他听到这个诗只有两句,就接了两句说:“幽情苦绪何人见,翠袖单寒月上时。”然后这个书生和女鬼就有了一段姻缘,有了来往,那女鬼就说我和你在一起,沾了活人的血气,如果你能够滴一滴鲜血在我的肚脐里,我就能够复活。女鬼就告诉书生说你某年某月某时到我的坟地去,我坟前有一棵树,那树上有两只翠鸟,当翠鸟叫的时候,那就是一个恰好的时辰,你就赶快挖开我的坟墓,然后我就复活了。《聊斋》蒲松龄所写的故事就到此为止,可当顾先生在改写创作这本杂剧的时候,他就非常地费思量,他用了三年的时间都没有写完,写得非常地艰辛,因为他没有想好最后要用一个什么样的结局来表现这个故事。而顾先生因为受到西方的悲剧和喜剧观念的影响,受到王国维和鲁迅两位先生的影响,他认为中国古代既没有真正的喜剧,也没有真正的悲剧。因为中国的那些故事都是人情世故,像《西厢记》、《牡丹亭》感情、文辞都写得很漂亮,但是以故事本身来说,最后所写的都是小姐花颜定终身,公子落难中状元,大家都功名富贵大团圆,而如果按照王国维、顾先生的标准来衡量的话,这些故事就都是堕人志气,坏人心术,因为它宣扬的就是名利禄位,就是人情世故,物欲的满足,而这其实是很低层次的满足,是谈不到有什么高远的志意和理想的,所以顾先生没有把这部剧写成这样的团圆剧。他写这部剧最后是想要表现一种很高远的理想的境界,因为你人复活了最终还是要有一死,所以顾先生在他的这本杂剧里,前面都是写的《聊斋》的那些情节,到了最后,他为什么要把这本杂剧定名为《陟山观海游春记》呢?就是最后他要用他全部的努力,来把这部剧写成一部“喜剧”,他是要表现人世之间,有没有那么光明的、圆满的、美好的一种境界,完全是用象喻的方法来写的。最后不是名利禄位,不是大团圆,而是两个人并肩骑马,登到高山,面临大海,看到大海的汪洋广阔,东天的旭日初升,那种人天之间的美好的景象,简直就像佛教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或者基督教所说的天堂。
因为中国是没有这种想象的,中国是没有这种观念的,所以顾先生这部剧最终所要讨论的是什么问题呢?就是人生终有一死,这一死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的问题,他最后所要讨论的其实是这个根本性的大问题。而且顾先生当年在课堂上不光是讲文学,他也常常讲到人生,人生终有一死,那最后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而叶先生当时就也受到这些问题的影响,当顾先生没有想到怎么结尾的时候还当面问过叶先生的意见,叶先生当时没有回答,因为她也没有想好,可是后来她就写了一首词,而且也是作为一首习作交给老师的。
这首词就收在我们的手稿集里,在这首词里,她其实对老师提出来的关于人生最后终有一死,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的这个问题,她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这是一首《临江仙》,最后说的是“北邙山下夜乌啼,才看青鸟至,又见湿萤飞”。北邙山就是古代的坟山,夜乌就是晚上的乌鸦,都是代表一种凄冷的,死亡的,寂寞的一种景象。“才看青鸟至”什么意思?就是我刚才说《聊斋连琐》里的那个故事,那个女鬼不是说树上有“翠鸟”在叫的时候,你就把我的坟墓挖开,我就复活了吗?就是你刚刚看到翠鸟叫的时候,你以为她是复活了,“才看青鸟至”,马上,“又见湿萤飞”,湿萤就是坟地里的萤火虫,就是女鬼连琐念的那两句诗“元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帏”,所以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你刚刚复活,马上就又死去了。“才看青鸟至”是代表着复活,代表着生机,“又见湿萤飞”,马上就落空了。因为我们人生百岁,其实不过是咫尺光阴,眨眼之间就没有了,而且每个人都是如此,我们现在在座所有的人,哪一个人不是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死亡走去的。所以这首词是表现了老师对于人世空观的一种透彻的觉悟,但是如果只是如此,那对于你人生还是没有什么正面的引领,而叶先生正是经过了与顾先生关于死生之际的悲剧喜剧问题的讨论之后,后来在自己的人生岁月和体验之中,才总结出来关于人生之意义和价值的两句话,就是:“以无生的觉悟做有生的事业,以悲观的心情过乐观的生活”。