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尿蛋白小知识,守护你的肾脏安全!
文摘
健康
2025-01-24 18:46
河北
尿蛋白,主要是肾脏毛细血管壁被破坏后,从血管壁漏出的蛋白质,贯穿慢性肾脏病始终,从第1期到尿毒症期均存在。尿蛋白既是诊断依据,也是进展因素、疗效指标,还是预后评估指标。所以诸多关键问题,比如:回答这些关键问题,都需要尿蛋白参与。
1. 尿常规检查的是尿蛋白定性(加减号+-),准确度较低,可用于肾病筛查和病情稳定后的随访,不可作为诊治依据,而是使用24小时尿蛋白定量。2. 尿蛋白试纸也是定性检查、加减号,作用同上,优点是可居家检测。3. 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相较尿蛋白定性更准确,但没有24小时尿蛋白准,留24小时尿不便时可作为诊治依据。4. 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如果没有放防腐剂也不要紧,不影响结果。5. 白蛋白是尿蛋白的主要成分,当尿蛋白较少时,检验尿微量白蛋白比检验尿蛋白更灵敏,尤其是可发现早期的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6. 对于尿蛋白难以缓解的患者,可通过尿蛋白组分检查,确定肾脏损伤的具体位置,为精准治疗提供指导。8.对于膜性肾病,检查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比尿蛋白更好使,诊断、评估病情以及预测结局比尿蛋白更及时准确。7. 尿蛋白的治疗目标,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g以下。8. 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1g,50%以上的人最终会进展至尿毒症。11. 漏尿蛋白多的情况下,也不要多吃蛋白,仍要低蛋白饮食。13. 大量蛋白尿可引起肾小管急性坏死,出现一过性(暂时的)肾功能衰竭,控制住尿蛋白后肾功能可恢复。若尿蛋白未得到控制,则肾小管和肾功能损害会逐步迈向不可逆。14. 降尿蛋白不能一味求快,大剂量激素的用武之地越来越少,降尿蛋白快的药往往复发率较高。15. 尿蛋白转阴不代表可以停药,停药要看病因(免疫复合物、免疫炎症、过敏等等)是否得到解除。16. 肾病太轻(尿蛋白0.5g以内),或是太重(血肌酐443μmol/L以上)的时候,不适合应用免疫抑制剂积极降蛋白。晚期肾病以活血、化瘀、排毒为主,以改善肾功能。17. 尿蛋白更高,意味着肾病进展更快;但不意味着更难治,比如白蛋更多往往意味着更好治。18. 大量蛋白尿(高于3.5g),经常引起低蛋白血症(低于30g/L),若没有引起低蛋白血症,提示蛋白尿容易缓解。19. 普利/沙坦类降压药、列净类降糖药,有降低尿蛋白的作用,已经获得药监局批准。非奈利酮正在试验中,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也有广泛的降尿蛋白作用,尚未获批,目前只是小范围应用,未来很可能试验成功并获药监局批准。20. 普利/沙坦类降压药降低尿蛋白,更大的剂量可获得更大的降幅,目前尚未探索到剂量上限。21. 中医药辨证施治,在降低尿蛋白的同时,可减轻激素/免疫抑制剂副作用,并降低复发率30%-90%.22. 他汀类降脂药、维生素D也具有降低尿蛋白的作用,但是否有益于肾功能,尚无定论。23. 尿蛋白反弹,不一定属于复发,也可能是较轻的波动,不一定要重新治疗,切勿私自恢复药物剂量,需及时咨询医生。24. 几种特殊的尿蛋白:中性粒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KIM-1)、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酶)超标,提示肾脏急性受损、肾功能可逆,需尽快恢复肾功能。肾友们若还有肾脏病问题,可加微信咨询,一对一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