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不能远行,灵魂可以呀,总有一样要在路上!

文化   文化   2023-01-30 17:30   上海  
点击右上“世间的每一个清晨”关注公众号


当然,我这里说的远行是指出国自由行。因为疫情原因,大家的欲望被压制了好长一段时间。好在灵魂的远行,不受约束,随时上路,想上那儿上哪儿。反正对我来说,身体和灵魂,总有一样要在路上。

上次给大家介绍了有关冰岛的一部纪录片,今天我要带着你们跟随一套“远行译丛”,遨游世界。

“远行译丛”由九九读书人出品,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我知道这套游记丛书纯属偶然。,有一次听梁文道的节目,他介绍了一本很好玩的游记《老巴塔哥尼亚快车》,美国作家保罗·索鲁所著。

听完节目,我就去网上下单,结果到处缺货,这书果然受欢迎。后来等了很久,终于有新版的《老巴塔哥尼亚快车》问世,果断下单。那时我还不知道这是一套丛书。

我买的书


书读得津津有味,在书的最后发现了一张地图,在不同地方有一些小黑点,旁边写着或长或短的文字。琢磨了一番,终于明白这些都是书名,每一本书对应地图上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地图右侧还写着一行字“世界是一本书,不旅行的人只读了一页。”

丛书地图


我如获至宝。要知道,我是会经常对着世界地图神游的人,现在有这么一大堆作者带着我神游,岂不乐哉?赶紧到网上又下了一堆订单。当然,这套丛书有四、五十本,不想全买,挑了几本最感兴趣的,剩下的去图书馆借。下面就来分享我读过的几本。


1,《老巴塔哥尼亚快车》

作者保罗·索鲁是个很有名的旅行作家,他的游记风格独特,以吐槽为乐,以毒舌著称。他的旅行,目的地不重要,重要的是抵达目的地的方式。路上的风景不重要,重要的是观察一路上遇见的人。

这本书写的是七十年代的某一个冬天,作者突发奇想,在一个寒冷的早上,从波士顿坐火车出发,坐了22种不同风情的火车,跨越北美、南美一千多英里,最后来到盛夏的阿根廷巴特哥尼亚高原。书中不怎么写一路的风土人情,却是作者的一路毒舌吐槽,写得特别有意思。

他吐槽旅行文学:旅行文学已变得微不足道。典型的开场是从飞机倾斜的机身,闹剧似地把鼻子紧贴着舷窗往下望。这种逗笑的开场,这种特意加强的效果,已太为人所熟悉,连谐仿都近乎不可能。他们是怎么说的?“下方,横卧着热带草原,洪水没顶的山谷、宛如百纳被的农田。当飞机穿过云层,我可以瞧见蜿蜒攀往山丘的泥巴路,以及小得近乎玩具的车辆。我们绕农场飞,当飞机降低准备着陆,我看见了壮观的棕榈树、收成的农田、寒酸人家的屋顶、用简陋栅栏连缀一起的方形田野、宛如蝼蚁的人类、五彩缤纷的.......”

我从不以为这种臆测有任何说服力。每当飞机降落时,我的一颗心早悬到了喉咙口。我担心(难道你们不会吗?)下一秒钟大伙儿即将坠机。

他的这个吐槽,吐得多么一针见血。是啊,每次飞机下降时,我看着机翼下火柴盒似的房子,心里更多是在默念着快点平稳降落,快点平稳降落,注意力根本不在那些房子上。而且我记得以前我有一篇游记,几乎就是如他吐糟的那样开头。保罗·索鲁这下,搞得我竟不知如何落笔写游记了。

再来看看他吐槽火车上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他先碰到一个名叫温迪的20岁大学生。他写道:这种小家碧玉型的女孩,跟我心目中的美丽,差了十万八千里,几乎与平庸同义,归根结底,就是毫不吸引人。

“温迪,你念什么?”

“东方哲学。最近我一头栽入禅宗。”

她说自己学得还不算多,她的老师糟透了,但她认为一旦到了日本或缅甸,自己一定会有更多的领悟。她说佛教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包含了你生活中的一切,打个比方,你的所作所为是佛教,全世界的大小事也都是佛教。

“不包括政治,政治不是佛教,政治只是欺瞒。”我说。

“大家都这么说,但他们都错啦。我一直在研究马-克-思,马-克-思正是佛教的一种。”然后他还吐槽这个姑娘的喋喋不休和只吃坚果的可笑素食主义。

接着他去餐车,坐在他对面的食客可要遭殃了。他写道:一个名叫霍勒斯的销售经理进来坐下,点了份汉堡。他也是个絮叨不休的独白演员,所幸演讲内容不具杀伤力。每当他要强调某个论点,从他前排牙齿的漏洞就会响起哨声。他一边猛嚼食物,一边滔滔不绝个没完。所有的航班都客满了——噗噫。所以我只好搭火车。以前可从没坐过火车,简单得很——噗噫。

还有很多其他好玩的吐槽,就不一一例举。

我太佩服他的观察力了!还有,他是怎么知道每一个人的名字?在美国火车上大家都会这么查户口似地聊天?抑或是那个时代的人比较健谈?

