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作家 |《新康街上访木雕》- 李洲姝

文摘   2024-09-20 08:45   湖南  






新康街上访木雕

李洲姝


今年春夏之交,借着五一假期的闲暇,我来到了湘江之滨的长沙望城新康小镇,走访了新康木雕的代表性传承人胡国其和胡建父子。新康小镇曾经是水路码头和戏乡,美誉为“新康街上”,胡国其父子俩正在他们的木雕博物馆后的一家老式泥坯小作坊里紧张地忙碌。胡国其老人八十岁了,正在工作灯下抱着个一尺来长的木头聚精会神的雕刻,一个小小的神像已然脱胎而出。胡国其老人的儿子胡建,今年五十岁了,他身材高大,木雕技艺纯熟,正忙里忙外,搬运新购进的一批雕刻木料。

地域文化浓郁

关于新康木雕,胡建侃侃而谈:

新康木雕具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鼎盛时期在清末民初。新中国成立后,新康木雕技艺遍及全区,以胡玉林为代表的木雕艺人相继从业木雕技艺。

新康木雕的雕刻题材,主要取材于民间习俗,如佛像、神龛、龙凤朝阳等吉祥内容,其技术为浮雕、高浮雕、圆雕。新康民间木雕雕刻的佛像、神像、主牌位、神龛都是民俗传统,尤其在中国的农历节中最为突出,端午节的赛龙舟、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各地方还有本地大神寿诞最能展现出新康木雕的风采。其中,庙宇文化浓厚,雕刻事业中庙宇文化最能体现雕刻者的技艺水平,如:牌匾、牌楼、楹联、香案桌、神龛、莲花台、佛像、神像、飞禽走兽,看上去生动、有朝气,在人物造型方面,神龛生动、丰满圆润、威严、华丽端庄、这些对传承与学习者是最好的资料。

新康木雕造型别致敦厚,讲究有形寄无形,无形造形,在一根木材上就能同时创造一个或多个人物、动物的不同种形态,技术难度很大。传承技法浓郁,眼前一亮的作品不仅需要精湛的手工技艺,更少不了艺术创作,这需要博彩众长,尤其是深厚的美术功底,博采众长。《奥运中国龙》、《鼎盛中华》等作品得到社会一致好评。

传统雕刻工艺审美价值仍然以各种木材及树根为材,从古至今遗留下来的相传艺术和装饰品能直观地反映每个时期的发展与进步。新康木雕文化的价值也体现在此,它是一种多能型雕刻事业,立体、平面全方位发展。

从木匠活中脱颖而出的木雕工艺,原本在清末民初受到众人追捧,但受到现代机械加工的挤压,从事这行的手工艺人越来越少。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不断下功夫研究、不断进行创新,时刻做好和机器“赛跑”的准备。

源起食品坊

“我的嗲嗲胡玉林本来是一个做“吃货子”的食品作坊老板。”胡国其老人看到我们来到,停下手中的活计,渐渐打开话匣子,说起了他祖父胡玉林的木雕往事。

清末,胡玉林利用新康水陆码头的优势,开创了食品加工作坊“玉林铺子”,龙凤饼子、药糖、月饼等各式食品应有尽有。为了做出自家食品的特色,胡玉林开始在食品的“外表”上做文章。起初,他使用自带纹路的竹编垫子对饼子进行压制,在其表面形成一层简单的纹路。见带有花纹的饼子在这个小镇上畅销后,胡家趁着势头,又开始制作一些盛放月饼、豆腐、发饼等的木质食品模具,为了让食品更加精致美观,他尝试着在月饼模具上雕刻出带有葵花、福纹、寿纹、鱼纹、龙凤纹等不同纹样,甚至还有人物画像。带有这些图案的食品,蕴含着高洁、长寿、多福、年年有余的美好祝愿,很受新康本地和周边人民的喜爱,一度被卖到供不应求。

