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リベラルアーツガイド』:『丸山眞男简说:从代表性论文中浅析丸山思想』

文摘   其他   2024-10-12 20:52   云南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网站「リベラルアーツガイド」。本文选译是为了推荐相关领域的资料和参考,本译稿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任何版权相关问题,请通过网站与版权持有者联系,若版权持有者提出任何异议,我们将立刻删除相关内容。同时,请所有访问者尊重版权并认可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人立场。





原文
【丸山眞男とは】代表的な論文から丸山の思想をわかりやすく解説
原文链接
https://liberal-arts-guide.com/masao-maruyama/
译者
想死就去吸氮气(如有任何不便请后台联系,部分译稿见豆瓣「进击的世间师」,随缘接日本人类学大学院咨询辅导)

今天的配乐比较抽风,心智正常的人别点。












0





引言





山眞男是一位深入探讨日本人与西方人在政治行为上差异的思想家。


您是否听说过这样的观点:日本人在行为上过度顾忌「空気を読む」,导致同調压力异常强烈?本文所探讨的丸山,正是以最精炼的方式推进这类论辩的思想家。


丸山的论述内容丰富,成果卓著。本文将重点介绍:


  1. 丸山的传记信息

  2. 丸山的思想特点

  3. 丸山的代表性论文摘要,包括:『超国家主义の論理と心理』、『日本の思想』、『歴史意識の古層』。






1





第一章:关于丸山眞男




章将介绍丸山的「传记信息」与「思想特点」。



1・1:丸山眞男的传记信息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丸山的生平背景。


丸山眞男生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年份,1996年辞世。他经历了大正、昭和、平成三个时代,见证了从广岛原子弹投掷到地铁沙林事件的历史。


战前的丸山:





父亲丸山幹治是一名自由主义记者,丸山受到著名自由主义记者長谷川如是閑的影响,1934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进学。


在那里,他又受到教授西方政治思想的南原繁教授的赏识,并被视为未来東洋政治思想講座的潜在讲席教授。


然而,1944年他被征召入伍,先后被派往朝鲜半岛的平壌,后因健康原因被调回广岛的宇品。


1945年8月6日,在广岛原子弹爆炸时受到辐射。




战后,丸山回到东京大学继续其研究:


  • 1946年,他在岩波书店的『世界』杂志上发表了『超国家主义の論理と心理』一文,通过深刻剖析日本军队的精神特质,一跃成为一名知名学者。此后,他在战后民主主义的确立与发展中扮演了领导角色。

  • 他在1960年代的安保斗争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到了60年代末,他开始受到激进化的全共闘(全学共闘会議)的批评,并在1971年因健康问题从东大退休。

  • 退休后,丸山继续研究日本政治思想,1995年地铁沙林事件后,他发现奥姆真理教与战前日本之间存在相似性。1996年,他在终战纪念日去世。



1・2:丸山眞男的思想特征



以说,丸山眞男的学术生涯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日本人在政治上表现出无能,或者换种说法,为什么日本人容易随波逐流。





丸山眞男关注的是一个明知无法取胜却仍执迷不悟地坚持战争的日本,以及对此选择沉默的广大国民。


这种现象不仅广泛存在于普通民众之中,连战争的领导者们也未能主动承担起终止不利战局的责任。




为何日本人如此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这种「盲目跟随」的心态究竟根植于何处?丸山认为,这与「古層」的影响有关,这一层面的作用导致日本人在政治上显得无能。

他认为,这种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古層」,导致了所有引入的外来思想最终都被日本化。


那么,这个「古層」究竟是什么?我们将在后续章节中详细探讨这一问题。


但在讨论「古層」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丸山的两部影响深远的著作『超国家主义の論理と心理』和『日本の思想』,通过这些作品来深入理解丸山如何看待日本人。






第一章总结:



丸山眞男是一位探索日本人与西方人在政治行为上差异原因的思想家。


他始终在探求「为什么日本人在政治上无能」这一问题。









2





第二章:丸山眞男的代表论文及其解读




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超国家主义の論理と心理』、『日本の思想』和『歴史意識の古層』。



