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项目更新检测中,我们发现服务式公寓和保障性住房的入市项目声量越大,而白领公寓也越发的偏向中高端。
而市场中已存在在白领租赁项目也在频频纳保,传统的白领公寓正在消失?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01
要说近些年租赁市场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保租房供给“海量”增加。
“截至2024年6月底,上海累计建设筹措的保租房数量为37.6万套(间)。”
而市场中产品调整归根结底是市场产生了变化。
从市场端而言,保租房的大量入市导致上海租赁市场正在进入“买方市场”。
租赁供给在这波保租房的冲击下供给在不断地增加,加之二手房市场的部分房源转为租赁房源,无疑是增加了租赁住房的供给。
在租赁需求保持不变或者小幅度增长的时候,租赁供给持续增加,那给于租客的选择就多了,议价空间也就更大了。
“原来市场好的时候租金基本一分不谈,现在谈个二百元很容易,想往下谈三五百元甚至更高都可以试试,原来空置期可能给个3天,现在都可以给一周时间。”
在上海集中式长租公寓量价方面,9月,上海集中式公寓房源规模增长速度出现下降,大体量项目入市数量开始减少,新增以小体量项目为主,市场租金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而白领公寓就是租金水平下降的最大“受害者”。
从消费者选择而言,白领公寓和保租房客群存在一定的重合。
和普通白领公寓相比,性价比更好的,更高的品质以及更加安心的保租房实实在在的分流了一大波需求。如果你是租客你会如何选择呢?
所以,留给白领公寓的生存空间不多了。
02
在这种市场背景下,多数企业选择向上拓宽市场,通过产品升级、服务升级方式抢占市场,又或者打造中高端或高端的产品线。
中高端产品则与白领公寓和保租房不同,虽然少数但支付能力更强的客源,面积大但坪效更高的排房,更加灵活的租期,都意味着中高端公寓产品与目前市场主流产品形成了较大的错位,企业竞争压力也相对更小。
大宗交易的成交额也可以印证这一点。
虽然目前租赁市场租金、出租率整体都是处于下行的大趋势,但是从大宗交易的成交数据而言,资本对于投资住房的热情并没有减弱,尤其对高端市场的关注。
近几年,内资逐渐加大了对高端公寓的投资幅度,招商伊敦旗下的壹棠、保利和寓旗下的N+,华住城家旗下的瑞贝庭等等。
根据相关统计,2024年1-3季度,我国租赁住房大宗交易共录得10宗,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交易总额超过36亿元。
而另一些企业,选择了“打不过就加入”,成为保租房!
比如泊寓的疯狂“纳保”,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泊寓在全国29个城市共运营管理租赁住房24.2万间,累计开业18.3万间,其中纳保155个项目,涉及房源11.2万间。
在比如以白领公寓为主的魔方公寓,也正在全力纳保。
一面是市场承压,一面是政策上的不断支持。
为了鼓励租赁住房的发展,各类政策是哐哐出台,就2023年一年中央和地方出台的政策就达上百条,而这一势头在2024年并没有截然而至,在每月的月度盘点中,我们也能注意到监管、金融支持等多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正在不断出台新的政策。
落实到租赁企业纳保层面,给予企业众多政策优惠,比如税收政策,增值税减按1.5%计算,房产税减按4%计算,再比如财政补贴等等。
与此同时,通过发行保租房REITs退出也正在被验证为一种切实可行的退出方式。
虽然今年发布的14号文已经将底层资产由保租房扩围至市场化公寓项目。
但对于保租房来说,低于市场化的租金也意味着更多的租客选择,也就是项目更加稳定的运营。同时更低的运营成本也意味着更高的投资回报水平。
因此,虽然REITs发行在未来或许可以脱离“纳保”的入场券,但以保租房作为底层资产的优势还是更加明显的。
03
而市场中确实也实打实的出现了更多的高端产品线,比如万科。
提起万科的长租公寓品牌,最深入人心的就是泊寓,也是行业内当之无愧的规模TOP1。
而万科不仅仅只有泊寓,自2016年万科推出泊寓品牌进入长租领域后,经过近8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三大系列6条产品线。其中,基本全面覆盖了长租公寓行业中蓝领公寓、白领公寓以及服务式公寓内的所有产品。
而对于高端服务式公寓来说,除了富瑞斯品牌外,其实还有“@HOME 爱住”品牌,以15%自持用地为载体,打造的中高端租赁产品。
毕竟,从目前租赁住房市场来看,无论高端或是低端产品,经营压力都十分庞大,其投资回报周期也都十分漫长。
而其他品牌也加强了对中高端乃至服务式公寓的产品线的打造,比如城家、招商蛇口等等。
04
经历了大量的保租房的冲击后,租赁市场似乎正在两极发展。
原先市场中以白领公寓为主体,到如今的保租房为“刚需”,中高端公寓满足消费升级的租赁住房新需求的租赁格局。
回望过去,这一变化似乎很惊人但却又异常的合理。
但白领公寓不是就此消失,而是以保租房或以品质更好的中高端租赁产品,服务于租客。
毕竟长远来看,我国住房租赁需求规模仍有增长空间,特别是伴随人口流动性的回升将带来租赁需求的回暖。
那么,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往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