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本硕博学生来说,有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就是开组会。
组会本来是为了让大家在一起讨论论文、交流科研进展、解决问题,但其实大部分组会质量都不高,甚至提起组会大家都是抱怨、害怕、恐惧......为什么会这样?
组会大概有以下形式:第一,论文汇报。由学生(本硕博)汇报top journal的最新论文,其他的同学和老师听并随时提问。第二,研究进展汇报。每位同学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展,老师和同学们给出建议。第三,结合形式。先汇报论文,后汇报进展。组会的初衷是好的,论文汇报旨在让大家通过阅读前沿文章、学习新的思想或方法,找到可以借鉴的地方,供做研究使用。研究进展汇报是为了帮学生解决科研路上遇到的问题。听起来是不是感觉组会挺好的?实则不然。
组会为何成为了“噩梦”?
一,学生非自愿参与。很多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并没有打算毕业后从事科研,因此会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出去实习,而不是把时间消耗在组会上。还有一些本科生是抱着对科研的向往,来参与组会,寻个究竟。当然也有一些本科生是跟着潮流走,看别人参加自己也参加。当然,本科生参与组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跟老师熟悉之后,可以请老师帮忙写推荐信等。但是,对于硕博生而言,必须参加组会,根本没有自愿这一说。甚至有些老师明确表示不参加组会,就得不到毕业论文指导。还有学生不参加么?
二,组会缺乏深度有效的讨论。如果是汇报论文形式的组会,本以为是在别人的论文中找到启发点,实际上变成了批判大会,指责别人的论文远远大于学习别人的论文。如果是讨论科研进展,同样会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大家对每位同学的研究背景和进展并不熟悉,很难在每次组会中都记住所有人的研究内容,但是如果在每次讨论时,汇报人都要重复背景介绍,会浪费大量时间。更重要的是,跨领域的情况下,学生们常常无法给出具有实际价值的建议。这一点在社科中可能不太显著,但在理工科中尤为突出。其次,组会中的一些“灵光一闪”的建议,经过仔细推敲后往往是不可行的,这类“拍脑袋”的建议令大家失望。
三,缺乏激励与公平性。这一点其实已经包含在第二点中了,如果参加组会得不到有用建议,也没有其他收获(比如提高PPT制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纯粹是靠学生“用爱发电”,怎么能长期坚持下去呢?这一点在论文汇报中形式的组会中体现得尤其明显。有时,学生辛辛苦苦准备,可能讲得不好还要被搭便车的老师批评,但是老师们也不乏迟到、玩手机等情况,这样也是不公平的。
那如何做好组会?
组会要想做的好,首先需要自愿。只有在自愿的基础上,大家的参与度、讨论的质量才会更好。如果是汇报论文,其他人也应该好好读论文。现实是,只有汇报者精读要汇报的论文,还要随时面临challenge。如果是汇报科研进展,只适合学生较少的师门,固定时间安排,学生们汇报进展,相互交流讨论。相反,在师门较大的情况下,若依然采取相同的形式,可能会因参与人数众多、汇报内容过于分散而导致组会效果大打折扣,讨论质量难以保障。如果组会是非自愿性的,参与者的积极性会显著下降,最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因为那些被迫参加的成员不会充分投入,导致组会的整体质量下降。这样一来,原本有兴趣和热情参与的同学也会逐渐失去参与的动力。因此,确保组会的自愿性是保证其有效性和高质量讨论的关键。
其次,老师们要以身作则,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组会。现实情况是,组会因事取消、老师们经常迟到、甚至在组会上玩手机,提供不了有价值的建议。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也影响组会的效果。按照规定,组会是在学期初就定好时间,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在此之后,组会应该是不变的。如果防止会议冲突,那就应该尽量选择大概率不会和会议冲突的时间。
组会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我们不应只是满足于“完成任务”式的组会,也不能让组会沦为无意义的时间消耗。真正有效的组会,是一个能够激发思考、解决问题、推动进展的场合。现实情况是,尽管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吐槽组会,但它依然在各大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究竟是谁发明了组会?我们开组会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最后想说,老师们总是吐槽学生去实习,不好好搞“科研”。但现在的形势真的如此吗?实习真的那么不重要么?那么,研二研三年级的学生该干什么呢?除了参加组会和写课题,难道这些就真的能帮助学生成长吗?如果现实中的招聘情况更加看重实习经验,那么学生们自然会更倾向于去参加实习,而不是消耗时间在组会上。经济学强调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但是老师们往往也忽略了学生的约束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