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志隱逸文獻彙纂附卓行傳 | 孫國柱

文化   2024-12-11 09:00   四川  

书名:中国地方志隐逸文献汇纂:附卓行传
主编:孙国柱
出版社:孔学堂书局
书号:978-7-8077-0632-8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册数:16册
中图法分类号:K203

序 言

——隱逸:中國文化傳統裏時空共生的故事

理解中國文化是困難的,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尤其困難。這其中,被梁漱溟先生在《中國文化要義》一書中稱爲中國文化十四大特徵之一的隱逸文化傳統,就是這樣一個内涵豐富的典型個案。過去中國歷代的正史,常列有『隱逸傳』,至于卷帙浩繁的地方志書也是如此。這對于講究以天爲則、以史爲鑒的中華文明頗不同尋常。可惜的是,隱逸之于中國文化的重要意義,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事實上,不了解隱逸文化就無法真正全面地把握中國文化的特質,不研究隱逸文化也無法真正準確地解讀中國文化的現象。因此,瞭解隱逸文化、研究隱逸文化,也就成了打開中國文化大門的關鍵所在。



克實而言,隱逸文化確實是比較複雜的。首先應該指出的是,隱逸文化的形成,離不開隱士的塑造與參與。隱逸現象在中華大地由來已久,而隱士的來源已难以考證。黄帝問道廣成子的傳説,就是一個有關隱士的故事。可以這樣説,整個中國歷史,都不乏隱士的身影。更爲關鍵的是,到了改朝换代的時候,隱逸文化,通常還與遺民文化傳統合流。這其中的代表性人物當推伯夷、叔齊。耐人尋味的是,《伯夷列傳》,被冠于《史記》列傳之首。有關《伯夷列傳》的創作主旨,正如司馬遷《太史公自序》中所云:『末世争利,維彼奔義,讓國餓死,天下稱之,作《伯夷列傳》第一。』伯夷、叔齊,有時也被簡稱爲夷齊,既開啓後世隱逸之風的濫觴,也成爲後代遺民追儀的典範。

隨着佛教文化的傳入,隱逸文化發生了更多複雜多樣的變化。隱逸文化傳統可謂中華文明的河道脉絡,佛教文化也是在這一中華文明的河道脉絡中前行的。梳理可知,隨着佛風東扇,隱逸文化構成了儒釋道共通的精神底色,也成爲佛教中國化得以發生的深層緣由。如衆所知,佛教本有出世傳統,這與隱逸文化的避世傾向可謂一拍即合。事實上,佛教進入中國,隨即開始了本土化的適應與傳播過程。不應忘記,早期的僧團,有許多人物都是可以放到隱士群體進行歸類的。在中國社會後期,不少有關隱逸的記載也不乏僧人居士的身影。考察中國佛教早期的實際情况,許多僧人都躬耕于山水之間,過着隱士般的田園生活。這方面的典型,至少有廬山慧遠。慧遠在論證沙門不敬王者時的根據即是立足『方外』而獲得的立身行道之優勢。慧遠指出:『是故凡在出家,皆隱居以求其志,變俗以達其道。變俗則服章,不得與世典同禮。隱居,則宜高尚其迹。……如令一夫全德,則道洽六親,澤流天下。雖不處王侯之位,固已協契皇極,大庇生民矣。(《弘明集》卷十二)』從這點來看,隱逸傳統又成了佛教的保護傘。『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隱逸文化,一方面有利于佛教維持出世的傾向,另外一方面又有助于佛教化世的靈活性。整體而言,以『山林佛教』爲根據地,佛教可以對于整個國家社會展開全方位的影響。應該確認,山林佛教,在歷史上對于中國佛教的存續功莫大焉。在佛教中國化的過程裏,佛教文化與隱逸文化也産生了内在的結合。如有『詩佛』之譽的王維,實際上就過着禪隱的生活。至于後世鼎革之際的『逃禪』現象,當然也要結合隱逸文化方能得到解釋了。

在此還要梳理一下隱逸文化在中華文明背景裏的精神内涵。在中國文化早期,隱逸的實際精神内涵,是難以確定的。如《易經》這樣的文本,爲進退出處提供了足夠的智慧啓迪。『《遁》之時義大矣哉!(《周易·遁卦》)』若是考慮到《易經》本身所言説的龍蛇之蟄、屈伸之計,也不妨將《易經》稱爲『隱逸之書』。至于諸子百家對于隱逸文化的多維詮釋,則構成了隱逸文化演變的基本來源。隱士之存在,在早期或許僅僅指示了一種生活方式,有修道、自得等精神意涵。比如《莊子·讓王》就記載有『逍遥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的善卷『入深山,莫知其處』的故事。這是道家的隱士故事版本。崇尚自然、親近山水、呵護身心的道家當然是頗富隱逸色彩的,如老莊都是典型的隱君子。後來的道教更是形成了洞天福地的信仰體系,開闢了具有獨立範式意義的審美世界。總之,無論是道家還是道教,都與隱逸文化有着不解之緣。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法家對于隱逸文化多有貶斥。比如,韓非子認爲如夷齊這樣的人,『若此臣,不畏重誅,不利重賞,不可以罰禁也,不可以賞使也,此之謂無益之臣也。』(《韓非子·奸劫弑臣》)法家這樣的主張在明代朱元璋那裏獲得了某種程度的實施。明代在朱元璋時期就曾規定:『寰中士大夫不爲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誅其身而没其家,不爲之過。』(《禦製大誥三編》「蘇州人材第十三」)儒家則提供了另外一種敘事模式。在中國文化史上,孔子對于隱逸文化的理解與詮釋,可謂影響後世深遠,具有典範意義。梳理可知,孔子從未批評過隱者,反而有隱者『嘲笑』孔子。應該可以這樣説,孔子本人就是有隱逸思想的,曾明確提出:『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論語·季氏》)不僅如此,孔子還提出『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論語·述而》)這樣的格言,成了影響後世的圭臬。更爲重要的是,孔子曾如是言:『興滅國,繼絶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論語·堯曰》)此即後世人們探討的『興滅繼絶』。這實在是一種博大的理想、超越的情懷……正是有了『興滅繼絶』的篤定追求,『天下爲公』的願景變得不再單薄,『爲萬世開太平』的信仰也顯得更爲具體可感。佛教進入中國,也爲中華文明注入了新鮮血液。承前所述,佛教的出世傳統,與隱逸的避世傾向,幾乎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大厦之材,本出幽谷。』(五祖弘忍語)在後世的演化過程中,佛教從未廢棄過『隱逸』的存在方式,以至于出現了『天下名山僧建多』(謝重光語)的場景。當然,佛教文化本身是非常富有智慧的。如般若學説,甚至從根本上化解了入世與出世之間的張力。『猶如蓮華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維摩詰經》提出『不盡有爲,不住無爲』,《壇經》則提出『外于相離相,内于空離空』。從上述格言足可以想見佛教思維的中道圓融。總之,隨着時間的推移,在諸子百家、三教九流的滋潤下,隱逸文化現象逐漸演變成了隱逸文化傳統,隱士也構成了中國傳統社會一股舉足輕重的力量。

正是由于隱逸文化這樣重要,隱士在後世的稱呼可謂豐富多彩。結合蔣星煜《中國隱士與中國文化》一書的考證,隱士,有時又可以稱爲幽人、山人、逸人、高人、高士、隱人、逸民、遺民、處士、處人、高士、退士、居士、遺士、徴士、逸士、隱者、隱君子、烟客、烟園等由此可以想見隱士的精神内涵是多麼豐富。



如何評價隱逸文化傳統的功過是非,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與其他事物類似,隱逸文化到了後期也是泥沙俱下,龍蛇混雜的。從積極的角度來講,隱逸文化爲個體的社會化選擇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空間,讓那些特立獨行者不必同流合污,保障了個體的獨立、尊嚴乃至自由……從消極的角度來講,有些人不過是借助隱逸逃避世事,推卸責任,甚至將隱逸當成謀取名利的階梯,正所謂『終南捷徑』是也……當然,評價隱逸文化的視角可以是多元的。以上的分析,基本上是立足于隱逸行爲之于個體生命的意義,這也是人們評價隱逸文化時常見的路徑。

其實,從宏觀角度來講,隱逸體現了一種具有高度文明意義的文化傳統。這種文化傳統,體現了中華文明獨特的智慧,譜寫了中國文化傳統裏時空共生的故事。從某種角度而言,真正檢驗文明程度的尺度,可能是强弱如何並存、大小如何共在的問題。具體來講,對于任何一個龐大的文明來講,至少要面臨以下問題。在空間上,掌握權位的統治者如何對待那些所謂的異議者、不合作者、持不同意見者?在時間上,尤其是在改朝换代的鼎革過程中,如何盡可能地减少悲劇,保持價值?幸好,隱逸文化傳統對于上述問題都能有較好的預防和診治。

現在還是首先來談空間意義上的共生。承前所述,在空間維度上,隱逸文化保證了個體生命遺世而獨立的可能與自由。實際上,隱逸文化傳統,還可以放在政治意義上衡量。在此不得不説,隱逸文化的存在,充分證明了中國傳統社會的大一統,是高度開放的。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有些研究大一統的學人,經常强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成説,並没有認識到隱逸文化在中國傳統社會裏的功能和地位。統治者是不可能否定掉隱逸文化傳統所具有的深廣影響。毫無疑問,隱逸,不等于棄世、厭世。在不少情况下,隱逸更多是反抗或擺脱那些外在的壓制或束縛,並不是要與社會脱離關係。歸根結底,隱逸文化,在客觀上甚至可以有效地促進社會健康地運行。正如《梁書》卷五十一列傳第四十五『處士』所言:『夫可以揚清激濁,抑貪止競,其惟隱者乎!』中國傳統的統治者在表彰隱逸時,基本上都是由于隱士高卓的品行。也正因爲如此,在歷史上,『隱逸傳(遺逸傳)』有時甚至與『卓行傳』『獨行傳』『忠義傳』『死節傳』放在一起撰述。那些隱逸者,可能是有特殊藝能的人才,可能是懷道抱德的楷模,也有可能是在地方上熱心慈善、投身教化的鄉賢……承前所述,隱逸的意義在于深層次上保證了個體生命能夠各從其志乃至立身行道——那些遭遇時運不濟的人,可以在隱逸文化傳統裏暫時隱退;那些喜歡離群索居的人,可以在隱逸文化傳統裏用另外一種形式繼續發揮生命的能量,服務社會……平心而論,一個可出可入的隱逸傳統,正好能夠成爲表徵某一社會之所以是文明社會的例證。具體來講,這種自由選擇,直接保證了個體生命並不是完全被隸屬于主流社會而無主體性、自主性或獨立性的。隱逸所允諾的立足之地、容身之所,對于個體生命的尊重乃至愛護,在此時提供了具有實際意義的保障。這個時候,隱逸文化就具有了審視文明,乃至反思社會本身的可能。更何况,雖然人們常言江湖之遠、廟堂之高,但是隱逸本身並不局限于山林。到了後世,中國文化不僅細緻區分了大隱、中隱、小隱,還出現了朝隱(吏隱)、市隱,乃至心隱等類型。這其中,尤其是心隱,更體現了中華文明强調心性解脱的特點。换言之,隱逸所厘定的『空間』,不僅僅是物理意義上的,更是心理乃至精神意義上的。有道是『天容怨天之人,地納恨地之士』。總之,隱逸文化,提供了某種空間意義上的共生機製,這種機制讓每個生存于其間的成員有了另外的後備性選擇,這樣的選擇也就讓人可以呼吸……畢竟,當個體生命退隱而不得的時候,這樣的社會也就無所謂自由或寬容了。

隱逸文化所保障的時間意義上的共生,也是中華文明頗富特色的智慧。這種時間意義上的共生,尤其體現在遺民文化傳統之中。在歷史上,遺、逸有時是混用的。比如,范曄在《後漢書》中就將遺民與逸民合編爲《逸民傳》,這其實没有區分逸遺在興亡兩個時期所展現的不同内涵。在此,所謂遺民,主要是指那些在改朝换代時,不仕新朝之人。與隱逸類似,遺民在歷代正史中也多有記載,往往放入『忠義傳』中加以表彰。有意思的是,新朝爲舊朝編撰正史時,往往借助遺民的力量或成果。遺民在新舊朝代交替時的獨特功能于此可見一斑。如清初統治者幾乎完全承襲了中華文明固有的傳統做法,多次下令地方官員舉薦山林隱逸,甚至招攬博學鴻儒,開設明史館。需要指出的是,明清鼎革之際,甚至還出現了規模空前的『逃禪』現象。簡單來講,所謂『逃禪』,即是指那些遺民遁入佛門,不仕新朝的現象。『逃禪』現象,當然是中國固有的隱遺文化與佛教出世制度結合的産物。從某種角度而言,明清之際『逃禪』人物即是現實中的逸民或隱士。歸根結底,『逃禪』現象之所以在明清易代之際發生,與中國歷史上的隱逸文化有關,與中國文化史上興滅繼絶的傳統有關。這些都能夠解釋『大道失而求諸禪(屈大均語)』的産生原因。這其中,尤其是興滅繼絶的傳統,爲新朝對待遺民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明智尺度。針對『興滅繼絶』的意義,張祥龍先生在《從現象學到孔夫子(增訂版)》一書中曾有精彩的分析:

最奇特也更深刻的是,董仲舒和今文經學家們不僅贊成朝代變異或政體『歷時』説,還主張這變易之中的和諧共在,即『通三統』的『同時説』。這『通三統』講的是,以新王或新時代爲主導之統,但同時要讓前兩統或前兩王之後代以非主導的或邊緣的方式存在;也就是此二者被退封百里而爲公侯國,『使服其服,行其禮樂,稱客而朝。』(《繁露·三代改制質文》)這二統仍奉其祖先當王時的正朔時制,因而在其方圓百里的公國中仍服其故有之服色,行故有之禮樂,當朝天子也以『客待之,而不臣也。』……這三個時代或時間向度的貫通,就是『通三統』。這『變』而『通』構成了任何一統或只變而不通的三統所没有的活生生的『天時』感受,即傳統、現實和將來的充滿仁愛、正義和憧憬的微妙交融,賦予歷史、文化、社會以原發的和自然和諧的生存意義。

