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西安

文化   2024-10-04 07:51   广东  

我对西安是很有些感情的,不仅仅对西安,甚或说对整个陕西。
92年大学毕业,实际工作单位在厦门,不过报到地点却在西安。
那年去西安是我第一回坐火车卧铺,相对于之前上学时每逢假期火车硬座车厢的拥挤、混乱,卧铺之宽敞舒适超乎我的想象,便也对即将到来的工作以及地域充满了些稍微明朗点儿的展望。
单位在当时西安的东部吧?没怎么出去走,只知道个大概的方位。军事单位,管得也严格,原则上是不能外出的,只不过我们刚来,还没有正式参军,所以稍微松快一些。因为要等齐其他的新人,所以我们就整天住在招待所里无所事事。好在那年是奥运年,从来对体育节目没兴趣的我看足了十来天的奥运,学会了该在咱们领先的时候欢呼叫嚣借以发泄一下情绪。
我还一直记得单位附近有条街道叫做“纬什街”,据说是按照“经纬”来划分的街区,当时觉得“哦,好有文化啊”,毕竟我知道按“经纬”分方向还是上中学之后的事儿了。
纬什街的烤串儿大约是我从出生以来第一次自己“下馆子”,很有种“独立自主”的豪迈感,加上这里的烤串儿肉很细小,烤得就很通透,仿佛每一块肉都在滴油,充分的美拉德反应让这种肉串儿更加香气四溢。串儿小价格也便宜,一毛还是两毛的忘记了,我记得我每次都是一百串左右的肉串儿,加一瓶啤酒,啤酒好像叫汉斯?美美的一顿。
有了西安烤肉串儿的启蒙,觉得其他地方的肉串儿只要不是这种小串儿就都不咋正宗,一直保留了对于这种“肉串儿”的顽固认知。多年以后第一次去乌鲁木齐,客户问“肉串儿咱先来几串儿?”我脱口而出“先来一百串儿吧”。嗯,客户的惊诧程度可想而知,先给我点了十串儿,端上来后我才知道我要的“一百串儿”可能一整只羊都凑不齐。很多人喜爱新疆烤肉的“鲜嫩”,我却还是独爱西安的小串儿,可能有先入为主的因素。我习惯上把西安的肉串儿叫做“羊肉串儿”,很多年后才知道我偏爱的“肉筋”其实都是牛肉的。
西安的文化可不仅仅限于一条“纬什街”的命名,西安人讲话也不用什么之乎者也,但如数家珍般的“秦砖汉瓦”、“唐明皇杨贵妃”各种典故就能让我这个对历史头痛到不行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初识西安的印象大抵如此,毕竟十来天后报到的人到齐我们就开拔了,我们报到后有三个月的军训,军训的目的地是渭南的山里。
我们家地处平原,对于大山的喜爱让很多山里人难以理解,周末没事儿甚至晚饭后熄灯前都愿意去山里转转。
大山里的山民们看起来都蛮朴实,在街上经常会看到一堆人端着大碗蹲在地上边吃边聊,陕西人叫“谝”吧?谝的内容五花八门,也不是能完全听得懂,不过很有“家乡父老”的亲切感。老乡们很热情也很大方,秋季里路过果园,拉住你塞俩苹果是常事儿。
有一回路过一个老乡的家门口,就见院子里一个平常扔在人堆里找不见、很不起眼的老农民正在挥毫泼墨!大约是在为渐近的春节准备对联吧,字迹虬劲有力、书法豪迈扎实,随着一幅幅传统对联而来的故事也颇为引人入胜。毛笔字啊,我一直以“朝圣”态度来看待的,没想到大山里一个老农就能这么挥洒自如。这更加深了我“陕西人有文化”的认知。
