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个发,都要政府管一管了?
文摘
2024-11-12 22:38
陕西
杭州一个理发店给16岁少年理发,收费4000块,引发了一波网络舆论。律师在向大众普及价格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媒体记者在打抱不平并借题发挥,发挥自己的长项搞出了惊悚的标题,例如理发刺客、理发行业需要一场洗剪吹、美发行业早就该整顿了。这杀气腾腾的样子,政府不管一管理发行业,怎么对得起人民?不把理发店收归国有,让每个人实现“理发自由”,人民都不答应。律师这个职业群体,大多由两类人构成。一是哈耶克笔下的“社会工程师”。希望用立法来规范社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凌驾于他人之上,打造一个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国。社会中存在的一切问题,似乎都可以通过睿智地颁布立法来解决。二是“法令复读机”。立法法条怎么规定,我就怎么适用,完全不去思考“法律应当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这也难怪,维持一个干预主义的世界,对他们是有利的。他们恨不得法律细密如蜘蛛网,所有人都看不懂,他们才可以大有作为,如果一切回归自然法,律师就没有多少用武之地。可是社会经济的运作,自有其法则,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法律”。违背法律的立法不是法律,而是命令。如果一个社会立法丛生,就会毁灭自由,将进入墓地般的死寂状态。而不假思索地遵从一切命令是荒谬的,这是对人类理性的反叛,把成文法奉为圭臬,其实就是承认恶法本身,就是窒息人的自由的共犯。所以这些人归根结底,都是历史主义者,都是权力的支持者。他们以为人的行动没有规律可言,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唯一力量就是权力。一句话,强权即真理。他们一是自以为是,以为自己代表着正义和勇气,是弱势群体的代表,不断地呼吁所谓的公正和平等,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然而却对经济生活一无所知,整天坐在书斋里、飘在半空中对芸芸众生指手画脚,提出的要求归根结底就一条,国家要管一管;最多只能前进一步,管的不够好,要是按他们的思路去管该多好。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基本都是左派社民主义者,他们从不批判权力本身,而是在批判,为什么掌权的不是我?二是以负面新闻为生,对社会趋势的理解力和洞察力极差。假如他们生活在1776年的美国,每天报道的就是英王的遗老遗少是多么的如丧考妣痛彻心扉,但是却从来理解不了,这次自愿分离主义运动,是一个合乎私产原则的进步事件;假如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初期,他们可能整天关注的是国企下岗工人的悲惨处境,却从来想不到,那些人不过是在哀嚎:为什么不让我们继续享受特权,做人上人啊?这也难怪,大众就喜欢看各种悲惨的事件,他们要迎合消费者才能搞钱,一个人若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有啥报道价值?三是嫉妒心强。他们以为商人都是粗鄙的,自己的知识最值钱,总是高估自己的价值,所以他们取得的那点微薄的收入是不公平的,于是生出了一种反资本主义的心态,希望通过权力而不是市场来决定自己的收入,说白了就是希望被包养。但是他们从来想不到,消费者已经通过经济民主投票的方式告诉他:你不行。你看上面那个女记者,长得好好的皮囊,却是一个妥妥的国家主义极权分子。她说理发店那些东西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凭什么这么高的价格?一句话就暴露了自己的无知。价格不是成本决定的,否则就没有亏损这回事,价格是消费者评值决定的。她又说,一个理发店,设计师、首席、总监,价格都不一样,行业乱象,套路太多,这些头衔认定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她就差说理发行业也要搞准入限制了,理发师也应该进行职称评定了。最后说,《美容美发业管理办法》已经20年了,想从根本上堵绝乱象,美容美发行业亟待一场彻底的洗剪吹。你看,这就是她的终极主张:国家必须管一管,否则理发业就会彻底乱套。律师、媒体工作者,都是“知识分子”——生产和传播观念的人。千万不要被他们衣着光鲜、一本正经、庄严肃穆和正义感爆棚的样子迷惑,这些人,永远是权力的同盟军,是推动权力扩张的狗腿子,是市场经济和人类福祉增进的绊脚石。他们自己不会这样认为,但是客观上的结果就是如此。而从价值中立的经济学角度说,这些人所主张的一切手段,都与目的背道而驰,且浑然不觉。