2・1:超国家义逻辑与心理



先,我们来探讨丸山眞男的作品『超国家主义の論理と心理』。





在这部著作中,丸山眞男对比了日本和纳粹德国领导人在战争责任审判中的表现差异。他观察到,日本领导人在法庭上显得过于谨慎,而纳粹的一位领导人Göring则表现得非常大胆。


这种对比揭示了一个重要现象:日本人缺乏主体性,即独立作决策的意识,而至少德国领导人则明显拥有这种能力。




这种主体性的缺失,根源在哪里呢?丸山指出,在西方,国家通常不干预个人的私生活,形成了所谓的中性国家,而日本未能形成这样的中性国家。


丸山认为,「我决定我自己的事情」这种意识,来源于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清晰界限。在西方中性国家中,国家不介入个人决策,个人的决定自由度高,这种自由不仅塑造了个体的主体性,也强化了「我就是我」的自我认知。


然而,明治维新后建立的大日本帝国并非这样的中性国家。





日本的情况是:


国家深入介入个人的决策过程。

具体而言,天皇成为了个人决策的准则,连个人应追求的真、善、美也由天皇来定义。

这意味着,日本人丧失了独立自主的空间,所有决策权几乎都委托给了天皇。




这导致日本人普遍缺乏责任感。相较之下,纳粹领导人则在明确的个人意识驱动下主动发起对波兰的侵略,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日本领导人却在缺乏明确意识的状态下,被动地滑入了太平洋战争。


这种将所有决策权交付给天皇的做法,使得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丸山将这种决策权的转移和责任的消散现象称为「無責任の体系」。


丸山认为,要打破这一「無責任の体系」,战后的日本不应再依赖天皇,而应由每一个国民承担起政治决策的责任。


尽管要打破「無責任の体系」是当务之急,但为何日本人本身缺乏自我决定的主体意识,这背后的深层原因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即使大日本帝国未能形成一个不干预个人决定的中性国家是直接原因,我们还需进一步探究,为何日本人无法像西方人那样建立中性国家。如果日本人本具备足够的主体意识,Ta们应当能够坚决抵制国家对个人决断的任何干预。




根本原因可能在于日本人的精神结构本身,这一结构阻碍了Ta们构建中性国家的能力。丸山通过深入研究日本的思想历史来探索这些原因。我们将在后续章节继续探讨他的研究成果。



2・2:『日本の思想』



『日本の思想』一书中,丸山眞男尝试从日本的思想历史探索日本人在太平洋战争中表现出的政治无能的根源。


他逐渐意识到,可能不是某个特定的思想导致了日本人在政治上的无能,而是整个日本思想历史中普遍体现的模式本身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丸山推测,这种广泛的思想模式,而非单一的思想内容,可能是导致政治无能的真正原因。


他指出,日本的思想历史中缺乏像西方那样的中核或坐标轴。这一缺失导致每个时代的思想家面对的挑战通常是短暂且瞬时的挑战,而不是一场持续的思想斗争。来看一下这样的差异:





在西方,基督教天主教长期作为思想的中核或坐标轴,思想家们围绕这一坐标轴采取何种态度,这一直是Ta们面临的重要议题。


相对地,在日本不存在这样的坐标轴,因此思想家们不是在进行延续不断的思想斗争,而是被迫面对各种瞬时的挑战。


当基督教传入日本之后,日本人以惊人的速度吸收了基督教,这种快速的适应反映出日本人缺乏固有的思想坐标轴。这说明,日本人在思想上的空白,让Ta们能够迅速接纳各种新思想。




这种类似干燥海绵般、快速吸收各种思想的能力,乍看之下似乎是日本人的一大优势,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强调跨文化理解的时代,这种开放的态度看似值得赞扬。


然而,丸山眞男并未忽视这种态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他认为,缺乏深层内在斗争的文化理解往往显得短暂而肤浅。由于思想没有真正融入血脉,日本人很容易追随新潮流,而在新旧潮流之间,缺乏连续性,导致每次新的流行趋势都能被迅速而轻松地吸收。



