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已过大半,读的书并不多。读完的有黄晓丹的《九诗心》、史蒂文森的《一个孩子的诗园》、韩江的《素食者》、黄颖曌的《扫夜人的星星》、罗斯·维尔德富的《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正在读的有韦斯·霍姆斯等著的《教育中的人工智能》、黄晓丹的《陶渊明也烦恼》、特德·姜的《你一生的故事》、伊娃·伊博森的《艾兰岛的守护者》等。黄晓丹的《九诗心》读得最痛快。从几年前遇到《诗人十四个》,就喜欢上了黄晓丹的作品。黄晓丹师从叶嘉莹,但我觉得她对古诗词和诗人的解读诠释更具现代性,视野也更加宽广——这当然与她们的成长背景和阅历有很大关系。《九诗心》选取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九位诗人进行解读剖析。这是作者有目的地精心选择的九位诗人,他们都生活在时代巨变、家国沉沦的特别时期,他们的经历和作品就具有了不一样的探究价值,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启示。这九位诗人分别是屈原、李陵、曹丕、陶渊明、杜甫、欧阳修、李清照、文天祥和吴梅村。黄晓丹将他们还原到时代变局之中,感受、剖析他们的心路历程,联结同时代、不同时代甚至当下人们的相似境遇,引入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的观点、概念,深入浅出地讨论每一位诗人的“诗心”,讨论他们的“诗心”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和启示。好不夸张地说,黄晓丹的几乎每一个文字都值得细细咀嚼,因为她写得用心,写得真诚。我读韩江的《素食者》,旁观者心态,审视者视角,所以不会像沉浸者那样感到压抑。很多像韩江这样用小说的方式探讨女性话题的文字,都自带压抑晦暗的气息,仿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有意识选择将自己关在一个逼仄阴沉的房间里,而且是狭小的窗外正在下着似乎永不停歇的阴雨的天气里,在灰底的屏幕上躲躲闪闪却又心有不甘地敲下这些文字。当初读爱丽丝·门罗的《逃离》,一开始也有这种感觉。主人公英惠对她所处世界的反抗,决绝而恐怖,震撼人心。但作者的笔触却很克制,有时候甚至还隐约着诗意,这反而增加了小说的力量感——不是一种尖锐的力量,而是一种钝力,让读者在恍惚中被重击的、不知来自何处的钝力。评论者会关注到小说主题的丰富性,但到底会在哪个角度带给读者冲击,只有读者个体才能感受到。看,还是不看,建议习惯以沉浸姿态阅读的读者慎重选择。《一个孩子的诗园》会是怎样的呢?作者史蒂文森的《金银岛》是很多读者熟悉的一部冒险小说。《一个孩子的诗园》选编了60多首以儿童视角创作的诗歌,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儿童的诗意冒险,时而乖巧,时而顽皮,一会儿穿梭于草地丛林,一会儿飞翔在山巅云端……欣赏一首《荡秋千》吧:你喜欢荡秋千吗?/在蔚蓝的天空下荡秋千,/我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愉快的事情,/是每一个小孩子都喜欢的事。//秋千飞到空中,/荡过围墙,/荡到外面,/我看到更加广阔的天地:/河流、树木、牛群,/还有广袤无垠的田野,/勾画着这美丽的乡村。//我低头俯瞰,/那翠绿色的花园,/还有棕色的屋顶。/我又荡回到空中,/就这样一直荡上去又荡回来。读《扫夜人的星星》之前,读过黄颖曌的《不存在的小镇》。黄颖曌的想象力的确十分丰富,十分有趣,文字朴素温暖,故事奇妙迷人。你可能怎么也不会想象到,黑夜——“就像到了冬天会降霜和下雪,每一个白天结束时,煤一样墨黑的夜,就会大块大块从天空降下来,盖住屋顶、路面和屋子的窗口,把世界变得黑暗和阴冷。”扫夜人的工作就是在每天晚上把从天空降下来的夜清扫干净的人。他们将成筐的夜带回去,锻炼成一颗颗升上天空的星星。扫夜人随身带着星星钥匙,把它放在孤独、伤心的孩子的窗台上,这些孩子拿到星星钥匙,就能够在梦里来到光明快乐的梦境世界。阿布罗马上就要到成为扫夜人的年龄了,他第一次看守星星锻炉,却出了巨大的意外——锻炉熄灭了。这是一个关于爱和责任、童年和成长的故事。有悬念,有惊喜,又感动……罗斯·维尔德富的《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是一部儿童科幻小说。阿尔十二岁生日这天,收到已去世四年的父亲留给他的一封信。父亲在心中指出,借助他留在老房子车库中的时间机器,阿尔可以回到1984年,阻止一场事故的发生,这样父亲就不会去世。为了救回父亲,阿尔开始了一次次时空穿越的冒险。不过,我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借助时间机器穿越到了某个过去或未来的时空里,那么,原有的没有这个人参与的时空去了哪里呢?这个悖论,似乎是所有时空穿越的科幻故事都没能解答的问题吧。近期链接:
今天开讲!
别让学生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无用又无聊的作业上
寒假提前备课,备什么,怎么备
寒假不无聊!和孩子一起观看这些精选纪录片,开启知识之旅
语文备课上课,这本书值得好好研读
10年来最好看的十部动画电影!
1-6年级2024-2025寒假精选书单 | 我在小学教语文研制(附部分图书购买链接)
2025年小学生寒假分年级阅读推荐书目丨“祖庆说”&“百班千人”联合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