对这些知识分子,该骂就得骂,不要做那种虚伪的“文明人”,这种诠释主义分子从根本上否定客观真理的存在,似乎将对话继续下去、不论如何胡言乱语就是唯一的追求。读者中的律师朋友、媒体记者朋友,也不要上火,上面描述的,都是“理念类型”,是“历史的了解”的方法,它从来不意味着,律师和媒体记者就没有好人。好了,骂完了,心情舒坦许多。下面进行理发店的严肃的经济学讨论。首先,如果在理发过程中,出现了欺诈行为,那么法律当然应当予以打击。因为欺诈行为的本质,就是盗窃。一块石头,我骗你说这是黄金,然后以黄金价格卖给了你;或者明明是八两,我说是一斤,收了你一斤的钱。这实际上就是盗窃你的财产,它是侵犯产权的,因此法律当然应当予以规制,正义的司法应当判决返还财产、赔偿损失。但是说法律应当规制,并不意味着几个大盖帽去罚款。被盗窃者受害了,罚完款却交进了国库,然后返还发奖金了,这是何道理?我们社会有着每个人内心认同的良善法律,有着客观的伦理法则。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去司法机构伸张正义,更可以通过杯葛行动——例如曝光——让那些侵犯产权的反社会分子付出代价,这是消费者主权范畴。消费者的杯葛比行政部门的管制要有效的多、快速得多、精准得多,甚至严厉得多。一个被消费者杯葛的商家,可能会倒闭,而不是交点罚款了事。要想重新获得消费者的认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努力。这正是市场经济的“净化”机制,它并不需要强制力的参与,就可以让目光短浅的商家付出惨痛代价,而让那些满足消费者需求、诚信经营的商家脱颖而出。所以管制在很大程度上,反倒是鼓励了违法行为,甚至让许多违法行为合法化。我们通常说某某商品很贵的时候,是把商品作为一个类的、总量的、集体化概念来看待,但是人的行动选择总是面对的具体的财货的具体的量给自己带来的效用。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与服务,是异质的存在,不可以用同质化的、集体化的概念来评判。同样是炒面,在夜市摊上是10块,但是到了大餐厅,就卖50,合理吗?很合理,因为你享受的不同的服务,它们是不同的商品,你给就餐环境的评值本来就不同。黄山脚下的便利店农夫山泉卖2块,黄山顶上就卖10块,物理性质一模一样的商品,在经济学上其实是不同的商品。如果你把上海和鹤岗的一模一样户型的房子,都看做是同样的“房子”,那就很荒唐,因为地理位置是稀缺要素,独一无二。那么其实说理发很贵,是不准确的。我们小时候理发,都是大人拿着手动推剪,理出来就像劳改犯;女孩子,就头发扎起来,长了就用剪子咔嚓一下,就一剪梅了。要是真的贵的要死,大家就自给自足了。况且,并不是没有便宜的理发,冒着烟火气的城中村和小巷子里,就有15块的理发;商场里有10快钱的快剪;立交桥下面和公园里,还有5块钱的。你看不上啊。市场经济,总是能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任何人的金钱投票,都不会作废。你不能一边要进高档的理发店,一边嫌贵,然后不停吐槽甚至希望国家管一管。选择是你自己做出的。学会自我负责,而不是当巨婴。前些年普通的理发就十块钱,现在怎么就动辄几十几百?首先要强调的是,理个发的价格究竟应当是多少,经济学说,不知道。像女记者说成本是多少,科学的价格是多少,那就完全是外行话。只要是自愿交换形成的价格,就都是合理的价格。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理发行业尽管也有所谓的行业规范和监管,但是总体来说是一个极为市场化的行业。因此我们可以说,其价格反映了正常的市场供求状况。理发的价格上升,一是通胀原因,通胀的后果就是物价的普遍上涨。通胀降低货币购买力,夺走了人们的储蓄。话说这多年来,普通的理发一直维持在30块钱的价位,没有继续涨价,那实际上就是降价了,因为通胀昼夜不息。这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市场经济有不断降低价格的趋势,让更多的人消费得起,这就是物质福利增进的过程;而通胀会阻滞这一过程。
二是资本积累的结果。资本积累多了,推动劳动分工,过去自给自足的事情,现在进行精细分工,使用了更加先进的生产工具,提升劳动生产率。于是,我们都不再自己在家理发了,而是交给更有比较优势的理发师。每个人受益于资本积累和劳动分工,有了更多的生产,以及它带来的收入,于是消费水平提升,可以支付他人为自己理发的费用了。所以理发的需求上升了。
