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手稿集
巴蜀书社2020年出版
叶嘉莹先生
2016年于迦陵学舍
1954年出版之《夏完淳》
相比之下,这部《叶嘉莹手稿集》所刊印的,则是先生一九三八至二〇〇八,七十年间的旧稿,其最早为先生高中时代之习作者,距今已有八十二年之久,且多数手稿已在七十年间陆续发表。然而尽管如此,这部书无论对先生还是对读者而言,都有其全新且独特的珍贵意义。其所以珍贵之处,并不在于先生今日之久为世重,天下闻名,而如一般以名家之手稿使人见猎心喜而已,而是在于这些七十年间的手稿,对于先生而言,有不少因缘、往事和心谊值得追叙。对于读者而言,这些七十年间的手稿,更有其足以反映先生之学问才华、品格修养乃至志意理念,而所反映之深微切近,又绝为其他任何著作所独无者。
先生对于自己的手稿原无宝爱自矜之意,除去青少年时代的习作手稿,因其上有师长的评改之语而为先生所什袭珍藏以外,对于一切论著手稿,待其发表以后,先生便不再郑重保存。是以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先生之手稿,仅是幸未星散遗失的极小部分而已。二〇一三、一四年之间,为了庆祝先生九十华诞,台北、天津、温哥华先后举办了先生手稿著作之展览,先生之手稿始得到初步的统计与重视。
台北
天津
温哥华
叶先生致台湾大学图书馆之委托函
香远益清
在无纸化阅读泛滥的今天,手稿以其独有的个性与温度所赋予的文献及艺术价值,逐渐受到读者的青睐,但仍然无法改变手写传统已然不绝如缕的普遍现实。而叶嘉莹先生出生于一九二四年,完全是在传统中成长起来的。虽则先生晚年为了使用电子邮件也学习了电脑打字,但其平生文字却无一不是以手稿形式书写的。在这部《手稿集》中,读者可以亲切地认识传统中成长起来的“先生”,是如何通过写字这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来表现其学识、品格和修养的。
三岁时与小舅李棪(左)及大弟叶嘉谋(右)合影
展读这些七八十年前的“课堂作业”,或令读者与先生同生隔世之感。这种悬隔不仅是世代与时间上的,更且是教育与文化上的。先生曾屡言自己“素不工书”,那便因为除去早年家居在学时期的肄习以外,其平生更绝无临池练字的闲暇与精力。然而通过早年的学习,先生实在早已掌握了中国书法的要领和精髓,这从先生《题季师手写诗稿册子》与《物缘有尽 心谊长存》两篇作品谈书论艺的文字中可以得到极好的证明。
1944年《题季师手写诗稿册子》
载于《迦陵存稿》
一九四四年夏,顾随先生曾以手书真楷诗稿一册借读,先生于是写了《题季师手写诗稿册子》一诗(此诗手稿曾载于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之《迦陵存稿》,惜此次未能觅获原件,故未收录),其中有句云:“小楷更工妙,直与晋唐接。气溢乌丝阑,卓荦见风骨。人向字中看,诗从心底出。淡宕风中兰,清严雪中柏。挥洒既多姿,盘旋尤有力。”二〇一〇年,先生最为喜爱的一幅台静农先生书法从她温哥华的家中失窃,于是先生写了《物缘有尽 心谊长存》一篇长文以为纪念。
在回忆这幅书法作品时,先生写道:“台先生的书法写的是带有隶书风格的行楷,上下联左右之间留有约二公分的间距,至于字与字之间的行气,则写得神贯而形离。整体看来疏朗中有绵密之致,端秀中见英挺之姿,既有行楷之逸畅,又兼隶体之端凝,与台先生平日常以行草书写的风格颇有不同,是一幅极见用心之作。”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先生对于书法原有极为敏锐且独到的欣赏与品评的能力,而尤为重要的,就是先生所使用的“清严”、“淡宕”、“盘旋”、“挥洒”、“疏朗”、“绵密”、“端秀”、“英挺”诸语,都在在提示出书法乃是人格之显现的“人向字中看”之精义,而她之赏爱顾先生与台先生的书法,自然也是因为其书法乃是透过笔墨表现出了一种整体的学养与品格的缘故。先生早年习作手稿虽然并无书法艺术上之价值,但却反映出她在传统教育与文化氛围中所涵濡出来的古典的教养,这种教养之沉潜深厚,又化生为先生日后为人为学的精诚的态度,乃至于她在举手投足之间都处处流露出来的儒雅的风仪。八十年来,先生之将这些旧日的习作什袭珍藏,乃是因为其上有顾随先生及诸位师长的评改,这便使得这些手稿更加具有了教育与文化史上的珍贵价值。而顾先生书法的“清严”、“淡宕”、“盘旋”、“挥洒”,当然更会使得读者和先生一样,对这些手稿宝爱有加,欣赏不置了。
顾随先生评语书法