在此,不厭其煩地大段摘引這段話,是因爲『興滅繼絶』的文化傳統實在重要——它保障了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連續性。在『通三統』的設計中,每一時代範式都具有了永恒的價值,並不因爲是否占據主導地位而失去存在的依據。這種設計最大的優點之一就在于通過新舊的内在延續保證了歷史價值的最大化。如明清鼎革這樣的大事件,尤其需要這種共生機制。『逃禪』現象,在客觀上就擔當了這樣的功能。在『逃禪』現象中,廟堂與山林、新朝與舊統,之所以能夠『各行其道』,實有賴于遺民隱逸這一文化傳統所劃分的地盤與界限。在此,可以做一反面的設想,如果在新舊交替的時候,並没有遺民隱逸或者『逃禪』這一緩衝地帶,中華文明的元氣定然大傷。當然,歸根結底,『逃禪』現象能夠成功地保障生命的退隱和文化的避難,正是因爲中華文明在内部上有這種博大的天道精神,在朝代的新舊代替中,還能夠在敵對之間提供緩衝地帶。即使這緩衝地帶中充滿了張力,並不乏仇恨,但是這種緩衝地帶畢竟保留了讀書種子,天地元氣。于是乎,通過一息尚存的契機,一段充滿血淚的歷史在這裏停泊,習慣于馬背上騎射的民族開始學習在大地上棲息,一個更加血脈相連的大民族開始融合。



正如之前所分析的,隱逸文化傳統,具有時空共生的功能與意義。現在繼續深入探討隱逸文化傳統在政治、社會乃至文化上的具體表現。  

承前所述,隱逸是中國文化的特産。其實,隱逸,不僅是解讀中國文化内在基因的密碼,還是把握中國政治深層結構的樞紐。早在《尚書·大禹謨》中就有這樣的記載:『野無遺賢,萬邦咸寧。』 孔子也强調:『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論語·季氏》)在極其重視民心的古代中國,民心也就是天心。隱士之多寡,幾乎成爲衡量政治合法性的天然標尺。《易經》有言:『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周易·蠱卦》上九爻辭)隱士在中國歷史上政治作用,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一書中曾經加以概括:『第一在政治上,便是天子不得而臣,諸侯不得而友,雖再三禮請亦不出來。試問這是任何一封建國家專制國家所能有的嗎?』梁漱溟先生的評價,讓人想起商山四皓與劉邦、嚴光與劉秀的故事。這其中,范仲淹在《嚴先生祠堂記》中高度贊歎了嚴光的高風亮節,『而使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由此可知,隱逸文化,不是禮樂教化的對立面,反而用獨特的方式維持了整個社會運行的平衡。

有道是『天下四行,士農工商』。士,是中國階層的中流砥柱,而隱者也是士大夫之一種,是爲隱士。至于隱逸文化,則是士大夫文化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如果忽略隱逸文化,是不能瞭解中國傳統士大夫精神的。孔子平日罕以仁許人,而對于死守善道、捨生取義的夷齊青眼有加,謂之『求仁得仁』,這個時候的隱士是『聖之清者』的典範。如孟子這樣的大丈夫也没有完全排斥隱逸的可能,亦提出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章句上》)。莊子則將隱士刻畫爲『逍遥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的形象,這個時候的隱士則有張揚個性的意味在其中。荀子還從修身養性的角度指出:『志意修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荀子·修身》)事實上,中國歷史上的文人士大夫,在時不利兮的境遇下也往往援引莊屈,澆心中塊壘。如此就不難理解,如陶淵明這樣的典型爲什麼受後世文人士大夫青睞追捧了。從上可見,隱逸文化背後實際上構成了後世士大夫精神的核心支柱,這對于弘揚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有裨益。

隱逸文化,甚至還深刻影響了中國傳統社會的基本結構。錢穆先生在《略論中國社會學 二》中曾精闢地指出:『今論中國社會,應可分四部分,一城市,二鄉鎮,三山林,四江湖』。……『合此城市、鄉鎮、山林、江湖四者,乃見中國社會之全貌。』對此,錢穆先生還引證説,《史記》《漢書》有《貨殖》《游俠》《儒林》三傳,《後漢書》有《逸民傳》,此四項人物正可代表上述城市、鄉鎮、山林、江湖之四部分。由此可見,隱逸文化使得中國傳統社會結構更爲寬廣闊大了。這其中,城市、鄉鎮,尤其凸顯人道意味的世界,而山林、江湖更爲强調自然意味的世界。城市、鄉鎮,山林、江湖,也呼應了中國文化虚實匹配的基本結構。更細緻來講,隱逸,構成了傳統中國人重要的生活方式。相應地,漁樵耕讀,則構成傳統中國人生活方式的具體内容。也正因爲如此,隱逸,成了中國文學、藝術的經典主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之所以具有經久不衰的魅力,或許就在于通過隱逸創造出來一個符合大衆内心期待的人世樂土吧。畢竟,詩和遠方,是很多人内心隱秘的情愫。與之相應的是,山林、山水,則構成了隱逸生活的典型場域。這其中,尤其是山水,就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山水,是自然的——君王可以宣稱擁有它,但是却無法真正占有它。此中的意義恰如《南齊書》卷五十四列传第三十五『高逸』所言:『若道義内足,希微兩亡,藏景窮巖,蔽名愚谷,解桎梏于仁義,永形神于天壤,則名教之外,别有風猷。』可見,山水的世界,是别有洞天的。《林泉高致·山水訓》曾言:『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這確實延續了『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傳統。徜徉山水之中,可以盡享『山水以形媚道』(宗炳語)的諸般趣味。李澤厚先生甚至這樣説:『中國的山水畫有如西方的十字架。』山水對于傳統中國人確實意義非凡。有些園林造景,更是直接以山水漁樵爲經典題材。更爲甚者,『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張昪《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山水,還是中國人的『歷史審判法庭』。孤苦無依的屈原,游于江潭,行吟澤畔時的對話者即是漁父。《三國演義》的開卷詞更是描述了滚滚長江東逝水,白髮漁樵江渚上的雄渾景象。

中國傳統社會的基本結構,當然也會影響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内涵。梳理可知,隱逸文化,是理解中國思想史、中國文化史演化的關鍵綫索。正如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的問題和精神』一節中説:『專就中國哲學中主要傳統説,我們若瞭解它,我們不能説它是入世的,固然也不能説它是出世的。它既入世而又出世。』這裏的出世,當然與隱逸有關。事實上,現代的中國人,還喜歡説『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這真是微妙的話。出世可以克服功利主義,入世可以超越虛無主義,兩者結合,有望達到『真空妙有』的境界。除了出世、入世之外,舉凡自然與名教、有待與逍遥等範疇無不滲透着隱逸的底色。魏晋玄學的集大成者郭象曾言:『夫聖人雖在廟堂之上,然其心無異于山林之中。』對于這樣的命題,若不結合中國傳統仕隱的關係加以理解,是難以入其堂奧的。蓋中國文化需要消除出世與入世之間的張力,如此方能達到出入自在的圓融境地。綿綿若存的隱逸文化,是如此重要。如果進一步深入研討則可以發現,中國傳統文化有關出世與入世的經典論説,藴含了豐富的智慧,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人生態度乃至生命形態。有關儒釋道三教的人生智慧,樓宇烈先生喜歡借用『看得開,拿得起,放得下』的説法進行概括。這樣的表達確實是通俗而深刻的,完全可以與『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的説法進行互釋。至于中國傳統文化塑造的生命形態,方東美先生在《原始儒家道家哲學》一書概括中國哲學精神時認爲,儒家可謂『時際人』,道家則是典型的『太空人』,而佛家则是『交替忘怀的時空人』,至于宋明理學家則是『兼綜的時空人』。方東美先生的以上概括,真是一種有趣的説法,指出了中國傳統文化背景下的生命是如何出入時空的。

由上可見,隱逸文化,其實相當于一種劃分尺度。通過隱逸,中國文化處理了廟堂與山林、人文與自然諸關係。下面試析之。

在朝野之間,隱逸文化更加凸顯了個體,乃至社會的維度,因此藏天下于天下也變成可能。與之相關聯的是,隱逸實際上是道統的象徵。政統與道統的説法,其實並不虚無縹緲。如果按照中國傳統的倫理綱常,政統與道統,恰恰對應着『君師』這樣的説法。中國傳統的士紳,實際上是道統的擔當者。這些士紳往往同時就是師儒,而師儒是職掌教化的。根據費孝通先生在《皇權與紳權》中的研究,『皇權和道接近時,師儒出而仕,皇權和道分離時,師儒退而守。』 這樣的話題,在費孝通先生《鄉土中國》的『無爲政治』『長老統治』諸章節中有專門的體現。皇權與紳權此消彼長的關係,還導致了中國傳統倫理綱常的變化。這點恰如澹歸今釋所描述的:『故三代以上,道統歸于君,降而及于相,三代以下,道統歸于師,此可以知朋友之交之爲世界成始成終之驗也。(《司馬牛憂曰》,《徧行堂集》卷十八)』這意味着在隱逸文化的作用下,如師友這樣的倫理綱常在中國傳統社會後期獲得了更大程度的凸顯。由此可見,隱逸文化的實際作用,在政統與道統的互動争持中有了更爲明確的呈現。隱逸文化還深刻影響了人文與自然的關係。在人文與自然之間,隱逸文化更加强調了自然的狀態,因此生命回歸本真就不再遥不可及。曾經寫過《瓦爾登湖》的梭羅備受人們關注。這些傳統中國的隱士們,在某種程度上何嘗不是中國式的梭羅呢?山林,是自然的象徵,寄託了人文宇宙的情懷。這個時候,如『天地萬物一體』這樣的命題,就非常直觀了。人從自然來,最終仍舊要歸于自然。于是乎,親近自然,擁抱自然,也成了自我實現之道。這個時候的山林,就相當于彰顯天地境界的路徑或窗口。如此,透過隱逸文化,有助于發現歷史中的中國不僅是鄉土中國,也是山水中國,這對于全面把握文化中國的精神内涵大有裨益。

從以上大而化之的梳理足可以瞭解隱逸文化之于中華文明的重要性了。尤其是到了改朝换代時期,隱逸文化甚至成爲中華文明的命脈所系。現在確實有必要系統且深入地研究中國傳統富有特色的隱逸文化了。本人所指導的碩士研究生史曉琳就曾研究過儒釋道三教交涉背景下的吏隱現象,而另外一位碩士研究生鍾祺琪則系統研究了魏晋南北朝時期的山林佛教。但是非常可惜的是,當前有關中國政治史、中國社會史乃至中國文化史的研究,由于没有給予隱逸文化恰當的位置,所以在某種程度上無法做到對于中國傳統文化有同情之瞭解,更遑論文化自覺了。

有關隱逸文化的基本資料,當然是浩如烟海的。除了如正史所載的『隱逸傳』『忠義傳』外,尚有不少專書可資借鑒。據載,早在晋朝,皇甫謐就撰述有《高士傳》《逸士傳》。到了明清時期,有關隱逸的專書就更多了。明代錢榖輯有《歷代隱逸傳》,可以説將明代以前正史有關隱逸的記載進行了系統性的集成。明代陳繼儒編有《逸民史》,多達二十二卷。清代朱溶著録有《忠義録》《表忠録》《隱逸録》。明代以後直至民国初期,還出現了不少遺民著述,如邵廷采的《明遺民所知傳》、黄容的《明遺民録》、闕名朝鮮人的《皇朝遺民傳》、陳去病的《明遺民録》、孫静庵的《明遺民録》等都是其中的經典之作。當然,承前所述,中國歷史上爲數衆多的地方志書也往往專列有『隱逸傳』『方外傳』,以及『卓行傳』等。這其中,中國地方志書有關佛道的文獻,業已有部分學者進行了搜集整理。比如,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何建明在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課題支持下出版了《中國地方志佛道教文獻彙纂》。采薇閣王强先生,在古籍出版界頗有聲望。當我提及隱逸文化的學術意義後,王强先生克服種種困難,决定支持出版《中國地方志隱逸文獻彙纂(附卓行傳)》。這種發心和行動令人隨喜贊歎!如衆所知,中國地方志裏雖然有大量的隱逸類資料,但是想要整體把握這些資料還是不太容易。毫無疑問,這套叢書嘗試性彙纂了中國歷代地方志裏有關“隱逸傳”的基本材料,能夠爲了解乃至研究中國傳統隱逸文化提供極大的便利。

