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雷!瓦叔要再提示几个《教程》上的隐藏高能考点!
文摘
教育
2024-12-16 19:06
北京
后台回复【瓦家择校】:
领取《新传主流院校考查题风总结》
后台回复:“25公益群”“25考研”
或添加小助手:泡芙 waluojia54 / 糖藕 waluojia59
加入25考研群
一些官方参考书单几乎只考《教程》的学校,每年考卷上往往会配上一到两个相对冷门的书上知识点。稻叶三千男、后藤和彦、藤竹晓、盖尔顿和鲁治、佐藤毅、梅里尔和洛文斯坦、竹内郁郎、戈尔丁、恩特曼、布莱士、纽曼……双重偶然性、哈特的媒介系统分类、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集合行为中信息流的特点、反论权、意见广告……是不是既熟悉又陌生?今天就再给大家提示一份考过的隐藏考点。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主要指人类的口语,也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它们是由人体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2、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在这一类系统中,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3、机器媒介系统。包括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等。这些媒介,不但传播一方需要使用机器,接收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从不依赖任何机器手段的“示现媒介”到部分依靠机器的“再现媒介”,再到完全依靠机器的“机器媒介”,这是一个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的过程,也是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田中义久等传播学者把传播看做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将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提出“大众传播过程图式”。具体而言,田中义久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概念出发,把人类的交往分为三种类型:能量交往、物质交往和符号交往,符号(信息)交往过程也就是传播过程,它是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之上的,与社会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社会传播还是一定的阶级结构的体现。作为特定传播过程的双方,如果属于人际传播,那么他们都作为有独立人格的思想主体从事着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传播则是他们的精神交往纽带;如果属于大众传播,那么传播者便是作为组织的媒介企业,而受传者便是具有一定自我能动性的个人。传播的双方都有着一定的日常社会条件或环境的背景,而每一方传播活动都受到条件或环境的制约。田中义久的这个图式尽管还不完备,但可以说它是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稻叶三千男在《大众传播的生产过程》等论文中认为,资本主义大众传播是一种“总体充满矛盾的运动”,这个运动过程中不仅内含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矛盾,而且具有大众传播产业的特殊矛盾。稻叶特别分析了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异同,指出了记录、编辑等精神劳动者在“脑”与“手”的分离过程中所处的矛盾状态。也就是说,精神劳动者作为“有头脑”的个人应该是认识和传播的主体,但是他们受雇佣的地位却使他们的“手”不能按照自己的主体意愿去生产和传播信息,他们的劳动只能无条件地服从于媒介资本的需要。稻叶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精神劳动者的“异化”过程。英国学者P·戈尔丁关于传播效果的分类对我们有一定参考价值。他以时间和意图两个要素相组合,将大众传播的效果分为四种类型:1、短期的预期效果。包括“个人的反应”和“对媒介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两种。前者指特定信息在个人身上引起的认知、态度和行动的变化;后者指的是一家或多家媒介为达成特定目标而开展的说服性宣传运动,如政治动员、促销广告、社会募捐等,这类效果通常作为受众对媒介意图的集合反应来把握。2、短期的非预期效果。这里也有“个人的自发反应”和“集合的自发反应”两类。前者指个人接触特定信息后所发生的、与传播者意图无直接关系的模仿或学习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是有利于社会的,如从中学习知识或领悟人生道理;可能是反社会的,如接触有害的传播内容所诱发的青少年犯罪等。后者主要指社会上许多人在同一信息的刺激和影响下发生的集合现象,如物价上涨信息引起的抢购风潮、重大事件报道引起的社会恐慌或骚动等。“集合的自发反应”中也有一些是健康有益的,但传播学者们更加关注由信息传播引起的突发性集合行为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的破坏性结果。3、长期的预期效果。指的是就一主题或一项事业进行的长期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例如,经常性的政策宣传、新事物的长期推广与普及、知识教育的目标实现程度等。4、长期的非预期效果。这种类型指的是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或客观结果,如大众传播对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影响、传播媒介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发展变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等。由于这种效果受到整个新闻事业性质的制约、不以个别媒介或传播者的意志为转移,所以通常把它归入非可预期效果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