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缩,一个被亿万人误解的词

文摘   2024-10-27 23:59   陕西  

当我在批评通货膨胀时,遇到最多的反驳就是:


你说通胀不对,那通缩就是对的吗?通缩危害不是更大吗?你看看日本,不是通缩了那么多年吗?


当下的中国,也面临这样问题,任泽平等人更是强烈主张放水,要求治理通缩,今天,就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价格下跌过程中的受益者与受害者


通货紧缩是什么呢?价格下跌。

价格下跌,有很多成因,本质上,所有价格的变化,都是人行动的结果。

在说明通胀后果的坎蒂隆效应中,先拿到新增货币的人,剥夺了后拿到货币人的购买力,在通胀中背负大量债务的人,剥夺了储蓄者的购买力。

新增的货币会随着人们的行动逐步扩散至全社会,大多数时候会让一切物价上涨。

而价格下降时,则刚好是相反的。

当人们减少购买汽车,汽车价格下跌,汽车行业萎缩,工人和企业家收入减少,进而导致其他行业的需求和价格也跟着下降。

这种价格下降趋势会逐步扩散,资源也会从价格下跌严重的行业转移到下跌较小的行业。

与通胀一样,价格下降一样会引发财富再分配,但不会影响财富的总量或资本品(生产设备)的总量。

如果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会因低价而受益,买方的境况改善;而卖方却因低价遭受损失。

价格下跌的一个主要结果是,买方受益,卖方受损。

但是,由于每个人既是买方也是卖方,而且商品价格下降幅度不同,无法准确预测谁是净收益者,谁是净损失者。

随着价格下降,偿还同样数额的债务需要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这使得债权人获益,债务人受损。

因此,在价格下降的过程中,那些背负巨额房贷的人,一不小心就要破产,因为原来在贷款时,预计自己的收入能覆盖房贷,结果由于收入降低,导致错误,这时,需要出售更多的商品和服务才能覆盖房贷,如果没有能力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就面临巨大的风险。

这时,银行短期内是受益者。那些当年高息贷出房贷的债权人,拿到了更多的收入,但如果破产者增加,银行反而会陷入巨大的风险之中。

还有一群受益者,就是拿着固定收入的那一群人,比如说退休老人。

退休老人这几年爽得很,海南一套旅居房,月租金居然只要几百块,东北甚至出现了1100块包住包吃的老年旅居房,让无数拿着固定退休金的老人直呼过瘾。

他们不用面对市场中劳动力工资下降的痛苦,是价格下降的受益人。

但是,让这些老人在价格下降中受益的原因是政府通过某种手段给了他固定的收入。

如果仅仅是价格下降,市场中的人不能肯定地说受害还是受益,如果物价下降的幅度大于收入下降的幅度,那么,市场中的人其实在价格下降中依然是受益的,因为他们收入可以买到的商品和服务变得更多了。

当然,价格下降是否就叫通缩,这是有争议的。

因为通缩二字的全名叫通货紧缩,在现代社会往往指的是商业周期中由政府控制的法币系统人为进行信贷收缩,减少市场中的货币量。

在正常的市场中,货币量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价格也会下降,比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往往会让生产总量变大,让产品单价不断提升,这是正常市场现象,这种现象是否叫作通缩,我认为是有争议的。

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是,信贷紧缩引发的价格下降,尤其是银行的信贷收紧,这种影响是什么?因为当下的中国通缩,正是由前几年的银行信贷主动收缩导致的,比如三道红线,就是一种去杠杆的收缩手段。

通缩是正确的市场反应

在信贷扩张时,资金流入市场,利率下降,导致大量投资项目启动,进而造成资源的稀缺和市场失衡。

此时,市场利率即“自然利率”被人为压低。

当信贷紧缩发生后,利率回升,企业可用于购买生产要素的资金减少,导致要素价格下跌,这个要素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买卖价差和利率恢复正常,从而推动新一轮投资。

在要素价格下降的过程中,往往称之为萧条期,也叫出清,意思是对过往信贷扩张时的错误投资进行清算。

在高级资本品(指生产中的上游领域,比如铁矿就是高级资本品,他离消费品的距离比较远,需要经过复杂的生产流程多次加工才会成为消费品)生产领域,利率上升影响更为明显,资产价格大幅下跌,许多原先开始的项目被发现不可行,资产被清算。

信贷紧缩促使市场迅速暴露出这些错误投资,加速了资源从无效利用向更有效方向的转移。

奥派的商业周期理论认为,这种市场调整有助于清除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加快市场的恢复。