孫國柱

二零二四年八月九日于昌平

總目録

第一册

順天府志·卷五 人物志·隱逸 明 沈應文 修 明萬曆二十一年刻本一

通州新志·卷二 隱逸 清 黄成章 纂修 清雍正間刻本七

隆慶志·卷七 人物·隱逸 明 謝庭桂 明 蘇乾 纂 明嘉靖二十八年刻本一七

延慶州志·卷七 隱逸 清 李鍾俾 纂修 清乾隆七年刻本二一

大興縣志·卷五 人物·隱逸考 清 張茂節 纂修 清抄本二五

房山縣志·卷六 人物·隱逸 馬慶瀾 纂修 一九二八年鉛印本三五

宛平縣志·卷五 人物下·隱逸 王養濂 纂修 民國抄本三七

石岡廣福合志·卷二 人物攷·隱逸 清 蕭魚會 清 趙稷思 纂修 清嘉慶十二年刻本五三

上海縣志·卷一十 隱逸 清 史彩 纂修 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六一

嘉定縣志·卷一十 人物志中·隱逸 清 程國棟 纂修 清乾隆七年刻本六七

寶山縣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趙酉 纂修 清乾隆十一年刻本七五

華亭縣志·卷一十四 文苑傳·隱逸傳 清 馮鼎高 清 李廷敬 纂修 清乾隆五十六年刻本八一

南彙縣新志·卷一十三 人物志中·隱逸 清 胡志熊 纂修 清乾隆五十八年刻本八七

嘉慶上海縣志·卷一十五 人物志·隱逸 清 王大同 纂修 清嘉慶十九年刻本九五

金山縣志·卷二十五 傳·隱逸 清 龔寶琦 清 崔廷鏞 纂修 清光緒四年刻本一〇五

重修奉賢縣志·卷一十三 人物志四·隱逸 清 韓佩金 纂修 清光緒四年刻本一二三

青浦縣志·卷二十一 人物五·隱逸傳 清 汪祖綬 纂修 清光緒五年刻本一二九

崇明縣志·卷一十二 人物志二·隱逸 王清穆 修 曹炳麟 纂 一九三〇年刻本一五三

羅店鎮志·卷六 人物志中·隱逸 清 王樹棻 纂修 清光緒十五年鉛印本一五九

黄渡鎮志·卷七 人物下·隱逸 章樹福 纂修 一九二三年鉛印本一六七

南翔鎮志·卷六 人物·隱逸 張承先 纂修 一九二四年鉛印本一七三

月浦里志·卷一十二 人物志·隱逸 陳應康 纂修 一九三四年鉛印本一七九

武清縣志·卷八 人物·隱逸 清 吴翀 纂修 清乾隆七年刻本一八三

保定府志·卷二十二 隱逸 清 紀弘謨 纂修 清康熙十九年刻本一八五

永平府志·卷一十八 人物志·隱逸 清 李奉翰 纂修 清乾隆三十九年刻本一九三

趙州志·卷六 人物志·隱逸 清 祝萬祉 纂修 清康熙十二年刻本一九七

涿州志·卷八 隱逸 清 劉德弘 纂修 清康熙十六年刻本二〇五

直隸遵化州志·卷一十六 人物志·隱逸 清 劉埥 纂修 清乾隆五十九年刻本二〇九

清河縣志·卷一十 人物·隱逸 清 向日紅 纂修 清順治刻本二一三

真定縣志·卷一十二 人物志·隱逸 清 陳謙 纂修 清順治刻本二一五

唐縣志·卷一十六 人物志·隱逸 清 王政 纂修 清康熙十二年刻本二一九

望都縣志·卷六 人物志·隱逸 清 李天 纂修 清康熙十七年刻本二二三

東光縣志·卷七 隱逸 清 白爲璣 纂修 清康熙三十二年刻本二二五

文安縣志·卷四 隱逸 清 楊朝麟 纂修 清康熙四十二年刻本二三一

固安縣志·卷六 人物志·隱逸 清 鄭善述 纂修 清康熙五十三年刻本二三七

内丘縣志·卷二 人紀·隱逸 清 汪匡鼎 纂修 清康熙刻本二三九

肥鄉縣志·卷三 隱逸 清 王建中 纂修 清雍正十年刻本二四一

東安縣志·卷一十三 人物志·隱逸 清 李光昭 纂修 清乾隆十四年刻本二四七

肅寧縣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尹侃 纂修 清乾隆二十一年刻本二四九

永年縣志·卷三十三 列傅·隱逸 清 孔廣棣 纂修 清乾隆二十三年刻本二五三

容城縣志·卷六 人物·隱逸 清 王克淳 纂修 清乾隆二十六年刻本二六一

廣昌縣志·卷一十四 列傅·隱逸 清 劉榮 纂修 清光緒元年刻本二六三

續修井陘縣志·卷二十八 隱逸 清 常善 纂修 清光緒元年刻本二六五

元氏縣志·卷一十一 人物志上·隱逸 清 胡岳 纂修 清光緒元年刻本二六七

正定縣志·卷四十三 隱逸 清 賈孝彰 纂修 清光緒元年刻本二七一

重修新樂縣志·卷三 隱逸 清 雷鶴鳴 纂修 清光緒十一年刻本二八七

任縣志·卷五 人物·隱逸 謝昺麟 纂修 一九一五年鉛印本二八九

盧龍縣志·卷一十八 隱逸 董天華 纂修 一九三一年鉛印本二九五

南皮縣志·卷一十 文獻志四·隱逸 王德乾 纂修 一九三三年鉛印本二九九

邯鄲縣志·卷一十 人物志上·隱逸 畢星垣 張奉先 纂修 一九四三年刻本三〇五

南和縣志·卷九 人物·隱逸 周章煥 纂修 民國抄本三〇七

續灤志補·卷三 隱逸 清 侯紹岐 纂修 清康熙刻本三〇九

山西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隱逸 清 覺羅石麟 修 清雍正十二年刻本三一一

澤州府志·卷三十八 隱逸 清 朱樟 修 清雍正十三年刻本三六一

蒲州府志·卷一十四 隱逸 清 周景柱 修 清乾隆二十年刻本三七一

絳州志·卷三 人物·隱逸 清 劉顯第 修 清康熙九年刻本三八一

沁州志·卷六 隱逸 清 姚學瑛 修 清乾隆三十六年刻本三八九

平定州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金明源 修 清乾隆五十五年刻本三九七

直隸霍州志·卷二十三 人物-本州·隱逸 清 崔允昭 修 清道光六年刻本四〇一

直隸霍州志·卷二十三 趙城縣·隱逸 清 崔允昭 修 清道光六年刻本四〇五

直隸霍州志·卷二十三 靈石縣·隱逸 清 崔允昭 修 清道光六年刻本四〇七

直隸絳州志·卷一十二 隱逸 清 李煥揚 修 清光緒五年刻本四〇九

汾陽縣志·卷四 列傳·隱逸 清 吴世英 修 清順治十四年刻本四一三

高平縣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范繩祖 修 清順治十五年刻本四一九

洪洞縣續志·卷四 人文志·隱逸 清 趙三長 修 清順治十六年刻本四二五

文水縣志·卷七 賢才志·隱逸 清 傅星 修 清康熙十二年刻本四二九

長治縣志·卷四 隱逸 清 姜愃 修 清康熙十二年刻本四三三

黎城縣志·卷三 人物志·隱逸 清 程大夏 修 清康熙二十一年刻本四三五

陽曲縣志·卷一十二 人物志·隱逸 清 戴夢熊 修 清康熙二十一年刻本四三九

陽城縣志·卷六 人物志·隱逸 清 項龍章 修 清康熙二十六年刻本四四三

武鄉縣志·卷五 隱逸 清 高鉷 修 清康熙三十一年刻本四四五

介休縣志·卷七 人物·隱逸 清 王埴 修 清康熙三十五年刻本四四七

臨汾縣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明 邢雲路 修 清康熙三十五年刻本四四九

沁水縣志·卷七 人物·隱逸 清 趙鳳詔 修 清康熙三十六年刻本四五三

潞城縣志·卷六 人物志·隱逸 清 張士浩 修 清康熙四十五年刻本四五五

重修平遙縣志·卷五 人物志·隱逸 清 王綬 修 清康熙四十六年刻本四五九

太平縣志·卷六 人物志·隱逸 清 張學都 修 清雍正三年刻本四六三

大寧縣志·卷六 人物集·隱逸 清 杜瑾 修 清雍正八年刻本四六七

屯留縣志·卷二 人物志·隱逸 清 甄爾節 修 清雍正八年刻本四六九

太谷縣志·卷四 隱逸 清 王廷贊 修 清乾隆四年刻本四七一

新修曲沃縣志·卷三十一 人物·隱逸 清 張坊 修 清乾隆二十三年刻本四七三

稷山縣志·卷六 隱逸 清 韋之瑗 修 清乾隆三十年刻本四七九

翼城縣志·卷一十八 隱逸 清 許崇楷 纂修 清乾隆三十六年刻本四八一

鳳臺縣志·卷九 隱逸 清 林荔 修 清乾隆四十九年刻本四八九

虞鄉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周大儒 修 清乾隆五十四年刻本四九三

河津縣志·卷八 隱逸 清 沈千鑒 修 清嘉慶二十年刻本四九七

臨縣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楊飛熊 修 清道光二十年刻本五〇一

武鄉縣續志·卷四 隱逸 清 吴匡 修 清光緒五年刻本五〇五

猗氏縣志·卷五 隱逸 清 潘鉞 修 清光緒六年刻本五〇七

續修曲沃縣志·卷二十七 人物·隱逸 清 張鴻逵 清 茅丕熙 修 清光緒六年刻本五一一

沁源縣志·卷七 人物·隱逸 清 韓瑛 修 清光緒七年刻本五一五

榮河縣志·卷八 人物·隱逸 清 馬鑒 清 王希濂 修 清光緒七年刻本五一九

襄陵縣志·卷二十 仙釋·隱逸 清 錢墉 修 清光緒七年刻本五二五

沁源縣續志·卷三 隱逸 清 董餘三 修 清光緒七年刻本五二九

永濟縣志·卷一十五 隱逸 清 李榮和 清 劉鍾麟 修 清光緒十二年刻本五三三

鄉寧縣志·卷一十 隱逸 趙祖抃 修 一九一七年刻本五四一

陽城縣鄉土志·卷一 隱逸 清 楊念先 撰 一九三五年鉛印本五四九

平順縣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杜之昂 修 一九四五年抄本五五三


第二册

盛京通志·卷三十八 隱逸 清 呂耀曾 修 清乾隆元年重修刻本一

欽定盛京通志·卷八十九 隱逸 清 阿桂 修 一九一七年鉛印本七

錦縣志·卷一十五 人物上·隱逸 王文藻 修 一九二一年鉛印本二一

興城縣志·卷九 人物·隱逸 恩麟 王恩士 一九二七年鉛印本二七

蓋平縣志·卷九 人物志·隱逸 石秀峰 辛廣瑞 修 一九三〇年鉛印本三一

義縣志·卷一十二 人物志·隱逸 趙興德 修 一九三一年鉛印本三三

遼東志·卷六 人物志·隱逸 明 畢恭 修 一九三四年遼海叢書本三五

陝西通志·卷二十三 隱逸 清 賈漢複 修 清康熙六至七年刻本三九

續潼關廳志·卷中 隱逸 清 向淮 修 清嘉慶二十二年刻本九七

寧陝廳志·卷三 隱逸 清 林一銘 修 清道光九年刻本一〇一

同州府志·卷一十 隱逸 清 張奎祥 修 清乾隆六年刻本一〇五

重修鳳翔府志·卷七 隱逸 清 達靈阿 修 清乾隆三十一年刻道光元年補刻本一一九

西安府志·卷三十七 隱逸 清 舒其紳 纂修 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一二五

同州志·卷一十三·隱逸 明 張一英 修 明天啓五年刻本一四五

華州志·卷二十四 隱逸考 明 李可久 修 明 張光孝 纂 一九一五年王淮浦修補重印合刻華州志本一五三

白水縣志·卷下 隱逸 清 王永命 撰 清順治四年刻本一六一

咸寧縣志·卷六 隱逸 清 黄家鼎 修 清康熙七年刻本一六五

朝邑縣後志·卷七 人物下·隱逸 清 王兆鼇 纂修 清康熙五十一年刻本一七一

渭南縣志·卷一十 人物·隱逸 清 岳冠華 纂修 清雍正十年刻本一七七

涇陽縣後志·卷四 人物·隱逸 清 唐秉剛 續輯 清乾隆十二年刻本一八三

重修鳳翔縣志·卷六 隱逸 清 羅鼇 重修 清乾隆三十二年刻本一八七

中部縣志·卷三 隱逸 清 丁翰 修 清嘉慶十二年刻本一九一

咸陽縣志·卷一十四 人物下·隱逸 清 臧應桐 纂修 清道光十六年刻本一九五

新續渭南縣志·卷八 隱逸 清 嚴書麟 修 清光緒十八年刻本二〇三

米脂縣志·卷七 鄉賢志六·隱逸 清 潘松 纂修 清光緒三十三年鉛印本二〇五

續潼關縣志·卷中 隱逸 清 向淮 修 一九三一年鉛印本二〇九

華陰縣續志·卷五 隱逸 米登岳 修 一九三二年鉛印本二一三

甘肅通志·卷三十九 隱逸 清 許容 纂修 清乾隆元年刻本二一七

甘肅新通志·卷七十五 人物志·隱逸 清 升允 清 長庚 纂修 清宣統元年刻本二三九

新修慶陽府志·卷三十 隱逸 清 趙本植 纂修 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二七九

直隸階州志·卷下 隱逸 清 林忠 編 清乾隆元年刻本二八九

狄道州志·卷九 人物中·隱逸 清 呼延華國 纂修 清宣統元年刻本二九五

狄道州續志·卷九 人物志中·隱逸 清 聯瑛 修 清宣統元年刻本三〇一

成縣新志·卷三 隱逸 清 黄泳 纂修 清乾隆十七年刻本三〇三

伏羌縣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周銑 修 清乾隆三十五年刻同治十一年重印本三〇五

重修鎮番縣志·卷九 人物列傳·隱逸 清 許協 修 清道光五年刻本三〇九

靖遠縣志·卷四 隱逸 清 陳之驥 纂修 清道光十三年刻本三一一

合水縣志·卷下 隱逸 清 陶奕曾 纂修 一九三三年國立北平圖書館抄本三一五

清水縣志·卷一十一 人物志下·隱逸傳 劉福祥 修 一九四八年石印本三一九

新修張掖縣志·卷七 隱逸 白册侯 余炳元 纂修 民國抄本三二五

