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红烧肉(下)
屈少华
听到还有这么远的路程,他有些慌张,来不及说谢就赶紧又出发了,现在的目标就是晚饭前到达林场把饭盒送到。一路上他又问了几次路。脚下速度不减只增,也忘记了饿。天色已经开始暗下来,四周已经开始听到蟋蟀的叫声了,他已经感觉到漫无方向,但是脚步却不敢停留,终于开始看不见路了。月光下的虫子叫声特别让人烦躁,一阵晚风吹来,竟让他在这酷夏的夜里打了个冷颤,他这才停下脚步,原地打转,抬头努力着寻找着林场的路,四周都是山,根本不知道哪里才是林场的方向。被晚风吹动的树在月光下沙沙的摇摆起来,他呆在了原地,双手抱紧了饭盒,腿已经有些颤抖了,抬头害怕地望向四周,树似乎摇摆的更厉害了。他脑子里在不停地想,到底应该继续前进还是往回走问路,大概半小时前路过一户人家,但是前面也许也有人家,也可以问到路。他还是决定往前走,因为他觉得往回走会耽误时间,他哆嗦地摸出了另一个饼,小心地咬着,一边吃一边小心地继续往前走。
不知道又走了多久,终于在月光下零星的又看到几户人家,他想去敲门问路,却又被狗叫声吓住了。于是只敢站在远处望着,等着,希望人家能够出门查看,这样如果有人看到他,他就可以问到路了。就这样他经过了最近的两户人家,都是在远远地望着,等了好久也没人出门查看,狗叫声、虫鸣声,还有那不知名的鸟叫声让他不敢上前敲门,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害怕的冷、肚子的饿都围绕着他。
远远的看着这几户人家的灯火逐渐熄灭都没有一个人家开门,不时的狗叫声让他不敢走近,他站在月光下双手把抱着饭盒期望着,但也不敢待太久。已经累得快睁不开眼睛,他恍惚地继续走着,才走了一会,又看到一户没有狗叫的人家,望着那家门口的大柴堆,他直径就走了过去,摸了个软一点的地方就躺下。
不知道睡了多久,他迷糊中被人推醒,又好像在迷糊中回答了几个问题就被人扶进屋了。
等再次睁开眼睛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他不知道自己躺在床上,也不知道在哪里,周围的陌生让他感到有些害怕。回过神来,他就赶紧起来,拿起旁边桌上的饭盒就出来了。一出门他就看到一对农民老人。
“小孩,你是哪来的?怎么睡到我家门口了?”
“我从瓜什平来的,去五七林场。昨晚天黑没看清楚路。”他小心翼翼地说道。
“五七林场啊,那就还有蛮远。”
老人给他拿了个粽子,“正好昨天过节还有个粽子,赶紧吃完上路吧。”
“不用了,我不饿,我先走了。”
说完就准备走,但是眼睛忍不住看着桌上的粽子。那老人叫住了他,硬给了他一个粽子。他也不客气地吃起来,吃完还是饿,但是那老人家里好像也就这么一个粽子。老人给他说了一堆陌生的地名和方向,他也没记得很清楚,只是一个劲地点头,只知道老人告诉他还有很远,但是今天一定可以到。
他又开始赶路了,上午一开始太阳就很大,他也不知道现在几点了,刚才他问了时间,但是那老人自己每天都不知道时间。
今天的脚步明显比昨天慢了许多,因为脚有些酸痛,路也尽是些小路,路上很少遇到人,他还是不好意思去别人家里问路,所以一直都是看到有人路过才去问路。就这样,顶着烈日又走到了中午,他感到困和饿,于是到旁边小溪中喝了几口水,他来到一棵柳树下躲避太阳,摘了几根树枝做了个草帽,但是昨晚的经历,让他不敢停留休息。
远处好不容易看到有人路过,他赶紧跑过去问路,那人告诉他顺着路直走几里就就到贺家桥了,林场就在贺家桥。他于是赶紧往前赶,终于在一个路口看到一个石刻的(贺家桥)路牌。可眼前几条路又让他犯了难,大中午的一个路人都没有,他着急地在路口等着有人路过,好不容易等来一个路人,他赶紧上前问路,那个人打量他说:“五七林场啊,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到沙子塘就可以看到了,我们大人都要走一个多小时,你一个小孩子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到。”
知道方向就行,他马上就上路了,这次他走得很放心,终于不要担心走错路了。中午的烈日下,整个路上就看到一个胸前抱着饭盒带着柳树草帽的瘦小身影在乡间小路上不停地赶着。就这样又走了三个小时左右,终于看到林场的指示牌了,他赶紧往林场里走。
下午的林场人只有十来个人,对于突然到来的陌生人,大家都很好奇,于是都过来围观。看着他拿着饭盒,大家就猜到了是来探亲的,不过他们也是第一次看到小孩来探亲,就问他来找谁。
“我找大萍子。”
“哦,找她呀,她们这队去山上还没有回来,你在这等,我们派人去喊一下。”
派去喊的人一点也不偷懒,马上小跑就往山上跑,而他就这样抱着饭盒一直站在那里等着,别人叫他坐着等他也不听。工作地点离林场不远,就是要爬山,所以一般也要半小时左右,那人中途没有休息,一口气小跑到工地。那个时候那个地方来了家属探亲是很重要的事情,他一刻也不能耽误,一边跑他就一边喊,“大萍子,你家来人给你送东西了……”等找到人,整个队伍二十多个人都知道了她家来人探亲了。
我妈当时正在山里劳动,老远就听到山下有人喊,但是也听不清说什么,就没有在意,也在当笑话听,等那人特意跑到面前她才能听清楚,她愣住了,不敢相信地丢下了锄头。快三年了,她从来就没有想过她也能有这么一天,全队的人都起哄了。队长也很高兴,叫大家收拾工具,今天大家都早点收工算了,又特意提醒她:“快回去!快回去!”我妈这才回过神来,赶紧兴奋地往山下赶,但是她开始没有跑,她不能表现的这么高兴。离开大家的视线后,她就快速地跑向林场,一路上她都在想到底是谁来看她,家里能出远门的只有她母亲和大姐,但是家里一家子的事情,她根本不可能来,唯一的可能就是在云南当知青的大姐回来了。
不到二十分钟,她就跑回了林场,就看有十多个人围观在一起。看到她回来了,大家让开了一条路,远远的,她看到一个瘦弱,双手捧着一个铝饭盒低着头看不到脸,却站得笔直又有些颤巍的身影。她疑惑地走上前,到了两三米的距离,她才猛地认出来。
“哎呀,老弟,你怎么来了?”
