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临床治验
脾主运化、升清,胃主腐熟、受纳水谷;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居中为升降枢纽。升则上输心肺,降则下归于肝肾,因而脾胃健运才能升清降浊,五脏六腑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若脾胃气虚、升降失常,则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九窍都会发生种种病症,故李东垣老人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临床上应用补中益气汤可治疗多种病症。
自汗 李某,女,42岁 。主诉三月前足月产一女婴,产后体倦乏力、纳差、多汗、便秘 。近日汗多如雨,常浸湿衣被,动则更甚,面色㿠白,四肢软弱无力,咳嗽、气短,大便十余日行一次,舌质淡、舌体胖大、脉沉弱。方用:生黄芪60克 ,人参20克 ,白术10克,陈皮 15克,升麻15克,柴胡15克,当归30克,荆芥 10克, 防风10克,麻黄根10克,煅牡蛎15克 ,炙甘草6克 。3 剂 ,水煎服,每日1剂。
药后,诸症大减,唯大便仍未解,上方去麻黄根、荆芥、防风 ,加炒杏仁20克,郁李仁20克,火麻仁20克,枳壳10克 , 木香10克 ,续 服3剂 。药毕,大便已解 ,精神大振 ,食欲大增 ,自汗止 。守上方再服5剂以善后 。
按:
年高而产,耗气失血亡阳、中气下陷、脾阳不振,故纳差、乏力、脾不升清、气不能上输心肺、肺气虚则腠理疏,卫外不固,故咳嗽、自汗,浊阴不降,故大便十余日行一次,舌质淡,舌体胖大皆为气虚血弱之象,治则以补中益气汤补气养血、健脾升清,加入宣肺固表敛汗之剂。
内伤型恶寒发热 张某, 男,81岁。患者身体消瘦,面色萎黄,20天前感寒,曾服阿司匹林、病毒灵、复方新诺明等药治疗,病苦日增,自感身热恶寒,喜衣被,入夜尤甚,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大无力。方用:生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陈皮15克,当归30克,升麻15克,柴胡15克,炙甘草6克,肉桂6克 。3剂,水煎服,每日1剂。
药后,诸症除,续服 2 剂以善其后。
按:
年高体弱,脾胃气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加服阿司匹林等药发其汗 、伤其阴,阴不敛阳使虚阳外越,故恶寒发热,夜为阴,故入夜尤甚;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大便秘结;气虚运化无力,故小便清长。《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甘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今立补中益气汤。”
头晕目眩 许某,男 ,40岁。患者嗜酒,每周饮酒 2~3次,每次七两 ,头晕目眩 、腿软无力,劳累后加重,曾静脉输入络宁针,静脉抽血疗法,久服镇肝熄风之类药物,症状不减。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沉细弱。方用:黄芪40克,白术10克,党参20克,陈皮10克,苍术10克,柴胡15克,升麻15克,当归 20 克,川芎10克,羌活 15克,白芷 20克,藿香15克,白豆蔻30克,石菖蒲20克,菊花15克(后下)。3 剂,水煎服,每日1剂。
药后,诸症减轻,续服5剂,诸症消失,至今未复发。
按:
酒为湿热之邪,湿邪阻遏中焦,脾失健运,清阳之气不能上煦于头目,故头晕目眩;脾主肌肉,实四肢,脾虚故腿软无力,动则气耗 ,故劳累后加重。上方治疗以补气升阳、祛湿化浊。
崩漏 张某,女,41岁。近三个月月经紊乱,月经来潮,势如泉涌,曾服止血药,症未好转,血色先紫后淡,质薄,气短神疲,面色萎黄,纳差,舌淡苔薄白,脉沉弱。方用 :炙黄芪40克,人参20克,白术10克,升麻20克,陈皮15克,当归 10克,熟地20克,黑姜20克,荆芥穗20克,山药30克,大枣5枚。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食欲大增,少腹微痛,腰酸腿软,守原方加寄生30克,川断30克,益母草30克,续服5剂。药毕,月经干净。下月月经来潮,色正常,量中等,5 日后干净。
作者:张勤
审核:吴小红
编审:张海波
编辑:黄婉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