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网友敬先生的推荐,我看了宁浩的电影“处女作”《香火》,这是他执导的第一部电影,2003年上演。宁浩确实是一位有思想,有才气的导演,这部投资仅仅4万元人民币、没有一个名演员、由几位廉价半业余演员演出的电影,确实属于上乘之作,值得看看。
电影讲述了一位和尚重塑佛像的故事。他是一个破旧“村庙”中唯一的一位和尚。破庙中唯一的佛像由于年久失修而倒塌。为了重塑佛像,和尚首先向县统战部的宗教科求助,“皮球”被踢到了文物科。向政府求助失败后,他尝试化缘。化缘得到的钱被公安罚没。他继而尝试走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凭借自己的出家人身份找钱。找到的钱又被街头恶霸抢走了。经过纠结,他终于放弃了自己关于“天在看”的信仰,突破了信仰的底线,骗得修庙的钱,重塑了佛像。
电影值得审辩的话题很多。首先,这部电影所描画的社会状况真实吗?
一些人会批评电影不真实。电影的时间背景是2000年前后。要知道,2001年7月13日,中国申奥成功;2001年12月11日,中国完成了多年艰苦的谈判,正式加入了WTO……那个年代,在CCTV的屏幕上,是一个蒸蒸日上、烈火烹油的年代。电影所呈现的则是一个让人非常失望的社会图景。类似让一些人感到不爽的电影还有贾樟柯导演的《天注定》。
根据我个人的生活经历,根据我本人的所见所闻,我知道,电影的叙述非常真实。电影故事发生在山西,电影使用的语言是山西方言。我曾经长期在内蒙古生活,离开内蒙古以后也经常往来于北京与内蒙古之间。内蒙古许多人祖上来自山西,内蒙古人说汉语基本上说的是山西方言。因此,电影中的生活场景,电影的语言,对于我是非常亲切的。我知道,电影非常真实地反映了2000年前后的农村生活和小县城生活。
2003年夏天我回到内蒙古草原时,我的哥哥尼玛一家仍然属于生产队(嘎查)中最富裕的几家,有上千只羊,有全队最大的马群(70余匹)。但是,我进到家中坐下后,尼玛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你知道吗,乌日根达来(我的蒙古名字),队里一半的人家已经成为穷人(哈嘎思艾力 亚都包日森 休)”。要知道,我曾经作为北京知青插队落户的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额仁高比公社额仁高比大队,是一片得到上天格外眷顾的土地,是一片只要弯腰就可以捡起人民币的地方。我在那里生活时,由于衣食无忧,许多人腰都懒得弯一下。
当时,我的几个一起长大的少年玩伴在旗(县)政府当局长。通过他们,我了解到,旗政府处于半瘫痪状态,经常拖欠包括局长们在内的公务员工资。
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海山教授发表于《中国畜牧杂志》2007年第10期的《内蒙古牧区贫困化问题及扶贫开发对策研究》一文中,对内蒙古牧区的贫困化有所描述:“内蒙古牧区在不到10 年的时间内, 整体出现贫困化趋势。牧民的贫困化形势极为严峻。1983年, 实行‘承包制’时, 内蒙古牧区无贫困户。以正镶白旗牧区英图嘎查为例, 按当时政府的‘贫困线’,该嘎查贫困户增加情况如下: 1983 年, 无; 1985 年, 2户; 1990 年, 8 户; 1995 年, 5 户; 2000 年, 20 户; 2005年( 当年锡林郭勒盟牧区贫困线为人均30 只羊单位) , 32 户, 占该嘎查牧户总数( 69 户) 的46%, 其中, 25 户为无畜户……2002 年, 阿巴嘎旗牧民实际贫困人口至少已达70% 以上。东乌珠穆沁旗是全国最大的草原畜牧业旗, 也是牧民收入一直最高的一个草原畜牧业旗。东乌珠穆沁旗吉仁宝力格嘎查牧民人均收入几十年一直名列自治区近3000 个牧区嘎查之首。据东乌珠穆沁旗政协的调查报告, 到2005 年底, 该嘎查贫困牧户已占到61%。”(第46页)
海山教授文中提到的东乌珠穆沁旗吉仁宝力格嘎查与我曾生活的额仁高比公社接壤相邻。曾长期担任吉仁宝力格嘎查党支部书记的坡土木勒是我最亲密的朋友之一。我在牧区插队时,曾经与坡土木勒有过许多次的夤夜长谈。我在2012年春节回乡时,也见到了已经从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位上退休的坡土木勒。我知道,海山教授描述的情况基本真实。
我理解,由于不同的生活经历,由于身处不同环境,许多人的感受会与我完全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一些人,在那个年代中,或者凭借自己的聪明和勤奋,或者凭借自己对“底线”的突破,很快从“人中人”变为了“人上人”。他们的感受,肯定会与我不同。
有人会问:那个年代的本质是什么?是奋进上升?还是堕入泥潭?具有审辩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者会回答:那个年代,只有特质(trait),没有本质(essence)。(参看本号第404期《告别简单思维和本质思维》)那个年代,是一头有粗腿、有细尾、有阔背、有长鼻的“大象”,有人摸到了“粗腿”,有人摸到了“细尾”,只要他讲述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只要他坦然地讲出了自己的良心判断,他就可以被包容,不必因他的感受与自己不同而指责他“说谎”、“抹黑”或“粉饰”。
“投资顺利”,“财运亨通”。谢小庆2011年8月18日拍摄于五台山
其次,有必要重塑那个已经倒掉的佛像吗?