就是说个人,我是无生,我知道人生终有一死,一切最后都要化归为零,但不能因为无生,你就百无聊赖,什么也不去努力,什么也不去争取,那人生就落空了,就完全陷入虚无主义了。所以是“以无生的觉悟”,是你有了这种觉悟以后,你才会在你有限的生命之中,选择去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而且是有长远的意义和价值的这样一些事情。所以是“以无生的觉悟做有生的事业”。然后你知道你是无生,最终必有一死,那是“悲观的心情”,整体的心情是悲观的,可是你要过乐观的生活。人生自其可悲者而观之,人生很多事情都是可悲的,有的人说人生就好像一张茶几,上面放着很多“杯具”,但是人生自其可乐者而观之,人生也有不少可乐的事情,所以是“以悲观的心情过乐观的生活”。这是老师所总结的她的人生的感悟,也是她人生所达到的境界。而我觉得我们能够通过习作里边这一篇手稿,能够看到叶先生怎么从她的老师那里传衍出来人生的意义、价值,然后觉悟到自己人生的境界,所以我觉得这些手稿是非常珍贵的。
我们策划出版《叶嘉莹手稿集》,最早是出于王总的动议。早在2018年,王总为叶先生出版了叶先生非常希望整理出版的她父亲的一本书,她父亲当年是老北大外文系毕业的,在民国的时候做航空的事业,翻译了很多近代航空的资料,那我们把这些资料搜集齐,出版了上下两册的《叶廷元先生译著集》,当时叶先生非常高兴。
最后是老师论著手稿的内容,我就说到她和缪先生的因缘。
缪先生对她非常地欣赏,1981年叶先生第一次来我们成都参加杜甫学年会的时候,缪先生就和她认识了,缪先生后来就引了清代两位著名学者汪容甫和刘端临订交的事来表示他要与叶先生合作。因为汪容甫在他非常有名的《与刘端临书》中就提出来一种理想,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是我和你是学术上的知音,应该有所完成。说我们两个人是“闻名而思,既见而相许,不数日而遽别”,缪先生就引了这封信写给叶先生,而缪先生引得非常贴切,因为他和叶先生之间也是“闻名而思”,就是两个人之间还没有见面,只是看了彼此的著作,就觉得真是深获我心,于我心有戚戚焉,这个叫作“闻名而思”,就是听说你的名字,看了你的书,还没见到你这个人,我就对你有一种思念的感情了。这其实已经很难得了,中国古代从来都是文人相轻,但其实也有文人相重,真正的知音绝对是相重的,而且是还没有见到面,我读你的书,就“闻名而思”了。“既见而相许”,两个人见面以后,更加以心相许了,那这样的两个人,“不数日而遽别”,只见了几天的面马上就要分别了,所以缪先生引这封信引得真是非常地贴切。当年汪容甫和刘端临是这样的情况,而缪先生和叶先生也是这样的情况,“闻名而思,既见而相许,不数日而遽别”,所以“离索之感,常为愔结于心”,离别以后就非常想念。他们只是几天的见面,就达到了这种相知默契的程度。当叶先生要离开成都返回加拿大的时候,她到缪先生家里去辞行,她刚一进去,就发现缪先生已经在伏案展纸,给她写希望相与合作的书信了。
就是引汪容甫与刘端临的那封书信,表示我要跟你合作,说“诚使学业行谊表见于后世,而人得知其相观而善之美,则百年易尽而天地无穷。今日之交,乃非偶然,离散之故,又不足言也”,就是说我们两人之间的相遇绝不是偶然,为什么不是偶然,就是我们要相与合作,相与切磋琢磨,写出来能够流传后世的学术上的著作,所以缪先生提出来的是两个人相与合作,在学术上有所完成的一种理想。叶先生后来就和缪先生合写了《灵谿词说》,而这本书也是老师所有学术著作中最有代表性,大家公认为最经典的一本书,是关于中国词的历史和理论的一本书,到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没有任何一本词学或词史的著作能够超越这本书的,是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这是她与缪先生合作的结晶。她与缪先生合作的这些手稿呢,现在就成为我们这部手稿集里最核心最主体的部分了。而叶先生把这些手稿保存起来,就是因为这些手稿都是跟缪先生讨论过,而且上面有缪先生毛笔工楷的题字,比如缪先生会写上这是“嘉莹论晏几道词”、“嘉莹论辛稼轩词”等等,你就看到那种欣赏爱护的感情,都在缪先生那几笔书法的题字里边。