朔方道志·卷二十二 人物志七·隱逸 馬福祥 陳必淮 修 一九二七年天津華泰印書館鉛印本三三一

西寧府新志·卷二十八 獻徵志·隱逸 清 楊應琚 撰次 清乾隆二十七年補刻本三三五


第三册

山東通志·卷四十六 隱逸 清 趙祥星 纂修 清康熙四十一年刻本一

青州府志·卷一十四 隱逸 清 崔俊 纂修 清康熙十二年刻本一七

萊州府志·卷一十一 隱逸 清 嚴有禧 纂修 清乾隆五年刻本五三

曹州府志·卷一十六 人物志·隱逸 清 周尚質 纂修 清乾隆二十一年刻本五九

泰安府志·卷一十八 人物志三·隱逸 清 顏希深 纂修 清乾隆二十五年刻本六五

沂州府志·卷二十七 人物下·隱逸 清 李希賢 纂修 清乾隆二十五年刻本七七

東昌府志·卷四十四 列傳九·隱逸 清 胡德琳 纂修 清乾隆四十二年刻本八三

武定府志·卷二十六 人物·隱逸 清 李熙齡 纂修 清咸豐九年刻本九五

武定州志·卷二十三 隱逸 明 王永積 纂修 明崇禎十二年刻本一〇五

濟寧州志·卷七 人物志下·隱逸 清 廖有恒 掌修 清康熙十二年刻本一〇九

膠州志·卷六 隱逸 清 孫藴韜 總裁 清康熙十二年刻本一二一

曹州志·卷一十六 人物二·隱逸 清 佟企聖 纂修 清康熙十三年刻本一二五

高唐州志·卷九 人物志下·隱逸 清 劉佑 纂修 清康熙三十二年刻本一二九

濱州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楊容盛 纂修 清康熙四十年刻本一三三

濟寧直隸州志·卷二十八 人物六·隱逸 清 胡德琳 纂修 清 藍應桂 選修

王道亨 總修 清乾隆五十年刻本一三五

鄒平縣志·卷六 隱逸 清 施閏章 纂修 清順治十七年刻本一五三

昌邑縣志·卷六 隱逸 清 周來邰 纂修 清乾隆七年刻本一五七

日照縣志·卷一十 隱逸 清 楊士雄 纂修 清康熙十一年刻本一五九

高苑縣志·卷六 人物志·隱逸 清 宋弼 纂修 清康熙十一年刻本一六一

益都縣志·卷九 隱逸 清 陳食花 纂修 清康熙十一年刻本一六五

禹城縣志·卷六 隱逸 清 王表 纂修 清康熙十二年刻本一七三

福山縣志·卷九 人物志·隱逸 清 羅博 纂修 清康熙十二年刻本一七七

曲阜縣志·卷四 文獻志·隱逸 清 孔胤淳 纂修 清康熙十二年刻本一八一

新修萊蕪縣志·卷六 人物志·隱逸 清 鍾國義 纂修 清康熙十二年刻本一八五

陵縣志·卷五 人物志·隱逸 清 史揚廷 纂修 清康熙十二年刻本一八七

平陰縣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陳秉直 纂修 清康熙十三年刻本一九一

陽信縣志·卷九 人物·隱逸 清 周虔森 纂修 清康熙二十一年刻本一九五

章丘縣志·卷六 人物志·隱逸 清 鍾運泰 纂修 清康熙三十年刻本一九七

新城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崔懋 纂修 清康熙三十二年刻本二〇一

泗水縣志·卷六 人物志·隱逸 清 劉桓 纂修 清康熙三十八年刻本二〇七

城武縣志·卷五下 人物志·隱逸列傳 清 趙嗣晋 编次 清康熙四十一年刻本二一一

茌平縣志·卷二 人物·隱逸 清 王世臣 纂修 清康熙四十九年刻本二一七

長山縣志·卷六 人物志·隱逸 清 孫衍 辑 清康熙五十五年刻本二二一

壽張縣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滕永禎 纂修 清康熙五十六年刻本二 二九

滕縣志·卷八 隱逸傳 清 黄浚 纂修 清康熙五十六年刻本二三一

長清縣志·卷九 人物志·隱逸 清 岳之嶺 纂修 清雍正五年刻本二四三

海陽縣志·卷七 隱逸 清 張士璉 纂修 清雍正十二年刻本二四五

淄川縣志·卷六下 人物志·隱逸 清 王康 纂修 清乾隆八年刻本二四七

平原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黄懷祖 纂修 清乾隆十四年刻本二五九

掖縣志·卷四 隱逸 清 張思勉 纂修 清乾隆二十三年刻本二六三

諸城縣志·卷四十二 隱逸傳 清 宫懋讓 纂修 清乾隆二十九年刻本二六九

濟陽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胡德琳 纂修 清乾隆三十年刻本二七五

泰安縣志·卷一十 人物志·隱逸 清 黄鈐 纂修 清乾隆四十七年刻本二七九

惠民縣志·卷六之二 人物志八·隱逸 清 倭什布 纂修 清乾隆四十七年刻本二八三

壽光縣志·卷一十五 人物志四·隱逸 清 劉翰周 纂修 清嘉慶五年刻本二八七

慶雲縣志·卷九 人物志·隱逸 清 潘國詔 纂修 清嘉慶十四年刻本二九九

沂水縣志·卷七 人物·隱逸 清 張燮 纂修 清道光七年刻本三〇一

章邱縣志·卷一十一 人物志下·隱逸 清 吴璋 纂修 清道光十三年刻本三〇五

諸城縣續志·卷二十 隱逸 清 劉光斗 纂修 清道光十四年刻本三一一

重修博興縣志·卷一十一 人物志·隱逸列傳 清 周壬福 纂修 清道光二十年刻本三一七

再續掖縣志·卷上 隱逸 清 楊祖憲 纂修 清道光二十三年刻本三二一

即墨縣志·卷九 人物志·隱逸 清 林溥 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刻本三二三

利津縣志·卷八 隱逸列傳第三 清 盛讚熙 纂修 清光緒九年刻本三二五

霑化縣志·卷一十 人物四·隱逸 清 聯印 纂修 清光緒十七年刻本三二七

寧津縣志·卷八 人物志上·隱逸 清 祝嘉庸 纂修 清光緒二十六年刻本三三三

益都縣圖志·卷四十五 志四十一·人物志十七 隱逸傳 清 張承燮 纂修 

清光緒三十三年刻本三三五

重修恩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汪鴻孫 纂修 清宣統元年刻本三四九

陽榖縣志·卷四 隱逸 王時來 纂修 一九二〇年石印本三五三

萊蕪縣志·卷二十 人物志·隱逸 張梅亭 王希曾 纂修 一九二二年濟南啓明印刷社鉛印本三五七

郯城縣志·卷九 人物上·隱逸 王植 纂修 一九二八年鉛印本三六三

單縣志·卷一十二 人物志四·隱逸 項葆楨 纂修 一九二九年石印本三六五

續修曲阜縣志·卷五 人物志·隱逸 孫永漢 纂修 一九三四年濟南同志印刷所鉛印本三七一

續修萊蕪縣志·卷二十八 隱逸 李鍾豫 纂修 一九三五年濟南善成印務局鉛印本三七三

續修博山縣志·卷一十二 人物志二·隱逸 王蔭桂 纂修 一九三七年博山三元堂書店鉛印本三七七

平原縣鄉土志輯稿 隱逸 清 佚名 纂修 清末抄本三九三

鄆城志·卷五 人物志·隱逸 清 畢炳炎 清 胡建樞 纂修 清光緒十九年刻本三九五


第四册

江南通志·卷五十六 隱逸 清 王新命 清 薛柱鬥 纂修 清康熙二十三年刻本一

重修揚州府志·卷五十三 人物八·隱逸 清 阿克當阿 纂修 清嘉慶十五年刻本四三

新修江寧府志·卷四十一 人物·隱逸 清 呂燕昭 纂修 清嘉慶十六年刻本八一

蘇州府志·卷一百〇三至一百〇四 人物志·隱逸 清 宋如林 纂修 清道光四年刻本一〇五

直隸通州志·卷一十五 人物志下·隱逸 清 王繼祖 纂修 清乾隆二十年刻本二二一

通州直隸州志·卷一十三 人物志下·隱逸傳 清 梁悦馨 清 莫祥芝 纂修 

清光緒元年刻本二三五

昆山縣志·卷一十一 人物·隱逸 明 楊逢春 纂修 明嘉靖十七年刻本二四三

睢寧縣志·卷八 隱逸 清 劉如晏 纂修 清康熙五十七年刻本二六九

江都縣志·卷二十五 人物·隱逸 清 五格 清 黄湘 纂修 清乾隆八年刻本二七一

盱眙縣志·卷一十九 隱逸 清 郭起元 纂修 清乾隆十二年刻本二八三

鹽城縣志·卷一十三 人物·隱逸 清 黄垣 纂修 清乾隆十二年刻本二八五

山陽縣志·卷二十一 列傳三·隱逸 清 金秉祚 纂修 清乾隆十四年刻本二八九

上元縣志·卷二十三 人物·隱逸 清 藍應襲 纂修 清乾隆十六年刻本二九五

丹徒縣志·卷二十五 隱逸 清 貴中孚 清 萬承紀 纂修 清嘉慶十年刻本三一七

如皋縣志·卷一十七 列傳二·隱逸 清 楊受廷 清 左元鎮 纂修 清嘉慶十三年刻本三三九

甘泉縣志·卷一十四 隱逸 清 吴鶚峙 纂修 清嘉慶十五年刻本三五一

無錫金匱縣志·卷二十五 隱逸 清 秦瀛 纂修 清嘉慶十八年刻本三六一


第五册

東臺縣志·卷二十九 傳一十·隱逸 清 周古 纂修 清道光十年刻本一

如皋縣續志·卷八 列傳二·隱逸 清 范仕義 纂修 清道光十七年刻本九

江陰縣志·卷一十八 人物三·隱逸傳 清 張延恩 纂修 清道光二十年刻本一一

重刊續纂宜荊縣志·卷七之一 宜興人物志·隱逸 清 顧名 清 龔潤森 纂修 

清道光二十年刻本二七

重刊續纂宜荊縣志·卷七之三 荊溪人物志·隱逸 清 顧名 清 龔潤森 纂修 

清道光二十年刻本三一

重修寶應縣志·卷一十九 隱逸 清 孟毓蘭 纂修 清道光二十年刻本三五

武進陽湖縣合志·卷二十八 人物志七·隱逸 清 孫琬 清 王德茂 纂修 清道光二十三年刻本四七

重修興化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梁園棣 纂修 清咸豐二年刻本六五

靖江縣志稿·卷一十四 人物志·隱逸 清 于作新 纂修 清咸豐七年活字本八七

高淳縣志·卷二十 列傳 隱逸 清 楊福鼎 纂修 清光緒七年刻本九七

宜興荊溪縣新志·卷八 人物·隱逸録 清 施惠 清 錢志澄 纂修 清光緒八年刻本一〇七

丹陽縣志·卷二十三 隱逸 清 淩焯 纂修 清光緒十一年刻本一一三

金壇縣志·卷九 人物志一 隱逸 清 丁兆基 纂修 清光緒十一年活字本一二七

增修甘泉縣志·卷一十四 隱逸 清 徐成敟 纂修 清光緒十一年刻本一三七

溧水縣志·卷一十三 人物志下·隱逸 清 傅觀光 清 施春膏 纂修 清光緒十五年刻本一四七

東臺縣志稿·卷二 隱逸 清 王璋 纂修 清光緒十七年抄本一五七

震澤縣志·卷二十 人物八·隱逸 清 陳和志 纂修 清光緒十九年刻本一六一

溧陽縣續志·卷一十一 人物志·隱逸 清 朱畯 纂修 清光緒二十五年活字本一七五

句容縣志·卷九 人物志下 隱逸 清 曹襲先 纂修 清光緒二十六年刻本一七七

常熟縣志·卷一十 隱逸 龔立本 纂修 一九一六年抄本一九一

丹徒縣志摭餘·卷八 儒林文苑 隱逸 李恩綬 纂修 一九一八年刻本二一七

江陰縣續志·卷一十六 人物二·隱逸 陳思 纂修 一九二一年刻本二二一

重修金壇縣志·卷九 人物志·隱逸 馮煦 纂修 一九二六年鉛印本二二五

睢寧縣舊志·卷六 選舉志 隱逸 葛之莫 纂修 一九二九年鉛印本二三三

續丹徒縣志·卷一十四 隱逸 張玉藻 翁有成 纂修 一九三〇年刻本二三五

吴江縣志·卷三十三 人物一十·隱逸 陳〓(上荀下大)纕 丁元正 纂修 民國石印本二三八

震澤鎮志·卷九 隱逸 清 紀磊 清 沈眉壽 纂修 清道光二十四年刻本二五一

楊舍堡城志稿·卷一十 人物·隱逸 清 葉長齡 纂修 清光緒九年活字本二五七

沙頭里志·卷八 隱逸 清 曹焯 纂修 清抄本二六一

雙鳳里志·卷四 人物志·隱逸 清 時寶臣 纂修 抄本二六七

平望志·卷八 隱逸 清 翁廣平 纂修 清光緒十三年刻本二七三

武陽志餘·卷一十 隱逸 清 莊毓鋐 清 陸鼎翰 纂修 清光緒十四年活字本二八三

盛湖志·卷九 隱逸 仲廷機 纂修 一九二五年刻本二八七

壬癸志稿·卷九 人物·隱逸 清 錢寶琛 纂修 清光緒六年刻本二九三

璜涇志稿·卷三 人物志·隱逸 施若霖 纂修 一九四〇年鉛印本三〇七

分湖小識·卷二 人物上·隱逸 清 柳樹芳 纂修 清道光二十七年刻本三一三

江浦埤乘·卷二十八 人物七·隱逸 清 侯宗海 清 夏錫寶 纂修 清光緒十七年刻本三一九


第六册

處州府志·卷一十三 人物志·隱逸 清 曹掄彬 纂修 清雍正十一年刻本一

淳安縣志·卷一十二 人物二·隱逸 明 姚鳴鸞 纂修 明嘉靖三年刻本二五

太平縣志·卷六 人物·隱逸 清 曹文珽 纂修 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三一

慈溪縣志·卷一十 人物·隱逸 清 楊正筍 纂修 清乾隆三年刻本四五

西安縣志·卷三十八 人物·隱逸 清 姚寶煃 纂修 清嘉慶十六年刻本五三

龍泉縣志·卷一十 人物志·隱逸 清 蘇遇龍 纂修 清同治二年刻本五九

常山縣志·卷五十八 隱逸 清 李瑞鍾 纂修 清光緒十二年刻本六九

道光東陽縣志·卷二十 人物志八·隱逸 党金衡 纂修 一九一四年石印本七三

德清縣新志·卷八 人物志二·隱逸 吴翯皋 王任化 纂修 一九三二年鉛印本八一

重修安徽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人物志 隱逸 清 吴坤 修 清光緒四年刻七年馮焯校補本八三

