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蟾考
刘海蟾,道教传奇人物之一,全真道王重阳称之作师叔,又传说为张伯端之师,于是成为联结丹道南北二宗的核心人物。后被尊为全真道北五祖之一,元世祖封其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加封为“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
不论从丹术修炼的角度,还是从道教史的角度来说,研究刘海蟾都非常重要,学者们也都作了不少的工作[1],但是现在我们对刘海蟾的了解还是如同雾里看花一样。本文试图去除一些迷雾,粗略勾勒刘海蟾事迹轮廓,通过疏理史料与分析丹法特征,以为刘海蟾至少有二人,一是与张无梦为方外友的刘昭远,一是活跃于1060~1083年间传播栽接法的刘海蟾(或许即是刘易)。
一、海蟾子刘昭远
彭鹤林《道德真经集注》引《高道传》说:“鸿蒙子张无梦,字灵隐,好清虚,穷《老》、《易》,入华山与刘海蟾、种放结方外友,事陈希夷先生,无梦多得微旨。”[2]据此,蒙文通以为刘海蟾“系之希夷,为得其实”,又谓“刘海蟾出于希夷,殆所谓南宗之祖”[3]。与张无梦为方外友的刘海蟾系之于陈抟,的确如是。但将传说中的张伯端之师与此人混作一人,谓为南宗之祖,则不免失误。
燕人刘海蟾,《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谓其初名操,字昭远,得道后改名玄英,字宗成,燕山广陵人[4]。曾著《还金篇》(已佚,《道枢·还金篇》有节录)及诗集讲述丹道。从相关资料看,他大致是五代时生人,至少活到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
李石《续博物志》引李畋《该闻录》所取神仙七人有“尔朱先生、朱真人桃椎、神和子屈突无为、海蟾子刘昭远、荣隐先生、火井县许山人汉、杜光庭”,尔朱先生、朱桃椎为唐时人,杜光庭为唐五代人,屈突曾与张咏(946~1015)相见,荣隐先生、许汉难以查考。与刘海蟾并列的他人,大都是唐五代宋初人,《该闻录》大约作于庆历七年(1048)李畋88岁时[5],则刘海蟾至少是宋初人。《续博物志》又载“海蟾子姓刘名昭远,华山陈抟馆之道院,与种放往来”,可证为五代宋初之人。《宋史》方技《甄栖真传》谓:“(甄栖真)年七十有五,遇人……因授炼形养元之诀……栖真行之二三年,渐反童颜,攀髙摄危,轻若飞举……乾兴元年(1022)秋谓其徒曰:此岁之暮吾当逝矣……栖真自号神光子,与隐人海蟾子者以诗往还论养生袐术,目曰《还金篇》,凡两卷。”甄栖真七十多岁时才与刘海蟾与诗往论,刘海蟾年龄也不应小。《西山群仙会真记》谓“张梦乾三遇刘海蟾,得三乘之法”[6]。张梦乾,康熙《陕西通志》卷二十五说其遇刘海蟾授以道术,于“宋咸平元年(998)正月三日化去”,刘海蟾传张梦乾道术时年龄大约也不会小于30岁。由上推知,刘海蟾大致是五代时人。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完成《新唐书·艺文志》中记有海蟾子元英《还金篇》一卷,已将刘海蟾当作唐人。马丹阳谓:“海蟾公本燕国相,一旦悟道,乃绝家累。其诗有‘抛离火宅三千口,摒弃门兵百万家’之语。”《仙鉴》谓刘海蟾“以明经擢第,仕燕主刘守光为相”。刘守光,909年后梁太祖朱全忠封之为燕王,911年称大燕皇帝,如果刘海蟾曾为其相,也说明其生于唐末。