这时,停止信贷扩张是正确的,因为他在纠正错误的投资结构。

如果企业家事先预见到信贷紧缩对利率的影响,他们就会避免这种生产结构的扭曲,而无需进行调整。

然而,过度依赖信贷的企业则会在信贷紧缩中破产,这种紧缩也会导致财富的再分配,那些资本品(生产设备并没有消失),他会被转移到不那么依赖信贷的企业手里。

萧条期,资本品并未消失,而是从激进投资者手里转移到了那些保守型企业的手里。

这时,还会出现很多现象,今天的中国一样在出现。

在经济萧条时,因储蓄不足导致一些错误的投资项目被迫清盘,比如大量的房地产企业,由于现金储蓄过少,负债太多,导致大量的投资项目清盘、烂尾。

信贷紧缩会导致人们对未来更为担心,从而使得时间偏好降低,人们就会增加储蓄,这也是这几年中国居民贷款不断增加的原因

同时,因为价格水平的下降导致账面亏损和利润低报,企业经营者也会增加储蓄减少投资,以进行过冬。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和个人,都会感觉到资产价格下降。

企业在记帐时,由于企业会计通常按照资产的原始成本记录资产价值,即使资产价格已经下降,账面上却反映出损失或资本消耗的假象。

于是,企业经营者为了弥补这些账面损失,往往会选择增加储蓄。

个人也是如此,资产价格和收入的名义价值下降,个人会感到自己变得更穷,从而认为过去的投资失败了。比如你家房子从一千万跌到了五百万。

在资产价格崩溃时,人们为弥补名义收入的下降和投资的损失,可能会减少消费,转而增加储蓄。

在通货膨胀下,企业和个人的储蓄都在下降,但萧条期其实是进行了正确的修正,让个人和企业的储蓄回归到一个正常的水平。

只要储蓄持续增加,就能弥补引发衰退的储蓄短缺,从而为下一轮的资本扩张、投资消费扩张,打下基础。

这时的通缩是坏事吗?不对,是好事。

萧条期是对错误信贷扩张的修正,同样,通缩期减少消费也是好事。

错误投资的清理和储蓄的增长共同推动了市场的恢复。

在经济衰退时期,价格通缩会增加债务负担,导致企业破产,尤其是在经历虚假繁荣后,信贷紧缩与错误投资引发了大规模破产。

这些破产不仅使得银行的贷款变成坏账,还使银行所持有的破产公司股票大幅贬值,甚至可能完全失去价值。

这种情况下,银行的资产大幅缩水,为了维持偿付能力,银行不得不限制贷款,并向合作企业和其他银行施加压力。

单个银行的资产问题可能引发公众对整个银行体系偿付能力的担忧,从而导致信贷紧缩进一步加剧,合作企业破产增多,形成恶性循环。

这种情况下,部分准备金制度的银行无法应对大规模的提款需求,最终导致银行破产。

一家银行的倒闭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其他银行也会受到影响,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迅速崩溃,造成系统性银行挤兑和恐慌。

如果中央银行无法及时介入,这种情况甚至会导致整个银行准备金制度的崩溃。

奥派的罗斯巴德认为,这种由价格通缩引发的银行体系崩溃才是对的,因为它促使现有的部分准备金银行体系崩溃,为引入百分百的金本位制度铺平道路。

因为,部分准备金制度是导致通货膨胀、商业周期和其他经济问题的根源,应被摧毁。

这其实就是在中国反复被提及的金融危机。

但显然,以当下的政治现实,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政府都难以放弃货币超发权力,也不会放任银行体系崩溃。

救助金融机构,往往成为了各国政府在这时的选择。美国为不少破产的银行托底,中国也在增加银行的资本金。

整体来看,通货紧缩导致的金融体系崩溃虽然带来短期的扰乱,但从长远角度,有助于打破过去依赖于政府和货币当局特权的收入再分配机制,使得资源分配更加符合市场原则。

这种“创造性毁灭”符合市场经济中的自然调整过程,通过清理错误投资和重建生产结构,为更健康的经济体系铺路。

但显然,奥派的这种主张,在当下的世界难以实现。人们对短期利益的追求,对短期损失的厌恶,对长期利益的理解不够,让世界各国往往采取了错误的方式应对金融风险。

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市场无法出清,难以从萧条期走出。

通缩带将政府带来的影响

通货膨胀为政府提供了一种隐藏其支出成本的手段,特别是在战争时期,通过印钞为战争融资,可以掩盖战争的实际开支。

通胀期间,政府债券需求旺盛,许多债券被中央银行购买或担保,这使政府能够发行更多债券,获取更多社会资源用于其支出。

然而,货币通缩或信贷紧缩会破坏这一机制。

在通缩时期,政府债券的价格下跌,债务的真实负担加重,收入从债务人(通常是政府)转移到债权人,迫使政府将更多收入用于偿还债务。

除非增加税收,政府必须削减其他支出,这就意味着政府职能的收缩。

但在此时,增加税收将增加萧条期的痛苦,会导致工资进一步下降,摩擦性失业增加。

这时政府往往进退两难。

米塞斯说,通货膨胀是政府应对财政困难的廉价且有效手段,而通缩则需要政府实际作出牺牲,如减少货币供应或增加税收。

此外,通缩会使债务人(通常是政府)受损,而使债权人受益,因此政府往往不欢迎通缩。

然而,实际操作中,减少支出的情形很难发生。

国家拥有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防止价格下降的权力,通常会采取通货膨胀政策为其开支融资。

