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4:孤独教会我的五件重要之事
文摘
教育
2025-01-02 19:15
北京
在2025年的第一天,飞机落地。我终于回到了北京。虽然可能还要回伦敦进行答辩,或者顺利的话,领取博士学位。但我的伦敦之旅,大体上已经完结了。
那么,关于伦敦,我能写点什么呢?说来真的有点惭愧,其实我很想像小红书博主一样,也分享一下精彩纷呈的英伦生活。或者也写一本散文集,在封面写个《英伦一年》。再不济,也要融入东西方个民族之间,认识他几个朋友,让他们带着各式各样的名字和引人入胜的故事进入我的生活……不开玩笑,不是讽刺,如果再来一次,我一定要这么做,也一定会这么写。然而生活总是很现实:正如此前我给大家写过的一样,我在伦敦的这近两年,是贫乏而忙碌的。面对着学业、讲课和练英语的三重夹击,也只能选择学校、图书馆、宿舍的三点一线。偶尔有几天的余裕出去走走,在路上也要想后面的论文、课程、公号该如何安排。(这又忍不住说那个好不容易在苏格兰找到了 End of World 却看到咱们三四个新传公号同时开直播的事情了)也许这两年心里最轻松的是上周考完的时刻,但好巧不巧又得了一场大病。于是,连基本的游客打卡计划都没完成,近在咫尺的伦敦塔也没去,英伦之旅就草草收场了。然而,我又确实想感谢伦敦,尤其是感激我能在这个时候去伦敦。因为在伦敦的这两年,尤其是去年,是我险象环生的一年,是我心态变化最大的一年,也是我逐渐走向成熟的一年。伦敦没有给我精彩纷呈的生活,但给我恰到好处的孤独。伦敦没有见证我的顶点,但是帮助我度过了我的低谷。在泰晤士河畔,东方和西方都安静的深夜里,我经常一觉醒来无法睡去,无处倾诉,无所倚靠,无助彷徨,却在这个绝对的原点重新认识了我自己。关于伦敦的这些所得,现在我也还在反思和整理,但今天,想先写五件我体会最深的事。第一是控制你能控制的,放弃不能控制的,不求果只求因。
有句话叫做“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此前对这句话,我一直只把它当作一种倡导自律的道德劝诫。但是这两年,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人们总想要结果,而忘记了结果是无法控制的,尤其是“成败”。人能控制的只有当下的行为,人能关注的只有和这行为相关的环境。如果放弃了能控制的行为,幻想不能控制的结果,那一定是虚无和有害的。这句话可能仍然很难理解,尤其是对于以前顺风顺水的人,或者凭借过努力取得成功的人,他们可能会觉得把努力和成功绑定,才会有当下努力的动力。但是如果经历过高峰后的低谷,经历过如“鬼打墙”走不出来的时刻,会明白这句话的意义。对我来说,其实看公号的同学都知道,我这几年时间(可能从2021年以后)有过很长时间的迷茫。迷茫的原因是要求认同,以及求不得之后的自我怀疑。在2020年前,我们的很多改革举措,无论是资料、课程还是公号,几乎没有不成功的。但在2021年之后,一方面竞争更激烈了,另一方面我自己也陷入了彷徨,逐渐走入了恶性循环。什么怪圈呢?一言以蔽之,因为以前赢过,所以不敢面对失败。因为把胜利和行动相绑定,所以一旦不能胜利,连行动的勇气也没了。举个例子,2020年我写学习方法专栏基本都5000起步的阅读量,2021年只有3000不到,2022年就更低了。而且其他公号写类似的主题,还会有很多正面的留言,我这却空无一物。这不禁让我会产生自我怀疑,我是不是被时代淘汰了?我怎么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现在想想这种“落差”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其实这段时间是新传考研快速发展阶段,人人都做得越来越好。但作为以前成功过的人,这种“落差感”却真真切切的伴随了我三年。一直到去年3月,我自己做的《教程》《概论》《范式》笔记,用了全彩设计,每本都加上3万字的批注,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但结果是阅读量甚至没有同时推的广告高。我真切的感受到的是透骨的失落,以及极其严重的自我怀疑:我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同学们不理解我?这是在什么时候找到转机的呢?大概是在7月,很幸运读到了两本对我而言至关重要的书:《当下的力量》和《哲学的指引:斯多葛哲学的生活之道》。