陈抟(?~989)约在后晋开运元年(944)前后从武当迁隐华山[7]。周世宗显德三年(956)召陈抟入京,后赐号“白云先生”。刘海蟾与种放(955~1015)、张无梦(约952~约1051)于华山为方外友,其年龄应该也相差不大(按刘大约年长他们二十余岁)。于是我们可以推知刘海蟾应是五代时生人,不宜当作唐末时生人。何薳(1077~1145)《春渚记闻》“翊圣敬刘海蟾”条载宋真宗(997~1022)时天神凭附凤翔道士张守真言刘海蟾“新得道”(张梦乾998年化去,则刘海蟾“得道”时间至少在宋太宗时),也可作为他是五代时生人的旁证。
张缙彦(1599~1670)《白鹤观仙迹记》谓刘海蟾“丁晋季之乱,往来燕秦间,投簪辟谷,葆真服气,去而上僊,一时游历,多有异迹”[8],若传闻不误,此晋当为五代之后晋(936~947),后晋末是其入道时间。
陈抟隐华山时,百余岁的吕洞宾曾造访,刘海蟾或许有缘得遇吕洞宾并学习丹道[9],故而后世相传吕洞宾为刘海蟾之师。如秦观(1049~1100)《淮海集·魏景传》说:“魏景……尝卖缯于市,遇华山元翁,从授炼丹、铸剑、长生之术。元翁名碧天,其师曰刘海蟾,海蟾之师曰吕洞宾,洞宾之师曰钟离权。自权至景凡五世矣。”
“新得道”的刘海蟾“未肯便就仙职,折旋尘中,寻人而度”,大约留下不少踪迹。元好问1244年所记《两山行记》载:“(孙)守真又言:神仙刘海蟾以天圣九年(1031)游历名山,所至并有留迹。代州寿宁古诗十韵云:醉走白驴来,倒提铜尾秉……仍自写真其旁,撮襟书‘龟鹤齐寿’四字。题云:广宁(陵)闲民刘操书。”此广宁,应为广陵,指河北文安县广陵城。
刘海蟾诗碑,约大德十年(1306)前后立石,宋勃书
魏泰《东轩笔录》载:
尚书郎李观自言:为进士时,往游南岳,道过潭州圣旗亭买酒。忽有一人,荷竹奁,持钉铰之具,径至问观曰:闻君将之南岳,颇识养素先生蓝方否?观曰:固将往见之。其人曰:奉烦寄声云:刘处士奉问先生:十月怀胎,如何出得?言讫,径出不顾。观至南岳访方,具道其语。方惄然惊异,因问曰:其人眉间得无有白志(痣)乎?观曰:然。方大惊曰:吾不遇此人,命也。此所谓刘海蟾者也。吾养圣胎已成,患无术以出之。念非斯人不足以成吾道。今声闻相通而不得接,吾之道不成矣。观急回访于潭州,已亡所在。是年,方卒。[10]
李观弱冠登第,时为庆历二年(1042),见《江西通志》。《佛祖统纪》载仁宋天圣八年(1031)召见蓝方,赐号养素先生[11]。蓝方不久移居南岳。“一夕,与人语言。侍者穴牖窥之,则见红光满室。明日,客问之,先生曰:吾师刘道君行过此,叙话少刻耳”[12],则蓝方早已师从刘海蟾。李简易《玉溪子丹经指要序》谓李观传语后,“蓝抚掌大笑。惟闻顶雷隐然,见一人,如雪月之辉,与蓝无异,直上冲霄,而蓝已逝矣”[13],又与魏泰所载不同。
《河南通志》载政和年间(1111~1118),刘海蟾于新乡县白鹤观题字,云:“政和间,新乡县白鹤观知事崔重微忽见道士谒于堂下,揖之坐。不语,但微哂。重微起取金相赠,未入房,己闻弄笔声。急回视,道士失所在,壁间有题字。以仙书证之,乃刘海蟾之笔也。”元太宗十三年(1241)成书之《金莲正宗记》谓刘海蟾寿宁观写成龟鹤齐寿四字后,“继有西蜀成都府青羊宫以墨水泼成清安福寿四字,代州凤凰山来仪观泼成寿山福海四字,三处相隔不啻数千里,皆同日而书之,以表其神变无方耳”。《仙鉴》大体与之相同,都未记载政和间事。其说“以仙书证之,乃刘海蟾之笔也”也不可靠,故推知白鹤观题字的可信度不大。因此笔者以庆历年间为刘海蟾的活动下限。
