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最后一大题:赌今年网络微短剧考咱新传学姐“王妈”!

文摘   教育   2024-12-16 19:06   北京  

后台回复【瓦家择校】:

领取《新传主流院校考查题风总结》

后台回复:“25公益群”“25考研”

或添加小助手:泡芙 waluojia54 / 糖藕 waluojia59

加入25考研群







提示:
即便咱今年主要在忙考研,也不可能躲得过微短剧。刷抖刷微刷红,只要你还在互联网冲浪,就一定被推荐过。所以,今年这个必考点,我想大家答起来应该是最好理解,也是最好结合案例写出实践意义的。至于如何能把这个专题的题目答得更好呢?建议大家可以把这期内容放到短视频的专题里对比学习,在短视频吃透的基础上,微短剧接受起来就容易一些。


网络微短剧(名词解释)

题目解析:

微短剧单独出一道名词解释题的概率我认为不大,但是,一旦碰到微短剧的大题,在开头必然是要做个简短的概述的,答案里给出的一些数据很适合用在论述题开头,拉高你的level哦。

答案示例:

网络微短剧是指网络影视剧中单集时长不足10分钟的剧集作品,是继网络影视剧、网络电影、网络动画片后第四种官方认可的网络影视作品形态。快手短视频平台2019年开通了“快手小剧场”入口,着力打造剧情短小、矛盾集中、台词网络化的快节奏短剧。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同比上升267.65%;预计2027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接连布局及“爱优腾”等长视频平台的跑步入场,使网络微短剧被看作是网络视听行的“新风口”。在用户碎片化、分散化的娱乐需求下,微短剧的兴起与发展符合当下传播活动规律。


简述土味微短剧盛行的原因及传播特点(简答题)

题目解析:

“我是土狗,我爱看”这句话眼熟不,大家在看微短剧的时候应该经常会看到这句评论。作为微短剧的受众,喜欢这个视频形式的原因之一,就是很土很爽很下饭。在微短剧之前,已经考过土味文化、土味视频了,微短剧甚至可以更土,大家结合之前的知识,再把这个点巩固拔高一下。

答案示例:

土味文化作为互联网场域内的流行文化,不仅常见于中老年群体的表情包与短视频中,更成为青少年群体造梗的范本,颇受追捧。在网络文化氛围的影响下,网络微短剧作为时下流行的媒介文本,其文化基因、媒介属性等也呈现出显著的土味化趋势。

一、土味微短剧盛行的原因

(一)作为跨媒介文本的集合体
网络微短剧的出现既是对传统文本秩序的颠覆,又促进了多媒介形态的融合。网络微短剧《生活对我下手了》主要通过女主角一系列啼笑皆非的社会经历,探讨了网红美颜失真、激将消费陷阱、同学恶性攀比、两性思维差异等社会议题。观众在观看该网络微短剧的过程中,既对其中的现实人设及真实情景感同身受,又产生了土味感、戏剧性的间离体验。

(二)作为内卷社会的数字咸菜
“内卷”一词的流行暴露了人们正处于“一是外部扩张受限,二是边际效益降低”的危机中。网络微短剧的出现恰逢其时,它充当了“数字咸菜”的角色,广泛嵌入人们的通勤路途、吃饭空余、工作空隙、睡前放松等碎片化时段,其中的剧情内容也多围绕爱情、亲情、友情等话题而展开,既满足了人们对美好情感关系的期待,又有利于观众在随意的观剧氛围下快速切换娱乐状态或工作模式。

(三)作为低成本投资的变现体
出于对制作成本及周期等因素的考虑,各大视频平台开始大力扶持网络微短剧项目,例如抖音的“头部showcase+IP批量化+人格化培养”策略,快手的“快手星芒短剧”,优酷的“短剧短综招募令”,芒果TV的“大芒计划”等。一部网络微短剧的制作周期仅3—4周,其中单集的制作成本控制在5000元左右,最后却能得到上百万甚至上亿的播放量。网络微短剧自出现起便携带着显著的互联网基因,其中的土味化表达集中于狗血的剧情、劣质的影像、浮夸的演技等,实际上是流行文化对亚文化或边缘文化刻意的模仿和移植。

二、土味微短剧的传播特点

(一)戏谑式弹幕互动
网络微短剧为观众提供了鉴赏批评的空间。如《大唐小吃货》作为现象级网络微短剧,在腾讯视频站内即获得了超2亿的播放量,但也出现了各类争议性的评价:“醉了谁都能拍剧,现在演员的门槛这么低的吗”“一集才九分钟,时长你是认真的吗”“这个口音绝绝子”等,通过弹幕对话、调侃的方式,网民们在嘲讽剧集质量的同时,释放出了自身在现实生活中所挤压生成的各类情绪。

(二)“粉丝”圈集体劳动
网络微短剧的观众呈现出多层级的“粉丝”劳动姿态,包括狂热的“粉丝”群体、游离的“粉丝”群体、隐蔽的“粉丝”群体。围观行为看似无痕,但难逃平台算法的实时数据监控,本质是一种隐性却庞大的“粉丝”劳动,且被视作衡量剧集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影响着相关土味剧集的持续推送及后续制作。

(三)品牌化剧集联动
微短剧在播出之前,剧集的文本或创意多源于具有土味属性的小说或漫画IP,因而在播出之前即获得了一定的流量;在播出之时,剧中的土味场景常被作为隐性的商品展览台。如网络微短剧《生活对我下手了》之“甲方是我爸”,讲述了广告投资商与创作者在制作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实现土味剧情与产品卖点的有效衔接。除直观的商品展示外,演员商业价值的增值也是剧集效果评价的重要维度。