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他抬起头,一看,真的是二姐。
“哇——”
他一下子大声哭了起来,两天了,他终于送到了。这时候,他所有的委屈,所有的艰辛和害怕,终于可以释放出来了。
那时候的人们都很含蓄,姐弟见面也不会有拥抱,我妈只是双手搭着他的肩膀,拍着肩膀安慰他,自己也忍不住地流下眼泪,哭了两三分钟他才停下来。
“这是娘让我给你送的红烧肉。”他双手把饭盒递了过去。
我妈接过饭盒,“你什么时候来的?”
“昨天一大早就出发了。”
“啊,昨天出发,现在才到……”
当得知自己11岁的弟弟走了两天路都只吃两个饼,还在野外睡了一晚,只是为给她送一碗红烧肉,她心疼地自责起来,后悔自己不应该上次过年在家的时候提起过有谁家里来送过东西。
这时队长带着大家都回来了,看着这个尴尬的局面,他走过来笑着打着圆场,队长大声地对着食堂喊道:
“老郑——,昨天的萝卜丁炒腊肉还有没有,有的话等会给这位家属炒一点。”
说完就把他拉到食堂去了,众人也各自散去,开始去收拾工具准备吃晚饭。这个时候,全林场议论的话题已经是那碗红烧肉了,一年到头,众多知青里吃过红烧肉的都没有几个,更何况我妈这次有满满一盒,面对大家的议论和羡慕,我妈心里很高兴,这次太有面子了,她在收拾工具的时候已经悄悄地通知了她那几个要好的姐妹等会要坐到食堂外面去一起吃红烧肉。
晚饭很快就好了,她们几个都早早在食堂外空地上等着,其他知青都坐在食堂里议论着、羡慕着,也希望等会会有人突然叫她出去。
在大家的簇拥下,我妈高兴又慎重地打开了饭盒,才打开一角,众人就闻到了一股酸臭味,打开一看,她吓得饭盒都掉了,原来红烧肉在这么大热天的饭盒里早就闷得变质生蛆了。那时候人们很少经历过这种事情,根本不知道这么热的天不能保存这么久。就这样,一碗让大家心心念念珍贵的红烧肉就这样浪费了。
第二天早上,队长把舅舅带到食堂,交给了我妈。我妈请了假,带着他去了供销社给他买了一点猫耳朵,让他带着路上吃,还买了一筒法饼让他回家去,走了近两个小时才把他送到了大路边,等到大巴车来了又花了一块钱给他买了票,这样他就可以一直坐到城里,只要到了城里就不用担心了。舅舅很高兴地抱着猫耳朵和法饼,天真又高兴地一直冲着我妈妈笑着,我妈也对着他笑着,但是她是为了掩饰她内心的自责,那时候的姐弟没有什么亲密的问候,相互的笑就是那个年代最纯真的问候。
小小的舅舅就这样高高兴兴地带着礼物蹦跶蹦跶地上车走了,他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两天所经历的艰辛,只剩下我妈妈呆呆的一直朝着远去的中巴车招手,久久不愿回去。
这个故事就这样结束了,这一直是我妈最珍贵的一段回忆,是她最难以忘怀的姐弟情,她时常感叹地说道:
“哎,我真是对不起你舅舅。如果不是我过年的时候提起有家属送东西到林场,或许当年11岁的他就不用经历这两天的路程,问了别人一生都不曾有过的这么多的问路……更让我难过的是,他竟然情愿一直饿着赶路,始终都没有打开过一次饭盒,以至于红烧肉都变质起蛆了都不知道……”
这碗红烧肉让母亲感受到了原来外婆的心里还是有她。
编辑:醴陵作家协会
一审:张 鑫
二审:陈永红
签发:张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