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icon:現代人類学』:『行动主义人类学』(2018)
文摘
文化
2024-09-13 02:41
云南
本文之版权属于「以文社」以及原作者「小田マサノリ」老师本人。强烈推荐购买此书阅读。选译此作是为了推荐作者相关研究的书目参考,本译稿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故,如有能联系到原作者「小田マサノリ」的老师或同学,如有不便但请尝试告知原作者此事,倘若原作者「小田マサノリ」先生如有任何不便,本公众号立刻删除。也请所有订阅了本公众号的读者老师、同学尊重原作者劳动成果。当然,最重要的,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小田マサノリ 2018 アクティグィスト人類学,『Lexicon:現代人類学』 ,以文社,142-145想死就去吸氮气(如有任何不便请后台联系,部分译稿见豆瓣「进击的世间师」,随缘接日本人类学大学院咨询辅导)「行动主义人类学」这一术语在学术界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它并未像经济人类学或政治人类学那样,发展成为人类学的一个明确分支或特定学派。实际情况是,我们很少看到明确划归为「行动主义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仅有个别学者偶尔被称为「行动主义人类学家」。但比起同样被冠以「行动主义」标签的天文学家或人工智能学者而言,Ta们在人类学领域仍占有一定的地位。首先,我们必须清晰认识到,人类学这门学科的核心目标是研究真实人类及其社会环境,这些研究对象既生活于当下,又具体存在于特定的地理空间中。引用Germaine・Tillion的观点,她不仅是一位实干派行动主义人类学家,还特别强调了人类学中「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不可或缺的紧密联系。因此,当我们探讨「什么是行动主义人类学?」这一问题时,我们应进一步思考:那些被称为行动主义人类学家的人是谁?Ta们在哪里工作?Ta们从事的是哪些具体活动?以及,Ta们是如何走上成为一名真正行动主义人类学家的道路的呢?在探讨「什么是行动主义人类学家?」这一议题时,不得不提的一个楷模是Germaine・Tillion。她在纳粹统治下不仅勇敢地参与了法国的抗德行动,还在集中营中度过了漫长的三年。在阿尔及利亚战争期间,她发挥了重要的和解作用。同样值得一提的是Myrna・Mack,她在20世纪90年代的危地马拉内战中,因支持国内难民团体的政治活动,最终惨遭军队特种部队的暗杀。近年来,David・Graeber在学界崭露头角,他积极参与了「占领华尔街」和北美的「全球社会运动」。同时,我也深受Graeber的影响,在3.11反核运动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但正如Tzvetan・Todorov所指出的,大多数人文学者在其研究中往往回避个人经历和政治参与。即使是像Tillion这样的人物,关于她自身作为行动者的描述,也只是些零星的「片段」。而那些命运多舛的人物,像Myrna・Mack这样,留下的资料更是寥寥可数。然而,David・Graeber是个例外。在他的Twitter个人介绍中,他坦言虽然自己从事人类学研究,且偶尔也会去「占据」某块场子,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无政府主义者,因此也不自封为「无政府主义人类学家」。David・Graeber在其著作『无政府主义人类学碎片(Fragments of an Anarchist Anthropology)』中,借助了Marcel・Mauss和Pierre・Clastres等人类学家的深刻见解,揭示了无政府主义思想与人类学之间的密切联系。然而,他也明确指出,「并不存在一个成形的『无政府主义人类学』,我们所能见到的只是零散的片段」。这种情况与行动主义人类学家颇为相似,Ta们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学派或流派,而是分散在人类学的多个领域中。与往昔那些仅在「扶手椅上论道的人类学家」不同,真正的「扶手椅上的行动者」实为罕见。这并非意味着所有行动者均在实地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或说Ta们总是身处「田野」之中。久保明教教授提出了「人类学的三角形」这一概念,涵盖了「调查目标地、民族志、受容环境」三个维度。以此来看,Tillion和Mack主要在「调查目标地」与「受容环境」两个领域中活跃。而对于Graeber和我本人,虽然我们的研究亦涉及非洲这一「调查目标地」,但更多的努力则是在「民族志」与「受容环境」这两个层面展开的。那么,这些行动主义人类学家在现场到底承担了哪些任务呢?Germaine・Tillion不仅深入参与了抵抗组织的筹划工作,还帮助那些试图从占领区逃脱的人们,并在法国政府与阿尔及利亚武装间发挥了不可或缺的调解作用。而Myrna・Mack,在面对危地马拉的军事政权时,为国内难民撰写了一份坚定的声明。正是这份无畏的抗争,最终使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转向David・Graeber,他作为非暴力直接行动的坚定倡导者,率先创立了「亲和团体(Affinity Group)」:一个去中心化,由几名行动者组成的小组。他不仅积极参与了多场抗议与占领行动,还常在工作坊中演讲,并致力于在大学教授有关当代行动主义方法论的民族志学。与此同时,我亦踏上了类似的道路。作为坚决反对核电站重启的活动团队一员,我曾直奔首相官邸,面对时任首相,毫不畏缩地阐述我们的反核诉求。在人类学界,那些投身于行动主义活动的学者,并非仅仅依赖于个人才华或信念,更多是依托于Ta们作为人类学者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目前有一份名为『激进人类学家的工具箱(アクティヴィスト人類学者のツールキット)』的资料,共146页,起初由纽约州立大学的学生在2001年Richard・Robbins的文化人类学课程中编纂。考虑到日本大学的教学需求,我对其进行了重新翻译和设计。该资料详尽地说明了人类学家所拥有的「知识」、「训练」、「视角」及「经验」是如何为行动主义活动提供坚实支持的。由此可见,虽然「行动主义人类学」这一概念尚未获得广泛认同,但其潜力已在人类学领域中悄然且碎片化地发挥作用。那么,如何才能蜕变为一名「行动者人类学家」呢?以Graeber为例,他的转折点发生在1999年,当时他参与了西雅图的反WTO(世界贸易组织)抗议活动。他动情地回忆道:「我曾在书本中幻想的那场运动,忽然在现实中展现在我眼前」。至于Mack的觉醒之路,我们所知甚少。而Tillion曾坦言,她投身反抗的动力更多源自一种与理性无关的「爱国情怀」。她进一步阐述,人类学的核心在于对「人文主义」的探讨,而她在集中营的经历,恰恰是这一理念的最真实写照。对我而言,推动我前行的力量并非源自单纯的理想、爱国情怀,或是正义的召唤。而是我坚信,之前提到的「工具箱」赋予了我一种能力,这正是人类学赐予我的一份珍贵「礼物」。我怀抱着这份礼物,渴望将其贡献于那些真正需要的地方。正如作家村上春樹所言:「在那坚不可摧的高墙与撞向墙面破碎的鸡蛋之间,我始终选择站在鸡蛋一侧。如果有作家总是站在墙的一侧写作,那么他的文字又有何价值呢」?对此我感同身受。若一个人类学者不与「弱势者」站在同一阵线,那么Ta的研究又有何意义可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