“玉林铺子”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新康小食品的批发行和供货行。食品模具上不断进行雕刻的实践,逐渐衍生出了新康木雕技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挑选,胡玉林的木雕技艺愈发精湛,胡家的食品也应时应景地成为一种具有文化特征的“食用艺术品”。胡玉林在经营食品作坊的后期,甚至将食品主业交给他人打理,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木雕技艺的钻研中,特别是应有些客户的要求,开始试着雕刻小型的木雕菩萨和其他佛教神祇,也有其他精致复杂的木雕工艺品。

清末民初,新康水运发达,来往船只如云,聚集了大批手工艺人,新康木雕技艺广为知晓,木雕师胡玉林远近闻名。新康木雕从生活实用向艺术审美发展。

胡玉林的儿子胡东生,以经营家中食品作坊为主业,闲时也帮忙父亲做一些木雕制品,而他的儿子胡国其浸润其中,从年幼时一直跟着祖父学习木雕,祖父胡玉林也耐心地传授给他各种木雕技法和木雕的行业规矩。胡国其继承了祖父的木雕技艺并持续将其发扬光大。

上世纪五十年代,手工业公私合营,食品厂自动停办,胡国其分配到新康衣架厂从事打铁的工作。

当时,制作木雕神像是封建迷信,新康乡有专门负责文化管理的干部给胡国其做思想工作,让他放弃这项爱好。为了防止胡国其雕菩萨,采取胡国其走到哪里他跟到哪里的办法。胡国其真诚待人,又有自己的见解,最终获得了人们的理解,他还利用工厂学到的打铁技艺,打造了一套得心应手的木雕工具,他见缝插针偷偷地雕刻,胡国其的木雕技艺更加娴熟。

随着改革开放,全社会对木雕技艺的认可,胡国其终于公开承接各种木雕业务,胡国其和儿子胡建一道,将新康木雕打造成望城非遗名片、推到全盛的阶段。

盛世中华“奥运龙”

胡建,是新康木雕的第四代传承人,作为胡家的后代,胡建十多岁开始跟随父亲胡国其学习木雕技艺,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在继承家族木雕技艺的同时,将书法创作与木雕技艺相结合,进一步拓宽了木雕艺术的题材内容。

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的新闻传遍大街小巷,胡建心情无比振奋,他决定雕刻一件气势足的作品,象征56个民族团结友爱,向2008年的奥运会献礼!当时,胡建醉心中国龙的雕刻,不同神态动作的龙在胡建的锉刀下日臻成熟栩栩如生,胡建决定制作一件:盛世中华“奥运龙”。

早几年,一根长3米、直径0.7米笔直的大樟树被胡建看中,他花了2000元向村集体买下,花费400元运费搬回家,叫来六七位村民帮忙装卸,发烟开酒,还请一顿丰盛的午餐。这在当时是一笔巨大的花销,但他也没想好雕刻什么内容,这下正好派上大用场。

“没有谁生来就会搞”,胡建告诉我:“主题和木材确定下来后,我就开始思考木雕细节,他在图纸上画出56条中华龙盘聚的形状,为防止出错,先取用小木头先进行试雕,先雕个五条小龙的木柱‘探路’,这一探就是两年。”

“这件作品是为庆祝北京奥运会而特别创作的,得在奥运前夕完成才行”。2003年,胡建终于练习出了比较满意的龙柱设计,胡建和父亲除了完成一些日常的订货单,剩下的所有时间,全部投入到龙柱的雕刻中来。五年间,胡建的手指因繁复的雕刻工作而变得严重变形,手掌的茧子一层一层加厚。

不幸的是,在2008年的正月,胡建骑摩托车出门运送材料时,把腿给摔断了,此时离奥运举办只有7个月,但龙柱还有细节未完成,还没有抛光、打蜡。父亲还要完成外接业务维持家里的生计,眼看着无法在奥运前完成所有工序,胡建心里很是着急,每天努力做着康复训练,想尽快地回归到创作中来,但最终还是错过了奥运前推出作品的节点。