泗虹合志·卷一十二 人物志下·隱逸 清 方瑞蘭 修 清光緒十四年刻本一二三

徽州府志·卷九 人物三·隱逸 明 彭澤 修 明弘治刻本一二七

池州府志·卷七 人物篇·隱逸 明 王崇 纂修 明嘉靖刻本一七五

太平府志·卷三十二 隱逸 清 黄桂 修 清康熙十二年刻本一七九

安慶府志·卷一十一 人物下·隱逸 清 姚琅 修 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一八五

鳳陽府志·卷一十八下之中 人物傳·隱逸 清 馮煦 修 清光緒三十四年木活字本二〇七

六安州志·卷一十七 隱逸 清 李懋仁 纂修 清雍正七年刻本二二九

無爲州志·卷一十七 人物六·隱逸 清 常廷璧 修 清乾隆八年刻本二三九

壽州志·卷二十四 人物志·隱逸 清 曾道唯 清 王萬甡 編輯 清光緒十六年活字本二五三

泗州志·卷一十 人物上·隱逸 清 葉蘭 纂修 清抄本二五九

全椒縣志·卷三 人物志·隱逸 明 楊道臣 纂修 明泰昌元年刻本二六三

新修來安縣志·卷六 列傳志·隱逸 明 周之冕 修 明天啓元年刻本二七一

安慶府潛山縣志·卷一十 人物下·隱逸 清 周克友 纂修 清康熙十四年刻本二七七

石埭縣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姚子莊 修 清康熙十五年刻本二九三

建德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王賓 修 清乾隆十九年刻本三〇三

績溪縣志·卷八 人物·隱逸 清 較陳錫 修 清乾隆二十一年刻本三〇九

涇縣志·卷二十 人物·隱逸 清 李德淦 主修 清嘉慶十一年刻本三一五

旌德縣志·卷八 人物·隱逸 清 陳柄德 修 清嘉慶十三年刻本三二七

蕭縣志·卷一十三 隱逸 清 潘鎔 修 清嘉慶二十年刻本三三一

東流縣志·卷二十五 傳八·隱逸傳 清 吴篪 修 清嘉慶二十四年刻本三四一

懷寧縣志·卷二十二 隱逸 清 王毓芳 等 纂修 清道光五年刻本三四三

祁門縣志·卷二十八 人物志·隱逸 清 王讓 修 清道光七年刻本三五五

宿松縣志·卷二十一 人物志一·隱逸 清 鄔正階 清 鄭敦亮 修 清道光八年刻本三六五

太湖縣志·卷二十五 人物志四·隱逸 清 孫濟 修 清道光十年刻本三六九

霍邱縣志·卷一十 人物志七·隱逸 清 陸鼎敩 清 王寅清 纂修 清同治九年活字本三七五

黟縣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吴甸華 修 清同治十年刻本三八五

黟縣三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傳 清 謝永泰 修 清同治十年刻本三九一

渦陽縣志·卷五 人物志·隱逸 清 石成之 修 清同治十一年稿本三九三

貴池縣志·卷二十九 人物志·隱逸 清 陸延齡 修 清光緒九年活字本三九七

宣城縣志·卷一十九 隱逸 清 李應泰 修 清光緒十四年木活字本四一三

嘉慶太平縣志·卷一十二 人物志·隱逸 清 慶霖 修 清光緒二十二年刻本四二七

涇縣續志·卷六 人物·隱逸 清 阮文藻 修 一九一四年涇縣翟鳳翔石印本四九三

蒙城縣志書·卷九 人物志·隱逸 汪箎 纂修 一九一五年鉛印本四九七

阜陽縣志·卷一十三 人物志三·隱逸 清 劉虎文 修 一九一八年刻本四九九

黟縣四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吴克俊 修 一九二三年黟城藜照堂刻本五〇七

南陵縣志·卷三十三 人物志·隱逸 余誼密 修 一九二四年鉛印本五〇九

銅陵縣志·卷一十一 隱逸 清 朱成阿 修 一九三〇年鉛印本五一七

廣德縣志稿·人物志 隱逸 錢文選 纂修 一九四八年鉛印本五一九

當塗縣志·卷二十 隱逸 清 張海 修 民國石印本五二一

天長縣志·卷三 隱逸 清 江映鯤 清 張振先 纂修 民國抄本五二五


第七册

蓮花廳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李其昌 纂修 清乾隆二十五年刻同治四年增補刻本一

南康府志·卷六 隱逸 明 陳霖 纂修 明正德十年刻本七

建昌府志·卷一十七 隱逸 明 夏良勝 纂修 明正德十二年刻本一三

九江府志·卷一十三 人物志·隱逸 明 馮曾 修 明嘉靖六年刻本二一

臨江府志·卷一十二 人物·隱逸傳 明 管大勳 修 明隆慶六年刻本二九

吉安府志·卷二十七 隱逸傳 清 李興元 修 清順治十七年刻本三九

袁州府志·卷一十一 隱逸 清 施閏章 修 清康熙九年刻本八三

饒州府志·卷三十 人物志一十·隱逸 清 王澤洪 修 清康熙十一年刻二十三年黄家遴增刻本八七

南安府志·卷一十四 人物志·隱逸 清 陳奕禧 修 清康熙四十九年刻本一〇九

贛州府志·卷四十四 志人·隱逸 清 黄汝銓 修 清康熙五十二年刻本一一七

廣信府志·卷二十二 人物·隱逸 清 連柱 纂修 清乾隆四十八年刻本一三九

南昌府志·卷六十四 隱逸 清 陳蘭森 清 王文湧 修 清乾隆五十四年刻本一六三

瑞州府志·卷一十五 人物志三·隱逸 清 黄廷金 修 清同治十二年刻本一八九

南安府志補正·卷五 隱逸 清 楊錞 纂修 清光緒元年刻十二年宣城周浩重修本一九九

義寧州志·卷一十八 人物·隱逸 清 曾暉春 修 清道光四年刻本二〇三

瑞昌縣志·卷六 人物·隱逸 明 劉儲 纂修 明隆慶四年刻本二〇九

清江縣志·卷七 人物·隱逸 清 秦鏞 纂修 清順治二年刻本二一一

增修崇仁縣志·卷四 隱逸賢者傳 清 謝胤璜 修 清順治刻雍正十二年增刻本二一七

安義縣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陳㻶 修 清康熙十二年刻本二三七

南城縣志·卷一十一 隱逸 清 曹養恒 修 清康熙十二年刻五十五年增刻本二四三

上高縣志·卷五 隱逸 清 劉啓泰 修 清康熙十二年刻本二五五

新建縣志·卷二十八 傳七 隱逸 清 楊周憲 纂修 清康熙十九年刻本二六一

弋陽縣志·卷六 人物志·隱逸 清 譚瑄 纂修 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二七五

廣昌縣志·卷四 隱逸傳 清 王景昇 修 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二八三

吉安府龍泉縣重修縣志·卷八 隱逸 清 張揚彩 修 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二九一

萍鄉縣志·卷六 隱逸 清 尚崇年 纂修 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二九七

鄱陽縣志·卷一十二 人物志下·隱逸 清 王克生 纂修 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二九九

贛縣志·卷一十一 人物志 隱逸 清 劉瀚芳 修 清康熙二十三年刻本三一三

都昌縣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曾王孫 修 清康熙二十五年刻三十三年補刻本三一九

廬陵縣志·卷二十三 人物志七 隱逸 清 濮應臺 清 陸在新 修 清康熙二十八年刻乾隆增刻本三二三

婺源縣志·卷一十 人物 隱逸 清 蔣燦 纂修 清康熙三十三年刻本三五七

宜春縣志·卷五 隱逸 清 江爲龍 纂修 清康熙四十七年刻本三九五

信豐縣志·卷九 鄉賢志·隱逸 清 張瀚 修 清康熙五十八年刻本四一一

瀘溪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李如瑤 修 清雍正九年刻本四一五


第八册

萬載縣志·卷一十一 人物·隱逸 清 汪元采 纂修 清雍正十一年刻本一

寧都縣志·卷六 人物·隱逸 清 鄭昌齡 修 清乾隆六年刻本一九

石城縣志·卷六 人物志·隱逸 清 王士倧 修 清乾隆十年刻本三三

永新縣志·卷八 人物·隱逸 清 王瀚 修 清乾隆十一年刻本三七

興國縣志·卷一十三 志人·隱逸 清 孔興浙 修 清乾隆十五年刻本四七

永寧縣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賴能發 纂修 清乾隆十五年刻本五九

安仁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魏鈊 修 清乾隆十六年刻本六三

安遠縣志·卷六 人物志·隱逸 清 董正 修 清乾隆十六年刻本六九

金溪縣志·卷六 隱逸 清 楊文灝 修 清乾隆十六年刻本七三

泰和縣志·卷二十五 雜紀 隱逸 清 冉棠 修 清乾隆十八年刻本七九

龍泉縣志·卷一十八 鄉賢傳下·隱逸 清 杜一鴻 修 清乾隆三十六年刻本八七

德化縣志·卷一十 列傳·隱逸 清 高植 纂修 清乾隆四十五年刻本九一

安福縣志·卷一十四 人物志·隱逸 高崇基 修 清乾隆四十七年刻本一〇一

湖口縣志·卷八 列傳·隱逸 清 宋庚 修 清嘉慶二十三年聚奎堂刻本一一三

新昌縣志·卷一十六 人物志九·隱逸 清 曾錫齡 清 譚夢騫 纂修 清道光四年活字本一一五

龍南縣志·卷七 志人物·隱逸 清 王所舉 清 石家紹 修 清道光六年刻本一二一

靖安縣志·卷一十一 人物志下·隱逸 清 徐家瀛 纂修 清同治九年活字本一二五

臨川縣志·卷四十七之一 人物志·隱逸 清 童範儼 修 清同治九年刻本一二七

樂平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董萼榮 清 梅毓翰 修 清同治九年翥山書院刻本一五三

續纂靖安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徐家瀛 修 清同治九年活字本一六三

德安縣志·卷一十一 人物志·隱逸 清 沈建勳 修 清同治十年刻本一七一

峽江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暴大儒 修 清同治十年刻本一七五

星子縣志·卷一十 人物志上·隱逸 清 藍煦 清 徐鳴皋 修 清同治十年刻本一八五

建昌縣志·卷九 人物志·隱逸 清 陳惟清 修 清同治十年刻本一九三

樂安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朱奎章 修 清同治十年刻本一九九

江西新城縣志·卷一十 人物志·隱逸 清 劉昌岳 清 金時宜 纂修 清同治十年刻本二〇一

興安縣志·卷一十二 人物志·隱逸 清 李賓旸 修 清同治十年刻一九一七年印本二一五

分宜縣志·卷八 人物·隱逸 清 李寅清 清 夏琮鼎 修 清同治十年刻本二一九

宜黄縣志·卷三十六 人物志·隱逸 清 張興言 清 夏燮 纂修 清同治十年刻本二二一

德興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孟慶雲 修 清同治十一年刻本二三一

崇仁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盛銓 修 清同治十二年刻本二三七

萬安縣志·卷一十四 人物志·隱逸 清 歐陽駿 修 清同治十二年刻光緒三年重校本二四一

新淦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王肇賜 清 徐道昌 修 清同治十二年活字本二六三

玉山縣志·卷八中 人物志·隱逸 清 黄壽祺 清 俞憲曾 修 清同治十二年刻本二九一

彭澤縣志·卷一十一 人物·隱逸 清 趙宗耀 清 陳文慶 修 清同治十二年文林堂刻本三一一

廣豐縣志·卷八之九 人物志中·隱逸 清 雙全 修 清同治十一年至光緒元年刻本三一九

瑞金縣志·卷九 人物志下·隱逸 清 張國英 修 清光緒元年刻本三三一

吉水縣志·卷四十一 人物志·隱逸 清 彭際盛 修 清光緒元年刻三年增刻本三三五

南豐縣志·卷三十 人物傳一十五 隱逸 清 包發鸞 修 一九二四年摛華刷印公司鉛印本三六七

吉安縣志·卷三十五 人物志·隱逸 李正誼 修 一九四一年鉛印本三八九

東鄉志·卷下 隱逸 明 秦鎰 修 明嘉靖三年刻本四〇七

昭萍志略·卷九 人物志·隱逸 劉洪辟 纂修 一九三五年萍鄉私立邑志館活字本四一三


第九册

福建通志·卷五十三 隱逸 清 郝玉麟 纂修 清乾隆二年刻本一

重纂福建通志·卷一百七十 唐人物·隱逸傳 清 孫爾准 修 清同治七至十年刻本二三

重纂福建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五代人物·隱逸傳 清 孫爾准 修 清同治七至十年刻本二五

重纂福建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宋人物·隱逸傳 清 孫爾准 修 清同治七至十年刻本三一

重纂福建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元人物·隱逸傳 清 孫爾准 修 清同治七至十年刻本三三

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明人物·隱逸傳 清 孫爾准 修 清同治七至十年刻本三七

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國朝人物·隱逸傳 清 孫爾准 修 清同治七至十年刻本八五

延平府志·卷一十八 人物志四·隱逸 明 陳能 修 明嘉靖四年刻本八七

建寧府志·卷一十八 人物·隱逸 明 夏玉麟 纂修 明嘉靖二十年刻本九五

邵武府續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汪麗日 修 清康熙九年刻本一〇一

漳州府志·卷二十一 人物志一·隱逸 清 魏荔彤 修 清康熙五十四年刻本一〇七

漳州府志·卷二十三 人物志三·隱逸 清 魏荔彤 修 清康熙五十四年刻本一一五

福寧府志·卷二十九 人物志·隱逸 清 李拔 纂修 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一二一

