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

健康   2024-11-12 17:56   广西  




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

手足口病(HFMD),又叫发疹性口腔炎,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性传染病,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表现为突然起病,约半数患者于发病前1-2 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或疱疹,皮不痒,斑丘在5日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脾胃湿热,泛溢肌肤,热毒熏灼,肌肤失养所致。当以清热利湿、解毒止痛为治。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三型。

1.肺脾湿热型:证见发热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咽红、流涎,神情倦怠,舌淡红或红,苔腻,脉数,指纹红紫。治宜清热解毒,化湿透邪。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连翘、金银花、黄芩、青蒿、牛蒡子、藿香、佩兰、通草、生薏苡仁、滑石(包煎)、生甘草、白茅根、板蓝根、射干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下同)

2.湿热郁蒸证型:证见高热,疹色不泽,口腔溃疡,精神委顿,舌红或绛、少津,苔黄腻,脉细数,指纹紫暗。治宜清气凉营、解毒化湿。方用清瘟败毒饮加减:连翘、栀子、黄芩、黄连、生石膏、知母、丹皮、赤芍、生薏苡仁、川萆薢、水牛角各9克,黄连3 克。

3.湿热动风型:证见高热,易惊,肌肉瞤动,瘛疭,或见肢体痿软,无力,呕吐,嗜睡,甚则昏朦,舌暗红或红绛苔黄腻或黄燥,脉弦细数指纹紫滞。治宜解毒清热、熄风定惊。方用羚角钩藤汤加减:羚羊角粉(冲服)1支,生石膏(先煎)20克,钩藤、天麻、黄连、生栀子、大黄、菊花、薏苡仁各9克,全蝎,白僵蚕各3克,生牡蛎15克。或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本型病情危重,应积极治疗。

常规治疗时,可配合下列外治方:

1.紫雪散:紫雪散1支,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肚脐孔处,伤湿止痛膏固定,24小时换药1次。适用于手足口病发热。

2.柴胡注射液:将纱布1块,用本品浸透,而后取出覆盖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换。或将本品置于滴鼻瓶中滴鼻,每次1-2滴,二侧交替进行,每小时1次,直至体温恢复正常。适用于手足口病,发热。

3.金黄洗剂:金银花、板蓝根、蒲公英、车前草 、浮萍各15克,黄柏9克。将诸药择净,加清水浸泡片刻,水煎外洗手足疱疹处,每日3~4次,每日1剂。可清热解毒。适用于手足疱疹重者。

4.三黄散:硫黄、大黄、蒲黄各等量。将诸药择净,共研细粉备用。每次适量,麻油调匀后,外涂手足疱疹处,每日3次。可清热解毒。适用于手足疱疹。

5.香草汤:藿香9克,败酱草12克,黄芩6克,青蒿10克,栀子5克,薏苡仁 20克。浓煎取汁50 亳升或采用配方颗粒剂溶于50 毫升热水,中药直肠滴入,每日1次。可清热解毒。适用于湿热动风。




审核:吴小红

编审:张海波

编辑:黄婉恬



民族医药报
《民族医药报》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指导,广西中医药大学主管,广西国际壮医医院主办,我国唯一一份公开发行的民族医药类专业报纸。专注于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承发展,服务大众健康生活。国内统一刊号CN45-0047,邮局发行代号47-4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