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7:30,第二讲
文摘
2025-02-07 09:57
北京
备课得有提前量,不仅仅是“有备无患”,更因为从“备课”到“上课”是一个不断推敲、发酵、调整的过程。做好了单元教学解读,规划了单元教与学的思路和活动,也不能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更何况我们都是普通的一线教师,而教学是一项必须对学生学习成长负责的创造性活动。细致深入的解读规划之后,总还要在脑海中反复琢磨,不断调整,以求臻于至善。三年级备课营1月24日开课,用了2个小时讲了第一单元,无论是讲课的我,还是听课的老师们,肯定在走进课堂之前,都会进行多次内化调整。即便我在开讲之前,对这个单元已经研究了不少于五遍,前前后后撰写的相关解读和设计有三万多字,且有课堂实践的验证,我依然觉得,现在呈现的理解和行动方案,都是未完成状态的。教育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所以时时刻刻都需要认真对待,尽己所能让遗憾少一点,再少一点。今天晚上开讲的第二单元,同样经历多次深入研究,同样有过课堂实践的检验,前前后后同样写下了两三万字的解读和教学方案,当下的教学理解和规划,也只能说是当下最令自己满意的。第一次研究这个单元,是统编版教材刚刚铺开使用之初,我自己先研读,再带着团队老师做研究,撰写单元整体教学解读和学习活动设计。后来应邀给几个地区的老师做寓言故事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培训,又进行了新的研读。寓言故事整本书阅读的认识和理解,也经历不同阶段的认知迭代。先是传统理念下的三段式(开启课、推进课和分享课)诠释,进而进阶为大单元教学理念下的任务驱动式规划和设计。第三次研究是带着团队老师做大单元教学设计,也就是《呼应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一书呈现的成果。这是在2022年版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研究和设计。第四次研究是自己的班级教学背景下,与实践检验充分融为一体的行动。这时候,关于大单元教学,我进一步从课堂如何逻辑进阶地帮助学生建构一体化学习体验的视角,研究深度理解目标落实的学习逻辑。所以,总体框架下的课时设计成为单元规划的重点。我和团队老师一起,反复斟酌推敲,深入解读课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关系,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撰写细致的课时教学设计……最好在学生学的角度呈现出的教学效果很是令人满意。第五次就是为了今天晚上的讲座分享。又经历了两年多的沉淀,我对大单元教学的认识又有了新的思考,实践中也有了更加科学更加清晰的操作策略,全过程学习单的设计和运用,单元学习的过程化管理等,通过教学实践得到了积极反馈。而在前不久,我又应邀做过一次寓言故事整本书阅读的分享,为今晚的讲座积累新的素材和经验。我越来越认识到,科学的教学理念,有效的教学方式,应该是让学生能够带着清晰的目标意识,自主建构学习意义;应该是逻辑清晰,思路简洁,让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扎实;应该是不断创生学习实践智慧,不断让学生看见自己成长发展轨迹并内化为自主学习能力的。我一直觉得,以研究的姿态最教育教学这种专业的事情,是挑战,是修炼,更是一种幸运和幸福。所谓提前备课,关键的是“研究”,是“吃透”,然后才是规划“蓝图”,期待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