饶是我有“陕西人有文化”这个意识在先,但刚出大学门嘛,有时候也不免会不知几斤几两。军训后半程,有那么一两周的时间是去延安支农,任务就是帮老乡们挖苹果沟。既然是军地活动,自然难免有军民联欢,联欢就需要有点儿节目,我们区队长很为难,可能听过我哼唱过两句京剧,就过来找我说给人家唱京剧。这玩意儿我哪会啊?平常我都是当流行歌曲来唱的,不伦不类就很自然了。但是区队长也是没辙赶鸭子上架,给我另找来一男一女搭档唱《智斗》。这俩搭档还是我教的,你就想一想这水平吧。不过在上场之前我还是有那么点儿信心的,心说反正一帮老农嘛,就当歌唱估计也能对付得过去。
咱有节目人家地方上也有节目啊,别的啥节目我忘了,只记得有一段秦腔。咋说呢,反正现在一想起当晚的京剧和秦腔来我就觉得丢脸,我就想当时咋会那么无知无畏呢?
出于这种崇敬,以及西安的遍地古迹、随处文化,可能也有我自己本身对历史的没兴趣的缘故,反正导致我对于西安历史、文化的了解都有些抵触情绪了:反正太多,再下功夫我也比不上人家的从小耳濡目染,索性就把这段历史交由他们去琢磨吧。不管是兵马俑还是华清池,乾陵还是地宫,一概有些“此甚了了不看也罢”的自我免疫。
不过这次既然又已千里迢迢,却再次放过古都最精彩的部分一屑不顾似乎也说不过去,即便看不懂也还是要假装看看的。那好吧,首当其冲的是历博。
你知道当年我曾经在历博做过安防工程吗?尽管当时也没有仔细参拜那些历经数千年深藏、一朝得见天日的祖宗信物,但还是让我对历博有种回家的感觉。只不过没想到这次“回家”之路如此艰难。
历博的门票免费预约申领,预约平台也已经社会化,转交给美团。每天十点、十一点、十八点、十九点分四次预约两天每天差不多一万张的门票。你知道火爆到什么程度吗?我跟孩儿她娘俩人,她用手机、我用电脑,跟时钟上的秒针同步进入预约界面(实践证明提前进入反而更慢),遇到的不是毫无反应就是提示类似“人太多,系统忙”这样的信息。两个人忙活了两天,四张票里就不知怎么回事捡漏了一个参观意愿最低的我!
都已经快绝望的时候落地西安,也是等行李时“闲着也是闲着”的心态,我掏出手机再度试抢,你猜怎么着?居然抢了两张!为了减少未知bug,我们采取了两个人分开抢不同人的策略。这时候孩儿她娘的手机还是处于不停刷新的界面毫无进展!
四个人抢了三张票,就是最想去的那人没票!我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再抢最后一张票,居然也中了你说神奇不神奇!
事出异常咱就要分析总结,给我的经验大约就是:1、尽管网络是全球通,有没有可能平台还是倾向于把票分给已经身在西安的客户?毕竟你远在万里呢,抢到了万一不来怎么办?对吧?这个不算歧视,我觉得有这个策略也挺好。2、尽管操作起来电脑明显比手机方便,但是有没有可能面向手机移动端的APP对于手机的友好度要优于电脑?否则没法解释电脑抢不过手机这个现象,当然,如果猜想1成立的话这个就不用考虑了。3、同样是用手机,孩儿她娘没抢到有没有可能是手机太旧?毕竟和我的手机差了有两代之久了。如此,为了抢票我们也有必要让手机保持更新?
话题回到博物馆,陕西历博的展品之精美自不必说,面对这种远古璀璨的文明,作为现代人除了自豪之外还会有些沮丧和自卑:老祖宗们技艺之高超让拥有现代化工具的我们很有些羞愧。

