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财富——读温铁军教授《解读苏南》

文摘   2022-10-09 14:55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财富

——读温铁军教授《解读苏南》

 

谢小庆

(北京语言大学)

谢小庆重贴说明:这是本号20171115日刊出的第98期,也被收入了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世界不一定是这样——关于乡村建设的见闻与思考》一书。近来,由于谈到“人民经济”所具有的特点,温铁军教授受到许多人的关注。为此,重贴这篇旧文,帮助网友更全面地了解温铁军教授。

 


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共19大上提出了关于未来中国发展的设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读到这个规划,我想到刊登于2013年5月4日《人民日报》题为“我国颁布首个现代化建设主题区域规划,苏南2030年追上主要发达国家”的报道。报道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按照《规划》,2020年将建成全国现代化建设示范区,2030年全面实现区域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苏南将为全国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很明显,苏南将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先行一步,发挥示范作用。对此,我完全理解。我曾于2012年12月下旬独自驱车走访了苏南的华日镇华西村、夏港镇长江村、金港镇长江村和金港镇长山村。从苏南回到北京以后,我才从网上了解到,2012年12月17日江苏省首届“最美乡村”的评选活动揭晓。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在评出的20个江苏“最美乡村”中,虽然包括了华西村,却没有包括我访问过的两个长江村和长山村。我把此次评出的20个江苏最美村庄的介绍视频挑着看了几家,包括张家港市的首富村南丰镇永联村,常熟市蒋巷村等,确实个个都有不俗的业绩,个个都在实现城镇化的同时实现了共同富裕。就是说,在苏南地区,使几乎全体农民以有尊严的方式实现城镇化的村庄,已经不是华西村、永联村等几个“点”,而是已经连成了“片”。





2011年,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人民大学农村与农业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教授等人编写的《解读苏南》一书,从多种角度对苏南农村的经济发展过程进行了剖析。阅读《解读苏南》,结合我自己在苏南的所见所闻,生出许多感想。


(谢小庆摄于2012年)


(谢小庆摄于2012年)


(谢小庆摄于2012年)


(谢小庆摄于2012年)


 

社队企业:从河南到苏南

 

1959年2月27日,毛泽东同志在河南郑州讲:“目前公社直接所有的东西还不多,如社办企业,社办事业,由社支配的公积金、公益金等。虽然如此,我们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也就在这里”。(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卷,69页,1993年出版)

1966年5月7日,在著名《516通知》发布的前9天,时年73岁的毛泽东同志给国防部长林部长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后来被称为“57指示”。在这封信中,毛泽东同志写道:“农民以农为主(包括林、牧、副、渔),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

9年后, 1975年秋天,已经进入风烛残年的毛泽东仍关注着社队企业的发展,注意到河南省巩义市回郭镇人民公社大办社队企业的成功经验。9月27日,他将关于回郭镇公社社办企业的调查报告批转给当时主持国务院工作的邓同志(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同时,批转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华同志和浙江省永康县人民银行干部周长庚同志所写两封呼吁大力支持社办企业的信。(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卷,470页,1998年出版)1975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的位置、以整版的篇幅(1版接3版)、以毛泽东郑州会议上关于社办企业的谈话为题,发表了关于回郭公社大办企业的长篇报道《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对回郭公社经验大力予以宣传,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满腔热情地办好社队工业》毛泽东批给邓的这三份材料,作为中共中央1975年9月到10月召开的“农村工作座谈会”的会议文件印发。



2013年10月24、25两日,我走访了回郭镇。从镇史陈列馆中了解到,1974年回郭镇(回郭公社)的粮食亩产已经达到1016斤,完全解决了吃饭问题。1975年,回郭公社拥有汽车9辆,拖拉机149部,各种动力机械1740台,共23200马力。各种牵引农业机械2800台,发电机组35部,高低压输电线路120公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167台,机井562口,电灌站13座,水浇地占全公社土地面积的91%,实现了农业的稳产高产。

1975年以后,全国几十万名农村基层干部到回郭镇公社学习开办社队企业的成功经验。当时,苏南的许多基层干部都曾到回郭镇公社参观,都曾受到过启发和鼓舞。在回郭镇镇史陈列馆的展板上,有这样的叙述:

回郭镇大半社队企业的经验影响了中国现代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江浙地区,现在流行的“温州模式”、“苏南模式”都刻有回郭镇的烙印:在中国实力百强县之冠——江苏无锡市撰写的《走在中国的前列》一书中描述:“无锡的乡镇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中国第一的成就,是因为早在20世纪70年代曾到回郭镇参观学习过,受到那里的社队企业的启迪,而后又因地制宜地发展了这种社队企业”。《上海地方工业志》这样描述:“关于河南巩县回郭镇公社发展社队企业的调查报告,对崇明的社队企业起到了春风化雨的作用。回郭镇被誉为中国乡镇企业的发源地”。



 

保持尊严的城镇化过程

 

农民要像“城里人”那样生活,是很自然、很合理的要求。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农业)向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转移是必然趋势,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移是必然趋势,城镇化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将产生出巨大的消费需求,将为中国的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动力。实现农村的城镇化,逐步消除城乡差别,是中国现代化的主要任务之一。

今天,中国在城镇化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数以亿计的农民开始进入城镇谋生。但是,从北京、上海、深圳,到天津、杭州、成都,在许多大城市中我都看见了一大批进城的农民未能保持足够的尊严,他们共享了一个并不值得骄傲的名称:农民工——需要的时候,他们是工人,是市民;不需要的时候,他们是农民,是暂住者。即使他们已经获得了比较稳定的长期工作,高企的房价往往使他们望而却步。许多进城的农民工蜗居蚁寄在城市边缘的棚户区中。成年人未能享受足够的尊严已经让人感到遗憾,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中所受到的歧视则更加让人感到辛酸和悲伤。

 

2010年6月9日的《南方都市报》刊登了该报记者吴珊的一篇关于上海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宝山区一所公立学校中被与本地学生相隔离的报道。根据报道,“同一屋檐下的学生,却因各种规定,分为东部西部,双方各有秩序,互不往来,自我隔离。”从一上初中开始,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开始纠结在回老家读书还是留在上海读书这两种选择之中。留在上海,不能参加中考,即使经过艰苦努力进入高中,将来也不能在上海参加高考。一些初中老师时而会谈到“将参加中考的同学”如何如何,这时,这些没有上海户口的孩子马上可以品尝到对于他们的年龄来说来得过早的生活艰辛。后来,吴珊的这篇报道我读过许多遍,每次读起,想到那些过早品尝生活艰辛的孩子们,心里都感到凄楚。

2012年12月,我自己开车走访了一些苏南的村庄。我看到,华西村、夏港镇长江村等社区的村民生活在美丽花园之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鲜花锦簇,有老年人的健身区,有儿童们的游乐园。可以说,这些村庄的物质生活环境,与今天北京最高档的社区相比,毫不逊色。

当我开车穿行在这些已经在自己的家乡实现了城镇化的新社区之间时,当我在这些新社区的“麦当劳”、“肯德基”店中看到那些手拿苹果ipad上网的孩子们时,我的心情为之一振,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受到鼓舞。我想到,农民以有尊严的方式实现城镇化是可能的。在这方面,苏南农村已经做出了一个榜样。苏南农村不仅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保持了尊严,而且实现了共同富裕。

 

城镇化的“苏南模式”

 

《解读苏南》的作者对苏南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调查,重点解剖了苏南的3个“麻雀”,追踪了3个苏南村庄的发展历程: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和昆山市淀山湖镇晟泰村。

永联村是1970年长江滩涂围垦的产物,当时政府在组织民工从长江边的芦苇滩中围垦出800亩土地之后,从南丰、鹿苑、兆丰、大新等地迁来213个农户、808名社员,组成永联村。由于地势低洼,涝灾易发,遇雨就涝,无雨就旱,永联曾是苏南地区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发展最为落后的村庄。建村以后,由于贫困落后,200多户农民迁走了一半。为改变贫困面貌,县里派了几次工作组,都未见成效。转业军人吴栋材作为县里第七次派出的工作组组长和第五任村党支部书记来到永联以后,永联才开始走上致富的道路。

永联改变落后面貌的第一仗是挖塘养鱼。吴栋材带领村民苦战39天,挖出50亩鱼塘,并将取出的土垫高农田抗涝。第二年,就取得了种粮、养鱼的双丰收,也让村民们看到了依靠集体力量改变贫穷的希望。

