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郑智化暌违26年全新专辑《不思议》
那烂陀
献给这个世界和我自己的传世之歌
词:郑智化 曲:郑智化
《那烂陀》发行于2024年10月23日。
执至荼蘼 皆能放开
无法无规 施受自在
何来因果 何谓善恶
一叶菩提 立地成佛
那烂陀 那烂陀
除万般迷障 解一切困惑
那烂陀 那烂陀
度疾厄解脱 传正道福德
如是皈依 苦修西行
唯识唯真 明心见性
一念刹那 摩诃般若
双掌合十 阿弥陀佛
那烂陀 那烂陀
除万般迷障 解一切困惑
那烂陀 那烂陀
度疾厄解脱 传正道福德
唵嘛呢叭咪吽 风波乱 山不动
诵真言 无所畏 恩泽大同
那烂陀 那烂陀
除万般迷障 解一切困惑
那烂陀 那烂陀
度疾厄解脱 传正道福德
那烂陀 那烂陀
除万般迷障 解一切困惑
那烂陀 那烂陀
度疾厄解脱 传正道福德
注釋:
1.不思议:不思议者,超过寻思言语道故,微妙甚深自内证故,非诸世间喻所喻故。四不思議:指世間之人無法思議測度之四事。又作四事不可思議、四種不可思議、四不可思議。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一載,即:(1)眾生不可思議,謂眾生生成之原因,及其死後趣向之當果,無法思議測度。(2)世界不可思議,謂一切世界皆由眾生業力而成,成而復壞,壞而復成,始終相續,無有斷絕,其生成及終始無法思議。(3)龍境界不可思議,謂龍降神雨,非從口出,亦不從眼、耳、鼻出,乃從意之所念,其念若善若惡皆能作雨,故龍境界不可思議。(4)佛境界不可思議,謂如來之身清淨無染,不可摸測,不可言長言短,其梵音深遠,智慧、辯才、壽命等亦皆超絕常倫,現神通而說法,一切人、天、二乘等眾皆莫能測度,故佛境界不可思議。
2.那爛陀,梵名 Nālandā。又作那蘭陀寺、阿蘭陀寺。意譯施無厭寺。全稱那爛陀僧伽藍(梵 Nālandā-saṃghārāma)。為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北方之大寺院,其地即今拉查基爾(Rajgir)北方約十一公里處之巴達加歐(Baragaon)。五世紀初,笈多王朝之帝日王(梵 Śakrāditya)為北印度曷羅社槃社比丘(梵 Rājavaṃśa)建立本寺,歷代屢加擴建,遂成為古印度規模宏大之佛教寺院及佛教最高學府。大唐西域記卷九詳載那爛陀寺建寺之由來及沿革,謂其地原為菴摩羅園,佛陀曾於此說法三月,彼入滅後未久,帝日王即於此處創建伽藍。寺名之由來有二說,一說伽藍之南菴摩羅林有池,池中有龍,名那爛陀,故取為寺名;一說如來往昔修菩薩行時,為大國王,建都此地,樂好布施,德號施無厭,故伽藍亦以名之。同書並舉出附近有如來三月說法之精舍、髮爪塔、雀離浮圖、觀自在菩薩之立像及精舍等靈蹟。全寺分八大院,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三所載,本寺為七世紀時印度第一大寺,僧徒常達萬人,修學大乘及小乘十八部、吠陀、因明、聲明、醫方、術數等。蓋本寺初為唯識學派之中心,其後演變為密教之一大中心。大乘有宗著名之論師,如護法、德慧、護月、堅慧、光友、勝友、智月、戒賢、智光等人都曾先後在此講學,或擔任本寺住持。此外,遠自我國及東南亞諸國而來之留學僧亦不少,如我國之玄奘、義淨、荊州道琳、太州玄照、并州道生、洛陽智弘,及新羅之慧業、阿離耶跋摩等人皆曾來此就學。又當時由印度來華之波羅頗迦羅蜜多羅、地婆訶羅、善無畏、金剛智、般剌若等諸師亦曾修學於本寺。 西元八世紀初,笈多王朝沒落,印度教勃興,本寺亦頓告衰微,十二世紀末曾為伊斯蘭軍隊所毀,然據傳元朝泰定(1324~1327)初年尚有依止那爛陀寺僧人律賢(梵 Vinaya-bhadra)出家之提納薄陀(即指空)比丘來華,可知本寺於十四世紀時尚存。
3.盤山三界無法:禪宗公案名。為盤山寶積提撕學人之垂語。景德傳燈錄卷七盤山寶積章(大五一‧二五三中):「禪德!且須自看,無人替代。三界無法,何處求心?四大本空,佛依何住?璿機不動,寂爾無言。覿面相呈,更無餘事。」此三界無法之「無法」,與「無心」、「無事」同義,謂三界之事象,從根源之立場而言,乃不存在者。此公案即指示無念無想之存在方式即真實的存在。