要是真对历史文化有兴趣的话,最好花个一年半年的时间仔细揣摩研究,走马观花的人就不在这里提啥观后感了。
不过“大唐遗宝”里有一件展品让我对一个词有了活灵活现的崭新认识。

这个词叫做“蹀躞”,老家有句话叫做“你跟这瞎蹀躞什么?”本意大约是某人在附近不停徘徊得瑟吧,而这个词的本意也是“小步走,往来徘徊”的意思。
你说你要是腰上能系这么一条玉带,你会不会很得瑟?你愿不愿意到处蹀躞着显摆显摆?但你又不能像范伟老师说的“哎,我还能大跳!”对吧?这玩意儿多金贵?一个大跳不得抖搂散了?所以说无论是正统上的“小步走往来徘徊”还是“得瑟”都很传神有没有?
西安很多著名的景点遗迹其实我之前都已经去过:兵马俑、华清池、法门寺、大雁塔、碑林、乾陵...以前也没看出个究竟,再去一趟估计还是懵里懵懂,所以这次就没有随行,索性再去城墙上走一趟。
西安的城墙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城墙周长13.7公里,十多米宽,听起来是不是就很雄伟?你在其他城市见过能在古城墙顶上骑车的吗?西安就行。

即便你可以在上面骑车,并不代表西安城墙就没有什么古韵,尽管目之所及的城墙大多为明清时代产物,但还是有汉唐的底蕴在支撑。不信你看看这一帮冒着雨在城墙上拍古装照的吧。

话说西安的天气真讲政治,天气预报说全天下雨,人就真的一整天都下,连口气都不歇的。花54块钱上的城墙,不到一刻钟我就下来了,尽管雨中独自漫步古城墙更能体味古韵古味,但实在是跟“雨”耗不起啊。不过跟两天后的国庆节的人潮相比,我觉得我这门票钱花的得很值,你就看这时候的人流量,是不是想仔细瞅块地砖都困难?

大唐不夜城尽管多是“伪古建”,但不得不说,西安的建筑仿古仿得真是好。不过还是得为这个建筑群点个赞,不管建筑式样如何,老百姓能有这么个流光溢彩、鼓乐齐鸣的消遣去处就已经相当不错。

西安的“汉服”相当兴盛,大唐不夜城走几步就会有掮客前来推销。还不贵,好像连化妆带一个租赁,一天也就百十块钱。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遍地古董的原因,乘坐的西安地铁六号线感觉有相当的深度,比深圳的地铁要深得多。可能也正因为太深的缘故,地铁站的扶梯倒是很体贴,不管是上下双方向都有自动扶梯。不像深圳很多地铁站上行才有扶梯助力,下行你就得腿着溜达。
地面交通状况堪忧,尽管碰到的出租车司机驾驶风格都相当彪悍,但很多时候还是一步一蹭的感觉,行车有相当的难度。不过我走过几次人行道,看起来司机们“礼让行人”的意识有明显的提升。
鉴于吃货的本能,我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吃”这件事上吧。
印象中相当豪放的每人一把马扎、前面一张小桌子、点菜都是“女子,来把肉筋!来把肉串儿”的烧烤广场似乎已经相当难寻。遇到更多的是有模有样的餐馆儿模式,点菜也从“一把”变成了“一份”或者直接说“多少串”。我想你大约也能理解这个转折,就是价格的原因让你不得不做到“精细”。是的,原本一两毛钱的肉串儿大都要一块五甚至更贵!当然烤串儿的模式也好像在“长大”,逐渐向新疆大串儿靠拢。餐桌上都备有保温炉,几十串肉串从头吃到尾都能保持温度,而不必像之前一样时不时地让人家给回炉热一下。
经营模式上有改观,服务态度也值得点赞。北方人向来不以“服务”见长,我们老家甚至有“老子凭啥伺候你?”的顽固意识。但这次来西安,去到的服务场所,无论是餐馆还是酒店,服务员基本上都能做到“不笑不开口”,尽管有时候“笑容”还明显有人工规范雕琢的影子,但总体上我觉得服务还是很周到了,跟被人广为称颂的深圳没多大的差距了。

