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挑战新机遇
一、定位了任务群,梳理了语文要素
这本书对每个单元的内容都进行了整体解读,明确指出了每个单元归属于的学习任务群,而且在此基础上梳理该单元的语文要素在整个小学阶段的侧重点,对备课时整体思考。比如五上第一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该单元对应的“表达自己的感情”的表达训练要素梳理了表格。比如五上第二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该单元对应的“写人”的表达训练要素也梳理了表格。
二、提炼了单元大概念
单元学习目标要真正得到落实,并促成学生从元认知上理解目标,就要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性理解。“大概念教学”是体现素养导向的导向课堂的转型,但是提炼起来却很难,而这本书中却将每个单元的大概念都提炼出来,实在令人惊喜。
三、学习情境有新意,可实施性强
每个单元都创设了一个很有意思又很贴合单元主题的学习情境。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写说明文,本单元创设的情境就是“直播带货”,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活动情境为“寻找成长活动中的‘英雄’”,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创设的情境就是“评选金牌解说员”……每个大情境都分成几个子任务来逐步落实,每个子任务就如同带领孩子闯关,完成一个关卡就习得一份知识和技能,更好的为单元任务服务,成就感满满。单元设计的最后是评价量规设计,既有单元学习成果标准,也有表现性任务成功标准,让学生自评互评都有标准可循。
当然,书本中的案例还是需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我们需要依照学情将情境和子任务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这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于“大单元教学”为关键词的竞赛越来越多,当这项任务落到了我的手上时,我很庆幸自己看过李竹平老师的这本书,让我不至于一头雾水,不知从何入手。在准备相关单元设计时候我依然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受,但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遇到新事物不要怕,要勇于尝试,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原来,大单元教学是这样的
随着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让我很是迷茫。怎样才能根据现有教材设计出一个具有向心力、驱动力、整合力和发展力的单元学习任务呢?我在教学中不断地尝试着,要么是零散的任务驱动,要么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一次网上学习的机会,我发现了由北京亦庄实验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竹平著的《呼应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这本书。
这本《呼应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是配套统编版教材单元的大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从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入手,整体解读教材单元内容,确定所属学习任务群。科学定位多维单元学习目标,从中提炼单元大概念,解答学生为什么要学的困惑。合理创设贴近生活的单元学习真情境,设计核心学习任务,设计层次分明的语文实践活动,建构学生连贯的学习体验。同时发布评价标准,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在李老师的单元指引下也可以根据实际自主开发主题大单元教学设计。
每个大单元学习任务群由“单元大教学情境”“单元整体解读”“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学习任务”“语文实践活动”“评价量规设计”组成。单元构思聚焦核心素养,深研学习任务群,精心设计学习任务,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可操作性强。
在这本书的指引下,我尝试了《爱国诗词朗诵会》《一封家书》《制作写景散文微视频》等大单元任务群的教学。感觉学生学习参与度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浓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能力,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思辨能力等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这是一本让小学语文大单元学习任务群的开展有方向、真实践的书,最终聚焦到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大单元任务群的设计。当我们苦恼于单元大情境无法确定时,《呼应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有让你茅塞顿开的好点子;当我们迷茫于教学活动的设定处,有清晰的思路指引……
读到封底,我被这些特级教师的评价荐语吸引了,憧憬着大单元教学更轻松且高效。
成为学习任务设计师
选自公众号:阳新用录小学 作者:王玲
本书从单元整体解读、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语文实践活动设计和评价量规设计四个板块入手,构建了这样一个设计思路:分析单元语文要素,界定所属的学习任务群;梳理单元学习KUD目标,明确大概念,发布核心任务及子任务;按子任务展示语文实践活动;明确单元学习成功标准和核心任务完成标准,以进行教学评价。清晰完整的设计链,给教师的教学思路做出了明确指引。本书紧扣教材,经过实际教学的检验,能够切实助力一线教师新课标下的教学。因此,这本书对于想要学习大单元设计的老师来说,是本不错的参考书。
说起大单元教学,相信很多老师和我一样,对于它的概念模棱两可,那什么是大单元教学呢?“大单元教学”这个“大”字该如何理解呢?“大单元”的“大”,指的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指这一理念指导下的实践思路和方式。作为理念,大单元教学强调学科教学不能仅仅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终点,而要以追索知识和技能背后更深层次的原理、价值为目的,即要真正抵达“知其所以然”。作为一种实践思路和方式,大单元强调以可迁移的概念理解为目标,依据目标落实的需要选择和组织学习内容和资源,规划设计通向目标实现的路径任务,以任务为驱动推动学习者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评”一致的情境中抵达目标导向的学习结果,最终促成学习者对概念的多层次理解。
那学习任务群又是什么呢?我觉得作为教师要明确它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综合效应。
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所要求的,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让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者,教师需要历练的,就是让自己成为大单元教学“学习任务设计师”,为学生设计出让他们有所收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