2・2・1:京都学派



山眞男在分析日本人政治无能的问题时,特别提到了「京都学派」作为一个显著的例子。「京都学派」主要是指以京都大学的西田幾多郎和田辺元为核心的一批哲学家。





京都学派的立场


京都学派试图利用自己的哲学逻辑来为太平洋战争辩护。


Ta们认为,受到经济大萧条和机械化的影响,西方文明正逐渐失去其生存的意义,走向僵局。因此,京都学派提出了通过融合东西方文明的方式,来超克西方的现代文明。




尽管京都学派的观点具有宏伟的视野,但它们恰恰展示了丸山所批判的日本思想的缺陷。这些观点虽然展示了一种积极的超克西方文明的意愿,但这种超克却依赖于天皇这一前近代的元素。


这意味着,在京都学派的理论中,「超现代」思想与依赖天皇这种「前近代」元素的观念可以毫无违和感地共存。


丸山认为,京都学派的这种逻辑正是日本思想史中缺乏坐标轴的直接后果。他进一步阐述了以下观点:





京都学派之所以能够迅速理解新Kant学派、Husserl、Heidegger的哲学,正是因为它们本身缺乏一个坚实的思想斗争基准的坐标轴。


正因为缺乏这一坐标轴,京都学派才能轻松地将「超现代」与「前近代」这两种本质上截然不同的元素结合起来。




丸山将这种不同元素的混杂称为「雜居」。他还认为,我们需要将这种简单的共存提升至「雑種」水平,以实现真正的融合。



2・2・2:「雑種」



正的追求,是通过思想的深度斗争将其内化为血肉,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折衷或拼接。然而,要实现思想的血肉化,需要一个具备强大自我控制力的主体。


只有深刻理解自己存在本质的个体,才能将异质元素融合成「雑種」,并成功地将其内化。


正如那些轻易改宗基督教的人可能同样轻易地放弃基督教,而那些坚持到最后不改宗的人更有可能坚守基督教一样,只有具备强烈自我意识的主体,才能真正实现思想的血肉化。


丸山眞男认为,培养出具备强烈自我意识的个体,是我们日本人自身需要完成的「革命」任务。但要执行这场「革命」,我们首先必须认清一直阻碍这场革命的障碍。为何日本人未能形成坚实的思想中核或坐标轴?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丸山继续深入探索日本更久远的历史。



2・3:『歴史意識の古層』



山眞男提出了一个根本性问题:「为何日本人未能形成自主决定自己事务的主体意识」?在『超国家主义の論理と心理』中,他认为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天皇制的存在;而在『日本の思想』中,他则将问题的根源追溯到日本思想史中缺乏一条贯穿历史的思想坐标轴。『歴史意識の古層』可视为他对这一思想探索的最终归宿。


丸山眞男最终将阻碍主体形成的关键原因定位于日本神话的深层结构。他通过广泛比较各国的神话,试图从这些古老的叙事中揭示出日本民族的独特性。


他提出,通过分析「つくる」、「うむ」和「なる」这三种基本模式,可以理解全球神话的基本特征。这三者分别可以概括如下:



つくる


这一模式以犹太・基督教为代表,神通过创造世界来体现其力量。

在这种神话中,创造者与被创造者,即主体与客体,界限分明。




うむ


指神的生殖行为诞生了世界的神话。

由于生者与被生者之间存在血缘关系,「うむ」中主体与客体的界限比「つくる」更为模糊。

虽然在「うむ」中仍可区分主体与客体,但其界限并不像「つくる」那样清晰明确。




なる


在「なる」的逻辑中,主体与客体的界限彻底消失。

某物「成为」另一物时,不涉及外在力量或因素的参与。

因此,「なる」的逻辑与「つくる」和「うむ」中存在的主体与客体的分界形成了鲜明的对立。




丸山指出,日本神话主要是由「うむ」和「なる」的逻辑所构成,尤其是「なる」的逻辑在其中尤为强烈。他进一步认为,正是这种「なる」的逻辑,最为深刻地反映了日本人的精神特质。