刘海蟾形象,除《东轩笔录》所记外,《两山行记》与《仙鉴》则记有其于代州凤凰山来仪观写真之形:“幅巾黄衣,右肩挑酒瓢,左肩提布囊,破绽处补之,气韵古澹,人望之知为有道者。”
俞琰《席上腐谈》谓“刘海蟾《还金篇》六十四诗”,其注《参同契》中数有引用。如“先贤明露丹台旨,几度灵乌宿桂柯”,“黙运乾坤一合泰,从他日月两边流”,“渺邈但捞水里月,分明只采镜中花”,“炉闭八关终九五,药通七返是三年”,“九转功成千日候,已知名姓列仙都”,“莫教违漏刻,长在一阳中”,“鬼神不见处,龙虎定相寻”,“不达阴阳祖,徒劳更议玄”,“九转极玄机,开炉迸火飞”,“沉归海底去,抱出日头来”,“快活百千劫,辛勤一二年”,“水澄凝琥珀”等。
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杨在《还丹众仙论》录海蟾子诗云:“海风飘浪飐金船,只向其中悟却玄。子母乍逢堪眷恋,君臣才会喜团圆。八方周匝龙行火,四位推排虎降泉。为报后来修道者,炼丹须用水乡铅。”又曰:“一片澄清一朵花,白芙蓉裹紫丹砂。寰中物外应无敌,天上人间事莫加。金虎乍降潜黑彩,火龙初伏变黄芽。神明洞彻归真景,不遇奇人不得夸。”[14]《大丹直指》引真人诗曰:“琼浆酝就从天降,灵药生成任海枯。饮酒须教一百杯,东游西泛自梯媒。从来神水出高源,奔出黄庭顷刻间。”萧廷芝引“从来神水出高源”句,谓为刘海蟾之诗。
以上所引,很难看出刘海蟾的丹法特点,《道枢·还金篇》载:
海蟾子(原注:刘昭远,燕人)曰:金丹者,天地之气,宇宙之灵也。乾坤之祖,日月之精也。其乃恍惚之中,括在二仪;杳冥之内,包含一物。配甲庚,定离坎;绝水火,布炎凉;列君臣,走龙虎;使阴阳,还铅汞。区分有定,节候无差。九转则为金液,三年则为琼丹。故吾所谓还者,还返七源之妙有,明九转之天关者也。金者,朱汞之真铅,黄芽之真液者也。于是乎有灵之九神,无为之一主,皆萃于此书焉。诀曰:交加南北合西东,造化流源夺禹功。一马骤归三岛外,六神长在五湖中。烹煎炉里收丹雪,涤荡华池散黑风。闪电激开光世界,夜明方见是真龙。[15]
曾慥又说“昔海蟾子以谓五行四象者,即坎离之诀也”,大约也是其所录诗诀之意。现今题名刘海蟾的其他作品,除《内丹秘诀》所收之《海蟾子还丹赋》尚难判断外,其余可信度都不大,这里不再引用。
刘海蟾有弟子王庭扬,作《修真要诀》诗百首(《道枢·修真要诀篇》节改收录),魏景《太冲子》论神仙(《淮海集·魏景传》有节录),传述其师元碧天之意,都可以作为刘海蟾丹法的参考。
总上资料,我们可以概括出刘海蟾丹法的如下特点:
1、所谓金丹,是乾坤之祖,宇宙之灵,王庭扬称之为真一。真一,是恍惚杳冥中之一物,即道所生之一。这是道和丹的关系,故谓“不达阴阳祖,徒劳更议玄”。
