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一场精彩纷呈的心理健康课在众人的期待中拉开帷幕。灵川县第五中学的于跃老师以“受欺凌的原因”为核心议题,精心设计了这堂别开生面的课程。于老师巧妙布局,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探究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欺凌现象的根源。每个活动衔接自然、环环相扣,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更促进了他们之间的思维碰撞。
随着课程的推进,于老师运用层层递进的设问策略,如同一位智慧的引路人,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欺凌问题,逐步揭开其复杂面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被欺凌并非个人之过,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为了巩固这一认识并帮助学生掌握应对欺凌的有效方法,于老师还设计了相关延伸活动。学生们在情景中积极参与,尝试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寻找解决之道,在实践中增强了能力,也深刻感受到了自我成长的力量。
整节课下来,课程设计精妙绝伦,教学目标完美达成,学生课堂生成丰富多样,体验感强烈,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于老师以深厚的专业素养和独特的教学风格,成功地将一堂心理课上得既生动又深刻,无疑是一节值得称道的优质心理课。
课程结束后,于跃老师分享了课程设计的心得和经验,其他观摩老师也纷纷表达了自己对这节课的看法和评价,使得防治学生欺凌教育课程的探究更加深入。
于跃老师自评
于跃老师指出,本课创设了拍电影当明星的有趣情境,成功引起学生兴趣。迷雾剧场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让他们明白被欺凌不是受害者的错。愁云剧场的台词大比拼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被欺凌者的困扰,进而分组讨论被欺凌的原因,最终得出被欺凌的因素多种多样,任何特点都有可能成为被欺凌的原因,再次强调被欺凌不是受害者的错。未来剧场中,通过设想改写剧情,让华华认识到被欺凌不是自己的错,并重拾自信。最后的明星能量站环节,学生完成自助卡的填写,学会在被欺凌时进行自我关怀。然而,由于课前未调试好设备,课件中的视频无法播放,只能口述视频内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效果。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没能将学生的生成提炼成板书,这也是比较遗憾的一点。
他评
灵川县八里街第一小学的段正梅老师指出,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后,于老师通过“我是 XXX 的扮演者 XXX,我不是被欺凌者。”及时而专业地进行了去角色化,有效地帮助学生从角色扮演的情境中抽离,避免了角色混淆或情感沉浸过深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一做法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心理状态的高度关注,也彰显了其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专业素养。不过,板书作为传统教学手段之一,在梳理知识脉络、强化记忆点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于老师对于学生的生成没有进行板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信息的可视化呈现和后续回顾。
灵川县定江中学的覃佩老师认为,于老师的课程设计环环相扣,将课程内容很好地串联起来,使整节课更富有吸引力。在上课过程中应对视频内容无法播放的突发情况,于老师的应对也非常出色,值得学习。在去角色化的部分,覃佩老师建议将“我是豆豆的扮演者某某(学生名字),我不是被欺凌者”改为“我是豆豆的扮演者某某(学生名字),我是某某(学生名字),我不是豆豆”,强调学生是自己本人而非角色。
灵川县第一中学肖欣明老师则称赞于老师的课以“明星计划”贯穿整节课,形式新颖有趣,容易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并且课程的不同环节衔接自然,过渡有趣。同时,肖老师也指出课件可以多用几种不同途径备份,以免出现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
灵川县第六中学的侯莉媛老师表示,于老师的课设计新颖,贴近学生,课堂氛围浓厚。以“我是大明星”活动导入,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给学生一种沉浸式的体验,生成了很多学生自己的东西,达到了课程目标。
海洋乡中心校的张杭清老师指出,于跃老师这节示范课的导入活动“谁是大明星”强调每个人的独特价值,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同时调动了轻松的氛围,很有创意。张老师还建议可以通过让大家分享自己的优点、特长或独特经历来展开,增强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灵川县九屋镇中心校的蒋丽华老师称赞于跃老师教姿教态谦和,语言优美,语音语调贴合学生。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为学生赋能,语言精炼,教会学生如何面对欺凌,让学生明白被欺凌不是自己的错。
灵川县城关第五小学的谢浩霆老师指出,于跃老师的心理课课程设计巧妙,环节衔接合理,学生的沉浸式体验感强。通过层层递进的设问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启发,深化认知。于老师的教学语言始终保持着亲和力与耐心,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同时,注重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给予正面反馈,营造出一个充满关怀与支持的课堂环境,充分体现心理课特有的“心理味”。
