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来源:我院检验科
目前临床上评价肾功能最常用的指标是血肌酐,但血肌酐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两个相同肾功能水平的肾病患者,血肌酐可能相差50%,更有甚者相差一倍。
如何才能准确地评估肾功能?
临床上没有好办法。
对,你没看错,这颗蓝色星球上无论多么专业、知名的肾科,都没有好办法准确地评估肾功能。
评价肾功能的金指标是肾小球滤过率。虽然是金指标,但也得能测准才行。可惜,肾小球滤过率的Kappa值(准确度)往往处于“较差”。
(注:评价检测值和真实值的一致性,我们经常用到Kappa值:
Kappa值>0.75,说明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
Kappa值处于0.4-0.75之间,说明诊断结果一致性一般;
Kappa值<0.4,说明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差。
而肾小球滤过率,其Kappa值往往处于0.1-0.3,和真实值的一致性处于“较差”的程度)
要准确地检测肾功能,需要使用菊粉法,或是双血浆法,过程复杂、缓慢、繁琐,日常应用于临床是反人类的,一般只在科研中使用。
所以每当有方便的肾功能检测新方式出现时,发明者都只是称其为“比较准确”的方法。业内人士都知道,“比较”二字不能丢,在满足方便的前提下,发明真正准确的方法难于登天。
要正确地评估肾功能很困难,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尽可能地接近真实值,才不会误诊误治。
肾功能分为1-5期,最起码要诊断明白处于第几期,才能进行较为精准地治疗。
怎样尽可能地接近肾功能的真实值?
KDIGO指南给出两项1级推荐:
1.在检查胱抑素C时,用胱抑素C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
2.在检查血肌酐时,用血肌酐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
胱抑素C公式比血肌酐公式更加准确,但仍不够理想。评估肾功能需精益求精,近年来出现了新型的「肌酐-胱抑素C公式」,同时参考2个指标进行「肌酐-胱抑素C公式」计算,是目前肾内科可以兼顾“方便”、“较准确”的理想方法。
肾友们若是还有肾脏病问题,可加微信咨询,一对一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