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讲!
文摘
2025-01-24 09:40
安徽
学会专心要尽可能避免无意义的闲谈,即那种不坦率诚恳的交谈。如果两个人谈论他们共知的一棵树的生长情况,或谈他们刚刚一起吃过的面包的味道,或是谈他们工作中的共同的经验,只要他们谈论的是其经历过的事,而且没有用抽象化的方式来对待它,那么,这种谈话就是有意义的。但有另一种情况,一场谈话可能涉及政治或宗教问题,却无聊透顶。当两个人说的都是陈词滥调的时候,当他们心不在焉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作为妥妥的一线草根教师,与同样在一线的老师们谈语文教育教学,我秉承的信条就是“坦率诚恳”,就是以自己的经验经历和思考作为谈话的内容材料,交心,倾心,追求达到会心的境界。今天,2025年1月24日,晚上7:30,在谷里线上备课营,我要与老师们开始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的思和行。我总觉得,这是一件极其美好的事情。表面上看,我们谈的是教材怎么理解,单元课程怎么实施,实质上,我们谈的是如何以教材为主要学习资源,带给学生最有价值的、最美好的语文学习体验,帮助学生不断建构“看得见”的语文学习意义,并在语文学习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成长和张扬。我把每一次的分享也定义为“交谈”——虽然每次现场几乎只有我一个人在说话,老师们只是在自己的电脑或手机前听我说话,甚至更多的老师看的是回放。从我的角度来说,每一节课,我从准备文案开始,就在想象着老师们会如何理解教材单元和设计教与学的活动,从而确定自己要重点谈些什么。从老师们的角度来看,他们也是带着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来听课的。我们都是坦率诚恳的,我们谈论的是共同关心的事情,我们有共通的经验和一致的追求。一个语文老师对语文教育教学的热爱,本质上是对生命成长的迷恋,是对启发学生言语生命智慧的渴望和责任担当。语言即是存在的家。学生在教师用心用情用智创造的语文课程中呈现出怎样的生命姿态,不仅是学生拥有了怎样的存在境界,也展示了教师自身拥有怎样的存在境界。教师用每一节课为自己立传,学生用每一节课收集能够在将来恣意书写人生多彩篇章的素材。没有一节课是可以随随便便的。所以,我们教师要为每一节课做好充分准备,不能有一丝马虎,不能想当然,不能摇摆不定,要理解通透,要计划周全,要心怀敬畏,要笃定赤诚。在概括性梳理教材重点读写要素的基础上,每一个单元我会跟老师们谈什么呢?大的框架当然离不开一个单元“有什么”“怎么做”,具体而言,就值得梳理一下。关于“有什么”,肯定要呼应教材单元“双线组元”的特点,既分别解读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又澄清两者在学习意义建构上如何相互交融,形成合力。老师们手头有《教师教学用书》,还有其他解读分解教材单元的书籍资料,程式化的泛泛而谈(弗洛姆成为没有意义的交谈),就是浪费老师们的宝贵时间和听课费了。我会重点理清单元内容之于语文要素提示的重点读写目标的价值;会结合单元学习内容,帮助老师们提炼出比知识技能目标更具有迁移力的理解性目标,即弄明白知识技能运用的规律性认知和普遍性观念(我们称之为大概念);会从学生如何学会的视角梳理单元内容运用的逻辑关联性,澄清以单元学习内容为主要凭借的目标达成逻辑。如此,才能和老师们一起,把教材单元是怎样的一个为特定学习目标服务的整体,看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什么”的解读,最终要和老师们一起思考和梳理明白单元学习各层次的目标(KUD )、能够评价目标达成情况的学习证据和学生应该始终心系的单元学习成功标准。因为,这些都隐含在单元学习内容中,既是对教材编者意图的理解,更是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需要对教材单元学习价值的重新思考和科学定位。一是如何让教材单元内容“物尽其用”,在目标导向下发挥应有的学习价值——尤其是单篇课文的学习价值和相互之间促进目标落实的逻辑关联性。二是如何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任务的设计、学习路径的规划、学习工具的运用等真正凸显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让教为学服务,帮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看见”自己是怎么一步步学会的。三是充分体现教学练评一体化,让学生仅仅运用课堂时间就能达成理解性目标,从而可以少做或不用做课后作业。我会给老师们提供哪些教学资源呢?除了常规的单元整体解读和学习历程设计,还会提供:支撑学生自主学习的“全过程学习单”、与课时设计相匹配的教学PPT、部分课文的教学案例等。考虑到有部分老师习惯了中规中矩地、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教”(虽然我是反对这种“教”的,因为知识技能也好、理解也好,都只能学会,不可能教会),我还会尽量提供单课的解读、设计和PPT。为了将“交谈”深入下去,每次课后,微信群里的交流讨论是必不可少的。我也会努力在第一时间回应老师们的问题——当然,老师们自己的教学智慧是“交谈”的重要内容,将会点燃每一个人的深入研究和创意实践的热情。今天开讲了——三年级的!让我们一起精进语文教育教学的艺术,进而创造和践行我们身为师者的“爱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