2、欲炼就金丹,须和合五行四象、坎离龙虎,于恍惚杳冥之中,二仪结成一物,是为金丹,故称“鬼神不见处,龙虎定相寻”。五行四象,以龙虎铅汞为代表。龙为龙从火里出之龙,虎为虎从水中生之虎。铅为水乡铅,汞为朱里汞。而铅汞龙虎,不过是神水真炁的代名词而已。炼丹从一阳生处兴功,故谓其根源在北方龟蛇(王庭扬诗“金丹有诀夺天权,说着根源在目前。试指北方玄武事,龟蛇因甚两相缠”。《参同》谓“玄武龟蛇,蟠蚪相扶”,原指牝牡相须。此处所言龟蛇相缠,指金水合处,亦即水中金),而有“先贤明露丹台旨,几度灵乌宿桂柯”的口诀。《复命篇》所言 “要知大道希夷理,太阳移在月明中”与之相同,白玉蟾《群仙珠玉集·丹髓歌》更明白的说:“昔日遇师亲口诀,只要凝神入炁穴。”此即所谓“会取地天交泰事,自然交际坎和离”。乾坤亦即炉鼎,坎离即为药物。所成之金丹,又称为“朱汞之真铅,黄芽之真液”。
3、炼自家身上药,防阴鬼在傍相。残存刘海蟾诗中,未见有“两国”“主客他我”“取坎填离”之类的语词。其所炼所采之药,称为“渺邈但捞水里月,分明只采镜中花”,此水月镜花,是对虚静境(恍惚杳冥)中之物的比喻。王庭扬以为金丹之药即在自身,并谓“早是水中难住火,那堪阴鬼在傍相”(水火之喻,源自葛洪《抱朴子·微旨》之说“玄素喻之水火,水火杀人,而又生人。在于能用与不能耳”),这里的阴鬼特指女性(张无梦有“阴鬼莫知安海底,火龙般去上泥丸”句。阴鬼含义不同)。略可知刘海蟾一系丹法与《悟真》不同。王庭扬还明显接受了道教以阳炼阴的思想(如吴筠说“道者则以阳炼阴”),其诗云“阴属地时阳属天,一为鬼趣二为仙”。元碧天虽然阴阳并举(故修阳法者,去阴以纯其阳;修阴法者,去阳以纯其阴。阳用其精,阴假诸物。此阴阳之法也),列出三等神仙(死而不亡者,至矣!一身而形二者,次矣。不死不亡,一身而形不二者,又其次也),但真人坎离交(水之性润下,火之性炎上。众人离上而坎下,故不交;真人坎上而离下,故交),真炁纯(炁,真炁也;气,糓气也。真人真炁纯,众人糓气杂),也还有以阳销阴的味道(参考《化书》:坎离消长于一身,风云发泄于七窍,真气熏蒸而时无寒暑,纯阳流注而民无死生)。
4、密排火候,莫违刻漏。丹功从一阳起,故称“莫教违漏刻,长在一阳中”,其后炁升水降,河车运转,于是运动抽添,屯蒙晦朔,不违卦月,而日月合璧,龙虎结丹,故王庭扬称“周天火候至幽微,运动抽添尽有时。节气无差七十二,自然伏得虎龙儿”。
5、千日(三年)丹成,心灰大还。如前“区分有定,节候无差”,于是“九转则为金液,三年则为琼丹”。丹成而身心空明,是谓“一马骤归三岛外,六神长在五湖中。烹煎炉里收丹雪,涤荡华池散黑风。闪电激开光世界,夜明方见是真龙”,王庭扬则称为“只透心灰是大还”。三年丹成,出自外丹“炼之饵之千日余,身已无阴那得死”、“九转三年功,寿可同天地”之类的说法。残存的刘海蟾及其弟子诗中,未见有明确的“出胎”说法,“九转极玄机,开炉迸火飞”、“地户闭时骨髓实,天门积渐自然开”(王庭扬诗)、“一身而形二”,或许是表述出胎之意。但天门已渐开,一马又骤归三岛(三丹田)外,似乎不必强调出胎了(刘海蟾是用马比喻出神,而不是后世传说的鹤)。千日丹成,与《悟真》一日丹成、十月胎圆显然不同。
王庭扬为了陈述自己的丹道理论,也对传统仙术的“辟谷咽漱、吞霞服气、般载拽己、饮乳闭息”诸论加以批评,刘海蟾极可能也是如此有破有立,只是我们现今无法见到他的具体说法了[16]。刘海蟾丹法中还有一些特殊词语,如“七源之妙有”、“九转之天关”、“有灵之九神”,因资料所限,我们不能很好的解释。
二、传授栽接法的刘海蟾
