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的夏天快到了,冬天还会远吗?但冬天后面还跟着春天

文化   生活   2022-04-23 16:11  

一、

不出我所料,我们小区降为管控区仅仅维持了一天,第二天马上又回到了封控区。仿佛这一天就是为了让我到小区的各个角角落落与寂寞的春天道个别,因为她马上就要离开这个悲伤的城市。

昨天的气温窜得很高,穿一件衬衣都有点热,一下子感觉到了夏天的脚步,脑袋中不觉蹦出一句话:夏天到了,冬天还会远吗?

我热爱的这座城市,她的冬天正在这生机最繁茂的四月末,悄然埋伏,伺机露出它的峥嵘。不过江南的冬天,应该不像北方那样全然萧瑟,也还有一、二处可见的绿色,甚至有经过人工培植后本该在春天绽放的花朵。

我还可以再接上雪莱那不朽的诗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不过在期待下一个春天到来前,我们先要熬过这个哭泣的春天、炙烤的夏天和可能会严酷的寒冬。

“熬”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需要写点什么来抚慰我自己,在敲下这些微不足道的文字时,我感受到平静的力量。

我从前教过法语的学生给我留言:“老师,我不知道这个世道怎么了?以后来您的菜根园畅聊。”还有一个公众号的读者留言:

“徐老师。刚看了您文章,深受感动、抚慰......”


能抚慰人心的是什么呢?我记得我小时候不知从哪里看到过一句话:心灵的避难所有三个:艺术、哲学和宗教



二、


此刻,我羡慕那些有着坚定信仰的人们。所有的一切可以用因果和无常来解释。当你为一件事情做出解释,并赋予其意义的时候,接受起来就会不那么痛苦。

“上海为什么会到今天这一步?我们今天所遭受的种种磨难到底有没有意义?上海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些问题在折磨着很多人,也在折磨着我。虽然大多数时候我有一些抽象的答案,并且能够保持平静。但当那些悲苦、那些压抑的呐喊,从四面八方袭来时,我也有感觉无助的时候。我需要一些智慧的力量,帮助我穿越这黑暗的隧道。

我给一位远在雪山的我很尊敬的朋友打电话,他是有信仰的人。他在上海有很多朋友,他说这段时间有很多身处上海的朋友联系他。而这些朋友中有信仰的和没有信仰的,心态差别很大。有信仰的人一般会比较淡定。


我们自然是讨论了我上面提到的一些问题,关于上海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他的回答没有太出乎我的意料。撇开不易细究的一些因素,归纳起来和我以前文章里的意思很接近:上海今天的不堪其实也是组成上海整体的一个部分,只是过了某个临界点,这些不堪爆发出来了。不仅上海如此,别的地方也一样。

就如我一直认为的大自然有黑夜和白昼,人性有善恶,生活有美好和丑陋。就看你运气好坏,落在哪个阶段。

关于我们所忍受的这一个多月的痛苦的意义?他说一定是有意义的,比如从生态的角度,从个人和城市放下傲慢心的角度,都是有意义的。

他还有一个视角,有点出乎我意料。他说这场疫情和停摆确实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一些民生问题。但也有可能因此避免、至少会延缓更大的冲突和生灵涂炭。他说打个比方,本来你是在一股冲突的道路上一直往前冲,冲到最后不可避免的就是战争。现在这个疫情就是把人的脚给绊了一下,你向前冲的速度会慢下来,甚至会停下脚步看看还有没有别的路。对我们如此,对别的国家也如此。

你可以对他的说法不以为然,就如我一个朋友所言:这个没法证实。但是呢,这个也没法证伪。

我认为他说得对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为自己所做的或所忍受的事寻找意义。宗教就是这样来安抚人心,没有对错,只有信或或者不信。

最后,对于上海的未来,他说他也不知道。但他相信有一些东西被打破后,一定会有一些新的东西产生。比如在这个过程中,贫富差距也许会缩小一些。

最后他嘱咐说,不要有抱怨,不要有恨。

我不是佛教徒,但我亲近有佛教信仰的人,我信任这位朋友。



延伸阅读:

我们小区从封控区降为管控区,但西西佛斯的那块滚石啊,很快又要落下......

上海还回得到原来的上海吗?无论回不回得到,上海永远是我热爱的城市,因为她是故乡!

文章写到一半,被叫去做核酸了,那就这样吧......不过我是乐观主义者

境由心造,做了最坏的打算,日子也就没那么难熬



关注我,在无助中给你安慰

世间的每一个清晨
法语文学译者,上海博物馆志愿者讲解员,深度自由行爱好者,向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在这里可以找到我在世界各地深度游系列游记、攻略, 找到我读过的书和我翻译的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