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icon:現代人類学』:『环境人文学』(2018)

文摘   文化   2024-10-28 04:33   云南  


版权声明



本文之版权属于「以文社」以及原作者「結城正美」老师本人。强烈推荐购买此书阅读。选译此作是为了推荐作者相关研究的书目参考,本译稿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故,如有能联系到原作者「結城正美」的老师或同学,如有不便但请尝试告知原作者此事,倘若原作者「結城正美」先生如有任何不便,本公众号立刻删除。也请所有订阅了本公众号的读者老师、同学尊重原作者劳动成果。当然,最重要的,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結城正美 2018 環境人文学,Lexicon:現代人類学 ,以文社,200-203
作者
結城正美(青山学院大学)
译者
永和大王豆浆(如有任何不便请后台联系,部分译稿见豆瓣「进击的世间师」,随缘接日本人类学大学院咨询辅导)
备注
参考文献、注释省略,图片、乐自选。




听不到音乐就去充钱,旋律只会奉献给高贵的QQ绿钻会员。
























正文





20世纪下半叶,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对「环境」的关注日益浓厚,尤显在1970年代的环境哲学、1980年代的环境历史,以及1990年代的生态批评(即环文学研究)之中。这一现象虽然常归于自然科学范畴,但人文学科借由新颖的视角,揭示了环境问题同样与伦理、历史和文化表征紧密相连。此一趋势不仅跨越了传统学科的边界,而且表现出与相邻学科的协作倾向。如所谓的「环境转向(environmental turn)」,如下页图所示,环境思想源于哲学与人类学的对话,环境历史则是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共同探索成果,而生态批评则展示了文学研究与历史学的融合。细细审视这些学科的相互交流与独立进展,它们在人文学的广阔天地中交汇汇聚,塑造了今日所称的「环境人文学(Environmental Humanities)」。简言之,环境人文学不仅仅是探索新的研究对象或方法,它更致力于将这些学术动态如绚烂花朵般在人文学领域中绽放。


在21世纪初,「环境人文学」这一学术术语迅速流行,引起了全球公众的广泛关注。在澳大利亚、北美、西欧及北欧等地,相关研究如火如荼地展开,众多高等院校纷纷设立环境人文学课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从2004年起便开展了名为「生态人文学(Ecological Humanities)」的组织化研究,并在2004至2012年间,『澳大利亚人文学评论(Australian Humanities Review)』设有生态人文学专栏。在这些研究的深厚积累基础上,国际学术杂志『环境人文学(Environmental Humanities)』应运而生,采取完全开放获取模式。该杂志不仅收录学术论文,还设有「活跃的环境人文学词汇表」专栏,其中对「气候」、「生态」、「韧性」等核心环境议题词汇进行了深入且批判性的解析,结合了主流叙述的精炼分析与新颖视角。这部分词汇表针对不同学科对同一概念的异质解读,努力构建关于关键观念的共识。在2014至2015年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环境人文学国际项目也进行了类似的探索。通过跨领域研究者的深度对话与讨论,对「人新世(Anthropocene)」、「跨物种・多物种视角(Trans-species・Multi-species Perspective)」、「贫困与环境主义(Poverty and Environmentalism)」以及「驯化(Domestication)」等核心概念或主题进行了深刻探讨,彰显了围绕环境议题的叙述的多样性和动态性(Heise 2017)。环境人文学旨在促进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研究者间的合作,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专门领域。因此,跨领域建立对问题和概念的共识显得尤为关键。『环境人文学』的词汇表专栏和UCLA的创新项目仅是这一趋势的代表,同样的探索也在西欧、北欧乃至日本广泛开展。


在日本学术界,环境人文学的萌芽早于澳大利亚的研究。其起源可追溯至1976年组成的「不知火海综合学术调查团」的实践。该团队集结了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哲学、经济学及民俗学等领域的专家。团长色川大吉曾描述道:「为了深入探究不知火海沿岸居民所遭受的水俣病及现代化的痛楚,我们聚集了我国罕见的跨学科精英(色川 1983 上:6)。这超过五年的调查为今日所谓的「环境人文学」提供了丰富洞见。调查团通过合宿形式的定期现地考察,真实把握水俣病问题的核心,团队成员的专业视角与其他成员的观察逐渐形成有机的互联。在多元观点的交织中,分歧有时尤为显著。例如,在水俣病高发的渔村中,一些观察者发现了一个与现代「个体」不同,由地方共同体加强的「新型个体」。有学者从「内生性发展」的角度,描述了共同体的再生。另一些人则认为,水俣病的争议削弱了该地区的自治能力,加速了现代化步伐。这些不同观点在团队内部激发了热烈讨论。方法论的探讨同样引发争议。学术调查及其成果的呈现方式是否合适,曾在学术圈内引起正反两种观点的激辩。调查团在研究总结中指出:「尽管我们为环境问题的多个方面提供了研究方法指导,实际进展仍显不足」(色川 1983 下:472)。在作为报告书出版的『水俣的启示』中,团队的内部分歧与冲突被详细描述,生动展示了跨学科研究的复杂性与挑战。从另一角度看,恰是这样的激烈辩论,使我们深刻意识到跨学科研究的真正意义。


在21世纪的今日,是哪些因素推动了所谓的「环境人文学」这一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呢?关键可归结为两大因素:一是对全球环境变化所引起的深刻危机感,二是环境危机促使人类观念的革新。传统的人文学科往往只将人类社会作为研究焦点,而忽视了非人类实体及其影响。而「环境人文学」自我批判的立场,则加强了我们从人类中心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来解读全球环境问题的迫切性。如同之前所述,自1970年代起,环境议题在众多人文学科中的研究已逐步加快;而「环境人文学」试图通过对话整合这些独立的研究,构建一个综合性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什么横跨人文学科的对话如此重要?这背后的原因,在于近年来围绕环境议题的辩论中,对于「人的施为」的理解逐渐显得狭隘和有限,这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人新世(Anthropocene)」这一概念的广泛传播,人类活动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开始被普遍认知,我们越来越倾向于从人类对地球环境影响和责任的视角,以一种「平等化」的方式审视「人类」。但这种方法可能会忽视人类社会的复杂多样性,如种族、性别等复杂议题。通过加深对环境议题的意义、表征、价值和伦理的讨论,「环境人文学」致力于从更丰富和深入的角度展现人类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问题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问题,更多地是关于人类自身的问题。这种范式转变在「环境人文学」的推动下日益明显。













进击的世间师
随缘接日本人类学大学院咨询辅导,国内人类学论文辅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