汀州府志·卷三十四 隱逸 清 曾日瑛 修 清同治六年滿洲延楷刻本一三五

泉州府志·卷六十二 隱逸 清 懷蔭布 修 清同治九年章倬標刻本一三九

重纂邵武府志·卷二十四 人物·隱逸 清 王琛 清 徐兆豐 修 清光緒二十四年刻本一八五

永春州志·卷一十一 人物二·隱逸 清 鄭一崧 修 清乾隆五十二年介休張生瑯刻本二〇三

安溪縣志·卷六 人物類·隱逸 明 汪瑀 修 明嘉靖刻本二〇七

連城縣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杜士晋 修 清康熙五年刻本二〇九

福清縣志·卷七 人物類·隱逸 清 李傳甲 修 清康熙十一年刻本二二七

大田縣志·卷七 人物·隱逸 清 葉振甲 纂修 清康熙二十四年刻三十二年增刻本二三七

漳平縣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查繼純 修 清康熙二十四年山陽楊于蕃刻本二四三

長泰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王珏 修 清康熙二十六年刻本二四七

詔安縣志·卷一十一 人物志·隱逸 清 秦炯 纂修 清康熙三十年刻本二五三

甌寧縣志·卷九 人物下·隱逸 清 鄧其文 纂修 清康熙三十二年刻本二五九

歸化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湯傳榘 纂修 清康熙三十七年刻本二六五

松溪縣志·卷九 人物志·隱逸 清 潘拱辰 纂修 清康熙三十九年刻乾隆增刻本二七五

沙縣志·卷一十 人物志(總引)·隱逸傳 清 林采 修 清康熙四十年刻本二八一

興化府莆田縣志·卷二十六 人物志·隱逸傳 清 金皐謝 修 清康熙四十四年刻本三〇三

續纂建寧縣志·卷一 人物志·隱逸 清 甘國堳 纂修 清康熙四十五年刻本三一九

順昌縣志·卷五 人物志·隱逸 清 郭锳 修 清康熙四十八年刻本三二三

尤溪縣志·卷八 人物·隱逸 清 劉宗樞 修 清康熙五十年刻本三二五

建安縣志·卷七 人物·隱逸 清 崔銑 修 清康熙五十二年刻本三二七

南靖縣志·卷六 人物·隱逸 清 姚循義 修 清乾隆八年刻本三三三

德化縣志·卷一十四 人物志·隱逸 清 魯鼎梅 修 清乾隆十一年刻本三三七

永福縣志·卷八 人物·隱逸 清 陳炎 修 清乾隆十四年鹿邑王子惠刻本三四五

古田縣志·卷七 隱逸 清 辛竟可 修 清乾隆十六年刻本三五三

長樂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賀世駿 修 清乾隆二十八年刻本三五七

寧德縣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盧建其 修 清乾隆四十六年刻本三六五

連江縣志·卷七 人物下·隱逸 清 李菶 修 清嘉慶十年刻本三七一

南平縣志·卷一十七 人部二十八卷·隱逸 清 楊桂森 修 

清嘉慶十五年刻同治八年補刻十一年潘文鳳徐敍模重校補刻本三八一

長汀縣志·卷二十四 人物·隱逸 清 謝昌霖 修 清光緒五年刻本三八五

福安縣志·卷二十六 隱逸 清 張景祁 修 清光緒十年刻本三八九

同安縣志·卷二十三 人物·隱逸 清 吴堂 修 清光緒十二年會稽朱承烈刻本三九五

續修浦城縣志·卷二十七 人物七·隱逸 清 翁天祜 清 呂渭英 修 清光緒二十六南浦書院刻本四〇五

霞浦縣志·卷三十五 列傳九·隱逸 劉以臧 修 一九二九年鉛印本四一一

閩侯縣志·卷九十一至九十二 隱逸 歐陽英 修 一九三三年刻本四一七

晋江鄉土志·卷一·隱逸 侯鴻鑒 纂修 一九二二年晋江明新學校鉛印本四三七

福建續志·卷五十七 隱逸 清 楊廷璋 修 清乾隆三十四年刻本四三九

廈門志·卷一十三 列傳七·隱逸 清 周凱 修 清道光十九年刻本四八七

藤山志·卷六 人物志·隱逸 蔡人奇 編 一九四八年鉛印本四九七


第十册

河南通志·卷三十二 隱逸 清 賈漢複 修 清順治十七年增刻本一

汝州全志·卷六 人物志上·隱逸 清 白明義 修 清道光二十年刻本二七

衛輝府志·卷一十四 人物志中·隱逸 清 程啓朱 修 清順治十六年刻本三三

開封府志·卷二十七 人物四·隱逸 清 管竭忠 修 清康熙三十四年刻同治二年修版印本三七

彰德府志·卷一十七 人物·隱逸 清 劉謙 修 清乾隆五年刻本五三

陳州府志·卷二十·隱逸 清 崔應階 修 清乾隆十二年刻本六三

河南府志·卷四十七 人物志十·隱逸 清 施誠 修 清乾隆四十四年刻同治六年陳肇鏞補刻本七一

許州志·卷七 人物志下·隱逸 清 胡良弼 修 清康熙五年刻本八九

禹州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邵大業 修 清乾隆十二年刻本九三

鄧州志·卷一十八 隱逸 清 蔣光祖 修 清乾隆二十年刻本一〇三

續修睢州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王枚 修 清光緒十八年刻本一一五

固始縣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明 張梯 修著 明嘉靖二十一年刻本一二七

蘭陽縣志·卷八 人物·隱逸 明 褚宦 修 明嘉靖二十四年刻本一三一

尉氏縣志·卷三 人物類·隱逸 明 汪心 纂修 明嘉靖二十七年刻本一三三

襄城縣志·卷六 人物志·隱逸 清 陳治安 修 清順治八年增刻本一三五

沈丘縣志·卷一十二 鄉賢列傳·隱逸 清 李芳春 清 趙之璿 修 清順治十五年刻本一四一

孟津縣志·卷三 隱逸 清 孟常裕 纂修 清順治十六年刻康熙四十七年增刻本一四五

鄢陵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經起鵬 修 清順治十六年刻本一四七

祥符縣志·卷五 隱逸 清 李同亨 修 清順治十八年刻本一五五

滑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姚德聞 修 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一六一

河陰縣志·卷三 隱逸 清 申奇彩 修 清康熙三十年刻本一六三

南陽縣志·卷五 人物志·隱逸 清 張光祖 修 清康熙三十二年刻本一六五

重刻寧陵縣志·卷九 人物志·隱逸 清 王國寧 修 清康熙三十二年刻本一七三

河内縣志·卷三 隱逸 清 李枟 修 清康熙三十三年刻本一七七

林縣志·卷七 人物·隱逸 清 徐岱 清 熊遠寄 修 清康熙三十四年刻本一八五

唐縣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平鄗鼎 修 清康熙三十五年刻本一八九

永城縣志·卷六 人物·隱逸 清 周正紀 修 清康熙三十六年刻本一九三

考城縣志·卷二 隱逸 清 李國亮 修 清康熙三十七年刻本一九九

商丘縣志·卷一十 隱逸 清 劉德昌 修 清康熙四十四年刻本二〇一

安陽縣志·卷九 人物志下·隱逸 清 陳錫輅 修 清乾隆三年刻本二〇七

内黄縣志·卷一十四 人物·隱逸 清 李湞 修 清乾隆四年刻本二一一

陽武縣志·卷一十 人物志·隱逸 清 談諟曾 修 清乾隆十年刻本二二三

南召縣志·卷二 隱逸志 清 陳之熉 纂修 清乾隆十一年刻本二二七

長葛縣志·卷六 人物志·隱逸 清 阮景咸 修 清乾隆十二年刻本二三一

桐柏縣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鞏敬緒 修 清乾隆十八年刻本二三五

新野縣志·卷五 人物志·隱逸 清 徐金位 纂修 清乾隆十九年刻本二三七

郾城縣志·卷一十七 列傳·隱逸 清 傅豫 修 清乾隆十九年刻本二四三

汲縣志·卷一十 人物中·隱逸 清 徐汝瓚 修 清乾隆二十年刻本二四七

獲嘉縣志·卷一十三 隱逸 清 吴喬齡 修 清乾隆二十一年刻本二四九

温縣志·卷一十二 人物志·隱逸 清 王其華 修 清乾隆二十四年刻本二五三

濟源縣志·卷一十一 人物·隱逸 清 蕭應植 修 清乾隆二十六年刻本二五五

新鄭縣志·卷一十九 人物志七·隱逸 清 黄本誠 纂修 清乾隆四十一年刻本二五九

重修固始縣志·卷二十六 隱逸藝文 清 謝聘 修 清乾隆五十一年刻本二七九

杞縣志·卷一十七 人物志五·隱逸 清 周璣 纂修 清乾隆五十三年刻本二九一

偃師縣志·卷一十九 隱逸傳 清 湯毓倬 等 修 清乾隆五十四年刻本三一一

商城縣志·卷九 人物志·隱逸 清 武開吉 修 清嘉慶八年刻本三一七

泌陽縣志·卷八 人物傳·隱逸 清 倪明進 修 清道光八年刻本三二五

太康縣志·卷五 人物·隱逸 清 戴鳳翔 修 清道光八年刻本三二七

武陟縣志·卷三十 隱逸傳 清 王榮陛 修 清道光九年刻本三三一

道光鄢陵縣志·卷一十五 人物志·隱逸 清 何鄂聯 修 清道光十二年刻本三三五

扶溝縣志·卷一十 人物志·隱逸 清 王德瑛 修 清道光十三年刻本三四三

輝縣志·卷一十一 人物志·隱逸 清 周際華 修 清道光十五年遞修刻本三四五

郟縣志·卷九 人物志·隱逸 清 姜篪 修 清咸豐九年刻本三四九

重修靈寶縣志·卷四 人物·隱逸 清 周淦 清 方胙勳 修 清光緒二年刻本三五一

宜陽縣志·卷八 人物·隱逸 清 謝應起 修 清光緒七年刻本三五三

柘城縣志·卷五 人物志·隱逸 清 李藩 修 清光緒二十二年刻本三五七

光緒永城縣志·卷二十五 人物志·隱逸 清 岳廷楷 修 清光緒二十七至二十九年刻本三五九

南樂縣志·卷五 志人物上·隱逸 清 陸維炘 修 清光緒二十九年刻本三六九

陳留縣志·卷三十四 人物九·隱逸傳 武從超 修 清宣統二年石印本三七五

新安縣志·卷一十一 人物志·隱逸 清 邱峨 纂修 一九一四年石印本三八一

淮陽縣志·卷一十二 人物傳·隱逸 嚴緒鈞 修 一九一六年刻本三八三

夏邑縣志·卷六 人物志·隱逸 韓世勳 金鍾麟 修 一九二〇年石印本三八五

許昌縣志·卷一十三 人物下·隱逸 張紹勳 寶蘭齋 修 一九二四年石印本三九一

續滎陽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盧以洽 纂修 一九二四年河南商務印刷所鉛印本三九七

汜水縣志·卷八 人物上·隱逸 田金祺 修 一九二八年上海世界書局鉛印本四〇一

重修澠池縣志·卷一十七 人物上·隱逸 陸紹治 修 一九二八年英華石印館石印本四〇三

續武陟縣志·卷一十九 隱逸傳 史延壽 修 一九三一年刻本四〇五

鄭縣志·卷一十一 人物志·隱逸 劉瑞璘 纂修 一九三一年重印本四〇九

重修滑縣志·卷一十八 人物·隱逸 王維垣 修 一九三二年石印本四一三

孟縣志·卷七 人物下·隱逸 阮藩儕 修 一九三三年刻本四一七

儀封縣志·卷一十 人物志·隱逸 清 紀黄中 修 一九三五年河南建華印刷所鉛印本四二七

光山縣志約稿·卷三 人物志·隱逸傳 許希之 修 一九三六年鉛印本四三三

鄢陵志·卷五 人物志·隱逸 明 劉讱 修 明嘉靖十六年刻本四三九

鄢陵文獻志·卷二十九 人物志·隱逸 清 蘇源生 修 清同治元年至四年刻本四四三


第十一册

湖廣通志·卷四十 隱逸 清 徐國相 修 清康熙二十三年刻本一

湖北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人物志三十二·隱逸傳 呂調元 劉承恩 修 一九二一年刻本三九