当前网络微短剧的传播困境与发展策略(论述题)

题目解析:

哈哈哈万金油的答案来啦,微短剧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容质量和价值观念,答题把握住这两点就有思路啦。

答案示例:

当下微短剧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产品质量不高、正确价值观引导不足、文化价值缺失等问题。微短剧若想进一步发展并形成破圈效应,还需以精良的制作、丰富的精神内涵、更深刻的当代价值用以延揽用户。

一、网络微短剧的传播困境

(一)粗放生产影响精品产出
投入成本低、制作周期短、进入门槛低既是微短剧的优势也是其难以产出精品的症结所在。低投入、高产出是吸引用户参与创作的重要原因一。《名侦探步美》的创作人在访谈中表示,创作一集微短剧包括写文字脚本、构思镜头、拍摄、后期剪辑等流程,通常需要3~5天的时间。粗放的生产方式虽然为平台营造了“作品丰富”的表象,但却难以有精品剧作产出。长此以往,微短剧将会给用户留下“粗制滥造”的“刻板印象”,不利于产业发展。

(二)“拟态环境”消解客观现实
微短剧缔造的“爽剧”常常带有“逆袭”、“霸总”、“重生”等桥段,为受众构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拟态环境”,以排解部分受众在现实世界中的无力感,从而达到“使用与满足”的目的。平台通过内嵌的算法技术,利用“成瘾心理”,追求最大化“杀死用户时间”。久而久之,用户沉浸在建构的“理想王国”中,一旦面对无法改变或难以应对的客观现实,便易于形成抑郁心理。

(三)资本运作侵蚀文化价值
为迎合用户喜好,现阶段大量微短剧以“爆款”为模板,同类题材开发过度,在情节设置、画面布局、语言风格,甚至背景音乐的使用等方面同质化严重,使用户产生审美疲劳。正如批判学派学者用“文化工业”来批判美国工业化背景下的大众文化一样,当文化作品在资本的运行逻辑下被当作商品兜售,就会像被预先装进罐子里的罐头一样,是齐一化、机械化的产物,缺乏独特性及审美价值,而受众也将被异化为没有思考能力的“单向度的人”。

二、网络微短剧的发展策略

随着技术发展与市场需求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复杂性和灵活性,2021年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等相关管理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开展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规范网络视听行业发展,其内容涉及政府、平台、创作方等多个主体。这表明网络视听行业的良性有序发展,需要各方主体共同发力。

(一)加强观念引导,培育正向审美
2020年1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网络影视剧中微短剧内容审核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审核标准、审查细节、备案误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指导微短剧行业走出品质洼地,还需政府部门在主流价值观方面的正确引导。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开展的优秀影视作品展播活动为例,此次展播作品包括《理想照耀中国》、《大浪淘沙》、《精神的力量》等,以风格各异的创作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为从业者创作精品力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二)压实平台责任,树立“底线思维”
平台作为公共传播渠道,应坚持“底线思维”,成为文化生态建设的积极一环。一是严格遵守、执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政策举措,自主捋清平台责任边界。二是制定、完善平台自身的审核、把关规则和流程。三是坚守底线,加强监管能力,对微短剧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审核及筛选,优化算法推送机制,将文化审美、价值引导、创新能力等列入智能推送标准。

(三)坚持自主创新,研磨时代精品
在内容创作上,自主生产内容,引领创作风向。创作方应不断挖掘贴近日常生活、反映社会现实、引发深度思考的主题,使微短剧成为真正承载审美价值的大众文化艺术载体。在创作手法上,创作者需要做好“量体裁衣”的创作手法探索。归根究底,优秀作品的产出不能单纯追逐“数据”和“流量”,制作方还需在题材、情节设定和艺术呈现等方面对标传统影视作品,从而提升整体的制作水准。

考点记忆卡片:



语料积累

1、大热事件回顾链接:王妈,新闻系毕业,霸总家就业,甩着拖把火出圈。

2、正如斯坦纳·埃林森所言:“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微短剧娱乐发展,嘲笑了西方的银幕行业,这些国家的上班族在上班路上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3、从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视域观察,技术演进下的媒介“首先是被设计成玩具,接着被用作现实的替代品,最后超越现实并创造新的现实。这三个阶段演进,辩证逻辑可以表述为玩具—镜子—艺术,或是前现实—现实—后现实”。

4、布尔迪厄指出:“在场域中活跃的力量是那些用来定义各种‘资本’的东西。”


参考文献:
[1]汤天甜,温曼露. 网络微短剧土味化表达的情感传播研究 [J]. 中国电视, 2022, (11): 75-81.
[2]周思灼. 短视频平台“微短剧”传播特征、困境与对策——以“快手小剧场”为例 [J]. 传媒, 2022, (10): 55-57.


看完瓦叔复习提示
突然来了感觉???
那就来听课吧

只需 99 元
18 节押题课
100 道押题材料
以及可以直接背的押题答案


编辑:瓦叔 团子  ‍‍‍‍‍
 撰文:不不         ‍‍‍‍‍‍‍‍‍‍‍‍‍‍‍‍‍‍‍‍‍‍‍‍‍‍‍‍‍‍‍‍‍‍‍‍‍‍‍‍‍‍‍‍‍‍‍‍‍‍‍‍‍‍‍‍‍‍‍‍‍‍
 排版:李子         ‍‍








传播学考研必读
公众号专为传播学、新闻传播考研同学设计,提供一切传播学和新闻学相关的考研咨询,热点讲评,考研交流和辅导课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