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弟子”“此人有宰相气”(吾国斯文第1735期 斯舜威)

文摘   2024-09-10 17:11   澳大利亚  

“三教弟子”

斯舜威

“三教”者,儒、释、道之谓也。考其源流,当始于三国。吴主问何谓“三教”,尚书令阚泽对曰:“孔老设教,法天制用,不敢违天。佛之设教,诸天奉行。”

宋代马远绘有《三教图》,画老子、释迦、孔子三人。画中释迦中坐,老子立于旁,孔子作礼于前。此图原意是“佛坐、道立、儒作礼”,有扬佛抑儒倾向。有人觉得“有侮圣人”,对孔子不恭。宋理宗让儒臣江子远作《赞》,重新阐释,江子远写道:“释氏趺坐, 老聃傍睨, 惟吾夫子绝倒在地。”“绝倒”,即俯仰大笑,孔子的形象变得高大了,“遂大称旨”。 

儒、释、道自汉代始,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收,逐步走向了“三教合一”。“三教合一”是对儒、释、道三教关系的一种新认识。“融合”的共同点,在于从外在的修养转向内在的修养,也即“修心”,“三教”在这个点上求同存异。宋代哲学家进一步对儒、释、道进行了调和,孕育出理学体系。苏轼云:“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相攻。我见大海,有北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这段话,形象生动,道出了“三教合一”的本质。

赵孟頫自称“三教弟子”。赵吴兴最尊重的老师,有名儒敖君善,道长杜道坚,以及禅师中峰明本。“三师”对赵吴兴影响很大,其思想从他们三人而来,继而综合为一,这便是赵吴兴的特别过人之处。

虞集题马远《三教图》卷云:“近年吴兴赵公子昂,常称三教弟子。”元朝士人画家中,自称“三教弟子”者不乏其人。赵集贤乃代表性人物。

牛峤诗云:“莫向人间争胜负,须知三教本同源。”

黄裳诗云:“曾穷庄易到源渊,三教从来共本根”。

饶节诗云:“此身无我亦无物,三教空名何处安。”

宋应星诗云:“差遣万缘归色相,贯穿三教合乾坤”。

皆堪细加体味。

今日第40个“教师节”,1984年6月前我曾是教师,6月份调离教师岗位,与“第一个教师节”擦肩而过。且容我效仿赵吴兴,以“三教”为师,题“三教弟子”,权作自勉。或以天地为师,则可题“天地为师”,乃“道法自然”之意。

2024910日(八月初八)

“此人有宰相气”

斯舜威

昨日“吾国斯文”推送文彦博书法,乡友“陶山居”留言云:宋马纯《陶朱新录》有一则关于文彦博的记载:“文潞公为越之诸暨宰,鼓楼新成,书一绝于上曰:‘挂向楼头一任挝,挝多挝少尽从他。黄䌷被里贪春睡,舒出头来道放衙。’有不相喜者,以诗达时相吕文穆公,意其不事事,欲中之也。文穆见诗曰:‘此人有宰相气。’榜客次云:‘候越州诸暨知县文彦博到,即时转报。’文公罢官归铨曹,有人告之,公不肯往见,或者再三勉之而往,文穆一见大喜,出诸子拜之,曰:‘他日皆出陶铸。’又出,文靖见之,曰:‘此子他日与公同秉政。’后皆然。”

“陶山居”按云:“不过他应该没有担任过诸暨知县,这首诗的题目是《初知榆次县题新衙鼓上》”,与诸暨无关。

宋代马纯,字子约,自号朴遫翁,单州城武人。绍兴中为江西漕使。隆兴初,以太中大夫致仕,居越之陶朱乡,搜辑见闻,著是书,因名曰陶朱新录。这一条记载,属于道听途说无异。不过,文彦博的这首诗确实有大家气象,有“宰相气”,何故?一则体现出“治大国如烹小鲜”,无为而治;二则非常自信,境内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不担心有人诉讼,可以安心睡到自然醒,而且可以大大方方对下属说“放衙”。古代属吏早晚参谒主官听候差遣叫“衙参”,退衙叫“放衙”,说直白了就是“没有事情,下班吧!”古人云:“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能够把州县治理好,治理国家也是大同小异的事情。

吕文穆公即吕蒙正,宋代名相,以宽厚待人著称。

2024910

马远《孔丘像》

 文彦博:笔势清劲  风姿英爽(吾国斯文第1734期 斯舜威)

说说ain(自己),说说“脑子进水”(吾国斯文第1733期 斯舜威)

今日感怀(3):建议“国足”内卷为主,不再外出“输球”  司马光:方正端严  不怒而威(吾国斯文第1732期  斯舜威)

吾国斯文
继承传统文脉,叙述艺坛雅事。共享翰墨心得,同创盛世风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