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让上帝发笑的芦苇之(17):“填债”与“讨债”(吾国斯文第1747期 斯舜威)

文摘   2024-09-25 15:20   澳大利亚  

沉思录:让上帝发笑的芦苇之十七

“填债”与“讨债”

斯舜威

人一出生,随带而来的是债,并将伴随终生。

有的人是来填债的,有的人是来讨债的。我的老家评价听话懂事的小孩叫“填债”,也即还债,指儿辈能尽到自己的责职;与之对应的是讨债,大人骂调皮捣蛋、不听话的小孩,或花费极大、拖累不堪的亲人叫讨债,还有“讨债鬼”之说。这是非常生动形象的说法。还债,指的是前世有债务今世来归还;讨债,指的是前世有债权,今世来索取。

按照这个思路拓展开去,可以做许多联想。

“前世的债务”,指的是前世作孽、造业,前世没有还清,转到今世来了;“前世的债权”,指的是前世的福报,或者祖宗积下的阴德,尚有余额,可供今世享用。

既然是“债”,不管是享有“债权”,还是必须偿还“债务”,都必定是有额度的,不可能无穷无尽的。既然是欠下的债,就老老实实偿还,还清了,清清白白、开开心心做人;既是拥有债权,也不应不知珍惜地挥霍,须知坐吃山空,再多的积累也是会消耗殆尽的。

其实这也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债权”和“债务”并不是恒定的,而是动态的,可以转换的,此消彼长,否极泰来,都是可以预见的事情。老子早就说过“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此之谓也。有权有势有财富的时候,要懂得“惜福”,不要耀武扬武、作威作福;越是艰难的时候,越不能自暴自弃,不妨乐天知命,安身立命,尽到自己的努力。

古人云:“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留下一些,便是积蓄。这积蓄,留给子孙,便是“余荫”,留给自己,如果真能转世,便是“来世的债权”。如果透支了,那就只能带着“债务”到后世了。

你可以说这是迷信,我却相信这个人生道理。哪怕不为后世着想,不为子孙考虑,不挥霍、不欠债,少一点贪嗔,这样的生活,肯定会浑身轻松自在。

说到“债权”,我想起一个人,那就是杜月笙,临终前杜月笙把所有别人欠他的欠条全部销毁。杜月笙对家人说:“能记住我的好的人,在你们困难之时,会有人帮助你们的。记不住恩情的人,你们若去追债,或许会招来杀身之祸。正所谓大恩如大仇,道理一定要记住!”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杜月笙去了afterworld(阴间、来世),他依然是这些人的“债权人”,这些人今世未还,来世迟早要偿还的,他们不还,也将转到子孙身上,总有人还的。杜月笙真是个明白人,这便是“得大自在”的境界。

2024829

沉思录:让上帝发笑的芦苇之十六(吾国斯文第1617期  斯舜威)

沉思录:让上帝发笑的芦苇(15)(吾国斯文第1591期 斯舜威)

养生  养心 养德——让上帝发笑的芦苇(14)(吾国斯文第1544期 斯舜威)

沉思录:让上帝发笑的芦苇(13) 并以此纪念米兰-昆德拉(吾国斯文第1487期  斯舜威)

沉思录:让上帝发笑的芦苇(12)(吾国斯文1438期  斯舜威)

沉思录:“让上帝发笑的芦苇(11)”(吾国斯文第1437期  斯舜威)


吾国斯文
继承传统文脉,叙述艺坛雅事。共享翰墨心得,同创盛世风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