这正是当下真实的写照。

对通缩错误的看法


对通缩有很多错误的看法,受篇幅所限,就不一一列举,主要谈一下流行于中国的对通缩的两种错误看法。

第一种,是认为通缩会损害企业家利益,导致生产减少,进一步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工资下跌,工资下跌又进一步导致消费减少,让企业家生产持续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这种观点忽视了一点,当各种生产要素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时,那些因为害怕未来风险的储蓄就会转化为资本,重新开始投资,从而改变生产减少的趋势。

这就叫经济复苏。

但如果生产要素下跌被新的货币扩张所阻止,那么,储蓄要转为投资就变得遥遥无期。

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其中最为重要的要素,就是对日本的大企业的错误投资没有被清算,日本央行为了救助大企业,不停地印钞购买大企业的投权,事实上维持了错误的投资结构。

第二种更为常见。

这种误解存在于错误的货币经济学中,有一种认识,包括芝加哥学派的弗里德曼,即认为经济增长必须伴随货币供应的增加,才能避免价格下降。

一些经济学家说,如果商品数量增加而货币供应不变,会出现货币短缺,进而阻碍经济发展。

然而,他并没有解释为何这种情况会阻碍经济增长。

事实上,奥派经济学认为,无论货币数量多少,货币都能有效履行其作为交换媒介的功能。这个世界上仅有一块钱,也能让市场正常运转。

正常的市场中,消费品的价格往往是长期下跌的,有一些人就认为价格稳定才是重要的,下跌则会带来灾难。

人人面对价格下跌,都会不消费,把钱存起来。人生之目的,就在于消费,一个人一生中永不消费不停地存钱,这是不可能的。他必然是要消费。

苹果手机上市后,一定是逐年下降的,为什么刚上市时还要排队买呢?

人们的时间偏好是各有不同,但最终一定是将自己的收入用于消费。因此,价格持续下跌,只是导致消费延后,而不是导致消费减少。

而消费延后,正是低时间偏好的体现,是繁荣社会的基础,因为这意味着储蓄增加,资本增加,生产力进一步增加,让消费品价格下降。

我们生活中很多消费,其实是来源于储蓄后,在消费品下降后才出现的消费。这对所有人都是生活的改善。

人们不是追求一时的消费,而是追求一生总和消费。延迟消费,实际上是增加了一生总和消费的一种最好的手段。

人们还存在一种“货币幻觉”。

货币幻觉指的是人们对名义收入和财富的感知失真,导致他们误以为自己的经济状况恶化了。

即便实际购买力不变甚至有所提高,通缩中名义上的收入和财富下降,会让人们觉得自己变穷了。

首先是收入幻觉。在价格通缩时,虽然实际收入可能没有下降,甚至有所上升,但由于名义收入下降,人们会认为自己收入减少了。

这种幻觉会让人更加关注自身作为生产者的角色,而不是作为消费者的利益。

例如,一个工人的工资下降时,他可能忽略了生活成本的下降,反而只关注工资的减少。

同样,生产者如果看到其产品价格下降,可能会忽视生产要素成本和消费价格的下降。

这种只关注销售价格下降的心理让他们更加反对通缩。

其次是财富幻觉。价格通缩时,资产价格,如机器或不动产的价格可能会下降,企业虽然没有实际损失,但会计上的损失会导致人们产生财富减少的错觉。

比如在经济衰退时,信贷紧缩引发股市崩溃,资产价格暴跌。

投资者此时会突然意识到自己在繁荣期的许多投资是错误的,这些问题在通缩时暴露出来,进一步加剧了财富幻觉的破灭。

同样,在债务危机中,价格通缩也会加重真实债务负担。

破产导致债务人失去所有财产,债权人只能部分收回投资。

这时,过去的错误投资显现,真实财富的损失变得显而易见。

破产前,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损失,直到破产时才感受到真实财富的损害。

相比之下,价格通胀则带来相反的幻觉。

当资产价格和名义收入上涨时,人们会觉得自己变得更富有,甚至产生乐观的错觉,认为一切都在好转。

因此,与通缩相比,通胀较少引发反对。货币幻觉及其破灭,是导致人们对价格通缩反感的重要心理因素。

但这些心理因素,是错误的感知,需要理性知识来修正。





漫天霹雳Plus
经济学与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