4.自在:梵語 īśvara(音譯伊濕伐羅), vaśitā,巴利語issara。又作無礙、縱任。即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做任何事均無障礙。此為諸佛及上位菩薩所具之功德,故佛亦稱為自在人。菩薩所具之自在力,有下列不同種類: (一)二種自在,據華嚴經疏卷六所載:(1)觀境自在,謂菩薩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達一切諸法之圓融自在。(2)作用自在,謂菩薩既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即能由體起用,自在現身說法,化導眾生。
5.因果:梵語 hetu-phala。指原因與結果。亦即指因果律。為佛教教義體系中,用來說明世界一切關係之基本理論。蓋一切諸法之形成,「因」為能生,「果」為所生;亦即能引生結果者為因,由因而生者為果。以時間之因果關係而言,因在前,果在後,此稱為因果異時;但若就空間而言,則如束蘆之相倚相依之情形,此乃廣義之因果關係,稱為因果同時。 古代印度之外道,有關因果之論點可分為四類,佛教稱之為外道四執,或簡稱四執:(1)邪因邪果,即將萬物生起之原因歸於大自在天之能力。(2)無因有果,即承認現存的現象世界為果,但以此果之因難以探究,故否定此果之起因。(3)有因無果,即承認現存的現象世界為因,但以此因之結果難以探究,故否定此因之結果。(4)無因無果,即否定因果二者。 因果:
6.善惡:指善與惡。若再加上無記,則合稱為「三性」。一般而言,善指順理,惡指違理。然於經論中有多種不同說法,依成唯識論卷五之意,能順益此世、他世之有漏與無漏行法為善;反之,於此世、他世有違損之有漏行法為惡。其善惡之分際,在順益與違損之差別。且善惡二者皆須貫串此世與他世,否則即為無記。如人、天之樂果,於此世雖為順益,於他世則不為順益,故非為善,而為無記性。又如惡趣之苦果,於此世雖為違損,於他世則不為違損,故亦非惡,而為無記性。 淨影寺慧遠於大乘義章卷十二中,就人、天、二乘、菩薩、佛等五乘,以闡釋善惡之名。即:(1)順益為善,違損為惡。即以五乘所修之善法為善;能招感三途果報之因,及人、天中苦果之別報業等,稱為惡。(2)順理為善,違理為惡。理,指無相空性。佛、菩薩及二乘所修之善法為善;人、天所修之善法是為有相行,故為惡。(3)體順為善,體違為惡。體,為己之自體,即指法界之真性。依此義,五乘所緣修之一切善行皆為惡。天台宗所立之善惡有六種,即:(1)人、天之善。指五戒、十善等之事善。但因於人、天之果報盡時,仍將墮於三途(地獄、餓鬼、畜生)等惡道之中,故亦為惡。(2)二乘之善。二乘人能遠離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之苦,故為善;但二乘人雖能自度,而不能度他,故亦為惡。(3)小乘菩薩之善。小乘菩薩慈悲兼濟,故為善;但因於自身之中,未斷任何煩惱,故亦為惡。(4)通教三乘之善。三乘同斷見忍之煩惱,故為善;但因未見別教中道之理,未斷一分之無明,故亦為惡。(5)別教菩薩之善。別教菩薩能見中道之理,故為善;但因所見之中道為隔歷之中道(隔離而不融通之中道),而非圓教之圓融中道,故其所行帶有方便,不合於理,是亦為惡。(6)圓教菩薩之善。圓教菩薩所見之圓妙之理,本為至極之善,但由「順、背」及「達、著」等二義而言,則亦為惡。「順、背」,謂順實相之圓理為善,背之則為惡;「達、著」,謂達此圓理為善,而於圓理生起執著,則為惡。其中之第二義,係以達、著二者判別善惡,為天台宗獨特之說。
7.菩提: (一)梵語 bodhi,巴利語同。意譯覺、智、知、道。廣義而言,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緣覺、聲聞各於其果所得之覺智。此三種菩提中,以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作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遍智、無上正真道、無上菩提。有關佛之菩提,據大智度論卷五十三載,有五種:(1)發心菩提,謂十信菩薩發心求菩提,其心則為至菩提果之因。(2)伏心菩提,謂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階位之菩薩行諸波羅蜜,制伏煩惱,降伏其心。