安陸府志·卷二十六 隱逸列傳 清 張尊德 修 清康熙八年刻本九一

鼎修德安府全志·卷一十八·隱逸 清 傅鶴祥 修 清康熙二十四年刻本一〇七

荊州府志·卷二十九 隱逸 清 郭茂泰 修 清康熙二十四年刻本一一三

湖廣武昌府志·卷九 人物·隱逸列傳 清 裴天錫 修 清康熙二十六年刻本一二五

漢陽府志·卷四十二 人物·隱逸志 清 陶士契 修 清乾隆十二年刻本一五三

黄州府志·卷一十四 人物志·隱逸 清 王勍 修 清乾隆十四年刻本一六一

宜昌府志·卷一十三 士女·隱逸 清 聶光鑾 修 清同治四年刻本一八五

德安府志·卷一十六 人物四·隱逸 清 賡音布 修 清光緒十四至十五年刻本一八九

蘄州志·卷七 隱逸 明 甘澤 纂修 明嘉靖九年刻十五年增刻本二〇三

荊門州志·卷三十 隱逸 清 舒成龍 編 清乾隆十九年刻本二〇九

荊門直隸州志·卷九 人物志·隱逸 清 恩榮 修 清同治七年刻本二一七

興國州志·卷二十四 人物志·隱逸 清 陳光亨 纂修 清光緒十五年刻本二二五

重修壽昌縣志·卷八 隱逸 明 李思悦 修 明萬曆十四年刻本二三五

通山縣志·卷五 人物·隱逸 清 任鍾麟 修 清康熙四年刻本二四一

黄陂縣志·卷一十一 人物志下·隱逸 清 楊廷藴 纂修 清康熙五年刻本二四五

咸寧縣志·卷六 隱逸列傳 清 何廷韜 修 清康熙六年刻本二五一

武昌縣志·卷六 人物志·隱逸 清 熊登 纂修 清康熙十三年刻本二五九

應城縣志·卷一十 人物志下·隱逸 清 李可寀 纂修 清雍正四年刻本二七五

蒲圻縣志·卷一十一 人物志·隱逸列傳 清 王雲翔 修 清乾隆四年刻本二七九

鍾祥縣志·卷四 隱逸 清 高世榮 修 清乾隆六年刻本二八七

漢陽縣志·卷二十七 隱逸 清 劉嗣孔 修 清乾隆十三年刻本二九五

江夏縣志·卷一十一 隱逸 清 陳元京 修 清乾隆五十九年刻本三〇三

長陽縣志·卷五 人物志·隱逸 清 朱庭棻 修 清道光二年刻本三二一

雲夢縣志略·卷一十 人物下·隱逸 清 呂錫麟 修 清道光二十年刻光緒九年重印本三二五

興山縣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伍繼勳 修 清同治四年刻本三二九

崇陽縣志·卷八 人物志上·隱逸 清 高左廷 修 清同治五年刻本三三三

當陽縣志·卷一十三 人物志下·隱逸 清 阮恩光 修 清同治五年刻本三五一

宜都縣志·卷四下 人物志·隱逸 清 崔培元 清 朱甘霖 修 清同治五年刻本三五五

續輯漢陽縣志·卷二十二 隱逸 清 黄式度 清 王庭楨 修 清同治七年刻本三五七

黄安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朱錫授 修 清同治八年刻本三六五

廣濟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劉宗元 清 朱榮實 修清同治十一年活字本三八五

黄梅縣志·卷二十九 人物志·隱逸 清 覃瀚元 清 袁瓚 修 清光緒二年刻本三九五

麻城縣志·卷二十六 人物志·隱逸 清 鄭慶華 修 清光緒二年刻本四一五

蘄水縣志·卷一十三 人物志·隱逸傳 清 多祺 纂修 清光緒六年刻本四二七

續輯咸寧縣志·卷六 人物·隱逸 清 陳樹楠 清 諸可權 修 清光緒八年刻本四四一

京山縣志·卷一十五 人物志·隱逸列傳 清 沈星標 修 清光緒八年刻本四四九

英山縣志·卷一十一 人物志·隱逸 徐錦 修 一九二〇年毛青雲堂活字本四六三

壽昌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陳煥 纂 一九三〇年金華大同印務局鉛印本四七五

麻城縣志前編·卷一十 耆舊志二·隱逸 鄭重 修 一九三五年漢口中亞印書館鉛印本四九一

光緒應城志·卷一十 人物·隱逸 清 羅緗 清 陳豪 修 清光緒八年刻本五〇一


第十二册

晃州廳志·卷三十一 隱逸 清 俞克振 修 清道光五年刻本一

常德府志·卷三十二 人物表一·隱逸篤行 清 應先烈 修 清嘉慶十八年刻本三

常德府志·卷四十四 列傳九·隱逸 清 應先烈 修 清嘉慶十八年刻本七

寶慶府志·卷一百二十六 勝朝耆舊隱逸傳一十七  隱逸 清 黄宅中 修 清道光二十五至二十九年邵州濂溪書院刻本一七

寶慶府志·卷一百四十 國朝耆舊隱逸傳一十六 隱逸 清 黄宅中 修 清道光二十五至二十九年邵州濂溪書院刻本二三

桂陽州志·卷一十 人物志·隱逸 清 張明敘 修 清雍正七年刻本四九

直隸澧州志林·卷一十七 人物志·隱逸 清 何璘 修 清乾隆十五年刻本五九

直隸澧州志·卷一十七 人物志一·隱逸 清 安佩蓮 修 清道光元年刻本六九

重修桃源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眭文煥 纂修 清乾隆三年刻本七五

增修醴陵縣志·卷一十四 藝文志·隱逸 清 段一骙 修 清乾隆八年刻本八一

酃縣志·卷一十八 人物志下·隱逸 清 林愈蕃 纂修 清乾隆三十一年刻本八三

清泉縣志·卷一十七 人物志三·隱逸 清 江恂 纂修 清乾隆嘉慶間刻本八九

巴陵縣志·卷一十九 人物·隱逸 清 陳玉垣 清 莊繩武 修 清嘉慶九年刻本九三

寧遠縣志·卷七 人物志下·隱逸 清 曾鈺 纂修 清嘉慶十七年刻本九七

臨武縣志·卷三十五 隱逸志 清 鄒景文 纂修 清嘉慶二十二年刻同治六年增刻本九九

石門縣志·卷四十一 隱逸志 清 蘇益馨 清 李漢謨 修 清嘉慶二十三年刻本一〇五

湘潭縣志·卷三十 人物九·隱逸 清 張雲璈 修 清嘉慶二十三年刻本一〇七

衡山縣志·卷四十一 隱逸志 清 侯鈐 修 清嘉慶二十五年刻道光三年增刻本一一五

衡陽縣志·卷三十 隱逸 清 閻肇烺 等修 清嘉慶二十五年刻本一二三

邵陽縣志·卷二十八 人物·隱逸 清 唐鳳德 修 清嘉慶二十五年刻本一二九

桃源縣志·卷一十二 人物考·隱逸 清 譚震 修 清道光三年刻本一三九

湘陰縣志·卷三十 隱逸志 清 閻肇烺 修 清道光三年刻本一四五

湘鄉縣志·卷六 隱逸 清 胡鈞 修 清道光五年刻本一五五

耒陽縣志·卷一十七 隱逸 清 常慶 清 陳翰 修 清道光六年刻本一六七

桂陽縣志·卷一十四 人物·隱逸 清 錢紹文 清 孫光燮 修 清同治六年刻本一七三

江華縣志·卷九 人物·隱逸 清 劉華邦 修 清同治九年刻本一七七

新化縣志·卷二十七 人物志一十·隱逸 清 關培鈞 修 清同治十至十一年刻本一八一

興寧縣志·卷一十三 人物志·隱逸 清 郭樹馨 清 劉錫九 修 清光緒元年刻本二一一

重修龍陽縣志·卷二十一 人物四·隱逸 清 黄教鎔 修 清光緒元年刻本二二三

零陵縣志·卷九 人物·隱逸 清 嵇有慶 清 徐保齡 修 清光緒二年刻本二三一

華容縣志·卷一十 人物·隱逸 清 孫炳煜 修 清光緒八年刻本二三七

永興縣志·卷四十一 隱逸志 清 呂鳳藻 主修 清光緒九年刻本二四七

臨湘山志·卷一 傳贊·晋書本傳(隱逸) 陳達勳 輯 一九二二年鉛印本二五三

廣州府志·卷四十二 隱逸 清 金烈 清  張嗣衍 修 清乾隆二十四年刻本二五五

惠州府志·卷三十九 隱逸 清 劉溎年 修 清光緒七年刻本二八一

瓊州府志·卷三十六 隱逸 清 明誼 修 清光緒十六年刻本二九三

潮州府志·卷三十 隱逸 清 周碩勳 修 清光緒十九年刻本三〇三

直隸南雄州志·卷二十八 隱逸 清 余保純 修 清道光四年刻本三一三

連州志·卷七 隱逸 清 袁泳錫 修 清同治十年刻本三一七

饒平縣志·卷九 隱逸 清 劉抃 修 清康熙二十六年刻本三二一

普寧縣志·卷七 隱逸 清 蕭麟趾 修 清乾隆十年刻本三二七

順德縣志·卷一十四 隱逸 清 陳志儀 修 清乾隆十五年刻本三二九

始興縣志·卷一十二 隱逸 清 鄭炳 清乾隆二十年刻本三六七

三水縣志·卷一十一 隱逸 清 李友榕 修 清嘉慶二十四年刻本三七一

澄邁縣志·卷七 隱逸 清 謝濟韶 修 清嘉慶二十五年刻本三七九

瓊山縣志·卷二十一 隱逸 清 李文烜 修 清咸豐七年刻本三八三

潮陽縣志·卷一十七 隱逸列傳 清 周恒重 修 清光緒十年刻本三九三

樂會縣志·卷三 隱逸 清 程秉慥 纂修 清抄本四〇一

臨高縣志·卷九 隱逸志 清 樊庶 纂修 清抄本四〇五

會同縣志·卷八 隱逸 陳述芹 修 一九二五年鉛印本四〇八

新安縣志·卷六 隱逸 舒懋官 修 一九三〇年鉛印本四〇九

儋縣志·卷一十七 隱逸 彭元藻 曾友文 修 一九三六年鉛印本四一三

佛山忠義鄉志·卷九 隱逸 清 吴榮光 修 清道光十一年刻本四一七


第十三册

梧州府志·卷一十九 隱逸 清 吴九齡 修 清同治十二年刻本一

潯州府志·卷二十二 隱逸 清 魏篤 修 清同治十三年刻本五

平樂府志·卷二十三 隱逸 清 清柱 清 王人作 修 清光緒五年刻本七

南寧府志·卷三十七 隱逸 清 蘇士俊 纂修 清宣統元年石印本一三

恭城縣志·卷三 隱逸 清 陶墫 修 清光緒十五年刻本一七

陽朔縣志·卷三 隱逸 清 陳洪疇 修 一九三二年抄本一九

昭平縣志·卷五 隱逸 李樹柟 修 一九三四年鉛印本二一

容縣志·卷一十八 隱逸 清 易紹德 清 王永貞 修 民國鉛印本二三

融縣志·卷七 隱逸 清 劉斯譽 修 民國抄本二七

四川通志·卷三十八 隱逸 清 黄廷桂 清 憲德 修 清乾隆元年刻本二九

纂集仁壽全志·卷上 隱逸 清 佚名 纂 抄本六三

順慶府志·卷六 隱逸 清 李成林 修 清康熙二十五年刻四十六年袁定遠增補刻嘉慶十二年黄銑續補刻本六五

保寧府志·卷四十六 人物志·隱逸 清 黎學錦 清 徐雙桂 修 清道光元年刻二十三年補刻本八一

新修潼川府志·卷二十五 人物志五·隱逸 清 阿麟 纂 清光緒二十三年刻本八七

龍安府志·卷一 隱逸 清 佚名 纂 一九三二年抄本一一三

會理州志·卷三 隱逸 清 曾浚哲 輯 清乾隆六十年刻本一一五

漢州志·卷二十八 隱逸 清 劉長庚 修 清嘉慶二十二年刻民國重印本一一七

邛州直隸州志·卷三十六 人物志·隱逸 清 吴鞏 修 清嘉慶二十三年刻本一二一

直隸瀘州志·卷一十 人物志上·隱逸 清 沈昭興 修 清嘉慶二十五年刻道光重修刻本一二五

簡州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濮瑗 修 清咸豐三年刻本一三一

天全州志·卷四 隱逸 清 陳松齡 纂修 清咸豐八年刻本一四一

直隸綿州志·卷四十一 隱逸 清 文棨 清 董貽清 修 清同治十二年刻本一四五

資州直隸州志·卷一十八 人物志·隱逸 清 劉炯 纂修 清光緒二年刻本一五一

資中縣續修資州志·卷五 人物志·隱逸 吴鴻仁 修 一九二九年資中昌文石鉛印社鉛印本一六一

巴州志略 隱逸 清 佚名 纂 一九三二年抄本一六三

威遠縣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李南暉 修 清乾隆四十年刻光緒三年重印本一六五

灌縣志·卷八 人物·隱逸 清 孫天寧 纂修 清乾隆五十一年刻本一六七

井研縣志·卷八 隱逸 清 張寧陽 修 清乾隆六十年刻本一七一

江安縣志·卷四 人物·隱逸 清 趙模 修 清嘉慶十七年刻本一七五

樂山縣志·卷一十 人物志·隱逸 清 龔傳黻 纂修 清嘉慶十七年刻光緒十三年補刻本一七九

宜賓縣志·卷四十 隱逸 清 劉元熙 修 清嘉慶十七年刻道光二十三年補刻本一八三

綿竹縣志·卷三十一 隱逸 清 沈瓖 修 清嘉慶十八年刻本一八七

納溪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趙炳然 清 陳廷鈺 纂修 清嘉慶十八年刻本一九三

彭縣志·卷三十四 隱逸 清 王鍾鈁 纂修 清嘉慶十八年刻本一九五

什邡縣志·卷四十 隱逸 清 紀大奎 修 清嘉慶十八年刻本一九七

夾江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王佐 修 清嘉慶十八年刻光緒十四年補版印本二〇一

雙流縣志·卷三 隱逸 清 汪士侃 修 清嘉慶十九年刻本二〇五

犍爲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王夢庚 纂修 清嘉慶十九年刻本二〇九

彭山縣志·卷三 隱逸 清 史欽義 纂修 清嘉慶十九年刻本二一五

三臺縣志·卷七 隱逸 清 沈昭興 纂修 清嘉慶二十年刻本二一七

達縣志·卷四十 隱逸 清 魯鳳輝 修 清嘉慶二十年刻本二二三

崇寧縣志·卷二 隱逸 清 劉壇 纂修 清嘉慶二十一年刻本二二七

新都縣志·卷四十 隱逸 清 孫真儒 修 清嘉慶二十一年刻本二二九

華陽縣志·卷三十四 隱逸 清 吴鞏 董淳 修 清嘉慶二十一年刻光緒十八年增刻本二三三

成都縣志·卷三 人物·隱逸 清 王泰雲 修 清嘉慶二十一年刻本二三九

射洪縣志·卷一十二 隱逸 清 陳廷鈺 清 張複 修 清嘉慶二十五年刻本二四七

大竹縣志·卷三十二 隱逸 清 翟瑔 修 清道光二年刻本二五一

鄰水縣志·卷四 人物志·隱逸 清 曾燦奎 清 劉光第 修 清道光十五年刻十八年增刻本二五七

重修昭化縣志·卷四十二 人物志·隱逸 清 張紹齡 纂修 清道光二十五年刻同治三年重修刻本二六三

南部縣志·卷一十九 人物志·隱逸 清 王瑞慶 李澍 修 清道光二十九年刻本二六七

資陽縣志·卷三十二 人物列傳第八·隱逸 清 范淶清 修 清咸豐十年刻同治元年增刻本二七三

隆昌縣志·卷三十二 隱逸 清 花映均 清 魏元燮 修 清同治元年刻本二七九

渠縣志·卷四十 隱逸 清 何慶恩 修 清同治三年刻本二八三

高縣志·卷四十 隱逸 清 敖立榜 纂修 清同治五年刻本二八七

仁壽縣志·卷九 人物志·隱逸 清 羅廷權 修 清同治五年刻本二九一

新寧縣志·卷六 人物志·隱逸 清 復成 修 清同治八年刻本二九五

郫縣志·卷三十二 隱逸 清 陳慶熙 修 清同治九年刻本二九七

營山縣志·卷二十四 人物志·隱逸 清 王樹漢 翁道均 修 清同治九年刻本三〇七

内江縣志·卷七 隱逸 清 張搢 纂修 清同治十年刻本三〇九

富順縣志·卷三十三 隱逸 清 羅廷權 修 清同治十一年刻本三一五

彰明縣志·卷四十五 隱逸 清 何慶恩 修 清同治十三年刻本三四三

慶符縣志·卷四十一 隱逸 清 孫定揚 修 清光緒二年刻本三四七

西充縣志·卷九 人物志中·隱逸 清 高培谷 修 清光緒二年西充宫廨刻本三四九

增修灌縣志·卷九 人物志·隱逸 清 莊思恒 修 清光緒十二年刻二十七年補刻民國三年楊端宇修版增補本三五一

長寧縣志·卷七 人物·隱逸 清 曹秉讓 修 清刻本三五九

巴中縣志·第二編 隱逸 張仲孝 修 一九二七年石印本三六五

簡陽縣志·卷一十三 士女篇·隱逸 林志茂 修 一九二七年四川官印刷局鉛印本三六九

