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肾内科的“秘密”,医生可能没有告诉你

文摘   健康   2025-01-27 22:27   河北  
慢性肾脏病是一类疑难杂症,“眼见不为实”在肾内科很常见。且看以下5种临床上常见的怪事:

1.肾穿刺结果也会“说谎”

业界人士常说,病理是医学的灵魂。多少误诊患者,通过这个灵魂得到了正确诊断。但是,这个灵魂有时候也会抽风。
肾脏的病理检查,是通过穿刺针,从肾脏中取出20来个肾单位(肾小球+肾小管)。

那么肾脏有多少肾单位呢?200多万个,取出的占10万分之1。
要知道肾脏内部的病变,不是均匀的,这里重、那里轻。如果穿到了较轻的部位,可能20个肾小球只有一两个硬化;若是穿到了较重的部位,可能有一多半硬化。
于是有时候会看到:病理重的患者,肾功能却正常或只有轻度肾衰,治疗效果也很好;相反的情况也有。
所以指南只推荐用病理来分辨类型、指导治疗方案,从未推荐过用病理来预测肾病的结局,包括我昨天的文章,也是统计了一个平均,不是具体某一个患者的肾脏结局。评估肾脏结局最可靠的依据是治疗效果。
所以即使你病理很重,也别觉得没希望了。

2.水肿、尿蛋白很严重,但属于很轻的肾病

灵魂都能抽风,水肿、尿蛋白等凡人,就更可能抽风了。
什么肾病水肿和尿蛋白很严重?最常见的两种类型是膜性肾病、微小病变,这两种肾病大多数治疗效果不错。

3.没有症状,但病情很重

一些肾病从发病、到进展至尿毒症,尿蛋白始终是少量的,水肿也不明显。
比如IgA肾病、间质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等等,他们中的一部分患者从头到尾没有任何症状。所以有20-30%的尿毒症患者,他们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肾病发展中,没有察觉到,一发现就是尿毒症。
肾脏是个哑巴(没有神经),他生病了不会通知大脑,勿以感觉和症状判断病情,切记。

4.没有高血压、糖尿病,但需要吃降压药、降糖药

近一半的肾友在吃普利/沙坦类降压药,却不一定知道为什么要吃降压药。
其实,普利/沙坦类药物的作用很多,比如减轻肾脏的免疫炎症、降低肾小球内压、降低尿蛋白、抗肾脏纤维化等等,对肾病有益。
只是在此之外多了一个降压作用,标注在了说明书上。
还有一部分肾友在吃列净类降糖药,没糖尿病为啥吃降糖药?
其实,列净类药物的作用也有很多,比如排钠、降低肾小球内压、降低尿蛋白、抗肾脏纤维化、改善心力衰竭等等,也对肾病有益。
只是在此之外多了一个降血糖的作用,标注在了说明书上。

5.尿毒症,不一定要透析

尿毒症分为慢性(不可逆)、急性(可逆)、慢+急(部分可逆)3种。
其中慢性尿毒症无药可治,除了肾移植外,只能透析。只是慢性尿毒症给人们留下了太大的心理阴影,把另外两种尿毒症的名头盖过去了。实际上,所有尿毒症患者中,性尿毒症数量只占40%-50%.
试想:一位重度肾衰患者,他的肾损伤仅仅靠纤维细胞增生和自然衰老(慢性因素),而其它并发症/合并症(急性因素)都处于达标范围,这难度可不小,患上纯粹的慢性尿毒症并不容易。而且还有20%-30%的尿毒症患者此前未发现,当然也未控制,这部分患者里急性更多。
实际上,50%-60%的尿毒症伴有急性因素,这部分患者进行合理的医疗干预后,肾功能可逆、或部分可逆,不一定要透析。
肾友们若还有肾脏病问题,可加微信咨询,一对一指导:

天天说肾
我是一名肾内科医生,同时也是一位父亲、丈夫、儿子,无论您是同行还是患者朋友,我都愿意与您一道分享我的所思所得,与您共享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