这两本书最重要给我的启示,是它帮我区分开了幻想和行动,能改变的东西和不能改变的东西。读完这两本书之后我突然意识到,所谓的“落差感”“落败感”不过是我下意识把结果预支了。我觉得以前我赢过,而且我努力了,所以我应该继续赢下去。我心理总下意识的要“控制”我的未来,尤其是控制别人的看法,可是凭什么呢?资料的好坏,阅读的多寡,归根结底是同学们说了算。作为作者,能做的就是多思考,多分析,不断拿出更好的东西,一次次的靠近正确的点。而我的过去,我的期望,甚至我的落差,其实是我“控制”而不得的东西,甚至本质就是我自己幻想出来的产物。它在读者面前,在宇宙中都不曾存在过。我自己跟自己拧这几年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想明白这个点突然一下就轻松了。也反而更有了力量。因为求认同,求支持,主动权并不在我。而如果求行动,求当下,就是我可以完全做到的事情了。人无论什么时候,无论经历多少成败,都可以进行行动。这么想,不知不觉就有了底气 —— 而且是不可剥夺的底气。第二是“熬”比“冲”重要,养成习惯比激情冲刺重要。今年我做的最有成就感的一份资料是什么?应该是瓦叔带你读100篇论文系列。单说从论文里整理精华这件事本身,其实我并不是第一次做,前年开始,我们就做了复试50题,去年又做了80题等。但它对我来说,恰恰在于坚持 100 天这件事。让我完整的经历了一个“熬”的过程。以前的我,是很难理解这个“熬”的。和很多人一样,我以前更适应的是短时间内的突击,也就是“冲”。一周甚至几天,突然爆发出来。而且运气所致,以前这么弄的效果还都不错。这也让我形成了这种“冲”的依赖。总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甚至幻想自己能在最后时间内突然爆发拯救全局。然而,“冲”的副作用也逐渐明显。我逐渐发现,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冲”能救一时之急,但无法带来真正的变化。你可以在一次,两次的通过“冲”扭转局势,但是情况缓解之后依然故我。“冲”还让人容易养成短期思考的习惯,过度关注短期目标。稍有不足,就焦虑;稍有成效,就松懈。长期在焦虑和松懈中反复循环。就以我们公众号的专栏为例,很多时候专栏刚出来,效果还不错,我会很得意,抓住了一个很好的点子。但过几篇,好点子用完了,写作进入倦怠了,专栏稿子的阅读量下降了,不如别人了,这时候就会陷入焦虑,如果两三期都做得不好,专栏就会被腰斩。以前我觉得这是思路灵活的表现,甚至为了永远把握风头,量一直高,沾沾自喜。但几年过去,我突然发现,这么干的结果是我们公众号做了很久,却没有一个突出的,人家会在群里求的专栏。相反很多其他公众号的专栏,一开始看着并不起眼,却在逐渐积累着人气,最后成了势。两三年之后,就成为了品牌。万事万物都要看长期,每日的坚持和习惯是乘法,突然的冲刺是加法。如果两个人的起点都是100,突然加个30,比每天进步1%,2%,不用说要强得多。但拉长到一个月,一年,这就完全不同了。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然而以前的我不懂。尤其是在一个快节奏的考研竞赛里。也许在伦敦,当一切都安静下来之后,当我“冲”的习惯越来越多的碰壁,当我摒弃浮华开始仔细复盘。我才逐渐明白:好东西一定是要“熬”出来的。英语要熬,学术能力要熬,写文章、做课程,乃至于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深层的改变与进步,都是要一点点、一层层的熬过来。但熬又何尝容易?突击很容易看到快的结果,而且突击你是有终点,有盼头的。而坚持,哪怕每天坚持1个小时,进步一点点,都是不容易,你会遇到好的时候,但更多的时候其实并不如意,还要与突发事件,与自己的惰性抗争。稍不注意,就会回退,而且可能没有终点。做100篇论文带读的时候,我就是如此。我下定了决心,这次不管遇到什么都不能烂尾。但结果确实很难,在前5篇,很多同学都来留言鼓励、打卡。在5篇以后,留言就少了,甚至有些一个留言也没有。到20篇,不仅仅是阅读下降了,我也陷入了倦怠。尤其一天快过完了突然发现还没有写论文带读就觉得很崩溃,100篇对我来说好像遥遥无期。但说出去的话不能像泼出去的水,也必须咬住牙坚持下去。一直写到快60篇的时候,才渐渐感觉又到了另一个层次:你慢慢习惯了这种苦,慢慢逼迫自己养成了习惯。你的心思里面已经没有了放弃的念头,而把它当作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在这个基础上,你开始重新去思考能不能把它做得更好,而且可能是没有外界回馈的情况下,自己仍然想把它做得更好。