参观完历博已是午饭时分,按照大众点评的推荐,历博东门有一家“大厨小馆”,号称“陕西平价品质菜”,主打“陕西葫芦鸡”。随葫芦鸡托盘上来的是一个茶壶、四只牛眼大小的杯子。茶壶里的是鸡汤,四只杯子自然就是品鸡汤的用具了。别的不说,就凭这四只杯子就该给个好评,想想咱们老陕之前面盆一样大的海碗,这四只牛眼大小的杯子能端上桌来想必也是积攒了不少时日的勇气了吧。效果非常好,像功夫茶一样品尝鸡汤于我也是第一次,要不说有时候形式决定内容呢,“功夫鸡汤”的味道仿佛也有了与众不同的香甜。

“葫芦鸡”工序分为煮蒸炸,细嫩的鸡肉配以酥脆的油炸外皮,蘸一点椒盐,口感相当不错。

“大厨小馆”能给我留下好印象,菜品倒还在其次,服务员的态度值得表扬。店里有提供套餐,四人餐230元,真不算贵。鉴于南方菜的菜量,我很怀疑套餐是不是够四个人的午餐。所以又点了一个凉菜,一份汆丸子,服务员立马建议“汆丸子挺大的,你们真吃不了,想尝的话换小份的吧”。

我向来对店家“减菜量”的建议毫无抵抗力,毕竟这是“客户省钱而店家减利”的行为,对这家店陡生好感也就情有可原了。

套餐里除了葫芦鸡之外,还有糖醋里脊、烧三鲜、酿皮子、辣子蒜羊血,作为一个北方人,除了葫芦鸡其他的并不惊艳,但中规中矩有“家”的味道。不过孩儿她娘一个南方人却对辣子蒜羊血情有独钟,就算各有所爱吧。
二十几年前初到西安,就记住了“葫芦头”这道菜,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品尝,隐约记得原因大约是本地的朋友觉得这玩意儿不上什么档次吧。但自打我知道这玩意儿是大肠头泡馍之后就心心念念。今天一个人走到了一家苍蝇馆子,好像叫“黑利”还是什么的?
到了小店之后我大约就知道了它为啥在APP上的评分不高,真就是一个苍蝇馆子,加上这个名字也毫不起眼。就像我的网名“大葱蘸酱”,网上K歌都多有网友一看名字就取消配对,有坚持下来的往往都觉得很意外“哥,你唱歌跟你的网名很违和!”
哦,你当非得名字叫“高山流水、阳春白雪”才能唱歌?也许“同病相怜”?我对这家名字不咋起眼的葫芦头店大约抱有相似的想法,所以毅然前往。
门脸儿不大甚至都说不上很洁净,老板的话同样不讨喜。进门后老板独个儿蹲在地上,也并不跟你打招呼,问话倒是直接:“几个饼?”我说“一个吧”。毕竟我的目的不是馍。
“一个饼哪够!至少俩吧。哦,饼免费!”
同样的,一下子对老板印象好了起来,但还是坚持要了一个馍,免费的吃不了也浪费不是?
我记得网上介绍一般的葫芦头泡馍店会配有棒棒肉的,可菜单上遍寻不着,于是问老板“有没有棒棒肉?”
“有嘛!冰箱里呢,给你热一哈嘛!”
哈哈,老板的口气真不见外。我估计来这儿的也多是街坊邻居,都跟他热络的很,看他有空歇便邀过来塞根烟。