有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宗教是统治者麻醉人民的鸦片,是封建迷信。年纪轻轻、身强力壮的电影主人公,应该自食其力,不应寄生于基于虚假故事之上的“香火钱”。这很可能是拍电影时仅仅二十几岁的宁浩本人的看法。电影中,宁浩反复用电影语言讲述着一个意念:“自身难保,还能保佑他人?”不知道20年后的今天,宁浩的看法是否发生了变化。
有人认为,非常必要。他们认为,导致贫困的原因之一就是“佛像的倒塌”。对此,学者赵晓先生曾经进行过非常具有说服力的论证。他撰写了《有教堂的市场经济与无教堂的市场经济》《有十字架的变革与无十字架的变革》等多篇重头文章论述自己的主张。他指出,市场可以使人不偷懒,却不能使人不撒谎,也不能使人不害人。只有将使人不偷懒的市场经济与使人不撒谎、不害人的信仰相结合,才能有效地同时应对“市场失灵”和“(政府)权力失灵”。
具有审辩式思维者理解,这是一个没有唯一正确标准答案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只能“秀(show)”,不能“说(say)”;只能“讲故事”,不能“讲道理”。(参看本号第281期《许多时候不可以“讲道理”》)他们理解,许多时候,这属于需要“闭嘴”的问题。(参看本号第96期《具有审辩式思维的人知道何时“闭嘴”》和第1039期《维特根斯坦:原来并非你所想象的那样——读〈维特根斯坦的维也纳〉》)
谢小庆摄于京郊。
第三,和尚最终的“底线失守”,是否可以得到谅解?
有人认为,不可谅解。“塑像”的意义在于“天在看”的信仰。如果放弃底线,如果抛弃信仰,“塑像”就失去了意义。最终重塑佛像的钱是从一位重病病人的家庭骗来的,这次欺骗会使这个不幸的家庭雪上加霜。
有人认为,可以谅解。和尚对病人进行了一次心理安慰治疗,无可厚非。今天,起步价3千元的心理咨询师比比皆是,没有必要苛责一位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和尚。今天,许多诈骗网站和诈骗APP都是计算机高手编写的,其中不乏985和211学校的研究生。他们在接这些“脏活儿”的时候,大多曾经历过像电影中和尚一样的内心挣扎。他可能需要这笔钱去付“首付”,才能迎娶自己的心上人;他可能需要将操劳一生的父母接到身边,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他可能需要为自己身患重病的兄弟姐妹筹集医疗费……。
具有审辩式思维者理解,多数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类似的艰难选择,遭遇类似的内心挣扎。每个人,具有不同的个人偏好(individual preference),可能做出不同的普乐好(plausible)选择。他会“力行担责”,做出自己的选择并准备承担责任,他也会“包容异见”,理解他人与自己的不同选择。
附:敬氏:宁浩电影《香火》及其时代
宁浩执导的第一部电影《香火》,讲在一个偏远小庙里佛像塌了,庙里的和尚四处筹款修缮佛像,找政-府-部-门被拒,化缘筹款被没收,直到最后开始招摇撞骗,好不容易凑齐3000元修了佛像,却被告知小庙占在了要修建的公路的路基上,很快就要被拆除了。整个故事的起因是小和尚在隆冬时节鞋子破了,于是把垫佛像的布抽了出来补鞋子,导致佛像倒塌,而故事的结尾是,小和尚好不容易修好了佛像,却被告知庙就要被拆了。
首先回应谢助学的追问:
此电影真实否?按照本人生活阅历,电影真实——某村的村容村貌、乡风民俗、市容市貌真实体现了北方地区当代史的一面;某县干部的作风、某局的执法风格、某村委会的处事风格真实再现了基层当代历史的一面;电影里插播的影视音乐本人耳熟能详,社会底层的情况和本人阅历贴近;本人2005年读过关山署名、贾平凹题字的《一路奔走》,关山记录了各行业口述当时社会一部分灰暗面的书籍,电影《香火》描述了类似现实和类似挣扎。
要不要重修佛像?电影《香火》中,宁浩反复用电影语言讲述着一个意念:“自身难保,还能保佑他人?” 本人有不同看法,本人在2004年就接受过自身难保的同学的重要帮助,本人也曾在虚弱无力的时候选择助人,并认为在自身难保的时候帮助他人,可以体验到精神的丰盈感和内心的敞亮。
怎样看待“底线失守”?电影《香火》中,和尚经过三轮跌跌撞撞,终于放弃底线,通过欺诈得到了3000元佛像修缮费。我们说坚守底线是一个人、一个行业、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如果底线失守都是一个重大事件,都将面对信仰重建这个更艰巨的问题。电影里和尚在欺诈得逞后甚至当众吸烟,可以设想他又进一步陷入更深的心灵挣扎和沦陷。为了修佛像,和尚求而不得,借而不得,讨而不得,他的第四次选择(欺诈)可以说是一种悲剧。东吴弄珠客在《金瓶梅》序中说“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因此我经常引用佛家“众生皆苦,无人不冤”的立场,我也赞同谢助学的“悲剧研读”主张。
然后我也有三个追问:
一、“香火”二字,想表达什么?