我觉得手稿里边的细节和意义非常的多,大家不仅能看到叶先生所接受的传统的教育,文化的氛围,学问才华、品格修养、志意理念,还能够看到她和她的师友,最后还有一篇她给学生所写的序言手稿,就是她和师弟友朋之间的那种深厚的情谊,这是第一位的,和老师、朋友、学生之间的深厚的情谊,然后就是学术的志业,大家当然还是要有所完成的,再就是还能看到词人的风雅,就是你看到当年的那些人物,他们能够写诗词,能够写骈文,能够写古文,能够写书法,那真的是词人风雅,这在今天都已然消逝了。如果将来有一天,这些传统还能够重现,还能够复活,那当然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所以我写这部手稿集的《前言》,就是向传统致敬,同时也对未来表达一种希望。我最后说了一段非常久远,非常超越的话。因为1991年大概三十年前,叶先生在给她的老师顾随先生书法的手稿写前言的时候,就说了一句话,她就说顾先生书法手稿出版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呢?因为叶先生是曾经跟顾先生有过亲炙的受业的,就是所谓接过謦欬的学生,古代常常说你跟一个人学习读书,像孔子,后来的人都没有跟孔子学习过,只能通过《论语》和其他的记载了解孔子说过什么话,平时生活有哪些习惯,他坚持什么东西,而都没有交谈过,没有接过謦欬,“謦欬”就是一个人你说话的时候会有口气,会有声吻,有过这种接触的,叫亲炙过,叫接过謦欬。叶先生就说后世的学者,因为她当年写前言的时候顾先生已经不在了,所以叶先生所谓后世的学者其实就是指当时的学者,已无由接其謦欬,但是读顾先生的这些手稿,或者仍然可以想见顾先生的精神风骨于仿佛之间。那我现在所说的就跟老师当年有点不一样,因为现在我的老师还在,所以跟她当年写顾先生的情况不一样,因此我就要把时间的跨度拉得更加长远。我说的是千百年以后,这话似乎说的有点大,但是我觉得我们采薇阁所做的出版工作,尤其是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献的出版工作,那就是有千百年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止是局限于眼前,局限于当下,我自信我们的工作有这种长久的意义,所以我才说,千百年以后,如果还有人能够通过这些手稿,想见老师其人,甚至能够有像我跟老师接过謦欬那样的一种想象,感受老师的精神风骨,德业文章,通过这些手稿,能够有这种亲密的接触,如果如此,不要说千年以后,百年以后,老师当然不在了,我们在座所有的人一百年以后肯定也都不在了,而现实的、物质的,比如我们所在的环球中心或许也不在了,或许南开大学的迦陵学舍那时也不在了,但是我要说,叶先生所写的《灵谿词说》一定还在,一定还有人看,我们所出版的《叶嘉莹手稿集》一定还在,也一定还有人看,所以千百年以后,如果还有读者在看这些书的时候,他们能够通过这些书想象作者当时写作的状态,甚至能够想象我们编这部书的状态,那就代表文化的长流和老师个人的生命,还一直在绵延不绝,还一直在生生不已,那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未来,那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景象。我们编这部书,一方面对于老师有意义,另一方面我觉得对于我们采薇阁,对于王总他所一直坚持的历史文献和传统文化的出版来说,也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就是我们所做的工作是有千百年的长久的历史文化上的这种意义和价值。我也祝愿我们的同事,大家如果对我们自己的工作能够有精神感情的投入,在王总的带领之下,不管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工作,不管是自己的职业还是个人的理想,都会有一个美好的长远的未来。不止是我编这部书写了一篇文章,是这部书是对我们所做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一种宣言和表示,我祝愿大家都能在工作和职业之中寄托自己的理想,收获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