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承压 跨国车企须按下电动化快进键 | 评论

汽车   2024-11-23 17:00   北京  

近日,跨国车企相继发布三季度财报。从财报数据来看,大部分跨国车企都笼罩在利润下滑的愁云下。
大众汽车集团营业利润为129.07亿欧元,同比下降20.5%;梅赛德斯-奔驰集团EBIT利润25.17亿欧元,同比下降48%,净利润17.19亿欧元,同比下降54%;Stellantis集团季度净营收330亿欧元(约354亿美元),同比下降27%;宝马集团汽车业务EBIT利润6.34亿欧元,同比下降79.8%;丰田汽车当期营业利润24642.17亿日元,同比下降3.7%;日产汽车当期营业利润329亿日元,同比下降90%;马自达营业利润1030.48亿日元,同比下降20.5%,当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53.34亿日元,同比下降67.3%;通用汽车季度归属股东的净利润30.5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0.64亿美元,同比微降;福特汽车季度归属公司的净利润8.92亿美元,同比下降25.6%;现代汽车三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减少6.5%,为3.5809万亿韩元。
无论是德系、美系还是日系、韩系,跨国车企三季度都没赚来钱,其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它们在华业绩下滑严重。在中国市场,大众汽车第三季度交付新车71.15万辆,同比下降15%;宝马汽车第三季度销量为14.77万辆,同比下滑29.8%;丰田汽车第三季度销量为16.05万辆,同比减少了9.2%;日产汽车在中国的销量为17.2万辆,同比下跌12.5%;通用汽车第三季度销量为42.6万辆,同比下滑21%;现代汽车第三季度销量为3.1万辆,同比下降了41.5%。
与跨国车企跌跌不休的销量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汽车市场前三季度整体销量数据。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国内汽车市场第三季度总体销量为2147万辆,同比增长1.9%。其中,乘用车销量为1557.43万辆,同比增长2.2%。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尤为突出,销量达到713.2万辆,同比增长37.4%,渗透率达到45.8%?。
数据对比,跨国车企利润下滑的个中缘由也就一目了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井喷的利好环境下,一部分跨国车企依旧不看好电动汽车,如:10月10日,丰田汽车公司总裁丰田章男再次“炮轰”纯电动车,并称自己喜欢燃油车。“如果电动汽车成为包括供应商在内的所有人的惟一选择,那么从业者就会失业。”他说。一部分跨国车企则在今年放缓电动化转型,如:奔驰将原定于2025年实现的“电动车销量占比达50%”目标推迟至2030年完成,并放缓“2030年全面电动化”目标,同时推出新的内燃机车型。又如: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都削减电动车型产量,调整销售目标并减少投资亏损。根据计划,本田汽车2026年才会推出新电动汽车系列。
在电动化战略上的左右摇摆,使得跨国车企又一次失去了抓住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红利的机会,同时也因为新能源汽车布局太慢,其在中国以外的市场份额也在被中国新能源车企挤占。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92.8万辆,同比增长12.5%。在新兴的东亚市场,中国汽车品牌势如破竹。而此前东南亚汽车市场霸主丰田的市场份额却不断下滑,面临着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车企迅速扩张的竞争压力。而在欧美市场,跨国车企需要支付更高昂的生产成本,如果销量下滑,会进一步降低其规模效益。可以说,跨国车企已然处于全面承压的状态,再不下定决心加快电动化转型就晚了。
可喜的是,部分车企已经意识到紧迫性开始行动。近日,奥迪发布其全新豪华电动化品牌AUDI,并推出首款概念车型——AUDI E概念车。接下来的三年,AUDI品牌还将陆续在中国市场推出3款产品。在笔者看来,随着竞争进一步加剧,AUDI可能还会加快新品推出的速度。
简言之,无论跨国车企瞧不瞧得上电动汽车技术路线,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巨大的增量就在那儿。全球新车市场看中国,中国新车市场看新能源汽车。跨国车企要想止跌回升,必须按下电动化转型快进键。

文/编辑:黄蓓 版式:李沛洋


喜欢请点亮分享、点赞、在看
给小编加个鸡腿!


中国汽车报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汽车主流价值传播服务者,有料有趣有观点,让您轻松知晓汽车圈里那些事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