2・3・1:日本神话与「なる」



所周知,日本神话以「国産み」的故事为主线,似乎「うむ」是其核心逻辑。然而,丸山眞男指出,若仔细阅读原文,即便那些被视为「産む」的部分,实质上也被「成る」的逻辑深深渗透。





伊奘诺尊(Izanagi)与伊奘冉尊(Izanami)二神,的确通过「産む」创造了日本国土以及众多神灵。


但实际上,许多神灵并非通过生殖行为诞生,而是由伊奘诺尊与伊奘冉尊的呕吐物、尿液,或身体部分「成る」而生。


换言之,尽管「うむ」的生殖逻辑在日本神话中存在,但其基调却是「なる」的逻辑。





丸山进一步指出,「なる」的原初意象来自植物发芽、生长的自然景象,而这种有机生长的意象,深刻影响了日本人的历史观。

通过将历史的流动与有机体的生长相类比,日本人形成了一种「成り行き(天命有归)」的历史观。这种观念带有某种宿命论色彩,认为历史进程是自然演变的结果。当人们被这种「成り行き」的意识主导时,便失去了作为主体去改变现状的能力。


因为在「成り行き」的逻辑下,一切都随着环境和「空気」的变化而自然发生。因此,日本进入太平洋战争的过程,也被认为是「成り行き」的结果。


丸山通过对日本神话的进一步解析,挖掘出更多日本人的特质。虽然不必详述,但他从神话中提炼出「つぎ」(象征历史的延续与血脉的传承)以及「いきおい」(后来演化为指代天下大势的概念)。最终,丸山将日本神话的根本特质总结为「つぎつぎになりゆくいきおい」,即物换星移,川流不息的势头。



2・3・2:丸山的独创性



山眞男的独创之处在于,他认为日本神话的这一根本特质,自神代以来,一直深刻地塑造着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换句话说,尽管各个时代的思想潮流在表面上有所不同,但在这些表象的背后,作为「古層」的「つぎつぎになりゆくいきおい」始终在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





「古層」对「表層」思想具有隐秘而持久的影响,它能够将所有外来思想「日本化」。


无论是日本逐步陷入太平洋战争,还是日本人未能形成明确的思想坐标轴,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归因于这个自神代以来便回响不止的「古層」。


因此,一切都变得随波逐流,「成り行き」的思维主导了一切,导致责任感与主体意识的缺失。




丸山的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但多数回应是批评的。因为这似乎预示着日本人的政治无能,是由「古層」所决定的命运。


如果我们始终受制于「古層」,那就意味着我们将永远屈从于「空気」的支配,「出头的钉子总是会被打压」的恶习也将永远无法消除。


然而,丸山坚信,正是通过对「古層」的认知,我们才有可能最终超越它。他认为,只有首先了解这个「敌人」,我们才能找到战胜它的途径。


然而,对于如何真正突破这个「古層」这一关键问题,丸山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如何摆脱日本长期以来的「古層」或「同調圧力」,这一问题依然留待我们继续探寻。




第二章总结:



・在『超国家主义の論理と心理』中,丸山将主体形成的阻碍归因于天皇制。


・在『日本の思想』中,他将原因追溯至日本历史上长期缺乏自觉思想的坐标轴。


・在『歴史意識の古層』中,他最终将目光投向了日本神话。






3





总结




后,本文内容总结如下。



本文总结:

丸山眞男是一位致力于探讨日本人政治行为的思想家。

・他认为,日本人缺乏自主决策的主体意识,在政治上也无人愿意承担应有的责任。

・这一现象的根源,源自自神代以来一直深藏于日本思想中的「つぎつぎになりゆくいきおい」这一「古層」。

・日本思想的显著特征在于,一切皆听任「成り行き」主导,导致缺乏清晰的决策与责任意识。

・我们应正视这一「古層」,在此基础上培养具有责任感的主体意识,以扭转这一历史宿命。





多一个点在看

多一条小鱼干







进击的世间师
随缘接日本人类学大学院咨询辅导,国内人类学论文辅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