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盼过年
最盼的是大年三十
小年前后
花生瓜子已经炒熟
红薯干已经炒得又香又脆
糖粑已经切成块或者团成球
花生糖麻球寸精糖已经买回家
果盒已经从箱子里拿出来擦得干净噌亮
但是,只有到了大年三十晚上
吃过团圆饭后
这些才能被大人慷慨地解放出来
满足我们小孩无处不在的馋——
心馋,嘴馋,手馋,衣兜也馋
馋吃食,还馋烟花爆竹
跟着大人到百货商店置办年货
眼神总是会被鞭炮黏住
恨不得用目光就能点燃几支爆竹
恍惚间仿佛听见了一声悦耳的笛鸣
一袭亮红窜上半空,又一声震耳欲聋的“嘭啪”
把欢天喜地写进了天地的每个角落里
午饭过后
大年三十才真正成为大年三十
今日一岁去,明日又新年
除夕的仪式开始启动了
在大人的一举一动里
每一个仪式都是庄重的
在小孩子的眼里
每一个仪式都是神秘而欢喜的
奶奶妈妈姐姐妹妹在厨房里热火朝天
爷爷爸爸哥哥弟弟在堂屋里有条不紊
贴春联和门神,还要在门楣上贴挂门钱
每个人嘴里说的都是美好的话
风调雨顺财源广进大地同春幸福绵长
认认真真满心虔诚地准备祭祀活动了
香纸鞭炮都搬了出来
大人将香纸一刀刀打开
搓成好看的叠花状
再把印得像真纸币似的冥币铺在香纸上
小孩子呢
早就自告奋勇地拆开了鞭炮
把长长的鞭炮挂在更长的竹竿顶端
小心翼翼地绕着竹竿缠成一条盘龙
高高地立起来
稳稳当当地靠在门前大树上或者院墙上
就等着祭过天地祖先
提着心吊着胆地却看似无比勇敢地
点燃鞭炮芯子
在黄亮的火花嘶嘶绽放的瞬间快速跑开
在噼噼啪啪的快乐里
把欢笑声噼噼啪啪地绽放
大年三十真是神奇的日子
吃团圆饭时小孩子也可以喝酒
是甜酒,名字也叫做香槟
有模有样地敬酒
有模有样地祝福
为的是吃过团圆饭有滋有味地收红包
还可以勤勤快快地装果盒
那是为了大大方方地往自己口袋里装一份
压岁钱都是崭新的纸币
还是连号的
最多的是一分面额的
然后是二分的、五分的
如果能够得到一角两角甚至五角的
那就有富豪的感觉了
出门碰上小伙伴肯定要炫耀一番
年夜饭后的拜年也是令人期待的
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成群结队
一家家拜年
一把把收获
不多久每个衣兜都丰收了
小龙人大白兔揣满了左边衣兜
花生瓜子撑饱了右边口袋
左边裤兜里是麻片花生糖
右边裤兜里呢
是捡来的一根根散落的鞭炮
时不时点燃一根
快乐就又多了一分
那时候很少有星如雨的烟花
呲花是男孩子喜欢的游戏
将没有引信的一根根鞭炮折断
围成一圈
点燃其中一根
很快所有的都喷出星火来
有的还会从圈子里“跑”出来
推着彗星似的火尾打着旋
男孩子们笑着跳着欢呼着
一圈燃过了,接着再围一圈……
这样的游戏
从除夕夜可以一直玩到正月初七八呢
小时候的大年三十啊
在回忆里发酵着
越发回味无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