北宋熙宁乙卯(1075)张伯端作《悟真篇》传世后,其书逐渐为社会重视,成为与《参同契》齐名的丹书。张伯端谓:“熙宁己酉岁(1069),因随龙图陆公(诜)入成都,以夙志不回,初诚愈恪,遂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其言甚简,其要不繁,可谓指流知源,语一悟百,雾开日莹,尘尽鉴明。校之仙经,若合符契。”其所得真人之传,甚为简明,而真人为谁,却未明言,于是成为一个历史之谜。陆诜孙子陆彦孚因“志气日衰”学固形之术,其师亦谓其金丹之术“得之成都异人者”,以为“岂非海蟾耶”。其师又说“冲熙成丹之难,及于世之所谓道人者,无所许可,唯平叔一人而已”。陆彦孚因回忆童时从王箴处听说其兄冲熙先生王筌学道,得刘海蟾之传,冲熙谓“举世道人无能达此者,独张平叔知之”之语,与其师所言相同。于是考世之所传吕公《沁园春》及海蟾诗词,以为“无一语不相契者。是以知渊源所来,盖有自矣”[17]。陆彦孚已明白的暗示张伯端所遇真人为刘海蟾了。
陆彦孚童丱时所听王箴之语,是其父陆师闵“帅秦”时,陆师闵知秦州在元符元年[18](1098)。王箴之兄王筌(1041~1101),字子真,神宗元丰中(1078~1085)赐号冲熙先生,其遇刘海蟾应在赐号之前。《能改斋漫录》、《夷坚志》、《仙鉴》有其传略,曾客富韩公(富弼,1004~1083),“赖其力而后就(成就金丹)”,与程颐有交往(《困学纪闻》)。王筌遇刘海蟾,约在1060~1083年间(王筌20岁后,富弼去世之前),则此刘海蟾非是前文所说的海蟾子刘玄英。
据考,熙宁间(1068~1077),有海蟾翁名刘易者。祝穆《方舆胜览》常徳府武陵玉带河条载:“端拱元年,太守龚颕尝篆‘秀水斗门’四字。熙宁中,有神仙海蟾翁刘易游斗门,曰:此秀水河,乃武陵郡一条玉带也。他年必有系玉带之人。故又谓之玉带河。”[19]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也有类似的说法:“常德有玉带渠……守臣龚颖篆‘秀水斗门’以表之。熙宁元年,有异人号海蟾翁刘易者,寓天庆观,谓所善魏道士曰:此水,郡之玉带,当有佩是者应之。未几,孝宗启社。”[20]刘辰翁《须溪集·梅轩记》又说:“闻武陵官梅一株,如屋环,其下可百客。武陵人刘海蟾尝炼于此。此树与海蟾俱不死者,是其独也。”大约可知,在湖南常德武陵曾有刘海蟾的不少活动。
从时间看,熙宁元年在武陵活动的刘海蟾正好与熙宁二年张伯端得诀相连,也能与王筌学道时间很好的拼接,这个海蟾翁刘易,极可能是张伯端、王筌之师。
据传,马自然六十四岁遇刘海蟾为弟子。《道枢·坎离篇》说“马自然所阅方外士,其数千百矣。其说不过咽津行气、存想胎息、周天火候而已。行年六十有四遇海蟾子,于是洒然而悟平日所闻皆非也。然则其要何哉?有二八两之药传送于炉鼎,使龙虎交加千万遍而不止,则大丹于是就矣。”[21]《道藏·马自然金丹口诀》前面内容与《道枢》所言相似,其后有谓“记说下手如中丑,大笑交君不合口”、“恐君不信玄妙法,试看园中杜接梨。杜木接为胎就梨,一般根性换灵基”、“内有金丹十六两,送在西南坤地上。谁知此物是还丹,只在泥丸宫里养”[22]诸语,则与《道枢》所言不同。不知是曾慥节录不全或理解有误,还是此《金丹口诀》为后人依托。假设此篇为马自然所作,则此马自然亦与张伯端同师。戴起宗疏《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引马自然《金丹歌》说:“六十四卦皆谓休,得遇海蟾……是岁庚子戊寅月,得遇至人亲口诀。”此庚子岁,大约即指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
