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闲堂临《石门铭》(吾国斯文第1720期 斯舜威)

文摘   2024-08-24 14:52   澳大利亚  

平闲堂临石门铭

甲辰七月,平闲堂重临《石门铭》一通,聊以遣兴,未及一周,便成长卷,长1370cm,宽35cm。自觉心闲神逸,气宽笔畅,自由自在,无所挂碍。深感临习汉碑,乃修身养性法也,挥毫之际,通体舒泰,则远胜于走路锻炼,或静坐吐纳。书法,何必斤斤计较于工拙与否,亦无须时时惦记所谓创作,随心临帖,自我满足,便于愿已足。分享此卷截图,旨在求教于方家,亦用以留作纪念。

《石门铭》简介:系镌刻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的一方摩崖石刻,又称"泰山羊祉开复石门铭"。楷书。摩崖通高175厘米,宽215厘米,原刻于陕西汉中石门东壁,后凿移至汉中博物馆。

《石门铭》乃"石门十三品"之一,记载了梁、秦二州刺史羊祉重开废置已久的褒斜道之事。它与《石门颂》有一脉相承之渊源,但结体更为开阖瑰奇,线条更为流畅跌宕,气势更为激荡奔放,笔墨飞舞,意气风发,恣情挥洒。其结字奇纵,字势飞逸,纵敛随心,顿不停留,挫不迟疑,一泻而下,势不可止,超俗脱凡,仙姿神态,跃然其间。

今日书法偶感

书法“乖合论”,是孙过庭《书谱》中的重要论断,影响深远。

“乖”,即违背,指书写条件不顺;“合”,指符合书写条件。原文云:“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乖合之际,优劣互差。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畅无不适,蒙无所从。”他的观点非常鲜明,指的是书法创作需要悠闲的心境和良好的书写条件,如书写条件顺利而心情舒畅,才可以创作出书法佳作来。

“乖”和“合”并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转换。我和陆维钊先生公子有过交谈,他谈到陆先生平时在外受了气(特殊年代哪能不受气呢),回到家里,一言不发,先写一通字,一直写得慢慢消了气,才和家人说话。外面受了气,属于“意违势屈”,是“乖”,但他偏偏这个时候狂写书法,得到的效果也是出其不意的,或许这对他独创的亦篆亦隶的“蜾扁体”创作,反而是一种“合”。有的时候,纸张笔墨不佳,似乎“纸墨不称”,只要气定神闲,何尝不能“纸墨相发”呢?看来,“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一个人的志向怀抱、思想感情、性情旨趣,在书法创作中才是起到关键作用的。

人物沧桑志(004-007):靳云鹏、胡适、罗素、徐志摩(吾国斯文第1719期 斯舜威)

“小平,您好”——邓公诞辰120周年寄怀九章(吾国斯文第1718期  斯舜威)

平闲诗话:白沙留别清湘客(吾国斯文第1717期  斯舜威)

国新师傅的“斧头”和“笔头”——吴国新《难忘学徒和打工的生活》序言(吾国斯文第1716期  斯舜威)

 

吾国斯文
继承传统文脉,叙述艺坛雅事。共享翰墨心得,同创盛世风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