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脑梗死”,重视“心房颤动”

文摘   2024-10-29 07:00   重庆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中国人俗称“中风”,从发生机制上来说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均是由于脑供血动脉急性闭塞或严重狭窄所致。
心源性栓塞性卒中,简称心源性卒中,是指来自心脏和主动脉弓的栓子通过循环导致脑动脉栓塞引起相应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心源性栓塞性卒中病因更复杂、病情程度相对更重、预后更差、复发率更高。其中由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所致脑梗死约占70%。


01

什么是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心脏正常跳动节律一般是60~100次/分,心房颤动时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

心房颤动发生时的感觉:如同“做坏事被抓现行”,心悸、心慌、气促、眩晕。

心房颤动的常见病因主要包括:风湿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冠心病,高血压病,缩窄性心包炎,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

临床上一些心脏正常、原因不明的房颤称为“孤立性房颤”

根据相关流行病学数据:在我国,心房颤动患者保守估计800万人,估算可能高达2000万人;男性高于女性;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有调查发现,我国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甚至高达30%


02

心房颤动的后果



千万别以为这种心跳加快能帮助血液更好的流通,心脏这样的“抖一抖”和“颤抖”意味着心房不再正常工作。“乱颤”导致心跳超过了正常的上限,心脏失去了有规律性、有节律的收缩舒张,以及正常的排血功能。最终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有两个:

1.心脏不能很好地舒张,从外面血管抽血的时间短了,泵出去的血自然也少,大多数的血都积在心脏里,容易引起心力衰竭

2.随着心房疯狂的颤抖,心房不再收缩了,血流处于一个很淤滞的状态,红细胞、血小板就很容易沉淀下来,变成定时炸弹——血栓

血栓,这个看不见的定时炸弹会在某一天突然掉落。血栓“跑”到哪里,哪里就会堵!如果随血液进入脑部血管,就很容易堵塞血管,阻断脑部供血,就会导致“缺血性中风(脑梗死)”;如果堵在肾脏里面,就叫肾栓塞;如果堵在肠系膜血管,就造成肠系膜血管栓塞。


03

心房颤动与脑梗死



1.房颤病人引发脑中风的风险是普通人的5倍

2.20~30%以上的缺血性脑中风归因于房颤,即每3~5个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就有1人因房颤血栓脱落所致

3.房颤可使心力衰竭风险增加3倍,房颤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为33%,即每3名房颤患者中就有1人会发生心力衰竭

4.房颤使痴呆和死亡风险增加2倍

另外,血栓越大,其导致的脑梗死面积就越大,死亡和残疾的几率也越大。一般情况下,在心房中形成的血栓都远远大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血栓心房颤动所致中风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

30天内死亡率:25%!

第一年死亡率:50%!

第一年严重致残率:73%!

第一年累计复发率:6.9%!


04

医学建议



对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果出现心悸、眩晕、气促等症状,发现脉搏强弱不等、节律紊乱,并且脉搏次数少于心跳,就要怀疑是否存在“心房颤动”

建议尽早到正规的医院进行专业评估检查,重复做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或更长时间的动态心电图(Accuheart 电极带)检查,尽早捕捉到真正的房颤,尽早明确诊断、规范抗栓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或抗凝治疗),预防中风的发生!


小贴士


最后,重庆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师提醒大家,一旦出现以下症状:1.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3.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4.眩晕伴呕吐;5.意识障碍或者抽搐;很可能就是中风了,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尽早到医院,积极配合医生诊疗。刻不容缓,分秒必争,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


排版:游   春

初审:孙雪婷

复审:万承群

终审:蔡志友


重庆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探讨神经疾病救治;推广神经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护理等科普知识;促进神经科学科建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