(3)明心菩提,謂登地菩薩了悟諸法實相畢竟清淨,即所謂般若波羅蜜相。(4)出到菩提,謂第八不動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雲地等三階位之菩薩,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亦不執著般若波羅蜜,滅除繫縛之煩惱,出離三界,到薩婆若(一切智),故稱出到菩提。(5)無上菩提,謂等覺妙覺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覺智。以上合稱五種菩提。又法華經論卷下於佛之法、報、應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報佛菩提(報身菩提)與應佛菩提(應身菩提)等三種菩提。大乘義章卷十八區分無上菩提為方便菩提與性淨菩提兩種。此外,三菩提亦為天台宗之十種三法之一,即:(1)實相菩提,又作無上菩提。悟實相理之真性菩提。(2)實智菩提,又作清淨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3)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眾生之作用。上之三者與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無別。據往生淨土論載,遠離:(1)執著自我,(2)不欲令一切眾生得安穩,(3)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種與菩提門相違之法。稱為三遠離心或三種離菩提障。同書又列舉三清淨心:(1)不為自己求安樂(無染清淨心),(2)除眾生苦而令其安樂(安清淨心),(3)令眾生赴菩提而予其永遠之樂(樂清淨心)。是為三種隨順菩提門法之心。以上皆須依賴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門始可令遠離或生起。 又求無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稱作菩提薩埵,略稱菩薩。求無上菩提之心,稱作無上菩提心、無上道意或菩提心。順趣菩提三十七種之行品,稱菩提分法。佛成道之處所,稱為菩提道場、菩提場,其道場樹稱菩提樹。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稱為增上菩提。結講念佛,廣祈眾生增進佛道,稱為菩提講。檀那所屬之寺院,稱為菩提寺、菩提所。菩提(术语)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证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8.立地成佛:佛(梵 buddha,巴同),全稱佛陀,意譯為覺者,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大聖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語,係套用佛家之「佛」字,轉其意,謂作惡之人,只要決心改過向善,即可立刻變成好人,其善心與佛心無異。即用以勸勉人改過自新、棄惡從善。
9.解脫:梵語 vimokṣa(音譯作毘木叉、毘目叉)或vimukti(音譯作毘木底)或 mukti,巴利語 vimutta或 vimokkha 或 vimutti。又作木叉、木底。意謂解放,指由煩惱束縛中解放,而超脫迷苦之境地。以能超度迷之世界,故又稱度脫;以得解脫,故稱得脫。廣義言之,擺脫世俗任何束縛,於宗教精神上感到自由,均可用以稱之。如從三界束縛中獲得解脫,分別稱為欲纏解脫、色纏解脫、無色纏解脫。由修習所斷煩惱之不同,可分為見所斷煩惱解脫、修所斷煩惱解脫等。特殊而論,指斷絕生死原因,不再拘於業報輪迴,與涅槃、圓寂之含意相通。 佛教原以涅槃與解脫表示實踐道之終極境地,其後乃逐漸形成種種分類而加以考究。例如:有為解脫(指阿羅漢─得解脫者─能明白了解心之作用,即勝解)與無為解脫(涅槃),或性淨解脫(指眾生本具離煩惱之清淨本性)與障盡解脫(由於現實之煩惱污染本來之清淨,故今斷其煩惱而得解脫),或心解脫(指心離貪愛)與慧解脫(以智慧觀照,而遠離無明),或慧解脫(阿羅漢未至得滅盡定者)與俱解脫(阿羅漢至得滅盡定者),或時解脫與不時解脫等二解脫。此外,另有煩惱解脫、邪見解脫等十解脫。 由耳聞佛法而得解脫,特名耳為「解脫耳」。解脫味,意指解脫之真味,由於解脫之境地乃平等無差別,故又稱一味。以小乘佛教而言,得解脫最速需經三生,故有「三生解脫」之說。同時,稱如來為真解脫(真實之解脫),稱阿羅漢為一分解脫。一分解脫非真實究竟之解脫,蓋如執著於得解脫者,則將不饒益他人,故亦稱為「墮於解脫深坑者」。