若上推论不错,则此刘海蟾所传栽接丹法,即如陈致虚所说:“一阳奔失,形虽男子,而身中皆阴。若执一已而修,岂能还其元而返其本哉……是以大修行人,求先天真铅,必从一初受气生身之处求之,方可得先天真一之气,以还其元而返其本也。”[23]在1060~1083年间,从“生我之门死我户”求丹的法门已由刘海蟾广泛传播了。张伯端“语一悟百”,增演完善出《悟真篇》,进而将此法“发扬光大”。
现今流传的海蟾翁丹诀多佚,难以分析。《玉溪子丹经指要》录有“刘海蟾真人授马自然真人《金丹诀》”,其诀曰:“曾遇真人亲口诀,剖腹开肠为君说,劈破莲花未拆心,涌出赤龙身上血。奔流直达太一宫,鼎见壶中真日月,阴阳交结乌兔合,一颗明珠光皎洁,冲开两路透天门,熟耕三田种紫雪。昆仑顶上刮天明,撼海门中如地裂。三十辐辏法界轮,上下两弦接偃月。进火工夫但寂然,日月循环无暂歇。炼成朱橘如弹丸,跨鹤乘鸾朝帝阙。”[24]陈致虚《上阳子金丹大要》引海蟾翁诗说:“卦行火候周天毕,孕个婴儿琐(锁)下田。霹雳一声从地起,乾户擘开光万里。翻身撞出太玄关,这回方是真仙子。”[25]粗略知其丹法为:求铅于彼,铅汞合一,结一明珠,是为真种,日月循环,火候无差,下田孕就婴儿,翻身出太玄关,是为成仙。其详说与发挥,参看《悟真篇》即是。
附带说一下接树续命。《马自然金丹口诀》所说接树续命之法,“进上代宗(762~779)”的《王屋真人口授阴丹秘诀灵篇》已经明确的提出,其秘诀为:“不敢为主而为客,慎莫从高自投掷。侧身内想闭诸隟,正展垂壶兼偃脊。四合五合道乃融,翕精吐炁微将通。袅袅灵柯不复空,徐徐玉垒补前功。补之其道将如何,玄牝之门通且和。泝流百脉填血脑,夫妻俱仙此得道。欲求此生寿无极,阴户初开别消息。”[26]其“欲求此生寿无极,阴户初开别消息”句注说:“夫长生之术,如接树焉,以命续命者也。然则接树之法,虽以枝接之,至于妙用之要,假元炁阳和之力。续命之法,有同于此。夫阴门初开,必有血候,初止腠理始通,阴阳相感,此时也者,将有孕也。夫将成后人之命,而续我前命,事既相类,理亦昭然。唯于此时,要在勿泄。然自古道者相传,皆言施之于人则生子,存之于己则生身,此之谓矣。”此假元炁续命,于阴门别消息,为后世栽接家所宗。而“将成后人之命,而续我前命”之说,与后世“取坎填离”之说不同。《悟真》用阴阳互藏理论、以阳销阴理论创作的名诗“取将坎内心中实,点化离宫腹内阴。从此变成乾健体,潜藏飞跃尽由心”后来取代其说,成为栽接丹法的核心理论。又,《阴丹灵篇》序说:“夫阳丹可以上升,阴丹可以驻寿。阳丹者,还丹也;阴丹者,还精之术形也。”陈致虚《上阳子金丹大要》引“海蟾翁金丹歌”说:“若要超凡入圣处,无出阴阳二品丹。阳丹须得先天宝,中有五色包至道。阴丹须认先天气,常以性根护命蒂。”似乎也有些关联。
三、小结
因刘昭远“海蟾”盛名的影响,大约就使道门中人仿效甚至依托,而道门外人将他人与之相混淆(如叶梦得就将晁迥之师刘惟一当成刘海蟾),便造成后世对刘海蟾认识的混乱。现今研究者多以为刘海蟾不可能是张伯端之师,其实他们只注意到五代至北宋中叶的刘海蟾,而都没有注意还有其他人名刘海蟾者。本文通过疏理史料与丹法特征,将两个刘海蟾分析而出,并以为张伯端之师极可能是传栽接法的海蟾翁(或许即是刘易),大约可以消去一些浮在刘海蟾身上的迷雾了。至于张伯端何以不明说其师为刘海蟾,恐怕别有隐情,也或许其师根本就与刘海蟾无关,这些都不得而知了。