“这是我最遗憾的一件事!”胡建说。但他没有气馁,等到腿脚逐渐康复,他坚持完成了这一作品的收尾,并将其取名为“奥运中国龙”。

我在胡建的家中堂屋里看到了这件造型复杂、工艺精湛、气势磅礴的作品,2.6米高的柱子通体传统红,56条中华龙形态各异首尾相接,栩栩如生盘旋而上,一下就把人拉回到共庆奥运的高昂气氛,龙柱顶部是一颗镂空的龙珠,透过龙珠往里可以看到“2008”和“奥运五环”的图案,真是匠心独具。

酒香不怕巷子深,虽然奥运会结束了,湖南政法频道采访报道了胡建以及他的“奥运中国龙”作品,节目反响热烈,受到各界一致好评。很多人想花大价钱买下这件作品,胡建都没有应允,他想把这件付出血汗的作品,作为他将来的木雕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木雕馆”大器晚成

建立木雕博物馆,是胡国其和胡建父子多年未了的心愿,为此,他们已经收集和雕刻了大量的木雕作品。

2012年,望城区按照“一镇一特”、“一江两岸四镇”内涵发展的指导思想,依托新康源远流长的花鼓戏、皮影戏、酿酒等文化和技艺,启动了“新康戏乡”的建设。依托政策东风,2013年新康木雕成功申遗,2014年又成功入选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申遗完成后,胡建将自家房屋重新翻修,改建为“胡记木雕馆”,打造一个真正的木雕艺术殿堂。胡建将自己的建设计划向新康政府进行了请示,没想很快就得到了政策的支持,有了官方认可后,胡建便大力投入到场馆的建设中来。说干就干,2016年,胡建将自家两层的房屋扩建到四层,拟用作博物馆建设,考虑到木雕雕刻过程常伴随大量木屑纷飞,直接在博物馆中进行不太方便打理,又专门购入自家房屋后排空置的危房进行重修,作为父子二人木雕创作的工坊使用,与博物馆并排成一线。后续几年间,胡建在雕刻客户商品的同时,持续完善着木雕博物馆的装潢、展品、布展方式等。

博物馆的门厅是别具一格的古典装修风格,一进门就闻到满屋的樟木芳香,胡建亲笔的对联“今逢朝阳初心未改,几度暮雨陈酒甘来”刻在门柱上,向来客述说着木雕世家的故事。博物馆的陈列也逐渐丰富,“奥运中国龙”百龙柱、庆祝建党百年的作品“鼎盛中华”、各式佛像菩萨像、各色牌匾楹联、香案桌、莲花台、飞禽走兽等等。在博物馆顶楼,胡建布置出一间书法室专供书法创作,他曾拜原望城县第一届文化馆馆长李晏平为师钻研书法艺术,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写书法,博物馆中所有牌匾与作品上的字都出自他的手笔。雕龙画凤,古香古色,木雕博物馆的建设已初具规模,胡建还在为这一艺术屋宇不断“添砖加瓦”。

“我一定会让儿子也加入到木雕博物馆的运营中来。”谈到木雕艺术技艺门槛高、作品成本大是学习木雕的人较少的原因,胡建说道。儿子胡鑫武今年刚好20岁,目前专攻美术,胡鑫武能够熟练地运用电脑直接进行木雕设计,3D打印进行模型样品生成。新方法的引入,让雕刻效果能够更加直观、迅速地呈现出来,不必要再像当年雕刻盛世中华“奥运龙”,需要先练习两年“探路”。

从胡氏父子的新康木雕关走出来,我对非遗文化和非遗传承人有了更多的认识,非遗只有自立自强,走入市场才可能发扬光大。我期待胡氏新康木雕保持传统风格的基础上走入寻常百姓家。

……







作者简介


李洲姝,长沙望城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湖南省中青年作家班第十九期学员,株洲市作家协会会员,醴陵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于醴陵工作。

编辑:醴陵作家协会

一审:张   鑫

二审:陈永红

签发:张   毅

作协动态 | 醴陵市作家协会2024年度新会员发展公告


文学醴
醴陵市作家协会主办,推介醴陵作家作品,发掘本土文化,记录时代生活,结交四海文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