剩下的几十篇,突然一下就顺了。100篇之后,其实我还意犹未尽,回顾以前也看到了当初做的许多局限和问题,甚至觉得如果重新做,也许能够做得更好。我想,这就是进步的开始,也是所谓的“匠心”的发端了。100篇计划做完之后,我对“进步”这个概念有了新的认识:进步不是一天、两天的冲刺,而是从底层开始,改变过去的旧思维,接受新的反馈,形成新的习惯的“熬”。而这种新的习惯要养成,就一定要捱过那段不熟练、想放弃的黑暗期。捱过之后,目的也不能追求马上就获得多少多少外部的赞扬,而是形成内部的正向循环:你适应了新的习惯,并从不断改进得到乐趣。如果这个正向循环能构建起来,离彻底的改变就不远了。如果能同时进行几个习惯的改变,花上一年、两年的时间,那么必然能有相当的进步。当然,这个点对我自己来说,也是刚刚开始摸索。这种长期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实际上是很难的。回头看,如果要是20岁的时候我就能意识到这一点,也许我现在各方面的能力都会比现在更强。当然,现在也不晚。但是希望现在读这篇文章的,比我年轻的同学们,能够从现在开始,学会“熬”和长期主义,一年、三年、五年,相信你一定会有可观的进步。35是什么体验呢?别的我不敢说,因为可能有点爹味。但是有一点我感觉很明显:以前从没有“行动值”这个概念,做什么事情只看我想不想,愿不愿意。但现在却发现必须要像手游一样精打细算,想不想还是其次,必须先看今天的行动值还有多少。想当初刚到伦敦的时候就是这样,每天都有许多的计划,报英语课,听讲座,逛展览……但是试了两个月,发现其实绝大多数都是蜻蜓点水,没留下什么印象。更糟糕的是,难以坚持。有很多时候,明明还有时间,有能力,但是却不想去,宁可在家躺着。一开始觉得是自己懒,不愿走出舒适区,也尝试过自我激励,强迫出门。可是什么都没用。到后来课程和论文这边忙起来,更是几头都顾不上了。哪怕有那么一两天什么事都没有,也不想出门。连书都看不进去,就想躺着刷手机。结果一天过去了,晚上的时候又自责:明明一天一大堆事,为什么就这么荒废过去了呢?渐渐的又想起伦敦的各种开销,每天遇到的种种危机困难……然后就是整宿睡不着觉。于是第二天不用说,肯定废了。接下来就是恶性循环。我一直没搞明白我到底是怎么了。后来某天看到了一个生命力的概念。突然一下认识到了:其实就是生命力不足了。行动力到上限了。生命力是什么力?是体力吗?是但不完全,我个人的感觉是:它是描述一种包括情绪、体力、好奇心、侵略性在内的能量。你生命力旺盛,你就能够不断的去认识、行动、改造、分享。相反,你要是生命力不足,可能你的想法还有,但是体力也好,精神也好,都会时不时亮红灯。提醒你,就到此为止了。想明白这一点后,我认识到:要做什么事,必须先保证自己生命力。如果是像我一样身弱、内耗的人,甚至可以说“生命力本位”也不为过。但是,究竟怎么才能提升生命力呢?我现在觉得有三个点。生命力的首要条件是要与体力有关。以前我不太重视休息和养生,拖着亚健康的身子写东西并以此为荣。但在那段糟糕的日子之后,突然认识到,身体的确是一切的基础。它甚至是我们认为的那些正面性格:开朗、顽强、稳定、不内耗的基础。最简单的一点:你想法不够,你资源不多,你总能找到人帮你解决。但你若身体不好,不谈任何重病,只谈一个你晚上睡不着,第二天是完全完蛋,身体、智能、情绪全面下降50%,一点办法也没有,没有任何人能够帮你。包括我去年下半年上冲刺课的时候我也和同学说:冲刺阶段最怕的就是生病,一次感冒起码一周学习时间都要减半,造成的损失远远比多睡一个小时要浪费得多。这还是在家学习的同学,对于工作的同学,生一次病,又不能请假,小病拖成大病、慢性病,终身耗进去的时间也许是几个月、几年。这是多显而易见的道理!可惜年轻时候总不明白。但是现在希望大家,也包括我,能尽可能的照顾好自己,不是口头上的,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将它作为第一要务。真就一句话,对于躺在床上的人,宇宙万物都是虚的!生命力的第二个条件是简单明快的生活。以前看一部老日剧《坂上之云》,说武士生活应该以简单为要。经过这一年感觉到了这句话的重要性。在如今的网络社会中,仿佛各种事物、各个道路都充满了诱惑。但问题是这些内容其实是给所有人看的,而大部分人的能量不足以多点开花。甚至那些真正做到多点开花的人,其实也是先在一两个点上突破了,获得这个突破带来的地位提升之后,才能腾出手来进行拓展而已。这么看,如果在很多地方都还没有打开局面,或许最重要的还是要先在一个点上突破。