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蒙医药萌芽与积累经验时期(13世纪以前)
蒙古高原是人类最早栖息繁衍的地区之一。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蒙古族先民积累了丰富的卫生保健知识和医疗经验。
如以蒙古包为代表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抵御风寒;酸马奶等具有北方民族特色的饮食和各种保健方法的积累为蒙医饮食疗法和起居行为疗法奠定了基础;蒙古灸、针刺、放血等外治法已经普遍应用;药物知识日趋丰富,创制了匈奴露宿丸等特色药剂;各种外伤的治疗以及急救方法颇具特色,尤以整骨技术见长。
2.古代传统蒙医形成时期(13世纪至16世纪)
蒙医临床医疗经验积累日益丰富,蒙医正骨、蒙古灸、刺血疗法、外伤治疗、饮食疗法等蒙医特色治疗技术与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普遍应用。
元代太医、蒙古族营养学家忽思慧编著的《饮膳正要》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营养学和饮食卫生专著,对蒙医学饮食疗法影响深远。
骨伤学科独立成专门学科,治疗外疗,骨伤科科技术日臻娴熟;对传染病有比较科学的认识并能有效预防。烟熏法、牛腹热血浸泡法等急救方法延续几百年。
寒热理论、滋补理论、解剖学知识、药物知识等奠定了蒙医学理论的基础,标志着古代传统蒙医药学的形成。
3.近代蒙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构建(16世纪至20世纪)
16世纪后期,随着佛教的传播,许多印、藏佛教著作也传入蒙古地区,并陆续翻译成蒙古文。
古印度医学经典《医经八支》《月光》和藏医学著作《四部医典》《兰塔布》等医学著作翻译成蒙古文,以木刻版本或手抄本流传,对蒙医药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蒙古地区一些规模较大的寺庙设置有专门培养医学人才的专门机构——“满巴扎仓”,为蒙古地区培养了大批医学家。
许多蒙医学家在实践中学习、研究、注释、印、藏医学,整理和总结传统蒙医药的理论与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著书立说。《甘露四部》《蒙药正典》《方海》为代表的近百部蒙医学著作,成为蒙医药理论体系强有力的支撑,标志着近代蒙医药学的形成。
在蒙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不少北方民族医学家致力于学习和研究中医,有些中医著作被传播到蒙古地区,对传统蒙医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诸多中医学著作被翻译成蒙古文在蒙古地区传播,影响和丰富了蒙医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脉诊等成为蒙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4.现代蒙医学的发展(20世纪中叶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蒙医学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56年和1958年相继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研究所和中蒙医院,部分盟市、旗和蒙古族聚居的其他省的旗县也先后成立了蒙医研究所和蒙医医院,安排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有名望的老蒙医开展了医疗工作。
多家综合医院也开设了蒙医科,通过举办蒙医学习班、进修班、研究班或带徒弟等形式培养蒙医药人才。
1958年在内蒙古医学院设立蒙医本科专业;1992年开始培养蒙医硕士研究生;2004年开始培养蒙医博士研究生。
蒙医药科学研究方兴未艾,主要学科领域有蒙医基础与医史文献研究、蒙医临床研究、猛药新药开发研究以及蒙医药标准化研究等。
内蒙古自治区相继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条例》(2022年)和《内蒙古自治区振兴中医药(蒙医药)行动计划(2017——2025年)》,随着党和国家对中医药的大力支持,蒙医药事业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来源:蒙医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