之后,吴栋材带领村民先后办起了织布厂、水泥厂、花砖厂、水磨石厂、枕套厂、家具厂、玉石厂、炼钢厂、轧钢厂等企业。

今天,永联村的土地面积已经从原来的0.54平方公里扩大到10.5平方公里,扩大了近20倍。人口从800余人扩大到10400人。2013年村办企业年销售收入达700亿元,利税50亿。依靠强大的集体经济实力,永联村向村民提供了住房、上学、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多种福利保障。今天,永联村民基本实现了“居有其屋、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困有所助”。

永联村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城镇化的过程。在永联社区,农贸市场、小学、幼儿园、医院、商业街、休闲活动区、图书馆、健身房、棋牌室、歌舞厅、污水处理厂、喜事厅、敬孝堂等设施,一应俱全,可以满足村民购物、娱乐休闲、文教卫生等方面的各种需求。

蒋巷村全村800余人,劳动力400余人,土地1700亩。村民多为解放前后逃荒而来的移民。蒋巷村曾经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穷土恶水、血吸虫流行而且偏僻闭塞的落后村庄。河沟坑洼、土地破碎,绝大多数村民住在泥墙草房。从1965年开始,村党支部书记常德盛带领全体村民实施规模宏大、持之以恒的治水改土工程。这一工程累计投入劳动力6万余工,完成土石方50多万方,硬是用一根扁担两只筐,将1700亩低洼田填高了1米多,建成了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路宽敞的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之后,又通过放养绿萍增加田土肥力、合理密植等多种措施提高粮食产量,使粮食亩产稳居苏南地区前列,成为苏州地区农业生产的一面红旗,成为全国闻名的纳粮“大户”。1970年代,水稻平均亩产已经达到1090斤。

蒋巷村从1977年就先后建起了塑料厂、窑厂、五金厂等队办企业,工业产值在村总产值中的比例逐步增加,到1996年,农业产值在村总产值中所占比例已经不到10%。2006年全村总产值达到1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1.5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2.2万元(不包括集体福利和别墅房补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超过2万美元。村主体经济龙头企业江苏常盛集团被评为江苏省先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免检企业,“常盛”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轻、重钢构件及轻质建材系列产品,连年被评为江苏省同行业唯一的名牌产品,产品销往20多个省市。

由于蒋巷村从70年代就是农业高产村和先进村,具有很好的声誉,因此,得到了地方政府和银行的信任和关照,得到了较多的资金支持。这是蒋巷村村办企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

今天,蒋巷村已经建成独具水乡特色的美丽新农村,打造了“四园一基地”(生态种养园,村民新家园、常盛工业园、村民蔬菜园和无公害粮油生产基地),村民新家园包括186幢别墅,全村186户一家一套,此外还建有150套老年公寓。村民享受了多项福利措施,村集体出资为全体村民安装了电话、有线电视、气化灶具、卫生洁具、太阳能热水器等生活便利设施。老年人按“老”取酬,享有养老金。居住区绿化覆盖超过50%,实现了“学校像花园、工厂像公园、村前宅后像果园,全村像个天然大公园”的总体目标。社会稳定和谐、村民安居乐业。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全国敬老模范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江苏省循环经济示范村、江苏省信息化示范村,等等。

晟泰村(原名沈湾村)有452户,800多劳动力,2792亩土地。晟泰村原来属于数一数二的贫困村,在党支部书记顾永元的带领下,6个人靠6把电烙铁起家,先后创建了塑料厂、包装厂、金属装饰制品厂等多个村办企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大胆引进人才,大胆购买专利,凭借创新型人才保持产品的先进性,凭借严格的管理保证产品的质量,使村办企业稳步发展。今天,晟泰村已经成为重要的外贸包装制品和装饰材料的生产基地,为可口可乐、娃哈哈等许多大企业集团提供服务。2003年销售额就达到2.3亿元,利税27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人万元以上。自上世纪90年代起,晟泰村就对村民实行发放养老金制度, 提供免费托儿所,在安装电话、有线电视等方面给予补助,90年代就曾给每户配送彩电一台。从1999年开始进行老村整体搬迁,建设起晟泰现代化生态型农民新村。村中建公寓式住宅楼31栋、250套,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今天的晟泰村已经建成既有现代气息又体现小桥流水江南园林风格的生态化新村。村民家中都配备有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村中有超市、商场、餐厅、茶座、宾馆、活动娱乐场所、体育健身场所等,村里闭路电视、电子安防、宽带网络等智能化系统配套齐全,已经实现了生活环境园林化、居住条件星级化、信息管理智能化。

 

什么样的城镇化?