看他写得这么有趣,我都萌生了想坐火车去西伯利亚的念头了。不过转而一想,现在坐火车,估计都是每人捧一手机,没人会和我聊天。即使有,我也不好意思问人家姓甚名甚,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吧。


2,《在西伯利亚森林中》

西尔万·泰松是坐飞机去的西伯利亚,不是坐火车。然后人家用卡车把他送到贝加尔湖畔一座孤零零的小木屋。那里最近的村庄在一百二十公里以外,没有邻居,不通道路,偶尔有人造访。冬季,气温降到零下三十度。

他在冰天雪地里独居了六个月。带去了一箱子的书、雪茄和伏特加。他在荒原中自创了一种朴素而美好的生活。面朝湖泊和森林,注视着日子的流逝。砍柴,钓鱼、做饭,大量阅读,在山间行走,在窗前和伏特加。

泰松在小木屋写日记


西尔万·泰松是法国饶有名气的探险家、旅行家、作家、记者。总之是个敢于玩命的狠人,却能写得一手好文章。这本《在西伯利亚森林中》就是他在冰天雪地中独居六个月的日记。

在炎炎夏日,读这样一本书,让炎热、浮躁一一褪去。我一面读一面想像着,自己也要找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独自呆上一段日子。当然这件事也许永远只是停留在我的想象中。只是想说明我很喜欢这本书。

其实也说不清楚书里到底写了什么,很多时候是他的喃喃自语,漫无边际的联想。只是他的联想根植于他丰富的阅读、非凡的经历,所以总是能击中人心,至少是击中了我。

他说:“我曾在步行中找到放缓时间的方法,旅行的炼金术是每分每秒变得更加厚重,路上度过的时光比其他时间过得慢。”我对这段话太有体会了!

他凝视着空寂的夜空,写道:“晚上九点,我坐在窗前。腼腆的月亮寻找着灵魂伴侣,但天空空无一物。我曾妄图扼住每一秒的脖颈,逼它吐出吞下的时间,榨取它的汁液,而现在我学习着凝视。”

他说窗棂的作用是邀请美景入内,让灵感出来。他说有了那些透过窗子产生的迷人景色,我们怎么还能在家里保留电视机?

这里不得不要感谢译者的译文:干净、克制、富有节奏。这本书得了某一年的傅雷翻译出版奖,我觉得还是名副其实。

他独居的这六个月,除了写了一本书,还拍了一部纪录片《独居180天》。贝加尔湖的风光真令人神往啊。看了泰松的这本书和纪录片,我很想有机会去一下贝加尔湖。

纪录片网址https://www.iqiyi.com/v_19rr94owhs.html


只是我在看纪录片的时候,一直有一种困惑,是谁拍下他的那些镜头呢?比如他的读书,抽烟,砍树?是他架了相机自拍?有团队跟拍?看那纪录片的质量,应该是有专门的摄制组跟拍的吧?我不敢确定。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有摄制组,这样的独居还是真正的独居吗?虽说摄制组尽量远远地拍,不干预他的生活,但知道有人在远处和真正地与世隔绝,在心理上还是有天壤之别的。

泰松在贝加尔湖钓鱼


西尔万·泰松写过很多书,中译本还有一本叫《走在幽暗的小径上》。讲他在一次意外受伤后,为了疗愈自己,从法国南方徒步到北方,横穿整个法国乡村小路的经过。我因为喜欢徒步,又比较了解法国,所以就买了这本书。但我想对于一般读者,这本书的吸引力应该远不如上述的《在西伯利亚森林中》。

下次给大家介绍这套丛书中的另几本。






塞纳河浪花
法国文学译者,喜欢深度自由行,向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里有我在世界各地深度游游记和攻略,有我读过的书和翻译的书。


世间的每一个清晨
法语文学译者,上海博物馆志愿者讲解员,深度自由行爱好者,向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在这里可以找到我在世界各地深度游系列游记、攻略, 找到我读过的书和我翻译的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