同时,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就要全身心享受其中。只有摒弃杂念,才能真正的发挥出技艺本质。生命力的第三个条件是不内耗,包括减少所有可能产生内耗的东西。包括他人的各种负面评价,网络中引起情绪波动的事物,带有特别强烈情感的文艺作品,也包括自己的自我抚慰、自我对话。这些毫无疑问都是有价值的,对于生命力足的人来说,这是拓展生命宽度的良药,但如果对于容易内耗、本身就是亚健康状态的人来说,这就是毒药了(更不用说还会引起沉溺)。在变得内心强大之前,或者在面临挑战之前,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杜绝这些东西的摄入。火锅是好吃的,重病患者嘴里也渴望味觉,但重病时吃火锅就是自我戕害。只有在保证生命力的时候,反思才能转化为行动,情绪才能被升华和分解。理解这三点以后,我在伦敦的下半年,要过的好了许多(当然也不是那么好,不然最后也不会再病一场)。尤其是当我开始做这几点以后,我感觉我又开始了一段新的探索时代,好奇心、交流欲、激情又开始逐渐恢复了。2025,我会坚持的把生命力给继续培养下去。因为只有有了生命力,我才能行动,才能给这世界带来一点不同。第四是不要对情绪做无意义的纠缠,而把它当朋友一样去对话。曾经我不明白一个概念,是究竟怎么样才是接纳自己,尤其是接纳自己的情绪。因为觉得,要不然你觉得你的情绪是对的,要不然你觉得自己的情绪是错的。你觉得对,那就接受,你觉得错,那你就不要有这个情绪。这个接纳到底是什么意思?在伦敦,我终于对接纳有了一点认识。这主要来源于我必须独立面对自己的情绪,而不能像国内一样找到出口。在伦敦,我是异乡人,学校导师、同门也不知道我在做什么。而面对同学、同事、家人,一是远隔千里很多事情说不清楚,二是我也不想让他们为我担心。但偏偏24上半年各方面都不顺利(参看上一条),于是确实经历了一把被情绪缠住的感觉:就好像脑子里装了一颗雷,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许一句话,一件小事,甚至就是脑子里突然一个闪回。整个人就好像给攥住了,给附身了。说小一个小时,说大一个下午,就莫名沉浸在情绪里,做事很受影响甚至根本做不了什么事。(所以说实话,去年说“陪大家一起考研”确实是最发自内心的一次,因为大家遇到的一些情况,我也是真真切切遇见过的。甚至有些同学刚开口我就知道发生了什么,太像了)但是正在这种情况,却也让我开始反思:这个一阵一阵的,把我攥住的东西是什么?以前的我,只看到了情绪里展现的一件一件事,但当它综合起来之后,却发现了情绪也有自己的“生命”。它似乎综合了我最痛苦、最悲观的一部分,又似乎像孩子一样渴望关怀,渴望照顾。我第一次感觉到,这个“情绪我”是有一定的独立性的,它是许多年来问题的积累、应激的反应甚至身体变化带来的一个结果。对它呈现给你的这些观点,既不能过度沉溺,过度带入到“情绪我”呈现的片面视角。也不能简单拒绝或否认。而要找到更多的方法和它互动。后来我看《当下的力量》、《正念》等书,甚至包括一些佛教书目,对“情绪我”有了更深的理解。慢慢的认识到“接纳自己的情绪”,其实就是意识到“情绪我”的存在,并且试着用温和、甚至谈判的方式去回应内在情绪的诉求。例如在这一段时间里当情绪来袭的时候,我尝试去用写笔记的方式把困惑、焦虑、痛苦的感受写下来。然后在情绪退潮后,用另一种颜色的字去写这种回应。也包括通过冥想的方式,暂时隔绝外部信息,从关注呼吸开始,观察自己情绪的流动。于是,拨开情绪呈现的光怪陆离的表面,我终于看到了很多以前下意识想拒绝的痛苦内核,并尝试一点点开解。这也许真的是“与自己对话”,因为这感觉就是劝一个朋友,只不过这个朋友你可以共享记忆而已。一开始是很难的,有些时候忍不住和它共情,有时候又忍不住觉得它这个想法真的怎么这么拧巴,有点无药可救。但是在多次的探索之后,分歧还是得到了化解,尤其是对过去放又放不下,看又不敢看的隐痛,终于像历史决议一般,有了一个敞亮的共识。自此之后,我仍然会悲观,仍然会难过。但我已经不把这种难过当作无法对抗的难关。我也不再抗拒情绪的出现,而把它作为虽不完美,却是我最忠诚的伙伴。当我做到这一点的时候,我的失眠也终于消失了。这一点也许是我体会最深切的一点,也是在伦敦这段时间我变化最大的一点。新传考研20年到23年这段时间无疑达到了它的高峰,像一个不断加大功率的榨汁机甚至绞肉机。节奏越来越快,竞争也越来越白热化,对于学生是如此,对于做辅导的我们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是去年、前年,我是万万不敢在这个时候还发这样的长文聊心态的。