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懂共聚焦显微镜

文摘   2024-10-13 02:14   德国  

共聚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 荧光显微镜
    • 荧光显微镜使用单波长光源(如488nm的激发光)激发样本中的荧光分子(如FITC或GFP),收集样本发出的荧光。
    • 由于该显微镜没有聚焦选择能力,样本中上层和下层的荧光都会进入镜头,导致图像模糊和带有背景噪声。
    • 此外,非目标平面的荧光也会被记录,进一步增加图像模糊度。
  • 共聚焦显微镜
    • 共聚焦显微镜通过激光扫描和针孔,选择性地收集特定焦平面上的光,消除上下层的散光,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 使用激光作为光源,通过相干性使其能够聚焦到非常小的区域(称为激光腰部),从而精准激发焦平面上的荧光分子。
    • 共聚焦显微镜不仅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图像质量,还支持三维成像功能。

激光与普通光源的区别

  • 激光光源的优势在于其相干性,即激光的光波相位一致,能够集中到极窄的焦点(激光腰部),从而精准地激发焦平面上的荧光分子。
  • 普通光源则不具备这种相干性,激发的区域较大,无法避免同时激发其他非焦平面的荧光分子,导致图像模糊和背景噪声增加。

光学切片与三维重建功能
  • 共聚焦显微镜的主要特性之一是其光学切片功能,通过调整载物台与物镜之间的距离,逐层成像。
  • 由于样本的不同焦平面可以逐层成像并被堆叠在一起,系统能够构建样本的三维重建图像,从而使得样本的三维结构得以可视化。

增益(Gain)与偏移(Offset)的调整

  • 增益(Gain)
    • 增益是指通过调节探测器的电压来提高信号强度。增益越高,信号越强;但增益过高会导致图像过度饱和,细节丢失。
    • 增益调整的原理是通过增加电压,提高光电倍增管(PMT)的灵敏度,从而增加信号输出。
  • 偏移(Offset)
    • 偏移用于调整基线信号(即背景噪声),通常通过施加负电压减少热电子等噪声信号的影响。
    • 正确调整偏移可以消除不必要的背景噪声,确保图像的清晰度。

动态范围的利用

  • 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指图像中从最低亮度到最高亮度的灰度值范围。良好的动态范围意味着图像能够同时捕捉到亮部和暗部的细节。
  • 低动态范围的图像可能过亮或过暗,导致细节丢失,而高动态范围则能够平衡亮暗对比,展示丰富的图像信息。

数字变焦与分辨率提升

  • 数字变焦可以在不改变图像尺寸的情况下,通过缩小扫描区域,增加像素密度,从而提高图像的分辨率。
  • 数字变焦并不会直接增加实际的成像倍数,而是通过缩小扫描的范围,将更小的区域投射到与原图相同的图像尺寸上,使像素更加密集。

扫描模式

共聚焦显微镜使用激光作为光源,有多种扫描模式可选,用于控制激光的扫描方式:

    • Galvanometer扫描仪:速度较慢,适合静态样本,扫描速率为1-5帧/秒。
    • 共振扫描仪:速度较快,适合动态过程的成像,扫描速率为30帧/秒,适用于观察快速生命过程。
    • 混合扫描仪:结合了两者的优点,既能高精度扫描静态样本,也能快速捕捉动态过程。

探测器

  • 共聚焦显微镜常用的探测器是光电倍增管(PMT),其核心功能是将弱光信号转换为可检测的电信号。常见的两种探测器类型如下:
    • 多碱探测器:这种探测器容易出现电子损失,导致信号效率较低。
    • 混合探测器:通过特殊的设计减少了电子损失,提高了探测器的效率和信号质量,适合高分辨率成像。

图像质量的决定因素

共聚焦显微镜的图像质量由多个因素决定,每个因素都会影响成像效果:
  • 像素驻留时间:激光在样本上的停留时间,如果时间过长,样本的荧光分子可能会漂白;如果时间过短,无法获得足够的信号。
  • 激光强度:激光强度如果过高会导致图像过度曝光,动态范围失衡;如果过低,则无法有效成像。
  • 针孔直径:针孔直径过大会导致非焦平面光进入探测器,影响图像清晰度;直径过小会削弱信号。
  • 荧光染料质量:染料的质量对图像质量影响巨大,劣质或老化的染料会降低成像效果。
  • 探测器性能:探测器的质量决定了信号的敏感度和捕捉效率,混合探测器在高分辨率成像中表现优越。

参考文献

Pawley, J. B. (Ed.). (2006). Handbook of biological confocal microscopy.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Lichtman, J. W., & Conchello, J. A. (2005).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Nature Methods, 2(12), 910-919.
Amos, W. B., & White, J. G. (2003). How the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entered biological research. Biology of the Cell, 95(6), 335-342.
Sheppard, C. J. R., & Shotton, D. M. (1997).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Garland Science.
Diaspro, A. (Ed.). (2001). Confocal and two-photon microscopy: foundations, applications, and advances. John Wiley & Sons.
Karpova, T. S., & McNally, J. G. (2006). Detecting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with CFP–YFP FRET by acceptor photobleaching. Current Protocols in Cytometry, 36(1), 12-7.
Huang, B., Bates, M., & Zhuang, X. (2009). Super-resolution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Annual Review of Biochemistry, 78, 993-1016.
Gao, L., Shao, L., Chen, B. C., & Betzig, E. (2014). 3D live fluorescence imaging of cellular dynamics using Bessel beam plane illumination microscopy. Nature Protocols, 9(5), 1083-1101.
Sanderson, M. J., Smith, I., Parker, I., & Bootman, M. D. (2014).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Cold Spring Harbor Protocols, 2014(10), pdb-top071795.
Paddock, S. W. (1999).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BioTechniques, 27(5), 992-1004.

Dr Leo
ENT医生的科研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