10.正道: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無漏正真之道,係相對於邪道而言。又作正真道。廣義言之,與邪道惡道相對之佛道即稱正道;三乘所行之道亦稱正道。狹義言之,則指正見、正業等八正道。另據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五載,正道即無分別智。八正道:梵語 āryāṣṭāṅgika-mārga。八種求趣涅槃之正道。又作八聖道、八支正道、八聖道分、八道行、八直行、八正、八道、八支、八法、八路。乃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之實踐法門,即八種通向涅槃解脫之正確方法或途徑。釋尊轉法輪時,所說離樂欲及苦行之二邊,趨向中道者,即指此八正道。八者即:(1)正見,又作諦見。即見苦是苦,集是集,滅是滅,道是道,有善惡業,有善惡業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去善向善,於此世彼世自覺自證成就。(2)正思惟,又作正志、正分別、正覺或諦念。即謂無欲覺、恚覺及害覺。(3)正語,又作正言、諦語。即離妄言、兩舌、惡口、綺語等。(4)正業,又作正行、諦行。即離殺生、不與取等。(5)正命,又作諦受。即捨咒術等邪命,如法求衣服、飲食、床榻、湯藥等諸生活之具。(6)正精進,又作正方便、正治、諦法、諦治。發願已生之惡法令斷,未生之惡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長滿具。即謂能求方便精勤。(7)正念,又作諦意。即以自共相觀身、受、心、法等四者。(8)正定,又作諦定。即離欲惡不善之法,成就初禪乃至四禪。
11.福德:(一)指過去世及現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於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載,菩薩於法應無所住,須行不住色布施、不住聲布施,乃至不住法布施等,由此不住相之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法華經方便品〕 (二)與善法同義。據法華經方便品載,於四眾中,若比丘、比丘尼心懷增上慢,優婆塞心懷我慢,優婆夷心懷不信,如此則不能自見其過,於戒律有所缺漏。此類少有善法者,實不堪受持一佛乘之法。〔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十五〕 (三)指六度中之前五度,係相對於智慧而言。
12.歸依:梵語 śaraṇa,巴利語 saraṇa。又作皈依。指歸敬依投於佛、法、僧三寶。歸依之梵語含有救濟、救護之義,即依三寶之功德威力,能加持、攝導歸依者,使能止息無邊之生死苦輪大怖畏,而得解脫一切之苦。又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載,歸,反還之義,即反邪師而還事正師;依,憑依、依靠之義,即憑心之靈覺而得出離三塗及三界之生死。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三十四載(大二七‧一七七上):「眾人怖所逼,多歸依諸山,園苑及叢林,孤樹制多等。此歸依非勝,此歸依非尊,不因此歸依,能解脫眾苦。諸有歸依佛,及歸依法僧,於四聖諦中,恆以慧觀察。知苦知苦集,知永超眾苦,知八支聖道,趣安隱涅槃。此歸依最勝,此歸依最尊,必因此歸依,能解脫眾苦。」