可能那时候的心态是,看到其他人上了一个项目,比如做了一个寒假活动,马上就要做一个回敬。如果看到别人12月开始了全程班,我这还没开始,估计心就会突然一沉,这下被人抢先了。那时候要说欣赏你的对手,我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句话不折不扣的场面话:欣赏什么?这可是战场!然而,总是盯着别人的一个后果就是,做考研这件事越来越疲劳,也越来越迷茫。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内卷,眼界越来越狭窄。但成果却不佳。在伦敦之后,因为时差,半天的工作时间没了,有时候睁开眼睛,发现别人的公号已经发了,别人的热点都写完了。这种无奈、无力,是真的难以言喻。所以说欣赏,一开始确实是有些不得已。因为时差,很多时候时效上是真抢不过。因为全程班的价格低,做什么事都得精打细算,也不能像以前一样猛砸资源做活动。所以去年有些激烈的“竞赛”,被迫从参与者变成观众。这些逼得我必须换个视角来看新传考研,确实有了新的所得。第一个感觉是,确实大家做的真好。不得不承认,新传考研尤其是和其他考研门类相比,在营销、内容、资料水平上确实要优秀了不止一个级别,甚至许多还在学校的同学做的小红书和公众号,流量就已经可以和大多数其他门类的大教育机构媲美。而且是每年都在进步,在已经是高点的情况下还能更优化,这点我们都认为是一个常识,但其实看其他门类的考研,实际上未必能做到。第二个感觉是,其实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前几年竞争白热化的时候,总是盯着流量、时效、参与人数这些显而易见的数据的高低。忽略了比如内容的设计、产品的风格、社群的文化、文笔的巧思。但赶不上以后,你看比如择校这个点,其实说白了基本都是已有的数据,但是围绕这个点,不同的公号你又能看出明显不一样的风格,而且适应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同学。有些看起来朴实无华,但是确实对考研同学来非常实用。有些则文笔华丽动人,我觉得甚至独立做自媒体也不为过。这些新的收获,不仅让我下半年做内容有了新的思路。也让我重新思考:到底应该怎样面对竞争?应该怎样面对你生命中的对手?世界的规律是很奇妙的,有时候直路未必是最近的。对手二字,让人直觉反应就是输和赢。但这种输赢却容易让人的思路变得狭窄,反而会越来越陷入内卷的怪圈。比如这些很有价值的公号,包括考研同学做的新传评测,前几年我是看不进去的,因为内心里就藏着四个字“想赢怕输”。但当我超脱出来之后,我却意识到,如果前几年能够真正的超越这两个字,去用欣赏的心态去学习,用用户的心态去体验,可能又会比现在做的更好。同时,如果只执着于输赢,很容易丢失自己。回头看迷茫期的那段时间,其实有一个点就是没有办法坚持做自己。而没办法坚持自己的一个原因就是事事都想要争先。结果经常为短期目标而打乱整体规划。到最后可能具体战场上没输,但就整体而言,方向乱了,自我迷失了,实际上是最糟的的记过。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真正觉得“欣赏对手”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和其他辅导者之间,更多应该定位是“同登一座山峰的求道者”。所谓“兄弟登山、各自努力”。我们探索这个领域的可能性,不断的把这件事做得更好,彼此互相学习,最终找到大道。但欣赏又意味着“和而不同”,你不能成为任何一个别人,因为你不可能有别人经历的生活,不可能有别人对教育的体验,只能找到自己,把自己最擅长的点做到最好。这样,不仅是考研最终能走出内卷,也能让考研的同学获得更多更有特色的选择,而这种找到自己特色,又能虚心对别人学习,这,才能真正的赢。不知不觉,写了七千五百字。但突然又有些不自信,这五条,究竟真的能不能对大家有用呢?或许许多人看来,这些不过是二十岁前就有的常识。或许有些点,我明年又会有新的体悟。但这人生就是求道,我们都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和领悟。毕竟,34结束了,35才刚刚开始。2024结束了,2025才刚刚开始。伦敦结束了,北京才刚刚开始。编辑:瓦叔
撰文:瓦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