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战役,张灵甫狂妄、偏执、冲动的性格把整74师带入了深渊。之前作为74军(整74师前身)老军长俞济时、王耀武,都很清楚张灵甫的性格缺陷,不看好张灵甫。他们看重的是李天霞,认为李天霞能力强、性格稳,能带好74师。所以在1947年初,他们向常公进言,俞济时:“窃以整83师最好与整74师整编为军,即以李天霞为军长,整83师内多整74师之老干部,如能合编,必更能协同适切,发扬威力。当否,乞核。”王耀武:“查整编83师师长李天霞勇敢善战,卓著勋劳,建议以整编军长擢用”。王耀武虽没有明说让李天霞掌控74师,但李天霞如果当军长的话,当然以74师与83师整编的这个军最合适。常公批复:“待鲁中战役告一段落即可编军也。”
谈到张灵甫的性格,就要从他杀妻这件事谈起。张是陕西长安县人,1923年父母包办了他的婚姻,女方叫邢凤英,是位勤劳质朴的乡村姑娘,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不识字。婚后妻子留在老家照顾公婆,张灵甫去外面世界闯荡,他先去北大读书,后辍学去了黄埔军校。此后他就一直在外领兵打仗,对老家的妻子邢凤英不闻不问,也谈不上什么感情。
1933年,张灵甫认识了四川广元女学生吴海兰,吴年轻、漂亮、有文化。张灵甫是中央军的团长,外表英俊潇洒。两人很快发展成恋人关系,这年冬他们结婚。张灵甫娶吴海兰后,两人婚姻还是非常幸福。1年后女儿张清芳出生,一家人其乐融融,大家都很羡慕张灵甫。
1935年冬张灵甫枪杀吴海兰。关于此事吴鸢有回忆文章,他抗战时在74军军部任职,与张灵甫共事过。1984年他在陕西省文史资料上发表《我所知道的张灵甫》一文谈到:“1935年红军到达西北后,第一军跟踪尾随与红军对垒。第一军的眷属,都住在西安,张妻带着孩子(不满三岁)和其他军官眷属住在一起,他在前线忽然得知妻有外遇的信息,就借春节假期来到西安,挚妻儿回户县省亲。除夕之夜命妻到后院菜地割韭菜做饺子,正当其妻弯腰割韭菜时,他掏出手枪,从背后将妻击毙(这次事件是张的同事杨团长开玩笑酿成的,这团长到西安探亲,回到部队后与张在闲谈中,谈到西安家属情况时,说有一天看到张妻与一男性逛街,张本性多疑而残忍,就信以为真,致酿成人命)。”吴鸢对张灵甫的了解,应来自于同事间的传闻。
2003年10月,凤凰网记者采访张灵甫长子张居礼。张先生说:“这件事发生时我还没有出生,我所知道的情况是听我母亲(邢凤英)说的。据我所知,他们两人(张灵甫和吴海兰)当时在家里后院谈话,不在菜地里。我母亲就在现场不远处,但并不知道两人在谈些什么。后来就听到一声枪响,我母亲大惊失色,吓得掉头就跑,也没顾得看清是怎么回事。因为事发突然,我母亲虽然在现场,但也不太清楚当时状况和开枪原因。至于不在场的外人传说,我不便评论。所谓割韭菜包饺子,显然是在编故事了。事情发生在冬天,大冬天的陕西,哪块地里会长韭菜?”张居礼的说法应该真实可信。
王玉龄(张灵甫最后一任夫人)曾问张灵甫为什么杀吴海兰,张解释:“她拿了我的东西,我问她又死不开口。事发前晚,我们已经发生过争执,我心里很不痛快。第二天带着孩子坐马车回长安乡下。从西安回家的路上,总会经过我母亲的坟地,她知道我每次回家都要在那里下车,在母亲的坟前祭拜过后再回家,以前她都会跟我一同下车,那天她拒绝了,我当然很生气。回到家查问她一些事也不答话,那我就火更大了。”后来在台湾王玉龄偶遇刘光宇(张灵甫部下,曾任国军100军副军长),谈到此事,刘说:“她偷了张灵甫文件。”(2003年凤凰网记者采访王玉龄的谈话)
张灵甫杀妻案发后,张仅被判刑10年,又在服刑不满1年的1937年初获特赦。本来事实清楚,张在军法审判时也承认因为怀疑吴海兰出轨而枪杀了她。但蝼蚁尚且偷生,在胡宗南、王耀武等黄埔学长的运作下,常公默许下,吴海兰竟成了偷张机密文件的共党,反正死人也不会开口。本来嘛,一个团长回家探亲,带机密文件干什么?退一万步讲张灵甫就是真的带机密文件回家了,丢失了,又没有证据确定是吴海兰拿的,张灵甫凭什么杀吴海兰?至于王玉龄问张灵甫为什么杀吴海兰时,他总不能说仅因为怀疑吴海兰出轨就杀她了吧。
国民党的民心就这样一步步丧失了。反观中共也发生过类似案子,如黄克功案、黄寿发案。但伟人不管他们功劳多大,地位多高,坚持依法办案,黄克功、黄寿发被判死刑。所以中共赢得了民心,最后夺取了政权。
从张灵甫杀妻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性格上的缺陷:狂妄、偏执、冲动,不计后果,这恰恰是军队将领的大忌,而冷静、理智、谨慎才是一位高级将领必备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