 

永联、蒋巷和晟泰村,是“苏南模式”的代表,也是苏南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缩影。与我自己曾经走访的华西村、夏港长江村、金港长江村、金港长山村等村庄一样,这些村庄都依靠集体的力量和地方政府支持,实现了有尊严的城镇化,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孔子曾说:“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经过2000多年的时间,人类才开始理解和接受孔子的劝诫。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让所有的人都有尊严地生活,自己才能真正有尊严地生活;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尊严,并不是真正的尊严;以他人的屈辱为代价的尊严,并不是真正的尊严。

农村怎样实现城镇化?是像今天许多凋敝甚至被抛弃的村庄那样“离乡离土”的城镇化,还是像苏南的永联、蒋巷、晟泰、华西、长江等村庄这样实现“不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是把农民变成背井离乡的、“蜗居蚁寄”的新市民,还是在自己的家乡把农民变成有房有地的新市民?是跨越千万里去实现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还是在本乡本土实现这种转移?是让一部分“能人”有尊严地实现城镇化,让另一部分“倒霉蛋”成为丧失尊严的一群,还是让所有的农民都能够有尊严地实现城镇化?是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动物世界的规则,还是遵循“人择自择、皆存共存”的人类共存社会的规则?这些,是今天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苏南众多村庄的城镇化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引导,提供必要的扶持,让农民都保持尊严地实现城镇化,是完全可能的。

我想到,只有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使更多的人享受有尊严的生活,使更多的人感受到尊严,使更多的人珍惜尊严,才可能使所有的人都享受一种有尊严的生活。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这可能是我在人生中最早接触到的旋律之一。



“一个萝卜,我也拔不动,你也拔不动,他也拔不动。大家一起拔,拔出一个大萝卜”。这可能是我人生中最早听到的故事之一。

后来,我的妈妈曾经给我讲过“折箭”的故事:一支箭,轻轻一折就断;几只箭绑在一起,谁也折不断。老人用此来告诫自己的后代:团结在一起才会更安全。



再后来,我又在恩格斯的著作中读到拿破仑的回忆:“2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3个法国兵;100个法国兵与100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300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300个马木留克兵,而1000 个法国兵则总能打败1500个马木留克兵。”

拿破仑的回忆,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好的组织,可以产生“1+1>2”的效应。

阅读温铁军老师主编的《解读苏南》,我想到,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可以是铁,可以是钢,还可以是财富和安全。


1976年河南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回郭镇的春天》片段:


(谢小庆2013年10月25日翻拍于河南省回郭镇展览馆) 


*************************

 

文明,带来进步,带来更好的生活,也带来对自由的压抑,带来对天性和本能的束缚。科技进步为自由的文明提供了可能。我们仍需思考:构建怎样的文明可在维系共存生活的同时使人获得最大的自由?在追求文明的同时如何追求身心的舒展?如何避免对本能的不必要压抑?怎样成为文明社会中的自由人?

本公众号二维码中间的头像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晚年的主要观点是:文明的进步带来对人的本能的压抑,对自由的束缚,也因此带来了更多的焦虑,更多的抑郁,更多的精神心理疾患。今天,公共场所不能抽烟,公路上不允许飙车……这些对自由的限制是文明生活所必须。但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婚勿生…这些也是必要的吗?

本公众号试图探讨两个互相关联的问题:

1、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文明?

2、选择一种什么样的人生?

让我们共同探讨吧。请长按或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为了构建文明社会和获得人生快乐,提高审辩式思维(criticalthinking)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怎样提高审辩式思维水平?请长按或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审辩式思维》公众号

文明与本能
文明带来进步,也带来对自由的压抑和对本能的束缚。科技进步为自由的文明提供了可能。我们仍需思考:构建怎样的文明可在维系共存生活的同时使人获得最大的自由?在追求文明的同时如何追求身心的舒展?我们要构建健康的文明,也要努力成为文明社会中的自由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