遂寧縣志·卷五 隱逸 甘燾 修 一九二九年刻本三七七

重修什邡縣志·卷九 人物志·隱逸 王文照 修 一九二九年成都球新印刷廠鉛印本三八九

蘆山縣志·卷首 隱逸 清 楊廷琚 清 劉時遠 纂修 一九三〇年抄本三九三

中江縣志·卷八 人物三·隱逸 蘇洪寬 修 一九三〇年日新印刷工業社鉛印本三九五

屏山縣志·卷五 人物志·隱逸 清 張曾敏 修 一九三一年文華印字館鉛印本四〇一

簡陽縣續志·卷六 士女篇·隱逸 李青廷 修 一九三一年大中印務局鉛印本四〇三

綿陽縣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蒲殿欽 修 一九三二年刻本四〇九

萬源縣志·卷八 人物門·隱逸 劉子敬 修 一九三二年大中印務局鉛印本四一三

安縣志·卷四十七 人物門·隱逸 夏時行 黄愷公 修 一九三八年石印本四一七

瀘縣志·卷六 人物志·隱逸 王禄昌 裴綱 修 一九三八年久康鉛石印刷社鉛印本四二三

重修廣元縣志稿·卷二十三 人物志二·隱逸 謝開來 修 一九四〇年鉛印本四二九

西昌縣志·卷一十 人物志·隱逸 鄭少成 修 一九四二年鉛印本四三一


第十四册

江北廳志·卷六 人物·隱逸 清 福珠朗阿 修 民國鉛印本一

夔州府志·卷七 隱逸 清 崔邑俊 修 清乾隆十二年刻本三

重慶府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王夢庚 修 清道光二十三年刻本一五

涪州志·卷一十 人物志·隱逸 清 德恩 修 清道光二十五年刻本一九

重修涪州志·卷一十 人物志·隱逸 清 呂紹衣 修 清同治九年刻本二三

忠州志·卷六 隱逸 一九三二年抄本二九

巫山縣志·隱逸 一九三〇年抄本三三

永川縣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王誥 修 清乾隆六十年刻本三七

大足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張澍 纂修 清嘉慶二十三年刻光緒十六年增刻本四一

墊江縣志·卷五 人物志·隱逸 清 夏夢鯉 修 清道光八年刻咸豐八年重修刻本四五

雲陽縣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清 江錫麒 修 清咸豐四年刻本四七

榮昌縣志·卷一十四 隱逸 清 文康 修 清同治四年刻清光緒十年增刻本四九

巴縣志·卷三 人物志·隱逸 清 霍爲棻 清 王宫午 修 清同治六年刻本五三

江津縣志·卷一十一·隱逸 清 王煌 修 清光緒元年刻本五五

銅梁縣志·卷九 人物志中·隱逸 清 韓清桂 邵坤 修 清光緒元年刻本五九

大寧縣志·卷七 人物志下·隱逸 清 高維岳 修 清光緒十一年刻本六一

奉節縣志·卷二十八 人物·隱逸 清 曾秀翹 修 清光緒十九年刻本六三

開縣志·卷一 隱逸 清 胡邦盛 纂修 一九三〇年抄本六九

松桃廳志·卷二十五 人物門·隱逸 清 徐鋐 修 清道光十六年刻本七一

普安直隸廳志·卷一十七 人物·隱逸 清 曹昌祺 修 清光緒十五年刻本七三

思南府志·卷六 人物志·隱逸 明 鍾添 纂 明嘉靖十六年刻本七七

安順府志·卷三十六 人物志·隱逸 常恩 修 清咸豐元年刻本八一

興義府志·卷六十六 隱逸傳 清 張锳 纂修 清宣統元年鉛印本八三

南籠府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李其昌 纂修 民國抄本九一

思州府志·卷六 人物志·隱逸 清 蔣深 纂修 民國抄本九三

思南府續志·卷八 人物門·隱逸 清 夏修恕 修 民國抄本九七

普安州志·卷八 人物志·隱逸 明 高廷愉 纂修 明嘉靖二十八年刻本一〇三

黔西州志·卷四 人物志·隱逸 清 魯壽崧 修 清道光十五年刻光緒十年重印本一〇七

續修正安州志·卷七 人物志上·隱逸 清 彭焯 修 清光緒三年刻本一一一

畢節縣志·卷六 人物門·隱逸 清 陳昌言 修 清光緒五年刻本一一三

大定縣志·卷一十六 鄉賢志·隱逸 趙顯國 修 一九二六年石印本一一五

安南縣志·卷三 人物·隱逸 清 何天衢 修 一九三三年抄本一一九

湄潭縣志·卷二 隱逸 清 楊玉柱 纂修 一九三三年抄本一二一

鎮寧縣志·卷三 人物志·隱逸 胡翯 纂修 一九四七年石印本一二五

雲南通志·卷二十五 隱逸 清 范承勳 清 王繼文 修 清康熙三十年刻民國初年印本一二七

新纂雲南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傳六十一·隱逸傳 龍雲 盧漢 修 一九四九年鉛印本一四一

續修蒙化直隸廳志·卷五 人物志·隱逸 清 劉塏 席慶年 修 清光緒七年刻本一八三

雲南府志·卷一十三 人物志五·隱逸 清 張毓碧 修 清康熙三十五年刻光緒間重印本一八七

普洱府志·卷一十七 人物·隱逸 清 鄭紹謙 纂修 清咸豐元年刻本一九九

永昌府志·卷四十九 人物志·隱逸 清 劉毓珂 纂修 清光緒十一年刻本二〇一

姚州志·卷四 隱逸 清 管棆 纂修 清康熙五十二年刻本二〇七

賓川州志·卷一十 隱逸 清 周鉞 纂修 清雍正五年刻本二〇九

安寧州志·卷一十七 人物·隱逸 清 楊若椿 修 清乾隆四年金溪何齊聖刻本二一三

彌勒州志·卷二十 隱逸 清 秦仁 王緯 修 清乾隆四年刻本二一五

石屏州志·卷四 人物志·隱逸 清 管學宣 纂修 清乾隆二十四年刻四十五年重印本二一七

續修嵩明州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胡緒昌 修 清光緒十三年刻本二二一

嵩明州志·卷七 人物志·隱逸 清 汪煚 修 一九三三年抄本二二三

鶴慶州志·卷二十八 人物志·隱逸 清 王寶儀 修 民國抄本二二五

續修河西縣志·卷三·隱逸 清 董樞 纂修 清乾隆五十三年刻本二二九

雲南縣志·卷一十 人物志·隱逸 清 項聯晋 修 清光緒十六年刻本二三一

昆明縣志·卷六下 黎獻志第十一中·隱逸 清 戴絅孫 纂修 清光緒二十七年刻本二三三

定遠縣志·卷五 隱逸 清 李德生 修 清抄本二三七

大理縣志稿·卷二十二 人物部一十·隱逸 張培爵 修 一九一七年鉛印本二三九

鹽豐縣志·卷一十一 人物志·隱逸 郭燮熙 纂修 一九二四年雲南開智公司鉛印本二四五

石屏縣志·卷一十二 人物志·隱逸 袁嘉谷 纂修 一九三八年鉛印本二四九

嵩明縣志·卷二十六 人物九·隱逸傳 陳詒孫 修 一九四五年鉛印本二五三

鶴慶縣志·卷九 人物志·隱逸 楊金鎧 纂修 民國抄本二五七

續修浪穹縣志·卷五 人物志·隱逸 清 趙珙 纂修 民國抄本二六三

黄渡鎮志·卷六 人物上·卓行 章樹福 纂修 一九二三年鉛印本二六五

寧河縣志·卷九 卓行 清 丁符九 纂修 清光緒六年刻本二七一

畿輔通志·卷八十至八十一 人物·卓行 清 唐執玉 纂修 清雍正十三年刻本三四九

廣昌縣志·卷七 人物志·卓行 清 趙由仁 纂修 清乾隆二十五年刻本四二九

博野縣志·卷六 卓行 清 吴鏊 清 尹啓銓 纂修 清乾隆三十二年刻本四五九

昌黎縣志·卷六 人材志·卓行 清 何崧泰 纂修 清同治五年刻本四八九

吴橋縣志·卷八 人物志中·卓行 清 倪昌燮 纂修 清光緒元年刻本四九三


第十五册

新修曲沃縣志·卷三十一 人物·卓行 清 張坊 修 清乾隆二十三年刻本一

續修曲沃縣志·卷二十七 人物·卓行 清 張鴻逵 清 茅丕熙 修 清光緒六年刻本一七

藍田縣志·卷二 卓行 清 郭顯賢 編輯 清順治十七年刻雍正八年增刻本二五

青州府志·卷一十五 卓行 清 崔俊 纂修 清康熙十二年刻本五七

濟南府志·卷四十六 人物傳一十五·卓行 清 蔣焜 纂修 清康熙三十一年刻本八九

益都縣志·卷九·卓行 清 陳食花 纂修 清康熙十一年刻本一〇一

長山縣志·卷六 人物·卓行 清 孫衍 選修 清康熙五十五年刻本一一一

博興縣志·卷七 人物志·卓行 清 李元偉 纂修 清康熙六十年刻本一二一

高密縣志·卷八 人物志·卓行 清 張乃史 纂修 清乾隆十九年刻本一二七

曲阜縣志·卷八十三 卓行 清 潘相 纂修 清乾隆三十九年刻本一三三

東阿縣志·卷一十四 人物志下·卓行 清 李賢書 選修 清道光九年刻本一四七

冠縣志·卷八 人物志·卓行 清 梁永康 纂修 清末抄本一七七

續修東阿縣志·卷一十一 人物志上·卓行 周竹生 纂修 一九三四年濟南午夜書店鉛印本一八九

續修曲阜縣志·卷五 人物志·卓行 孫永漢 纂修 一九三四年濟南同志印刷所鉛印本二一五

太平府志·卷二十六 人物志·卓行 清 朱肇基 修 清乾隆二十三年刻本二二三

建德縣志·卷八 人物志·卓行 清 王賓 修 清乾隆十九年刻本二三五

旌德縣志·卷八 人物·卓行 清 陳柄德 修 清嘉慶十三年刻本二五一

蕪湖縣志·卷一十五 人物志·卓行 清 梁啓讓 修 一九一三年活字本二五五

南昌縣志·卷三十六 人物·卓行 清 顧錫鬯 纂修 清乾隆十六年刻本二七七

汝寧府志·卷一十二 人物·卓行 清 金鎮 修 清康熙元年刻本二九三

鄧州志·卷一十六 人物列傳·卓行 明 潘庭楠 纂修 明嘉靖四十三年刻本三一七

開州志·卷六 人物志·卓行 清 李符清 修 清嘉慶十一年刻本三二五

商丘縣志·卷一十·卓行 清 劉德昌 修 清康熙四十四年刻本三四七

商城縣志·卷九 人物志·卓行 清 武開吉 修 清嘉慶八年刻本三六三

長垣縣志·卷一十一 人物記·卓行 清 李于垣 修 清同治十二年刻本三九七

陳留縣志·卷三十二 人物七·卓行傳 武從超 修 清宣統二年石印本四〇五

淮陽縣志·卷六 人物傳·卓行 甄紀印 修 一九三四年鉛印本四一七

蒲圻縣志·卷九 人物五·卓行 清 勞光泰 纂修 清道光十六年刻本四四三


第十六册

瓊州府志·卷三十六 人物志·卓行 清 明誼 修 清光緒十六年刻本一

瓊山縣志·卷二十一 人物志·卓行 清 李文烜 修 清咸豐七年刻本一五

樂會縣志·卷三 人物志·卓行 清 程秉慥 纂修 清抄本三九

感恩縣志·卷一十七 人物志·卓行 周文海 修 一九三一年鉛印本五五

儋縣志·卷一十六 人物志·卓行 陳有壯 編 一九三六年鉛印本五七

潯州府志·卷二十一 人物·卓行 清 魏篤 修 清同治十三年刻本六七

昭平縣志·卷七 人物·卓行 清 陸焞 纂修 清光緒十七年重修本八三

靈山縣志·卷一十七 人物志·卓行 劉運熙 一九一四年鉛印本八七

茂州志·卷四 人物志·卓行 清 楊迦懌 修 清道光十一年刻本九三

達縣志·卷一十五 人物門·卓行 藍炳奎 修 民國鉛印本九七

大足縣志·卷八 人物志·卓行 清 張澍 纂修 清嘉慶二十三年刻道光十六年王松增補刻本一〇九

雲南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人物志二·卓行 清 岑毓英 修 清光緒二十年刻本一三五

永昌府志·卷四十六 人物志·卓行 清 劉毓珂 纂修 清光緒十一年刻本二七九

東川府續志·卷二·卓行 清 余澤春 修 清光緒二十三年刻本三〇三

麗江府志·卷七 人物志上·卓行 清 陳宗海 修 民國間抄本三〇九

鄧川州志·卷一十二 人物志·卓行 清 鈕方圖 修 清咸豐五年刻本三二七

姚州志·卷七 人物志·卓行 清 陸宗鄭 修 清光緒十一年刻本三四三

續修嵩明州志·卷七 人物志·卓行 清 胡緒昌 修 清光緒十三年刻本三五一

鎮南州志·卷九 人物略·卓行 清 李毓蘭 修 清光緒十八年刻本三五九

鶴慶州志·卷二十三 人物志·卓行 清 王寶儀 修 民國抄本三六七

呈貢縣志·卷三 卓行 清 朱若功 修 清雍正三年修光绪十一年续修本三七七

大姚縣志·卷一十一 人物志·卓行 清 黎恂 修 清道光二十五年刻光緒三十年重印本三七九

雲南縣志·卷一十 人物志·卓行 清 項聯晋 修 清光緒十六年刻本四〇一

昆明縣志·卷六上 黎獻志上·卓行 清 戴絅孫 纂修 清光緒二十七年刻本四〇九

浪穹縣志略·卷九 人物志·卓行 清 周沆 纂修 清光緒二十九年刻本四三三

大理縣志稿·卷一十三 人物部二·卓行 張培爵 修 一九一七年鉛印本四四三

路南縣志·卷八 人物志上·卓行 馬標 修 一九一七年雲南官印局鉛印本四五九

宜良縣志·卷九 人物志·卓行 王槐榮 修 一九二一年雲南官印局鉛印本四六三

鶴慶縣志·卷九 人物志·卓行 楊金鎧 纂修 一九二三年稿本四六七

鹽豐縣志·卷一十 人物志·卓行 郭燮熙 纂修 一九二四年雲南開智公司鉛印本四九五

昭通縣志·卷六 人物志·卓行 符廷銓 修 一九二四年鉛印本五〇五

邱北縣志·人物部·卓行 沈祜 修 一九二六年雲南新文石印館石印本五一三

馬關縣志·卷六 人物志·卓行 張自明 修 一九三二年雲南德生石印局石印本五一九

巧家縣志·卷八 人物·卓行 陸崇仁 修 一九四二年雲南印刷局鉛印本五二七

嵩明縣志·卷二十六 人物六·卓行傳 陳詒孫 修 一九四五年鉛印本五三五

姚安縣志·卷二十八 人物志四·卓行 霍士廉 修 一九四八年鉛印本五四九

楚雄縣志·卷九 人物述輯·卓行 清 崇謙 修 民國抄本五五三

續修白鹽井志·卷七 人物志·卓行 清 李訓鋐 修 清光緒三十三年刻本五六九


推荐语



1、隐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产。隐士,成了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内在基因的密码,也成为把握中国传统政治深层结构的枢纽。事实上,中国正史中单列《隐逸传》予以表彰,至于地方志则将隐逸作为一个重要门类予以记载。

2、“隐逸”为中国古代地方志编纂的重要门类之一,本书从现存古代中国省府州县各级地方志中辑录“隐逸”传,第一次系统且全面地梳理了历代隐逸传的基本材料,使地方志中浩如烟海的隐逸材料得到全盘梳理。

3、“卓行”指高尚的品行,历代方志中一般将“卓行”与“隐逸”编排在一起,即因为二者关联密切,互有重叠。本书在“隐逸”之后,附录了历代方志中的“卓行”传部分,是对隐逸文献的重要补充。

4、本书辑录八百多种方志文献,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西、辽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二十五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古代行政区划的省、府、州、县分别编排,采用原版影印,维持古籍原貌。


采薇阁书店
文化传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