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相约瓷城》- 周艳玲(夏日“醴”行活动专稿)

文摘   2024-09-12 09:28   湖南  






相约瓷城

周艳玲


渌水悠悠,渌江古桥承载着瓷城的千年历史,状元芳洲杨柳依依,文脉流长。西山苍翠,渌江书院翰墨飘香,左权将军雕像雄姿英发,烟花爆竹祖师李畋庙内檀香袅袅,红拂古墓的爱情绝唱千古流传。李立山,耿彪,左权,陈明仁故居红色圣地,革命精神代代相传。醴陵千年古邑,人文渊薮。醴陵三宝——陶瓷、烟花、小炒(炒粉和小炒肉),是享誉海内外的一张名片,吸引着各地游客慕名而来。

继五月份的炒粉节后,醴陵市政府举办的全国大学生2024年夏日“醴”行活动如约而至。

想“醴”的风今天又把一批批大学生和游客吹向瓷谷。下午五点多的瓷城,太阳依旧那么敬业,一刻也不舍得休息,湛蓝的天空飘浮着零星的白云。街道两边的绿植无精打采地垂着头,树下几只流浪的小狗趴在地上,伸着舌头东瞧西望。花花绿绿的伞和遮阳帽也抵挡不住紫外线的侵入,一张张白白的脸一会就成了关公。然而最热也抵挡不了学生们对美食的向往。熔化的沥青路面拖不住他们的双腿,魂,早被前方中国陶瓷国际会展中心免费小炒肉的香勾走了。

别看那一碗适合大众消费的小炒肉,它可是受过“圣誉”的呢!在我的家乡醴陵神福港镇(20l5年并入茶山镇)至今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话说五百年前明朝正德年间,正德皇帝微服私访。一路人马浩浩荡荡乘船来至渌江河,时值中午,看到一个两旁栽满桃花和柳树的港口——桃花港。于是停船上岸,发现这里有一条麻石辅成的小街,只有百余米长,店铺林立,甚是繁华。一行人随即找到一家挂着苕箕的饭铺,点了小炒肉,豆腐煮鱼和新鲜的莲蓬。吃完后,深居简出的正德皇帝指着莲蓬,空着的肉碗和鱼碗说“乡野之间竟有如此美味,真是神仙享的福啊!”自此后,当地人就把桃花港改为神福港,“神莲”,神福港的肉和神塘的鱼因此而闻名。从那时起,神福港的屠夫卖肉总是上午就能早早卖完,神塘的鱼一旦撒网在塘基上就能被哄抢完,“神莲”成为全国闻名的良药。传说终归是传说,只是代代相传,史书上无从考究。当年正德皇帝吃的是小炒肉,红烧肉亦或是箩卜炆肉,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小炒肉是我们当地的一道家常待客菜,酒席,宴会,聚餐都少不了。拿得了勺子的人都会做,上至政府官员,下至黎民百姓,男女老少皆爱吃。

会展中心广场,接送大学生和游客的大巴出出进进,一曲深情的《我和我的祖国》萦绕在广场的上空。攒动的人头纷纷涌向展厅,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走向捡瓷点和小炒肉免费领取点。

展厅内中央空调开放着,使人暑气顿消。我转了360度的弯,环视了全厅,还真不知道有多少餐桌,只知道一片洁白的椅套,白白的桌布,整齐摆放,座无虚席。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一行人尽量避开端着小炒肉的客人,走向展厅后坪。

后坪内目测有百来个摊位,每个摊位前排着一条长龙,厨师们挥汗如雨,肥肉瘦肉,翻、炒、调味、加水,忙而不乱。盛菜的师傅,拿碗,盛肉,递筷子井井有条。游客们的一声声“谢谢!真香!”师傅们乐在眉头喜在心。

我腹内的馋虫闻香蜂涌而动,挑了一个客人最少的摊位,咽着口水盼望着前面的人快些离开。约摸过了十来分钟,终于领到了大半碗心仪的小炒肉,盛了一瓢饭,顾不上斯文,急不可耐地坐到別人刚起身的座位上。焦黄的肥肉片香而不腻,粉色的瘦肉片嫩而不韧,一圈圈的红椒甜而微辣,汤澄亮而鲜,蒜苗绿而香,正合我的胃。三下五除二,满满的一碗肉和汤就收于腹中,然而腹内似乎还有不老实的馋虫在造反,只好把减肥的事抛向九霄云外,硬着头皮又去领了一份。

“呯,呯,呯”“放烟花啦,放烟花啦”,歌声,吆喝声,声声不断,游客们一手提着捡来的瓷器,一手摸着圆鼓鼓的肚皮鱼贯而出。

烟花映红了瓷谷,轻歌曼舞陶醉了游客,小炒肉唇齿留香。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的游客为“醴”而来,曲终人散意犹未尽。

千年窑火生生不息,五彩烟花浪漫夜空,一碗小炒肉满载湖湘文化的生活哲学。醴陵大门敞开着,远方的客人定会再次“相约瓷城”。








编辑:醴陵作家协会

一审:彭文锦

二审:魏芸霞

签发:张   毅

作协动态 | 醴陵市作家协会2024年度新会员发展公告


文学醴
醴陵市作家协会主办,推介醴陵作家作品,发掘本土文化,记录时代生活,结交四海文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