一九五〇至七〇年代,先生陆续撰写了不少论著,然而手稿则多已散佚,目前我们所能见到最早的手稿,是先生一九七八年所写的《〈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后叙》。一九八〇至九〇年代,是先生学术上最为高产的时期,本书所收手稿亦以此一时期为最夥。八十岁以后,先生仍然坚持研读与写作,其晚年文气依然不减,而笔力(此指写字)则未免稍衰。综观先生平生论著的手稿,不仅横竖不拘,简繁不计,而且往往字迹甚为潦草,用纸亦略无讲求,而写作之地点复遍及海内外,有时甚至同一篇文稿,其写作之时间前后相隔数月,写作之地点则更相去有万里之遥。然而这一切都无碍于先生下笔之际精力之弥满与文气之贯串,诚如邓广铭先生之所言:“其文章议论皆浑融洒脱,恢闳开廓,曲汇旁通,而又全都在于反覆阐发其主题。”(《〈稼轩词编年笺注〉增订三版题记》)此实是先生论文的最大特色,而直接面对原始的手稿,读者定能得到最为真切的印象与感受。至于形成这一特色的原因,则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先生平生为人为学“主诚”与“认真”的态度。早在一九五七年所写的《说静安词〈浣溪沙〉一首》一文中,先生便曾说自己之为文,乃是“不得于心者,固不能笔之于手”,一九九〇年先生又有诗句云:“我文非古亦非今,言不求工但写心。恰似涌泉无择地,东坡妙语一沉吟。”(此诗《迦陵诗词稿》未收,见先生之《论纳兰性德词》)先生平生所写皆因其内心有真切之感受与深刻之理解,所以一旦发为文字,就能对其所描写评说的人物及作品做出最为精诚充沛的阐发。这也正是何以先生所写的学术性的论文而往往表现出一种近于诗歌的兴发感动之风格与力量的缘故。
本书目前所收先生论著之手稿虽仅截止于二〇〇八年,但实则直到现在,先生也仍时有写作。这三十年间的手稿虽然仅是先生平生论著的极小部分,但却基本可以显示出先生平生治学的整体态度与风貌,尤其到了晚年八十岁以后,先生还依然坚持研读与最严谨的学术写作(如本书所收论女性词诸篇),这种精诚笃至的毅力与品格自是值得我们深深景仰和敬佩的。手稿中尚有无数隐微的细节留待细心的读者去发现,如偶然出现在稿纸上的长长的斜线,据先生之回忆,竟乃是她深夜属文倦极思睡时留下的印记,这种深微切近的阅读体验,自是除手稿外,其他任何著作都无法呈现的。
先生当时在诗词作品中对抗战沦陷多只作隐约的叙写,盖即因文体不同之故,而这篇《悲思赋》中所写的“山河震荡,风雨飘摇,神州禹甸,常怀沦落之悲,银剑金戈,久有沉埋之恨”,则明白表现了年青学生不甘心祖国沦亡的热情,同样令人感动。而文末所写的“羡止水之不波,心同古井,拟冲霄而无翼,志愧(原稿作‘惭’,先生今拟改为‘愧’)鲲鹏”两句话,乃竟与先生一九八〇年所作的一首《踏莎行》中“一世多艰,寸心如水,也曾局囿深杯里”,“一朝鲲化欲鹏飞,天风吹动狂波起”的词意全然相合。这两篇作品的写作时间盖相去有四十年之久,而在表现先生平生之个性、志意与理想方面,则实在为夫子所谓“吾道一以贯之”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证明。此外手稿中《书〈五代史·一行传〉后》一文则是当时沦陷背景下师生以节义相砥砺的一篇作品。先生一生经历了许多历史的世变,而她对世变中“士”所当取的持守一直就有明决的自省,在《嵇康吕安狱考》一篇手稿中,她便对“徒以语言文字招祸取患”表示了一种“智者不为”、“吾不取焉”的态度,实则这也同样是先生平生一以贯之的一种智慧与操守。以上这些习作手稿均属首次发表,对于认识先生早年之个性及思想相当重要,因此值得向读者特别介绍。“顾随先生批改诗词曲习作”是先生本人最为珍视的手稿,但以已经发表,且先生自己亦撰有回忆性的文字(见《顾随与叶嘉莹》一书),这里仅举一例以说明古典传统中老师与学生之间心灵思想的默契与交流能够达到何等精微美妙的程度。
顾随先生
此外细心的读者还会发现,本书手稿所使用的稿纸以“四川大学历史系”、“四川大学历史研究所”稿纸为最多,而写作之地点亦以成都最为常见,便也即因为与缪先生合作的关系。而本书乃竟得以在成都完成编辑与制作,复由巴蜀书社出版,负责终审的总编侯安国先生更且是当年在川大聆听过先生讲学的一位同学,这种“蜀稿蜀得”的殊胜的因缘,或许也是缪先生冥冥之中的一种心愿吧。
花开莲现,花落莲成
本书在版式背景上采取了“花开莲现,花落莲成”的设计,以表示先生与荷花的因缘,以及她充满苦难与智慧的人生历程。同时在各个时期的手稿之后,也排入了相应的先生及她与师友的照片,读者不仅可以看到先生从大陆到台湾,由台湾而北美,“一身萍寄,半世艰辛”,最终回到祖国教书的人生轨迹,而配合着这些照片与手稿,更能亲切地感受先生与师弟友朋之间的深厚情谊、学术志业与词人风雅。三十年前,当先生为她的老师顾随先生的手稿撰写序言时曾说:“虽时移世往,后之学者已无由接其謦欬,然而读其书法,或者仍可想见先生精神风骨之仿佛乎。”(《顾随先生临帖四种》序)这部《叶嘉莹手稿集》虽不是先生的书法,但却饱含了先生之时代与生命的记忆,而先生之精神风骨,德业辉光,正可藉由这些手稿,庶使千百年后的读者,想见其人,如闻謦欬,而文化之长流与先生之生命,乃正复绵延不绝,生生不已。
二〇二〇年九月十日教师节敬识于成都采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