[1] 如许寿霖的《张伯端师承刘海蟾考辨》、《再论张伯端师承刘海蟾》、《张伯端若干历史问题辨伪》等文,李显光《混元仙派研究》的相关章节等。
[2] 《道德真经集注杂说》卷上,《道藏》第13册,255页。又李石《续博物志》卷二载:“海蟾子姓刘名昭远,华山陈抟馆之道院,与种放往来,盖五代宋初人。”陈耆卿《嘉定赤城志》亦载:“张无梦……幼入华山,与种放、刘海蟾为方外友,师陈抟,得微旨。”
[3] 《校理陈景元〈老子注〉》,《道书辑校十种》,巴蜀书社,2001年,719、717页。
[4] 《道藏》第5册,382页。
[5] 《李畋〈张乖崖语录〉与〈该闻录〉》,收入王河、真理整理《宋代佚着辑考》,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80页。
[6] 《道藏》第4册,424页。
[7] 《乐全集·华山重修云台观记》说:“兴国初始赴召,九年复来朝。上尤加礼重,谓宰相宋琪等曰:‘抟方外之士,在华山已四十余载。’”《宋史·陈抟传》也载:“太平兴国中来朝,太宗待之甚厚。九年(984)复来朝。上益加礼重,谓宰相宋琪等曰:‘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抟居华山已四十余年,度其年近百岁。自言:经承五代离乱,幸天下太平,故来朝觐。与之语,甚可听。’”984年陈抟已居华山40余年,故推为944年。
[8] 康熙《新乡县续志》卷九《碑记》。
[9] 海蟾子有诗句曰:“九江无浪发三花。”《钟吕传道集》有“始以肾之无阴,而九江无浪”之句。
[10] 《东轩笔录》卷八,中华书局,1983年,90页。
[11] 《佛祖统纪》卷46,《续藏经》第131册,新文丰出版公司,576页。
[12] 《青琐高议后集》卷十《养素先生》,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177页。
[13] 《道藏》第4册,405页。
[14] 《道藏》第4册,339页。此两诗,《金丹诗诀》作吕洞宾之诗,文字稍异。但萧廷芝《解注崔公入药镜》说:“刘海蟾诗曰:炼丹须是水乡铅。”又前引“先贤明露丹台旨,几度灵乌宿桂柯”、“炉闭八关终九五,药通七返是三年”等,《金丹诗诀》亦作吕洞宾之诗(全诗为:“大药君须自琢磨,休将凡类配甘和。阴阳若不分时刻,寒暑相形岂奈何。金火一炉腾紫气,玉泉千派涌如波。先贤明露丹台旨,几度灵乌宿桂柯”、“认取明明志在坚,此灯中有火铃仙。黑金炼就凝朱橘,白汞熬成逗紫烟。炉闭八关终九五,药经七返是三年。玄珠透上昆仑顶,日日循环自己天”)。可知《金丹诗诀》已混入刘海蟾诗。
[15] 《道藏》第20册,668页。
[16] 《诸真内丹集要·刘海蟾真人还丹破迷歌》或可作参考(《道藏》第32册,462页。《金丹诗诀》卷下题名为《路铅》,大致与之相同)。但其云“金丹百日便成功”(或作“金丹只是百日功”),是《心印经》“百日功灵”之语,则与千日丹成相违。故不作为确证。
[17] 陆彦孚之语,俱引自《悟真篇三注·悟真篇记》,《道藏》第2册,968~969页。
[18] 《续资治通鉴长编》501卷。
[19]《宋本方舆胜览》卷三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293页。