课程结束后,广西首批心理名师工作室李红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李红云老师作了关于如何上好心理健康课的专题讲座。针对提升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质量,李老师详尽阐述了“八重八不重”的原则与评课时应关注的“五味”标准,为心理健康课的设计指明了方向。李老师特别强调,一节成功的心理课,除了遵循上述原则外,还必须紧密贴合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收获与成长。
大家认真聆听讲座后,与李红云老师针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有老师提出如何把控心理课堂,回应学生的感受和评价。李红云老师指出,心理课堂体验可能勾起学生不好的经历和情绪,甚至提到创伤,但可以通过唤醒学生,让他们翻篇,并积极回应。在课堂上可轻轻拍拍学生肩膀给予适当安慰,鼓励学生课后寻求老师帮助和支持。也有班主任提出,面对单亲家庭的学生有压力和厌学情绪,作为班主任该如何帮助他们。李红云老师给出经验方法,将有相同情况的学生召集起来开展团体辅导课,让学生接纳现状,找到释放情绪的方法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断鼓励学生,让他们看见未来和自己的可能性。通过交流学习,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填补了自己的空白领域。
段正梅老师指出,李红云老师从“心理活动课设计的总体框架”“心理活动课设计的要点”“心理活动课设计的主要内容”三个方面,细致全面地阐述了如何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通过李老师的讲解,大家不仅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还深刻理解了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逻辑,拓宽了视野,为实际教学中有效设计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提供了宝贵指导和启示。
肖欣明老师表示,李老师的讲座从心理健康课的定位、设计以及实施要领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上好心理课。对于课程设计,明白了要从心理课的五味出发,在今后的课堂中做到五味俱全,同时融入适合自己的技术路线,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聂丹老师指出,李红云老师的讲座从如何上好心理课的视角层层剖析,着重讲了心理课的八重八不重,让自己明确了未来课程设计的着力点和发力点。
黄彦老师认为,李红云老师的讲座让大家重新梳理了如何上好一节心理课,联系自身教学设计,重新领略了心理课的魅力,感受颇深。现场答疑掌声不断,大家也会将所学所悟运用到工作中。
侯莉媛老师表示,李老师的讲座加深了自己对心理健康课程设计的理解,明白了每一节心理健康课都需要用情、用心去设计。通过前期对学生学情的调研、学生课堂的生成以及学生课后的反馈等,形成一节生动的心理健康课。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自己也会不断努力,设计好每一节心理健康课,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
龙瑶老师指出,李老师在讲座中深刻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一般学科课程存在差异。只有充分认识到差异,并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独特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蒋丽华老师表示,通过李主任的讲座,学习到了心理课的定位、框架和流程,了解了心理课与一般学科课程的区别。心理课是一种爱的艺术、沟通心灵的课程,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与学生一起成长,备好每一节心理课。
罗雅老师指出,李主任的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真诚分享让自己受益匪浅。对于如何上好一节心理课有了新的思考,一定要把“五味”充分融入课堂,让心理课真正走进学生内心,让学生卸下心防,真诚交流互动,获得沉浸式体验。
罗俊灵老师指出,听了李红云老师的讲座,感悟很深。上好一节心理课不仅要五味俱全,还应适当融入一些心理技术,更要贴着学生的情感走,以后的教学要结合学情进行课件制作。
张杭清老师表示,听完李红云老师的讲座,感触颇深,引发了对日常心理老师备课和上课中要注意问题的思考。我们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主体性,创造安全、接纳的环境,让学生在心理课上自由表达感受和想法,探索内心世界。借助活动丰富学生心理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收获和成长。
覃佩老师指出,李老师的讲座让自己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有了新想法,开始反思以前的心理课是否符合学生学情,课程设计情感线和活动线是否一致、贴合。学生是独特的个体且不断变化,作为心理老师,自己的课程也应随之变化,以符合学生学情。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还需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谢浩霆老师指出,听了李主任讲座,深化了对心理课程设计的认知。未来课程设计需更贴近学生实际,聚焦其心理问题,以提升课程针对性和教学效果。作为心理教师,深知成长之路漫长,将持续学习、反思,以更专业的方式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此次展示课和培训会活动,极大地加强了心理老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激发了对如何上好心理健康课的深入思考,也为防治学生欺凌课程的不断完善添砖加瓦。相信在未来,老师们能够不断探索和实践,怀揣着心理人的愿景和梦想不断成长和前行,共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