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是民族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而标准化则是推进民族医药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 。近年来,随着标准化在民族医药领域的不断推进,其在促进民族医药传承和创新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日益凸显。
民族医药领域标准化制度体系的完善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及《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 年)》等重要文件 。这些文件不仅体现了新时代民族医药发展的需求,而且通过标准化战略与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提升了民族医药的标准化治理能力,为民族医药的现代化和产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民族医药领域标准化研究中心的成立
近一两年 ,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标准化研究中心相继成立 ,这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 。例如 ,我国首个苗医药标准化研究中心在贵州省剑河县民族中医院成立 ,首个瑶医药标准化研究中心及首个侗医药标准化研究中心在贵州省从江县中医医院成立 ,首个仡佬族医药标准化研究中心在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成立 ,首个布依族医药标准化研究中心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中医院成立 ,以及其他多个民族医药标准化研究中心的相继成立等 ,这些都标志着民族医药标准化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有效提升了民族医药标准供给的质量和水平。
民族医药领域管理类标准的制定
目前,我国在少数民族医药门诊病房的设置、人才培养、场地设施配置、应用规范等方面缺乏统一的建设与管理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医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为此,国内相关专家牵头制定了《布依族医特色门诊建设指南》《侗医药适宜技术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指南》 《仡佬族医特色门诊建设指南》 等系列民族医药管理类标准等一系列民族医药管理类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了民族医药门诊及病房的建设管理,拓展了民族医药服务能力, 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民族医药服务。
标准化在传承发展民族医药特色优势中的作用
民族医药标准是民族医药科技成果的最高表现形式,具有权威性、先进性、客观性和效率性 。标准化工作推动了民族医药外治疗法的系统规范研究,弥补了民族医药外治疗法标准缺失的问题,提高了临床疗效,促进了民族医药体系的完整性与优势的发挥。
例如,藏医药放血法 、火炙法 、蒙医药正骨术 、蒙医灸疗术 、傣族医药的睡药疗法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 、壮医水蛭疗法 、壮医经筋疗法 ,瑶浴疗法 、 苗医艾纳香灸疗法和侗医小儿推拿疗法等外治疗法及维吾尔族医药药材标准等 ,都已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操作规范和管理指南 。这些标准的制定 ,不仅为医疗机构建立技术临床应用论证和评估等管理制度提供了依据 ,也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民族医药主管部门加强技术应用的事中事后监管 ,保证医疗质量 ,防范医疗风险提供了支持 。
标准化是新时代民族医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它不仅推动了民族医药学术的继承与创新,而且有利于保持和发扬民族医药的特色优势,规范行业管理和政府管理工作,促进民族医药技术的国际传播与发展 。通过标准化,我们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同时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为民族团结进步作出贡献。
本报记者:黎佳
通讯员:曾曼杰
审核:吴小红
编审:张海波
编辑:黄婉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