[20] 《两朝玉带之祥》,三秦出版社,2004年,184页。
[21] 《道藏》第20册,646~647页。
[22] 《道藏》第25册,806页。
[23] 《悟真篇三注》卷二,七律“阳里阴精质不刚……”注释之语。《道藏》第2册,984页。
[24] 《道藏》第4册,414页。
[25] 《金丹大要》卷六《神化妙用章》,《道藏》第24册,24页。
[26] 《云笈七签》卷六十四,《道藏》第22册,451~453页。吴筠(?~778)《宗玄先生文集》所引“老君秘旨”与之相同,只是字句有差异,秘旨曰:“吾不敢为主复为客,慎勿临高自投掷。促存内想闭诸隙,正卧垂囊兼偃脊。四合五合道自融,吸精吐炁微将通。袅袅灵柯不复空,时时玉垒补前功。补之之道将如何,玄牝之门通且和。泝流百脉填血脑,夫妻俱仙此其道。欲求长生寿无极,阴户开时别消息。”(《形神可固论·守神》,《道藏》第23册,664页)
文章已刊发于《弘道》杂志。
附:刘海蟾《还金篇》辑佚
录自《医方类聚》(朝鲜金礼蒙等编。成书于1445年),养性门一《修真秘诀·真人金液还丹诗》(原卷199)。按:《宋史》艺文载《颖陽子神仙修真秘訣》十二卷,成于绍兴六年(1136)之《类说》已引用该书。
海风飘浪飐金船,只向其中悟却玄。子母乍逢堪眷恋,君臣才会喜团圆。
八方周匝龙行火,四位推排虎降泉。为报后来修道者,炼丹须用水乡铅。《还金篇》
大药君须自琢磨,休将凡类配甘和。阴阳若不分时刻,寒暑相形岂奈何。
金火一炉腾紫气,玉泉千派涌如波。先贤明露丹台旨,几度灵乌宿桂柯。《还金篇》
一片澄清一朵花,白芙蓉里紫丹砂。寰中物外應無敵,天上人間事莫加。
金虎乍降潛黑彩,火龍初伏變黃芽。神明洞徹歸真景,不遇奇人不得誇。《还金篇》
杳冥公主洞房間,恍惚深藏二八顏。七返煉成紅玉液,九還煉就紫金丹。
無為造化無為物,有理修持有理圓。日月暗符龍鬭穩,好乘煙棹入三山。
認取明明志在堅,此燈中有火鈴仙。黑金煉就凝朱橘,白汞熬成逗紫煙。
爐開八關終九五。藥經七返必三年。玄珠透上崐崘頂,日月循環自己天。《还金篇》
一般名物兩般稀,艮母潛藏萬歲基。龍送電光丹已伏,鳳幡精彩火難飛。
真生賴得丁公力,不滅休勞甲子推。自固靈台何所滅,月娥金殿紫銷衣。
速拋塵網勿令遲,掣電流年即可知。欲得制降金虎子,先須擒取火龍兒。
丹元易象看成日,紫氣盈衢待化時。大藥只因心志得,不勞身外覓靈芝。
六均何事與風騷,執控玄機命可逃。四一夫妻情繾綣,二三男女各勤勞。
紅塵自覺難拘束,紫府誰知位轉高。莫訝清貧忘俗態,好將名字列仙曹。
略修玄理問同徒,丹訣鉛霜悟也無。鶴性自閑衝碧落,道心因靜見工夫。
龍吟瑞彩籠金鼎,虎嘯祥風射玉爐。九转功成千日候,已知名姓列仙都。《还金篇》。無名氏《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神人與李通詩,末句作:更後六年功行足,湛然常靜入仙都。
開闔乾坤造化權,煅鍊一爐真日月《玄關顯祕論》引劉海蟾云
頂戴蟾宮一朵花,朝遊蓬島暮還家。能乘乾馬奔龍騎,解使坤牛駕虎車。《大丹直指》。《金丹直指》谓“海蟾劉真人云:能乘乾馬奔龍去,解使坤牛駕虎歸”。
火神不可使之飛《道樞·指玄篇》引海蟾子曰、《真仙秘傳火候法》作:燒丹無使火龍飛
兩曜注成七寶殿,一渠流傳八瓊漿《西山群仙會真記》引海蟾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