“香火”二字可以有多重含义:1.引伸为祭祀,此解释在本电影里成立;2.引伸为祭祀神祇、佛祖者,意思就是信徒,此解释和本电影相关;3.引伸为祭祀祖先往圣者,是继承人,此解释和寺庙及乡村可能相关;4.引伸为香火袋的简称,代表神祇本身,此解释和本电影相关;5.引伸为香火钱的简称,香火钱是信徒捐献给寺庙的金钱,此解释和本电影直接相关。特别是看中国的文艺作品,一个词往往表达了多元、多重、多维、多角度甚至多进程的意思;大家也常说字数越少,意味越大。
电影《香火》里小和尚要修佛像的动机是什么?故事里和尚给人强调了好多次——村里人人杀羊,得有庙,庙里得有佛像,佛像没了,庙就没了,和尚也做不了了。那佛像年后再修行不行?不行,因为这样一来过年的香火钱就没有了。对于村民来说,是希望能减轻杀生的罪愆,和尚和村民实现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对于和尚来说,佛像是寺庙的标志,是自己吃饭的饭碗,佛像没了,等于自己要失业了。很多行业里的很多人,都以自己的选择表达了对“祖师爷”的敬重,明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谈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所以无法判定和尚是为了敬业,还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初心和信仰。
但是可以确信,和尚对佛教讲的“因果律”伦理价值比较执着,导演对佛教讲的“因果律”也比较在意。在派出所黑房间里和尚和失足女的心灵对白的细节描写堪称电影的点睛之笔,和尚的心理冲突复杂,三位失足女的心理冲突复杂。可以说和尚对“因果律”的信念不可证伪,可以说电影里的佛庙拆迁等情节和“因果律”有关联,甚至可以说电影里反复出现多次“因果律”事件。
三、怎样面对后“香火”时代?
人们对芸芸众生的道德期待值比较低,对宣称有宗教信仰的人的道德期待值比较高,或者说宣称有宗教信仰的人,事实上具有某种精神领袖的地位。于是电影《香火》里,有人会质问和尚买的牛肉方便面里面有没有牛肉,警察会质问和尚说谎,失足女会质问和尚爱看女人视频,屠夫会质问和尚爱念叨屠夫妹妹、爱抽烟。即便如此,这些琐碎都很容易被生活宽容。和尚的心路历程是在斗争和渐变的,从三次修缮费的“求不得”,到不收失足女的3000元“功德”捐赠,再到坑蒙诈骗得到3000元。一个分水岭的事件是从帮人算命开始,和尚用佛眼招牌说吉祥话挣点碎碎银。和尚紧接着是从对“不说谎”的重大底线突破,走向了对“不作恶”的底线突破。很明显这种突破又是一个巨大的心路转变,的确会让病患家庭蒙受比较大的经济损失。在一个走向文明社会和法制的社会,和尚有了污点。
我曾经关注中国历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或称"三武一宗之厄")。宋代宗颐禅师为此做过检讨:"天生三武祸吾宗,释子回家塔寺空,应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检守真风。"佛陀曾经说过,我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而僧人不守戒律,破坏僧团,不守清规,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在中国毁佛的容易,除了经济政治原因外,也和人们心中“敬”字的缺失有关。六祖慧能时代及以后,佛教的中国化也曾绽放了灿烂的魅力,除了和佛性、慧根有关,也凭借于传承者的钦敬之心。
敢问哪里有岁月静好?小佛庙的寺院经济安放不了和尚的肉身,但是外界的市场经济也可能安放不了和尚的灵魂。电影里描写了和尚在外面的各种不适,我相信和尚的生活不仅是生存。和尚在剧终同时面临了生存危机和信仰危机。和尚的信仰需要重建,可能因为对“不是不报”、不可证伪的佛教“因果律”的笃信而悔过灭罪、积善积福,也可能形骸和灵魂继续漂泊,灰头土脸的行走在泥泞深处。
佛助自助者,祝福上下求索的人。
《助学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