我确实没想到“棒棒肉”居然是熏大肠,这家的棒棒肉真不错,熏得很干咬起来有些许韧劲儿,这就更对口味了,兴冲冲地要了瓶啤酒。于是隔壁桌一个带着二锅头的老哥便对我这个“酒友”高看一眼,兴冲冲地给我介绍为啥叫棒棒肉,说是“熏这个东西对时间要求很严格,以前计时不是用梆子吗?逐渐就叫棒棒肉了”。我觉得并不是很严谨,要是按照这个逻辑,好多东西都可以“棒棒”啊,蒸馒头都需要计时不是吗?
西安人民很有意思,一会儿又进来一个酒友,手里拎着一瓶江小白,显然彼此并不认识,但是尽管周围空了好几张桌子,还是跟前面二锅头老哥献殷勤:“坐这儿能行吗?”
二锅头老哥更是一叠连声“能行么能行么!”
你还别说,喝酒这件事儿,一个人独酌确实不如有酒友相陪。好喝的人谁不认这个?所以自来熟也就很自然了。要不说吃东西别太讲究了,街头巷尾苍蝇馆子,你看人家俩老哥一碗泡馍一瓶酒,是不是也别有一番风味?
第二天下午三点来钟,在我的力荐下,孩儿她娘几个也想去尝尝。你猜怎么着?一进门老板照样直截了当:“卖没了!明天才有呢。”
合着不管谁来,也不管我这里还有啥零菜,只要用作主料的大肠卖没了这就算歇业了!老板指着一大缸正在咕嘟着的大肠“这要明天才能行呢嘛”。
这么看来,他家的买卖还真不错!不枉我专程跑一趟。
说起吃的地方那个自然不能落了回民街,二十来年前我总爱在那条街上逡巡,各种零食小吃应有尽有。可惜这次再去总感觉尽管花样更加丰富,但似乎商业气息的发展远超前于小吃街的发展,除了“清真“这一点之外,感觉越来越趋同于国内其他小吃街。
过于火爆的旅游区大致都一样,因为人多出品就要快,很多食物出品快就难免影响到品质。所以时间短浅尝的话,旅游区就胜在品类的集中,可以满足你短时间全方位的尝试。不过真要地道的话,还是建议深入到街头巷尾。

不过回民街上的各色人等值得观察,来西安后发觉穿汉服的特别多,这都算是本地化尝试?别有这手机奶茶购物袋,有没有“杨贵妃”的既视感?
说起饮食来,感觉咸阳更是一座宝藏城市,晚上的北平街之热闹让我觉得仍旧行走在街上的车辆简直是对食街的不尊重!

北平街口有一家“乞丐酱驴”确实出乎我的意料,看他们介绍似乎源自京城,这多少打消了我“陕西也有驴肉”的疑问。这个大概是我吃过的做驴肉花样最多的店吧,价格在当地可能真不算便宜了,不过味道确实不错,远超我“驴肉火烧”的顽固狭隘的理解。

陕西的辣椒尽管也叫辣椒,但是鲜有那种辣到你冒汗的品种,大都是有辣味却尽量趋向于“香”。这道菜里的辣椒看着吓人,其实直接吃都没有丝毫难度。

带皮的驴肉值得尝试,卤制得分外香。

看起来像吃剩的不?还真是,吃到一半才想起来拍照。辣子蒜驴血,“辣子蒜”这种做法显然在当地相当流行,味道也真不错,不管是羊血还是驴血,味道上都很有相得益彰的感觉。
尽管咸阳很多菜馆儿甚至哪怕仅仅是个肉店,都有专门描述自己“源自于西安”,显然对自己的出身还是有相当的不自信,但是我得说“咸阳真是个宝藏城市”。中小型城市某些方面是远胜于大都市的,例如各种生活的便利以及实惠。咸阳是我见过的第一个为如厕专门在路边划分出“如厕专用”十分钟停车位的,尽管大多数路边看起来都可以停车,不过至少说明他们在某些细节方面曾经做过考虑。
古都之为古都,不仅仅是遗留下来的处处遗迹,更有着几千年繁华传承下来的文化,以及在这种文化下熏陶出来的习俗和群众。陕西是个值得专门的时间深度游览的地方。

大葱蘸酱
平淡的记忆,深切的怀念,莫名的感动,无聊的吐槽......其实就是话多