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的功能,是肾小球和肾小管完成的,出现病变主要是它俩。
1.肾脏有一些病变是「活动性病变」,比如肾小球的细胞增生、血管壁增厚、细胞性新月体、局灶性硬化,以及肾小管的炎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可再生)坏死、间质细胞水肿等等。
活动性病变,是“动”的:可以由正常转为病态,也可以由病态转为正常。
2.另一些病变是「慢性化病变」,比如肾小球的全球性硬化、纤维性新月体,以及肾小管的纤维化等等。
慢性化病变要逆转就难了。重复肾活检试验中观察到过一些硬化后又恢复的肾小球,但基本都是局灶性硬化;而全球性硬化的细胞,凋亡快、新生慢,一般我们称之为不可逆的病变。
逆转活动性病变,可以降低尿蛋白和血肌酐,是慢性肾脏病治疗短期内最重要的一项任务。
哪些病人的肾脏病变可以逆转?
1.尿蛋白大于1g的患者
尿蛋白是活动性病变的一个标志。
肾小球若普遍发展成慢性化病变,所有肾脏血管硬化堵死,也就到了晚期,尿蛋白就很难漏出来了。比如透析患者,即使不用降尿蛋白药物,尿蛋白也会很少,一般不超过1g。
尿蛋白,在病情很轻和很重的时候都不多,在肾病发展过程中较多。
如果尿蛋白大于1g,说明肾脏有大量的活动性病变,可以逆转。
2.有继发性因素的患者
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狼疮、紫癜、乙肝等等。
糖尿病、狼疮、紫癜、乙肝等疾病主要攻击肾小球。肾小球是管尿蛋白的,这些疾病可以引起较多尿蛋白。
高血压、高尿酸等疾病主要攻击肾小管。肾小管是管血肌酐的,这些疾病往往尿蛋白较少,直接引起血肌酐升高。
无论是尿蛋白高,还是血肌酐高,这些疾病都会引起可逆的活动性病变。
3.尿路梗阻患者
比如泌尿结石、输尿管狭窄、反流性肾病、前列腺肥大等等。
这些疾病可能排尿不畅,堵出肾积水,把肌酐等毒素压回体内,或是引起肾小管急性坏死,导致肾功能下降、血肌酐升高。
这些病因可以解除,病变也可逆。
4.伴有心衰的患者
心力衰竭发生后,心脏泵血减少,引起肾脏缺血而发生肾小管坏死(肾小管比肾小球更怕缺血)。在改善心衰和肾脏血流之后,肾小球和肾小管供血恢复,活动性病变也会恢复。
以上4种患者,务必要及时解除病因,逆转肾脏病变。切勿让活动性病变转变为慢性化病变。
双肾200万个肾单位看起来很多,遭受攻击时却很容易成批倒下,救回来多少是多少。
以上4种病情若是未解决,可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微信,一对一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