蓋歸依即由深切之信心,信佛、法、僧三寶確為真正之歸依處,能因之而得種種功德;既知三寶有此等功德,乃立願為一佛弟子,信受奉行,懇求三寶之威德加持攝受,將一己之身心歸屬於三寶,而不再屬天魔外道。有關能歸依之體,據大毘婆沙論卷三十四所舉,有以名等為能歸依者,有以語業為能歸依者,有以身業為能歸依者,亦有以信為能歸依者。總括上述諸說,即以身語業及能起彼之心、心所法、諸隨行等善之五蘊為能歸依之體。此外,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四舉出歸依之異於敬禮者有七種,即:(1)歸依唯局於身、語二業。(2)必具歸依三寶而成業,故歸依之境廣。(3)歸依必「盡未來際」。(4)歸依情懇,通於表業與無表業。(5)歸依必合於身、語二業,其義較重。(6)歸依帶相,故唯於欲、色二界有之。(7)歸依乃觀真理而成,故義較勝。一般而言,歸依是信仰、希願領受外來之助力,從他力而得救濟。然以歸依之至深意義而言,其最終仍是歸向自己之自心、自性。即佛於涅槃會上所教誡弟子之「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此乃明示弟子應依仗自力,依正法修學。蓋自己有佛性,自己能成佛,故自己身心之當體,即為正法涅槃。
13.唯識:梵語 vijñapti-mātratā。音譯毘若底摩呾喇多。識,即心之本體,離識變現之外無任何實在,稱為唯識。即認為吾人自己心外之物心諸現象皆由八識自體所變現之主觀(見分)與客觀(相分),又將所認識對象之相似形狀視為心內之影像所映現而認為實在實有,且作為認識對象之物境自體(本質)亦從阿賴耶識中之種子變生,故唯識以外無其他實在,稱為唯識無境,或據萬有從識所變之意義,而稱為唯識所變。此理論見於成唯識論卷二。可分為:(1)因能變,又作因變、生變;所有之存在皆從阿賴耶識中之種子變生。(2)果能變,又作果變、緣變;其結果在八識上起主觀與客觀之區別,而向對象作用。觀心覺夢鈔卷下分為以下二種道理說明:(1)熏習道理,即生變之義,種子係由自心之作用深植於識中。(2)轉變道理,即緣變之義,由識變現見、相二分。
14.明心見性:禪林用語。明悟自心,徹見本性之意。「明心」是明瞭本來清淨之心(自性清淨心);「見性」是徹見自心本來具有之佛性。修行人拋開一切顛倒妄想而達到明徹境界,是名「明心見性」也。
15.摩訶般若:梵語 mahāprajñā。mahā,意為大;prajñā,意為慧。摩訶般若即照了諸法實相,最極最勝之大智慧。禪苑清規卷十(卍續一一一‧四六五上):「若未悟摩訶般若者,但依佛語修行。」
16.阿彌陀佛:梵名 Amita-buddha,藏名 Dpag-tu-med, Dpag-yas。為西方極樂世界之教主。又作阿彌多佛、阿弭跢佛、阿弭嚲佛。略稱彌陀。梵 amita,意譯無量。另有梵 Amitāyus,音譯阿彌多廋,意譯無量壽;梵 Amitābha,音譯阿彌多婆、阿彌嚲皤,意譯無量光。關於阿彌陀佛名號之由來,據鳩摩羅什譯之阿彌陀經載,此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故稱阿彌陀佛。然據梵本阿彌陀經及稱讚淨土佛攝受經載,此佛壽命無數、妙光無邊,故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一佛而有不同義之二名,為其他諸佛所未見。又於般舟三昧經、大阿彌陀經、維摩詰經等早期經典中,亦僅有阿彌陀之稱號,故推知無量壽、無量光之稱號,係後代依其名之原義所立。另據平等覺經、後出阿彌陀佛偈、稱讚淨土佛攝受經等載,彌陀號稱無量清淨佛,所在之世界稱為清淨世界、極樂世界。阿隬陀佛成道之本緣,據無量壽經卷上載,過去久遠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時,有一國王發無上道心,捨王位出家,名為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處修行,熟知諸佛之淨土,歷經五劫之思慮而發殊勝之四十八願。此後,不斷積聚功德,而於距今十劫之前,願行圓滿,成阿彌陀佛,在離此十萬億佛土之西方,報得極樂淨土。迄今仍在彼土說法,即淨土門之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淨土,故又稱接引佛。阿彌陀三尊像通常以觀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為其脅侍,而與此二尊並稱為西方三聖。