我们在说理发贵的时候,也应该同步考虑自己的收入水平。如果收入增长速度超过理发价格的提升速度,那么理发的价格就实际上是下降的。资本积累当然也提高了理发师的待遇。100年前的理发师,跟现在的理发师,在技能上差别非常大吗?不大,甚至原来的理发师技能更全面。但是为什么现在的理发师却比100年前的同行赚取更多的实际收入?就是因为资本积累多了,人均占有资本量增长,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升,所以他们的收入也一同提升。资本量的多寡,决定了一个社会总体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人口相等,剔除管制因素,A国资本量是M,B国资本量是N·M,那么同一行业B国工资率就是A国的N倍。如果劳动力自由迁徙,A国人口将向B国转移,将把两国工资率拉平。顺便说一句,由此原理出发,你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和美国工人的收入存在差距,它不是因为什么“低人权优势”,而就是由于资本量的不同——中国才高速积累了40年;也要同时考虑实际的货币购买力,这才是衡量生活水平的真实因素。同时,你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川普要禁绝非法移民,因为阻碍竞争,是维护美国工人垄断收益、为自己争取选票的办法。三是资源的稀缺性。理发的需求增大,必然会导致供给的加大。二者对价格有相反的作用力。但是市场经济中,所有行业都在竞争生产要素。理发行业在跟所有行业竞争有限的生产要素,如果一段时期市场配置给理发行业的要素少,充分证明还有更加重要的需求需要被满足。例如一间门面房,办小吃店比理发店有更高的利润,说明消费者对吃小吃的需求比理发更加迫切,这时候小吃店就会胜出,理发店的供给就减少;例如一个劳动力,去工厂做工一个月5000,去理发店是3000,那么这个劳动力就会离开理发店而去工厂,同样会导致理发的供给下降。有一个因素,加剧了资源的稀缺性,减少了理发的供给。那就是各地政府这些年不允许行政单位出租门面房,宁愿把绝佳地段的房子空置或者办公,也不出租,这减少了房子的供给,提高了房租,让理发店的供给下降。理发店一般都开在人口稠密地带,但是各地政府机关的大楼往往占据的都是黄金地段,这更加加剧了资源的紧缺,让企业运营成本直线上升。政府部门的物业应当尽量压缩、出租和出售,交给市场;至少,应当全部迁出繁华地段,把好地段留给商业。坐一大堆人在黄金地段喝茶看报干预市场,简直是暴殄天物。既然是服务人民,离远点、住差点,到哪儿还不能服务了?
自由市场的价格机制,能够把消费者变成供给者,也可以把供给者变成消费者。如果价格太高,一方面就会激励供给,另一方面就会减少需求,二者协力,导致价格下降。反之,如果价格太低,那就会激励消费,减少供给,又促进价格上涨。网约车价格很低,我就是消费者;但如果价格特别高,我就减少消费,甚至变成了供给者。外卖非常便宜,那以后就不进厨房了,非要去,那也是纯粹是为了追求其他价值,比如自己做出来的饭更有爱,更有温度如此等等。如果外卖特别贵,那就打击需求,自己做饭比较划算,价格机制就这样自动地调整供给和需求,达到供求的相对均衡状态。仅凭价格机制的运作,就可以打造一个运转顺畅的市场体系,按照需求的迫切程度有效配置生产要素,实现稀缺资源的高效利用,满足所有人需求。你要降低价格的办法,恰恰是允许它按照市场规律涨价。如果实行价格管制,不允许涨价,那就会打击供给,结果是谁都理不上,最后只能在家里自己理发。
一切政府管制行为都有将经济拉回到自给自足的趋势,而自给自足就是毁灭劳动分工,意味着贫穷落后。如果按照女记者说的,要对理发店的设计师、首席、总监和托尼老师进行准入资格限制,要对他们授予国家统一评定认可的职称,那么今后理发行业就变成了一个垄断卡特尔,价格就只会更高。但是他们理发宰别人的时候,装空调的也要资格限制,那么他们装空调的时候也会被狠狠宰一刀。这就是欧美行业工会势力干的事。结局是,每个人看起来收入都很高,但是物价更高,购买力有限,你作为生产者所获得的垄断利益,将在你作为消费者的时候加倍偿还,一个互害的社会由此形成。文章看似在说理发,其实是借题发挥,这些原理放在任何经济领域都是适用的。最后想说:
知识分子要加强自我教育,在自己不懂的领域,闭嘴是个好习惯。不要悬在半空不食人间烟火,不知道经济生活的常态,坐在书斋里指点江山,却完全不知柴米油盐。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规范他人生活,更不要事事求着国家当爹。“国家”要加强自我教育。管的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保护产权,维持治安,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市场比你们聪明一万倍,用不着操心。奥地利学派就不苛求你们懂了,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最起码应该知道,对市场法则要有一点敬畏,不要把自己当神仙,整天管这管那,跟要改革开放,是自相矛盾的。归根结底,消费者要加强自我教育,不要放弃手中的权利,将选择权拱手相让,让国家来决定你的一切。说什么理发是刚需,绝对是屁话,没有什么是刚需,也没有什么不是刚需。如果所有的刚需都需要管一管,那就没有什么不能管,因为每个人对刚需的认知不同。最终来说,是所有消费者的行为,决定了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是我们每个人的观念,决定了政策和历史的走向。不要推卸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