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西班牙佩宁指南”,
您身边的西班牙葡萄酒专家!🍷
说到现代葡萄酒瓶的雏形,其历史可以追溯到 13世纪的威尼斯。那时,人们开始研究玻璃的各种特性与用途。
不同形状的酒瓶
随着吹制玻璃技术的发明,酒瓶可以更为高效地生产,其形状也趋于圆润且厚度更薄。这一技术的出现,或许也为如今最常见的750毫升容量埋下了伏笔。
01.
起源与演变:酒瓶的发展
17世纪,随着葡萄酒消费的普及,上流社会对葡萄酒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人们需要更便于携带的容器。同时也为了适应起泡酒(如香槟)的盛装需求,酒瓶应运而生——使用更厚、更耐压的玻璃,既能防止运输过程中的破损,也可承受二氧化碳产生的压力。它最初的外观更圆润而非细长,因为在当时的技术下,处理吹制玻璃时更容易获得这种形状。
1740年的玻璃酒瓶,与现在的酒瓶形状有很大差别
到了18世纪,酒瓶的设计再次升级,瓶颈变得更长。而在1821年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布里斯托尔的H. Ricketts & Co. Glass Works取得了玻璃瓶机械化生产的专利,这为现代酒瓶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8世纪以来酒瓶形状的演变
02.
为什么是750毫升?
关于为何750毫升成为主流规格,有以下几种说法:
吹制工艺限制:早期的玻璃吹制工艺中,工匠一次吹制的最佳容量就是750毫升,再多则容易导致玻璃缺陷。
质量考量:有观点认为这种容量适中,便于酒的品质控制。
英制单位标准化:1970年,全球统一采用英制1/5加仑作为标准容量,而这正好约等于750毫升。
点击图片详细了解酒瓶为什么是750毫升
无论真正的原因是什么,750毫升的容量如今已成为市场需求和运输便利的最佳平衡点。
03.
不同规格的酒瓶及其用途
750毫升以下的规格:
迷你瓶(187毫升):常用于航空、庆典赠礼等场合。
半瓶(375毫升):适合餐饮和零售渠道。
中瓶(500毫升):少量用于餐饮和零售。
750毫升的标准瓶:
这是市场上最普遍的酒瓶容量,多为深色设计,用于阻挡紫外线,延缓酒的氧化过程。透明或半透明瓶则多用于即饮型葡萄酒。
不同大小的酒瓶在西班牙语中有不同的名字
750毫升以上的规格:
一升瓶(1L):因不够实用,使用较少。
两倍标准瓶(1.5L,翻译为Magnum):容量是标准瓶的两倍,兼具酒质保存优势和方便性,深受餐厅和零售店青睐。
特大规格瓶:
再往上的容量则通常用于陈酿或收藏。这些瓶型大多以圣经人物命名,比如耶路撒冷瓶、拿破仑瓶等。这些超大瓶不仅便于长期保存,还因其独特的外观和象征意义,成为了收藏家和酒庄宣传的宠儿。
04.
选择不同规格酒瓶的原因
瓶子的大小不仅影响酒的保存效果,还与饮用场景密切相关。容量越大,瓶颈内的氧气占比越低,能够更好地保持酒的风味。因此,特殊规格的酒瓶除了满足市场需求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葡萄酒的保存和陈酿潜力。
酒瓶还能在品鉴完美酒之后焕发出新的生命
一瓶酒的故事不仅仅在酒本身,连承载它的瓶子也满载历史与智慧。下次开瓶时,不妨多留意它的容量和设计,说不定还能带来一段更深的品酒体验呢!
1
END
1
文章来源:Vinetur-Historia de una botella, los formatos del vino: ventajas e inconvenientes
文案编译:@佩宁指南-小鱼
图片来源:网络
推荐阅读
欧盟定调2025+葡萄酒产业方针:管控危机,加大出口,融合旅游
新年惊喜! 西班牙这座城市荣膺2025欧洲葡萄酒之都!
吃肉哪能不喝酒?选对酒,肉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