17.六字大明咒:梵語 vidyā-ṣaḍakṣarī。原為喇嘛教徒所稱唱之觀世音菩薩之心咒,後廣為一般佛教徒所誦持。即指「唵 嘛 呢 叭 𡁠 吽」(oṃ maṇi padme hūṃ)六字真言,乃表示「歸依蓮華上之摩尼珠」之義。此真言為阿彌陀佛讚歎觀世音菩薩(蓮華手菩薩)之語,為一切福德智慧及諸行之根本。西藏密宗寶典 Maṇi Kambum 中說六字大明咒之由來,謂依此六字能閉六道生死之門,意即唵字閉諸天,嘛字閉修羅,呢字閉人間,叭字閉畜生,𡁠字閉餓鬼,吽字閉地獄。此外,大乘莊嚴寶王經中亦詳解此咒。
18.真言:梵語 mantra。音譯曼怛羅、曼荼羅。又作陀羅尼、咒、明、神咒、密言、密語、密號。即真實而無虛假之語言之意。此於密教,相當於三密中之語密,而謂「真言祕密」。或又指佛、菩薩、諸天等的本誓之德,或其別名;或指含有深奧教法之祕密語句,而為凡夫二乘所不能知者。我國及日本對真言均不作翻譯,而直接運用其原語之音譯。不論唸唱或書寫、作觀其文字,即可得與真言相應之功德,故真言不僅可致即身成佛而開悟,且能滿足世俗之願望。例如,不空羂索毘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所說之光明真言,即可使聞之者滅除其所有之罪障;又如誦光明真言,加持於土砂,將土砂撒於死骸或墓上,藉此加持力,則可滅亡者之罪,而使亡者得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真言(曼怛羅)一詞之起源本係表思惟之工具,亦即文字、語言之意,特指對神、鬼等所發之神聖語句。唱誦曼怛羅之風,印度自古以來即很盛行,由吠陀經中可見一斑。但在曼怛羅文學中,曼怛羅乃解釋為思惟解放之意;亦即自生死之束縛中,解放人類之思惟。
19.四无所畏:三藏法数云:一、一切智无所畏 一切智者,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尽知尽见也。无所畏者,佛作诚言,我是一切正智人,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如实言,是法不法,乃至不见是微畏相。故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作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一无所畏也。二、漏尽无所畏 漏尽者,惑业生死俱尽也。无所畏者,佛作诚言,我一切漏尽,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如实言,是漏不尽,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二无所畏也。三、说障道无所畏 说障道者,说彼魔外,障蔽圣道之法也。无所畏者,佛作诚言,我说障法。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如实言,受是障法不障道,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三无所畏也。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说尽苦道者,说能尽诸苦之道法也。无所畏者,佛作诚言,我所说圣道,能出世间,随是行能尽诸苦。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如实言,行是道不能出世间,不能尽苦,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四无所畏也。
提到这张《不思议》时,郑智化表示,“我不想为出专辑而出专辑,如果写不出经典、写不出令我自己折服的歌,我宁可不出。现在这些作品终于可以分享给你们,新专辑里的10首歌是我献给这个世界和我自己的传世之歌。”那么,听完这张时隔26年的新作,你们都有着怎样的感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