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出台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解决农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薄弱的突出问题,促进广大农村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2024年9月19-20日,北京师范大学“圆梦工程”心育心援行动项目组在广西省灵川县开展“美育润心”专题调研、听评课及合唱团活动。
9月19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张璐、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生导师张艺耀及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硕士生导师冯晓婧等专家及灵川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李红云在灵川县八里街第一小学进行深入调研。在调研过程中,秦子兑凤校长详细阐述了学校的师资队伍、学生构成以及教学楼设施的配置情况,为调研团队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调研期间,张璐老师提出了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以点对点、一对一的交流模式,将音乐和合唱团的美育与学校特色及需求相结合进行调研指导。
李红云副主任在讨论当前教育趋势时强调,教育的核心在于增质提效,而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如何激发学生对课堂和学习的热情。她提倡采用情景化教学方法来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建议教师们结合美育润心的理念,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在专家一对一的指导下,创造出具有灵川特色的教学模式。
张艺耀老师的《音乐改变人类健康预防医学的生活方式》讲座深刻阐述了音乐对心身的积极影响,强调了音乐能激发大脑释放激素,从而在课堂上产生积极变化,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他提出,了解身体构造和呼吸系统对于科学用嗓至关重要。音乐疗愈的疗效机制包括物理作用、心理作用和生理作用,而音乐在临床上对心理疾病的疗效也得到了认可。张老师鼓励教师们结合美育润心的理念,改善教学方法,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讲座结束后的问答环节中,老师们积极探讨了如何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结合,以实现更好的润心效果。专家们详细解答了如何通过学校活动和课堂教学的融合,利用简单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学生的心理状态。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需要心理辅导的学生,而是面向所有学生,旨在提供心灵上的抚慰。通过结合壮族民歌、传统节日和民俗特色,教学活动更多地注重放松和疗愈。通过主题性的歌曲演唱,让学生们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张璐老师在总结中强调了美育的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她提出,未来的工作重点将放在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上,旨在将美育理念渗透到所有学科和领域。张老师提倡的美育不仅包括发声训练,还涵盖心理健康、家长沟通以及现象式案例教学。她鼓励师生共同参与,通过团队合作创作音乐剧和校本剧,利用现有资源创作歌曲,这不仅有助于个人教学和科研,也有助于开展全面的浸润性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秦子兑凤校长在总结中强调了“育人先育心,成才先成人”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她提出,学生应有适当的空间来宣泄情绪和释放能量,并注重心理教育的全面发展。针对教学楼空间大、学生吵闹声音响的问题,她建议利用发声原理,引导学生发声更加柔和。此外,她也强调了提升家长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以促进家校合作,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成长环境。
19日下午,在灵川县八里街第一小学,周义雄老师和刘畅老师分别为到访的专家团队展示了两堂充满活力的音乐课。周老师引导一年级学生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同时巧妙融入了关于国旗的小知识。而刘老师则教授四年级学生演唱《我亲爱的小马车》,课程结束时,他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为实现国家统一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随后,六位研究生与两位专家对周老师和刘老师的授课进行了深入的评析。对于周老师的教学,研究生们认为尽管一年级学生自主性和纪律性尚未完全形成,但周老师通过国旗教育、节奏练习、复点试唱等多样化教学手段,成功地活跃了课堂氛围,并加深了学生对国旗的情感认同,其组织教学、导入、深入探究及拓展的课程安排设计得恰到好处。而对于刘老师的课程,研究生们认为其教学内容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需求,互动环节高效,尊重学生个体,通过引导学生面对困难的态度和巩固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巧妙地利用三轮车与马车的知识迁移进行新课导入,展现了教学的创新与实效。
20日下午,在六位研究生的指导下,12位专兼职老师组成的合唱团共同演唱了《梨花又开放》。通过分声部的练习,老师们迅速进入了状态,并在一节课的时间内高效完成了合唱,不仅为后续排练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实现了音乐对心灵的美好浸润。
通过此次调研、听评课及合唱团活动的参与,项目组对灵川县音乐教育的现状有了深入了解,并为“美育润心”特色活动的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方向。项目组将持续助力区域特色活动的推进,致力于通过五育融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