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张是之
当国内媒体不太关注阿根廷的改革动向时,米莱的“电锯改革”却继续在开动,而且丝毫不见手软。
他宣布解散现有的联邦公共税务局(AFIP),并把原来的职能交给新成立的征税和海关管理局(ARCA)。
如果你认为,这是换汤不换药,那你可能还不了解米莱。
他上任以来的改革方向,是坚定地向市场靠拢,提高经济自由度。
前面已经砍掉很多行政部门了,这次砍联邦税务局力度也非常大。
米莱政府表示,新的ARCA机构将“以更简单、更高效、成本更低、官僚主义更少的结构运作。”
米莱怎么做的呢?
首先,直接取消了原来34%的公共职位,解雇了原来机构大约3100名员工。
然后将减少高级官员45%,降低级别31%,总共每年将节省64亿比索。
这么大的改革力度,必然会遭遇阻力。
代表AFIP员工的AEFIP工会表示,他们将考虑采取罢工行动。
挡人钱财如杀人父母,此前我跟朋友聊天,还聊起过,米莱让这么多人失去工作,动了那么多人的利益,会不会被干掉?
不过从目前看,米莱的班子还是比较团结的。
总统办公室表示,关闭AFIP“对于拆除阻碍阿根廷人经济和商业自由的不必要官僚机构至关重要。”
而且,总统发言人准确传递了米莱的思想,也就是奥地利学派的观念,他说:
每个阿根廷人的东西都是他们自己的,没有哪个国家官僚应该被赋予告诉阿根廷人如何处理他们财产的权力。
这段话可以用掷地有声来形容,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一个南美落后国家的官员之口。
这话放在哪儿都没毛病,只是在强大的教育垄断之下,大部分国家和民众,对这一观念几乎遗忘,甚至是一无所知。
美国也好不到哪儿去,比如最近美国23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联名支持哈里斯。
他们认为,哈里斯会比特朗普更好地管理美国的经济。
远的不说,从哈里斯参选以来公开表示的经济政策方向看,一定会让美国拉美化。
为什么哈耶克当年说,不应设置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个奖项给了经济学家不应有的权威。
23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联名支持哈里斯,不用问,美国也好中国也罢,一定会有人跟着他们走的。
而且可以预见,在中国一定会有人说,“诺贝尔经济学奖都说了,还能有错?你那么能耐,你怎么不拿个诺奖?我信你还不如信诺奖的。”
这就是逻辑谬误中常见的“诉诸权威”,但逻辑这块我们教科书上涉及的很浅,几乎不交,所以这种现象也就见怪不怪了。
总而言之,米莱又在给世界做实验了。
虽然很多懂奥派的人都懂,但更多的是不懂的人,希望米莱的改革能够成功,把阿根廷带出泥潭。
不懂的人,不懂理论也没关系,看到结果自然也就懂了。
2024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